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机械管理分析(PPT 59页).ppt_第1页
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机械管理分析(PPT 59页).ppt_第2页
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机械管理分析(PPT 59页).ppt_第3页
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机械管理分析(PPT 59页).ppt_第4页
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机械管理分析(PPT 59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机械哈尔滨商业大学 辊压操作 由旋转的压辊 对物料施以挤压 摩擦 使通过辊隙的物料在此作用下形成一定形状 规格的操作 第二章辊压机械 理想辊压条件 1 每对压辊直径相等 速度相同 且同时启动 2 被压物料等速运动 3 物料仅受压辊的作用力 4 物料连续 机械性质均匀5 物料被压前后的体积不变 第一节辊压理论一 理想辊压过程 接触角 即物料变形区对应的中心角 D 压辊直径e 压辊间隙理论上e h1绝对压下量 h h0 h1 二 辊压参数1 物料辊压前后的变形量 2 接触角根据图可求得 一般情况下 很小 3 变形系数 1 压下系数 h1 h0 h0 h1 1 变形 2 延伸系数 L1 L0 L0 L1 1 延长量 3 宽展系数 b1 b0 b0 b1 1 4 之间的关系由理想辊压条件V0 V1则 h0b0L0 h1b1L1或 1 1 1 如设辊压次数为n 则辊压厚度上的变化为h1 1h0h2 2h1 1 2h0 hn nhn 1 1 2 nh0令总压下系数为 则 hn h0 1 2 n同理得 1 2 n 根据理想辊压条件 辊压前后物料体积不变 V0 V1 则 Q0 Q1 辊压前后流量不变 h0b0u0 h1b1u1式中 u0 物料在压辊入口处的速度u1 物料在压辊出口处的速度 b0 b1h0u0 h1u1或u1 1u0 三 辊压过程的运动计算 第二次辊压出口速度 u2 2u1 1 2u0设经n次辊压 un 1 2 nu0 总u0 总 1un u0 1 导入条件接触区内物料A点的受力情况如图 F 压辊对物料的合力T 压辊对物料的摩擦力P 压辊对物料的正压力 摩擦角 导入角Px Tx P T水平分力Py Ty P T垂直分力 四 导入条件与压辊直径的确定 物料能被顺利导入辊隙 必须满足Tx PxFsin cos Fsin cos tg tg 或f tg f 物料与压辊表面的摩擦系数2 压辊直径确定由导入条件 tg tg 导入条件 经推导得 由式可之当 一定时 hD结构尺寸思考题 为什么连续辊压机中第一对压辊的直径一般较大 且开有沟槽 1 横压力的概念物料通过压辊间隙时 物料将对压辊产生经向作用力和切向作用力 径向作用力叫横压力 切向作用力叫接触应力 五 横压力 横压力始终垂直辊面 其作用结果是将两辊分离 横压力的大小是随物料厚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在辊隙稍前处横压力值最大 接触应力把物料拉入辊隙中 但方向取决于物料相对压辊的速度 由于b b界面处物料与压辊相对速度为零 所以该截面处的接触应力为零 2 横压力的计算横压力时设计辊压机械的重要参数 其大小影响辊压机的结构参数和功率消耗 影响横压力的因素很多 试验测得 物料硬度越大 温度越低 辊隙越小 横压力越大 目前要从理论上准确的计算横压力很难 仅能借助于与食品物料相近的理论进行计算 根据材料的蠕变理论计算横压力假设物料为牛顿流体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进行推导 得横压力计算公式 式中 P 横压力 kg 粘度 kg s cm2 u 压辊线速度 cm s R 压辊半径 cm L 压辊有效长度 cm e 压辊间隙 cm h0 物料在辊压前的厚度 cm 理论计算有一定的误差 有条件可对类似设备进行实测 2 超前系数 有图可知 huH h2u uH ub u ub设 h2 e 辊隙 h h2 2 R Rcos h2 2R 1 cos h2 4Rsin2 2 当 很小时 第二节辊压机械 1 按物料通过压辊的位置分卧式辊压机立式辊压机 一 辊压机械的分类 2 按操作性质分间歇式辊压机连续式辊压机 间歇式辊压机 连续式辊压机 2 辊隙调整 1 直线移动轴承座 2 偏心套调整法辊隙最大调节范围为 2e 3 压辊传动齿轮采用大模数齿轮 模数m 8 10其目的是为了增加齿高齿高h 2 25mmh调节范围当单对齿轮啮合传动时 随着辊隙的增加 齿轮传动的侧隙加大 使传动平稳性降低 产生冲击 为避免此现象的产生 一般采用双排齿轮 通过调节 消除齿侧间隙 4 压辊材料 通常采用A3 HT200厚壁管 焊接后精车 以保证两端轴孔的同心度 压辊直径 D 120 300mm压辊长度 应考虑与后续设备配套例如 饼干机L有1000 560 480 360 320 220 三 面包压片机1 工作原理是一种间歇式辊压机 2 传动原理 2 辊隙调整利用杆机构使偏心套旋转 3 特点 1 利用三个辊实现两次辊压 减少空间 压辊及传动 2 压辊由链条带动 无需大模数齿轮 调节范围广 3 上下输送带可实现物料的自动循环 减少劳动强度 1 起酥线概述1 生产产品的特点 1 主要生产多层次的夹酥点心 2 产品特点 层次多 均匀 清晰 一块点心可达120层之多 3 生产线有多种成型头 可生产多种食品 四 M M起酥线 2 生产线的布置 2 夹酥机 夹酥原理构思 MM起酥线辊压机辊压原理图 MM起酥线辊压及辊压头结构 多层次面带输入辊压头 多层次面带输出辊压头 为什么起酥线压辊组辊压过程可保证多层次制品层次均匀清晰 分析 1 物料变形区长 变形时间长 变形缓和 2 辊压操作是由多个小辊和三条输送带完成的 三条输送带的速度u3 u2 u1 并与压辊组组成楔形空间 物料顺利导入 不产生堆积 保持原层次形态 3 受力分析 三条输送带的速度增加与物料的厚度减薄使流速增加相一致 因此物料与输送带间几乎无相对滑动 压辊组压辊的速度u4 u3 各压辊空套 可自由转动 u5转至与面带运动速度相同时停止转动 因此压辊与面带之间几乎无相对滑动 面带在压辊组与输送带夹持作用下 几乎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