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报告.doc_第1页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报告.doc_第2页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报告.doc_第3页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报告.doc_第4页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 期 报 告课 题 名 称“积累、延展、成型”思路下的高中作文网络化教学课题批准号JG05214课题承担人李永昌 彭芳所 在 单 位安徽亳州二中2008年1月一、中期检查活动简况检查时间:2007年12月地点:亳州二中会议室评议专家:亳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有关专家参与人员:校领导三人及课题组所有人员内容:听取课题组组长李永昌汇报、教研专家评价及指导、查阅课题组过程资料、 观看作文网站建设情况。二、中期报告要点 本课题组申报的“积累、延展、成型”思路下的高中作文网络化教学,经安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于2005年8月正式立项。定于2009年8月结题。现将课题中期工作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阅读规律,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学会阅读,从接受新知的角度提升学生感知语言的能力。可分两步走;(一)、从阅读教学中吸取经验,在老师指导下有计划地阅读;(二)、鼓励学生自主地在课外进行阅读,教师定期组织检查交流。研究探讨培养学生审美感受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入手,结合学生的阅读理解 养;引导学生深入地认识生活、思考生活。具体做好以下工作: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引导学生写生活随笔,鼓励学生走上社会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写调查报告。从中总结经验,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针砭时弊 ,弘扬正气。研究探讨写作教学规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借助网络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总结写作经验,提高写作兴趣,首先建立起教学、训练、作文、修改、讲评的教学网络,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随时上传自己的习作。互相阅读,教师可以通过教室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修改、讲评。其次,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多写、多改。再次鼓励学生写真事,抒真情,通过作文陶冶学生的情操。真正让学生在学会作文的同时也学会做人。二、课题研究的步骤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05.92006.8)1、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2、制订“积累、延展、成型”思路下的高中作文网络化教学课题的计划,完成开题报告。3、完成写作素材的原始积累。初步完成对学生阅读材料的电子输入,完成对阅读材料的归纳评析和指导。完成写作过程网络的整体框架。第二阶段 研究阶段 (2006.92007.8)延展写作建材,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写出随感,并把优秀习作输入网站,填充框架,完善网站建设。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08.92009.8)1、完成分学期课题研究报告。2、完成总课题研究报告。3、不断总结经验,再现练、写、改、评的网络平台,达到师生互动4、成果提交鉴定、验收。(后转下页) 课题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三、课题组已完成的工作现在本课题组已基本完成所有课题的资料归纳、输入,并逐步完善了网站建设。(一) 建成“东方练笔坊高中作文写作过程网”(二) 完成高一高二学年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作文指导过程(部分成果展示)记叙文技法系列1要善于从平常的生活中发现诗意学习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启发学生写作思维,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挖掘富有意义的写作内容。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言:提起作文,很多同学常常以为,自己的生活实在过于平淡琐碎,日子就像白开水一样毫无味道,根本就没有什么东西值得一写。其实并非是生活当中没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去写,只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没有具备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发现诗意的眼睛而已。 这个道理其实是再浅显不过的了。在我们的眼里,田地里忙碌的农夫农妇,他们的生活根本就是与诗无缘,但是陶渊明却看到了诗,领略到了田园生活里恬淡高雅的诗味,悠闲而惬意;在我们的眼里,山就山,水就是水,山和水实在是太普通、太常见了,但是王维却看到了山水里所蕴涵的诗的意境,山山水水在他的笔下变成了淡雅的诗篇,清新而富有情趣。诗人和常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诗人们常常是带着诗意的眼睛来看待生活,从庸常中发掘诗意,而常人们则常常让自己的眼睛受到生活庸常一面的蒙蔽,忽略了生活里的诗意。诚如罗丹所说的,生活当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如果我们也能像诗人那样,养成善于发现和感悟的习惯,学会用诗意的眼光来审视生活,那么,我们也可以从生活的庸常之处发现情趣,品出诗味,平淡的小事,琐碎的日子,庸庸碌碌的生活,照样也可以让我们咀嚼出悠长的韵味和浓浓的诗意。 二、总结方法: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亮点,挖掘生活的美?(一) 用心去观察生活。(二)用心去思考生活。(三)用心去提炼生活。(四)挖掘生活中的“美”。三、例文示例: 不肯死去的心或许,在血脉亲情之上,爱永远都是倾斜的。也正是有了倾斜才看到了不死的希望,才有了不破的梦,才有了爱的延续。在我的一生之中,青年时是精彩亮丽的,中年时是充实丰富的,可又有多少人注意到老年时的响亮有力呢? 朋友告诉我:他的外婆得了老年痴呆症。先是不认识外公,坚决不许这个“陌生男人”上她的床,共同走了50年的老伴只好叹着气睡到了客厅里。然后有这么一天,外婆走出家门就不见了踪影,好在有派出所的帮助才将老人家找回。原来,她一心一意地想着童年时的家,不肯承认与现在的家有什么联系。家人哄着骗着,才终于将外婆留了下来,但她又忘了她一手带大的外孙外孙女,以为他们是群野孩子,要来抢她的饭。她用手护住饭碗,一边用拐杖打他们:“走开,走开,不许抢我的饭。”弄得一家人哭笑不得。 幸亏外婆还认识一个人自己的女儿。每次看到她,外婆脸上都会露出异样的笑容,叫她“欣欣,欣欣”。傍晚的时候,外婆就会拿个凳子坐到楼下,唠叨着:“欣欣怎么还没有放学呢?”其实欣欣的儿子都大学毕业了。家里人看准了这一点,每当外婆闹着要回自己家的时候,就恫吓她:“再闹,再闹欣欣就不要你了。”外婆便会立刻安静下来。 有一年国庆节,来了远客,母亲亲自下厨。这时外婆的动作十分怪异:她朝四周看了又看,就像一个正要准备偷糖的孩子。当她确定没有人注意她的时候,大大方方地夹了一大筷子菜放在口袋里,主客见了顿时大惊失色,却又装着没看见。只有外婆一个人兴高采烈,似乎自己的手法十分高明。那顿饭吃得很艰苦 当上完最后一道菜,母亲(外婆之女)也坐了下来,一边同客人客套,一边顺手从盘中捡菜吃。这时,外婆忽地从座位上弹了起来,一把抓住母亲的手往外拉。母亲莫名其妙,只好顺从地起身 一到厨房门口,外婆便警惕地用身子挡住众人的视线。然后,掏啊掏地,从口袋中掏出刚才的菜,放到母亲的手上:“欣欣,你快吃呀,快吃呀。”母亲愣住了,看着那还冒热气的菜,半晌,抬起头,使劲儿盯着外婆异样的笑脸。哇的一声,她大哭了。 我想,外婆的“结尾”是响亮有力的。虽然,她的灵魂已在疾病折磨中慢慢死去;但永远强健的,是那颗不肯死去的母亲的心。 简评: 以上故事出自2005年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不肯死去的心。这篇文章虽然取材于家庭生活,所写的内容无非是平凡人的平常事,但透过这些平淡的文字,我们却深深地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感受到了文字背后的情感震撼力。外婆看似怪异荒诞的行为的背后深藏着一颗拳拳的母爱之心,这份真挚深沉的情感超越了生活的庸常,让人读罢不由感慨唏嘘、潸然泪下。这篇高考作文的成功,得益于作者对平庸生活中的诗意的敏锐捕捉,正是对外婆那颗不肯死去的母爱之心的发现,最终让文章中所写的生活摆脱了平庸而走向诗意,也使外婆的故事呈现出沉郁而耐人寻味的诗意光华。【写作练习】: 生活的平淡和自身的漠视,可能会让你忽视生活中的关爱,今天请擦亮你的心灵,寻找生活中的关爱。要求自主命题,不少于800字。【学生习作】:爱 就 在 我 身 边云朵集散腾挪,点缀着蔚蓝的天空,“妈妈”我轻轻地念,遂又跌进温润的回忆里。红色的印记在隐隐作痛,训练时把腿磕破了,“妈妈,有创可贴吗?”我撒娇地问道,可等了好久也没声响,妈妈依然在看她的书,没有理我,“妈妈!”我拖长了声音,“自己去抽屉里拿”,“什么?”我一气之下,瘸着腿向姥爷家走去。外面北风呼啸,亦如我的心,没有妈妈的关怀,心像封冻在冰山下,寒冷至极。晚上我赌气住在了姥爷家,想用冷漠惩罚妈妈对我的冷淡,“只顾自己看书,不理受伤的女儿,她还是妈妈吗?”我心里恨恨地想。清晨醒来,腿一阵紧,低头一看原来腿上多了一个创可贴,是姥爷?还是心中一股暖意。 “姥爷,谢谢你”“谢我什么,那是你妈给你贴上的。”“什么?妈妈!”,我心中一阵疑惑,“怎么会是她?”姥爷走进来说,“你妈昨天看你跑出来,赶忙追你也没追上”。姥爷无意中的几句话却像透着寒气钻进了耳朵里:“你跑出来也不跟你妈妈说一声,害得你妈打电话到处找,等找到你又回家找创可贴,才发现没有了,又去买药,大冬天的,人家早关门了,还连跑了几家药店.唉,你太不懂事了”姥爷唠叨的话语,却像利箭一般硬生生地劈了下来,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有种说不出的滋味。脑海中涌现出在寒冷的夜里,妈妈仅为了买那一小块创可贴,顶着那凛冽的寒风,走街串巷,不辞辛苦,手冻红了,脚冻木了,她蹬着那辆自行车,拿着创可贴,只为了女儿那一刻心中的冰山被这热力在瞬间融化,泪水在那一刻决了堤,这眼泪的轨迹与力度承载着我的自责,承载妈妈对我的关爱。双手再次落到那小小的创可贴上,我抚摸着,仿佛看到妈妈妈妈慈爱的目光,我用心体味着妈妈于我的那份亲情,那薄薄的一层纸中所传达的浓浓的爱意,是那样醇香,那样芬芳,弥漫在我的周围,我被幸福拥抱着。充满母爱的创可贴散发着她的神奇魔力,伤口很快的好起来,只留下一个浅浅的疤痕在那里。那疤痕就像是一个爱烙下的印记,时刻提醒着我,爱就在我身边。温情下流淌的也是爱(此处略,见成果部分)讲评总结:爱就在身边写的虽然是生活中很平常的一次误解,可一块小小的创可贴,却揭示了背后蕴藏的深沉母爱。尤其是想象母亲在寒冷的夜里,顶着凛冽的寒风,为买一块创可贴而四处奔波的情景,生动再现了母爱的伟大。正是这份不计较、不责全的母爱超越了生活的庸常,闪烁着诗意。温情下流淌的也是爱通过母亲出差的契机,发现了平常忽视的爱。恍然大悟母爱父爱虽已渗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却因为如人的体温一般,不够炽热,而被儿女们忽视。一件很平凡的事却揭示了一个普遍规律,平凡也变得不再平凡。由此看来,平庸的生活并非真的毫无意义可言,诗意其实离生活并不遥远,它就蕴涵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虽然中学生的生活基本上局限在家庭和学校的狭窄范围之内,每天的生活单调而平淡;但是,只要拥有一颗善于感悟的心,细细品味,用心思考,单调之中可以见出丰富多彩,平淡之中可以体悟到万千风情;诗意,其实就在生活之中,就在我们自己的心里。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体味生活的滋味,提起笔时,从你笔端汩汩流淌而出便会是一份浓浓的诗意。【教师下水作文】:举 手 投 足 之 间外公弥留之际,外婆整夜地陪他低声聊天,或者看着他,仿佛时间也静止了。小时候,我爱去外公家。外公知道好多趣事,外婆的厨艺精湛。每每听外公眉飞色舞地讲完一段,爷孙俩都饿了。于是外公蹑手蹑脚钻进厨房,趁外婆没在,夹几片刚炸好的鸡排,赶忙回来和我分享,像一个小孩子。有几次外公被外婆“人赃并获”,只得被外婆打手。然后我们乖乖地摆好桌子准备开饭,那个时候,真开心。有时外婆买菜,用了很长时间。外公就急得坐不住了,在窗边不住张望,希望看到外婆的身影。可是当得知外婆是为了买我们爱吃的正宗牛肉,走远路时,外公又喜笑颜开起来。可是,后来外公,还是去了另一个再也触不到的世界。第一次没有外公的年饭,是在酒店吃的。外婆来了,却不大高兴,原来为大家准备的餐具中少了外公的,可是当服务员送来一张椅子时,外婆却拒绝了,并谢了她。外婆说:“昨晚老头子托梦说了,他也想吃点。他想吃的,你们都孝顺,都记得点了,他该是高兴的。不过,老头子说要和我挤一张椅子坐,就够了”外婆是个朴实的人,但她的那番话,却让我比什么名著都记得牢。外公外婆总是散发着种东西,举手投足之间的,我说不出的,却总想亲近的东西。所以,就算是高考前的一个清明节,我仍然坚持去爬高高的山,去为外公扫墓,去默默地和他交流。外婆是细心的,小心地摆出一小桌精巧可口的饭,在外公墓前。这个时候,外婆总是哭。我知道,外婆听别人说过,另一个世界的人是很想吃供奉的食品,可是他们的喉,只有针眼大。外婆想到外公那样子,就会很难过吧。而外婆叠的纸钱,已经厚得烧不完了。如果那些飘飞的灰烬能带上外婆的思念,那么我觉得那些都是最美的情书。外公与外婆之间的小动作、小对话,让我见证了他们的不离不弃。我的眼角常常湿润,或许因为,久在喧嚣,终于触动了心中长久未拨的一弦。而我总是努力地去传递些什么,在举手投足之间。是对爱的敬仰,还是为爱而生的感激?议论文技法系列1 论点要鲜明【引言】议论文中的论点是指作者在文章中所表明的主张、见解或观点,它是议论文的核心内容,是议论文的纲。议论文对论点的要求是:正确、鲜明、新颖。论点正确绝大多数的文章是可以放心的。论点新颖是绝大多数人不容易达到的。而论点鲜明是必须达到的,在某种角度上说,是作文成绩及格或不及格的最重要的标尺。因此,确立鲜明的论点是一篇议论文成功的关键。能否确立一个鲜明的论点,从根本上说是自身的思想修养和识见胆魄问题,但也可以在方法上找到操作的途径。【学习重点】 学习议论文的论点要鲜明【写作指导】一、揭示本质法这种方法就是在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后,用自己的语言把对中心论点本质的理解,采用“是”的句式揭示出来。这种方法可以使文章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显示出深刻的内涵。二、比喻阐释法这种方法就是作者在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后,采用比喻的方式把观点阐述出来。这种比喻阐释把物象和哲理巧妙融会在一起,既可以使说理形象生动,又可以增添文章的哲理美和画面美。(略)三、诗句阐释法这种方法就是作者借助诗句从多个角度对观点进行阐释。这种方法往往把恰当的诗句镶嵌在阐释观点的语句中,既能显示出作者丰富的文学积累,又可彰显出文章丰厚的文化底蕴,浸透着浓郁的书卷气息。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青翠的竹在向你昭示着它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贯穿生命的不屈与坚韧;“不爱沙滩擢贝子,扬帆击楫戏中流”,是浪顶峰尖的弄潮儿在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蓬勃于血脉中的勇敢和无惧;“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骄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托起生命、托起希望的坚定的信心。意气,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2006年考场优秀作文谈意气片段)作者一开篇就用三个自然段从名诗句中引出自己对“意气”的独特看法,从而得出“意气,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这一观点。既明白点出了对观点的深刻理解,又显示了自己丰厚的文学积累,使文章显得文采斐然、激情昂扬。四、事例阐释法这种方法就是作者借助事例从各个角度阐释观点。事实胜于雄辩,运用令人信服的事例从各个角度来阐释论点,让事实说话,既可以使论点的提出有根有据,又可以扩大论证的范围,增强说服力。如: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个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