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1、小数的意义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P2-P41、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知道用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2、教学重点:知道用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3、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引导、提问、归纳)学生行为(操作、交流、练习)预设生成启示、情境1、出示复习题。1、书面练习,个别汇报。检查学生对小数初步的认识2、出示情境图,让学生找出生2、找出小数,与同桌交流,个加深对小活中的小数,别汇报。数的感知尝试、探知1、谈话,提出自学内容和要求,1、学生自学,看图、阅读文字,感知小数自学课本P3,认真看图、文字,完成填空。不懂的,请教同学。的意义。然后,在( )里填上数字。2、尝试,谈话,请同学们运用自2、学生完成尝试题。独立完成用小数表学得到的知识,完成尝试题,导后,小组或同桌交流。示十分之学案的第(二)填一填,几.3、自学反馈,3、学生汇报,展示,尝试解释a,选取正例展示,投影或小黑板理解小数问:你为什么这样填,依据在那学生根据自己的自学和思考回答的意义。 里?(评价)老师的提问。0.4、0.35、0.038表示什么?老师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b.选取错例展示,投影或小黑板纠正理解问:错在那里?怎样改正,为什指名回答,学生纠正学生错误。小数意义 么这样改?(评价)的错误c老师归纳学生的意义。学生完成P4填一填。加深对小数的认知巧练、反思1、出示练习题,课堂巡视1、学生完成导学案的练习题,巩固对小2、指名反馈,正例,错例2、汇报,纠正错误。数意义的认识。3、学习反思,3、 学生回顾汇报。知道一节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课的学习课堂小结目标。修改意见小数的意义学习内容:小数的意义。第2页-第4页(一)铺垫练习。填一填、读一读: 5元4角2分=( )元 3元2角5分=( )元 20元5分=( )元 50元8角=( )元(二)探究、尝试。 填一填: 1、 ( ) ,也是( ) ,也是( )2、 ,也是( ) ,也是( )3、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1份是 ,也可以表示( ),其中38份是 ,也可以表示( )。(三)巩固练习。1、 书本P6第1、2题。2、 2 0.5 =( ) 4 0.3 0.04 =( ) 7 0.9 0.09 =( )3、按照下面的数,在书本附页1涂一涂。 1.32 2.22 2、小数的意义教案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P5P61、教学目标: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2、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3、教学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引导、提问、归纳)学生行为(操作、交流、练习)预设生成启示、情境1、出示复习题。1、书面练习,个别汇报。巩固分母是10,100,2、出示计算器,45.3元表示什么?2、与同桌交流,个别汇报。1000的化成小数方法。尝试、探知1、谈话,提出自学内容和要求,1、学生自学,看图、阅读文字,自学课本P5,认真看图、文字,完成填空。不懂的,请教同学。然后,在( )里填上数字。掌握小数各部分所表示2、尝试,谈话,请同学们运用自2、学生完成尝试题。独立完成的意义。学得到的知识,完成尝试题,导后,小组或同桌交流。学案的第(二)填一填,.3、自学反馈,3、学生汇报,展示,尝试解释理解小数与十a.选取正例展示,投影或小黑板进分数的问:你为什么这样填,依据在那学生根据自己的自学和思考回答关系。 里?(评价)老师的提问。2.134各部分表示什么?纠正错误理解老师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各部分的意义。小数各部分意义b.选取错例展示,投影或小黑板问:错在那里?怎样改正,为什指名回答,学生纠正学生错误。 么这样改?(评价)c.老师归纳学生的意思。学生完成P6练一练1、2、题。巧练、反思1、出示练习题,课堂巡视1、学生完成导学案的练习题,巩固小数2、指名反馈,正例,错例2、汇报,纠正错误。与十进分数的互化。3、学习反思,3、 学生回顾汇报。知道一节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课的学习课堂小结目标。修改意见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学习内容:小数的意义(第5-7页)一、铺垫练习。把下面分数化成小数。= = = = 二、探究、尝试1、44.444读作( )。2、2.134的“1”表示( )个( ),也可以表示( )个( )。 “3”表示( )个( ),也可以表示( )个( )。 “4”表示( )个( ),也可以表示( )个( )。 3、填一填。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数位.万位百位个位.十分位.计数单位.万百一个十分之一.三、巩固练习。1、8.64的8在( )位上,表示( )个( );6在( )位上,表示( )个( ),4在( )位上,表示( )个( )。2、判断:(1)0.8是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8份。( ) (2)1毫米写成小数是0.01米。 ( ) (3)1/10000=0.001 ( )3、填空:0.8表示( ),它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50表示( ),它的计数单位是( );1里面有( )个0.1和( )个0.01。 4、完成P6,第3、4、5题。 3、测量活动教案教学内容:测量活动P7P81、教学目标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2、教学重点: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3、教学难点:能正确地进行单位间的换算。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引导、提问、归纳)学生行为(操作、交流、练习)预设生成启示、情境1、出示复习题。1、书面练习,个别汇报。检查学生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情况2、出示情境图,2、找出桌子,门的长与同桌交流,个别汇报。尝试、探知1、谈话,提出自学内容和要求,自学P71、学生自学,看图、阅读文字,完成P7填一填,完成导学案,尝试与探索1a.选取正例展示,投影或小黑板问:你为什么这样填,依据在哪里?(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自学和思考回答老师提问。理解各部分所表示的数量。2、自学P8完成导学案,尝试与探索2问:用小数怎样表示?老师引导学生理解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的方法。纠正错误的单位换算b.选取错例展示,小黑板问:错在那里?怎样改正,为什指名回答,学生纠正学生错误。 么这样改?(评价)c.老师归纳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的方法学生完成P8试一试巧练、反思1、出示练习题,课堂巡视1、学生完成导学案的练习题,2、指名反馈,正例,错例2、汇报,纠正错误。3、学习反思,3、 学生回顾汇报。知道一节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课的学习课堂小结目标。小数的认识和减(测量活动)法导学案教学内容:测量活动P7P8一、铺垫练习填空:5米=( )分米 2分米=( )厘米 2分米=( )厘米 3米=( )厘米 3米5厘米=( )厘米二、尝试、探究1、长8分米,宽35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1米=( )分米, 8分米是( )米,就是( )米。 1米=( )厘米,35厘米是( )米,就是( )米。2、用小数表示。103克=( )千克 3米6分米=( )米 12千克300克=( )千克 16分米=( )米 12千克=( )吨三、巩固练习1、13米5分米=( )米 5分米8厘米=( )分米 27吨500千克=( )吨 1千米7分米=( )米2、完成P8,练一练 4、比大小教案教学内容:比大小P9P111、教学目标: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2、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培养数感,获取数学学习方法。3、教学难点: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4、教学过程:比大小导学案学习内容:小数的比大小一、铺垫练习 比一比3156349 4991243 605650 2794627964 二、探究、尝试9.87( )9.90怎么比。 9.90( )9.96怎么比。个位上的数都是( )一样大, 个位上的数都是( )一样大,十分位上的数( )小于( ) 十分位上的数都是( )一样大,所以9.87( )9.90 百分位上的数( )小于( ) 所以 9.90( )9.96郑强、李明、张华得分排列是,( )高于( )高于( )王平比张华差一些,比李明好一些,王平可能得( )分。 三、巩固练习1、填一填。0.3710.38 6.126.2 3.483.23 4.754.743 0.880.8792、把下面的小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0.98 0.978 0.983 0.962 0.925 3、完成P10,第1、2、3、5题。 5、购物小票教案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一)P14P151、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2、教学重点: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3、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两位小数加减法。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引导、提问、归纳)学生行为(操作、交流、练习)预设生成启示、情境1、出示复习题1、书面练习,个别汇报。检查学生对一位小数加减法的理解和对小数意义的认识2、教师出示购物小票情境图。2、提出数学问题。同桌交流,个别汇报。尝试、探知1、谈话,提出自学内容和要求,1、学生自学,涂一涂,在导学初步感知为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的原理自学课本P14完成涂一涂,算一算案中完成两位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不懂的请教同学。2、自学反馈2、学生汇报,展示,尝试解释明确小数加减法的算法,加深理解a,选取正例展示,投影或小黑板问:你为什么这样算,依据在那学生根据自己的自学和思考回答里?(评价)老师的提问。(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b、选取错例展示,投影或小黑板 纠正小数加减法的算法,加深小数点要对齐的原理 问:错在哪里?应怎么改正?指名回答,学生纠正学生错误。为什么?(评价)c、教师归纳两位小数加减法的计学生完成导学案中填一填的内容。算方法。巧练、反思出示巩固练习题学生练习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知道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反思, 学生回顾汇报。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课堂小结购物小票导学案一、复习铺垫1、竖式计算。.8.元 角 元 角 元 角 元 角2、把下面各图中涂色部分用小数表示出来。 ( ) ( )二、尝试探知1、涂一涂.2、试一试:你能用竖式计算上面的小数加减法吗? . .3、填一填:计算小数加减法时,( )要对齐,其他就与整数加减法一样了。三、巩固练习1、 竖式计算.、我会判断,并改正。. .()()()3、书本P125页第2题。 6、量体重教案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二)P16P171、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并掌握小数的进、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2、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的进、退位加减法。3、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引导、提问、归纳)学生行为(操作、交流、练习)预设生成启示、情境1、出示复习题1、书面练习(导学案)检查学生对小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掌握情况。 汇报。2、激趣导入,出示主题图。 2、提出数学问题。3、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尝试、探知1、选择你喜欢的问题列式,引导1、学生列式。学生体会学习退位减法的必要性。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算法。自学P1617试一试2、学生尝试计算,完成后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同桌交流算法。3、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算法。问:进位,退位时要注意什么?4、引导汇报让学生板演自己的3、 学生汇报,展示。理解:小数的性质并掌握小数进、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竖式并讲清算理。5、老师小结,引导学生理解:4、学生尝试说说自己的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算法。“0”,小数的大小不变。5、学生齐读小结内容。6、试一试,让学生计算后汇报。问:你为什么这样算,依据在哪6、学生汇报,讲清算理里?(评价)并纠错误。你注意进位、退位了吗?7、老师引导归纳:小数的进、7、学生完成导学案中填加深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 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填的内容。巧练、反思1、出示练习题,课堂巡视。1、学生完成导学案的练巩固加深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知道这节课的学习目标。2、指名反馈,正例,错例。习题。3、学习反思。2、汇报,纠正错误。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3、 学生回顾汇报。课堂小结。 量体重导学案一、铺垫练习。1、 竖式计算。1.32.5 16.213.1 10075 0.441.22、比大小。4.00元4元 6.3元6.30元 7.07.00二、探究尝试。1、算一算。45.233.4= 3833.4=45.2 38.0 33.4 33.42、填一填。(1)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 )。(2)计算小数减法时,相同数位要( ),十分位不够减时,要从( )退1作( ),在十分位上加10再减。3、试一试:竖式计算8.251.5 7.32.25 102.45三、巩固练习。1、口算。1.50.5 10.9 1 0.09 0.960.7 0.80.62、下面各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80.10 15.00 0.09 700 1.0203、用竖式计算。3.72.36 103.14 10.28.75 1.172.864、我会解决问题。小明到文具店买了一支钢笔用了6.70元,买了一个书包用了32.60元,书包比钢笔多了多少元?7、歌手大赛教案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P19P201、教学目标:(1)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2、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3、教学难点: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 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引导、提问、归纳)学生行为(操作、交流、练习)预设生成启示、情境1、复习铺垫1、书面练习(导学案)汇报。检查学生对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掌握情况 2、激趣导入,出示主题图。 3、引导学生理解图意。2、提出数学问题,估一估。尝试、探知1、提出自学要求,自学P19内容1、完成导学案尝试、探知第学生在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总结出小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在比较中了解用简便运算的必要性和科学性。怎样列式解答。1题2、反馈,交流算法,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评价)2、根据题意尝试说出计算过程3、出示正例,说一说是怎么做的?3、尝试理解题意,掌握计算。过程4、出示错例,说一说错在哪里?4、深化小数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5、小结: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6、比一比:哪种方法比较简便。5、同桌交流,总结7、引导反馈。8、试一试完成导学案第2题。9、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完成导学案第3题。巧练、反思1、出示练习题,课堂巡视。1、学生完成导学案的练习题。巩固加深对小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知道这节课的学习目标。2、指名反馈,正例,错例。2、汇报,纠正错误。3、学习反思。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3、 学生回顾汇报。课堂小结。歌手大赛导学案编写:刘清声一、复习铺垫:1、计算。(能简便的,要用简便的方法计算)4812185465875252402061132、竖式计算。 3.7+2.36 15.4+2.97 103.41二、探索尝试:1、谁的总分高呢?高多少? (1)分析:要想知道谁的总分高,就要知道( )号的选手( )列式是:_高多少?列式是:_ (2)你能把上面两道算式写成一道综合算式吗?想一想,算一算。 _ _有小括号的, 要先算( )。答:。、试一试: 4.6+12.3+5.8 15(1.23.9)3、填一填。 计算小数加减法,要从( )往( )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 )。三、巩固练习。1、计算。4.61.752.08 4.280.533.37 5(4.192.83)2、解决实际问题。 书本P20试一试第2题。二、认识图形 8、图形的分类教学内容:图形的分类P25-261、教学目标:能整理图形,认识不同类别图形的分类。2、教学重点:认识图形的类别、特征。3、教学难点:能够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图形进行分类。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引导、提问、归纳)学生行为(操作、交流、练习)预设生成启示、情境1、出示复习题。1、书面练习,个别汇报。检查学生对学过的几何图形2、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我们2、与同桌交流,个别汇报,的记忆。学过的图形,说一说。说出每个图形的名称。尝试、探知1、谈话,提出自学内容和要求,1、学生自学,看图、阅读文字,自学课本P25,认真看图、然后,完成填空。不懂的,请教同学。第一次整分一分。完成导学案二之1理:按平2、尝试,谈话,请同学们运用自2、学生完成尝试题。独立完成面图形和学得到的知识,完成尝试题,导后,小组或同桌交流。立体图形学案二之2,分的。3、自学反馈,小组汇报。3、学生汇报,展示,尝试解释a.选取正例展示,投影或小黑板第二次整问:你为什么这样分?学生根据自己的自学和思考回答理:按其 (评价)老师的提问。是否由线这样分类是按什么来分的?段围成分b.还有别的分类方法吗?导学案体会图形类别的特征。的。二之3c.在生活中到处都能看到我们指名回答,学生纠正学生错误。认识的图形。完成导学案三之1d.同桌用学具完成:拉一拉P26页,共同归纳。巧练、反思1、出示练习题,课堂巡视1、学生完成导学案的四、五巩固认识2、指名反馈2、汇报,纠正错误。不同类别的图形。3、学习反思3、 学生回顾汇报。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道一节课堂小结课的学习目标。图形的分类导学案学习内容:图形的分类,第25页-26页一、铺垫练习。1.我们已经认识过哪些图形,把它的名字写在下面。二、合作探究。1.观察我们学过的图形。你能说出上面这些图形的名称吗?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打算把这些图形分成几类?根据什么?2.将图形分类。(1)首先我们可以将这些图形分成两类:这样分类是按 来分的。(要发挥小组的智慧呀)(2)现在考一考你。可以按 来分。第一类: 第二类: 上面这些图形你还能把它们再分类吗?把你的想法写一写。(3)你还能继续往下分类吗?想一想,与小组成员讨论后,把你们想到的分类方法写下来或画下来。三、实践活动。1.看一看,说一说。在生活中到处都能看到我们认识的图形。在上面的物体中就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像这样运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例子你还能说出一些吗?如:中存在三角形;中存在平行四边形。.拉一拉,你能发现什么?平行四边形,具有性;三角形,具有性。小知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这样的特点有很大的作用呀,在上面图片中的事物就是应用了它们的特点。四、课内巩固训练。.在生活中应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例子你能举一些吗?写一写。.你能解释为什么吗?五、学习体会。本节课的任务你都完成了吗?有什么收获或不明白的地方吗? 9、三角形分类教案教学内容:三角形分类P27-281、教学目标:认识并识别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2、教学重点:识别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3、教学难点:识别特征,判别每种三角形。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引导、提问、归纳)学生行为(操作、交流、练习)预设生成启示、情境1、出示复习题。导学案(一)1、书面练习,个别汇报。检查学生对三角形各部分的2、出示由各种三角形2、与同学交流,个别汇报。认识。拼成的小船图。尝试、探知1、谈话,提出自学内容和要求,1、学生交流,并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让学生把附页2中的图2剪开,对完成导学案(二)之1加深识别三角形进行分类。2、尝试,谈话,请同学们运用2、学生继续完成导学案(二)之按角分的自学得到的知识,给三角形起1后,小组交流。基础上,名字。加深识别3、小组交流,写出每种三角形3、学生汇报,展示,尝试再说三种三角的特点。特点。形的特点4、画出三个不同的三角形。4、评价要求:符合要求,美观a.选取画得好的正例评价表扬。b.选取错例展示,投影或小黑板问:错在那里?怎样改正,为什么这样改?(评价)识别等腰5、还可以怎样分类?完成学生根据自己的自学和思考回答三角形和导学案(二)之2老师的提问。等边三角形。巧练、反思1、出示练习题,课堂巡视1、学生完成导学案(三)的练习2、指名反馈,正例,错例2、汇报,纠正错误。巩固掌握的知识。3、学习反思。3、 学生回顾汇报。知道一节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课掌握了课堂小结什么。修改意见。三角形的分类导学案(一)铺垫练习。1、你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吗?在下面标出来。2、三角形有 个顶点, 个角, 条边。1(二)合作探究。观察右面的图案,这是由三642角形组成的 图案。7531、引导学生按角分类:12111098你能把这些三角形进行分类吗?(可使用教材附页2中的图2) 现在把你想到的分类方法与小组成员交流,再写在下面吧。 是一类,它们都有 是一类,它们都有 是一类,它们都有 这是按照三角形的 的特点来分成三类的。我们也可以按照这种分类方法给三角形起名字,它们分别叫做 三角形、 三角形和 三角形。你能详细说一说每种三角形的特点吗?在小组内交流后,写在下面。你能把每种三角形在下面各画出一个吗?(标上它们的名字)2、除了上面的分类方法外,还可以按照三角形的 的特点来分类。现在再来仔细观察一下这些三角形,你看出哪些三角形有一样的特点吗?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的看法。 是一类,它们 ; 是一类,它们 。按照这种分类方法,应该怎样给三角形起名字呢?试一试吧。 ( ) ( )这样的三角形又有什么特点呢,你能找出来吗?(三)课内巩固训练。1.填空。(1)( )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 )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它的另外两个角是( );有一个角是( )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它的另外两个角是( )。(2)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 )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 )三角形。 2.找一找,填一填。图形 是锐角三角形。图形 是直角三角形。图形 是钝角三角形。3.填一填。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10、三角形内角和教案教学内容:三角形内角和P30-311、教学目标: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2、教学重点: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3、教学难点:在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引导、提问、归纳)学生行为(操作、交流、练习)预设生成启示、情境1、出示复习题。导学案(一)1、书面练习,个别汇报。复习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数2、明确内角的含义。2、与同桌交流,个别汇报。学知识。导学案(二)之1尝试、探知1、谈话,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1、学生自学,阅读文字,思考激发兴趣2、自学课本P30,认真看图、文字,验证方法。引出探索然后,提出猜想。活动。2、尝试,谈话,请同学们运用自2、学生与同学交流后,想到学得到的知识,完成尝试题:导用测量的方法,小组完成。小组合作,学案的第(二)思考(1)探究出三角形的内角和a.选取展示,投影或小黑板度数。每组同学画出大小,形状不同的学生根据小组活动验证后回答若干个三角形,分别量出三个内角老师的提问。的度数。b.引导学生求出它们的和,填写好讨论: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每个活动导学案小组活动记录表。完成导学案(二)思考(2)都要学生c.教师归纳。学生讨论质疑,提出再次验证。动手,加3、同桌组织活动:拼一拼,课堂巡3、学生完成导学案(二)之深对三角视。(3)。形内角和4、小组活动完成:折一折4、汇报,共同理解得出结论。的认识。巧练、反思1、出示练习题,课堂巡视1、学生完成导学案的练习题,用三角形2、指名反馈,正例,错例2、汇报,纠正错误。内角和解3、注重难点题导学案(三)之2、33、学生解决,说出自己的想法决问题。4、学习反思,4、 学生回顾汇报。深刻认识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一节课的课堂小结学习目标三角形内角和导学案学习内容:三角形内角和。第30页第31页(一)铺垫练习。1三角形按照角的特点可以分为 、 和 。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各类三角形有哪些特点。2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分别有什么特点? 3、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关系: (二)合作探究。1三角形内角和的解释。回答:一个三角形中一共有 个角。 (有或没有)其他的情况。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指一个三角形中所有角的度数的和。你明白了吗?我的三个内角的和一定比你大。2三角形内角和的大小。是这样吗?思考:大三角形和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哪个大?你用什么方法来验证?(1)我们一般都会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任意画一个不同的三角形,测量出各角的度数,并把相应的内容整理到表格中。小组活动记录表第组小组成员的姓名三角形每个内角的度数三个内角的和(2)通过测量和计算,你发现了什么?在下面写一写,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3)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用纸剪几个三角形,然后按照下面的方法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三个角拼在一起的样子呈 ,是一个 角。“撕一撕,拼一拼”“折一折”三个角折在一起又是什么样儿呢? 通过测量计算,以及上面的撕拼、折叠方法的验证,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度。三、课内巩固训练。1填空。任意一个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都是( )。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的和是( )。等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等边三角形三个锐角的大小都是( )的,所以每个锐角的度数是( )。2在下面的直角三角形中,A的度数是多少?3求下图中A的度数。A3025CB1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案教学内容: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边的关系P33-P341、教学目标:通过画、量、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2、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3、教学难点: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引导、提问、归纳)学生行为(操作、交流、练习)预设生成启示、情景1、出示复习题1、学生练习,个别汇报。通过练习了解三角形边的关2、出示几根长短不一的小棒,想一2、学生试一试,汇报。系。想,摆一摆,能用这些小棒摆成三角形吗?尝试、探知1、引导自学P33,学生进行实验1、学生填写实验表格。理解三角2、组织汇报。形三条边3、质疑:2、学生自学,看图、阅读文关系。教师:是不是任意两条边的长度的和字,完成填空,不懂的请教一定比第三边大呢?同学。3、学生汇报。巧练、反思1、出示练习题,课堂巡视。1、学生独立完成尝试题,完通过练习2、摆一摆,从下面的五根小棒中成后小组或同桌交流。加深学生取出三根小棒,摆出两种不同的三2、学生汇报。对三角形角形。边的关系3、摆一摆,填一填。的理解。三角形边的关系导学案 学习内容:三角形边的关系。第33页-第34页一、铺垫练习1、三角形按角来分类:有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 按边分类有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二、探究尝试把实验结果填入表中三、巩固练习。1、完成P34、1、2题2、下面4根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那几根?5厘米 6厘米 11厘米 8厘米第一种:()()()第一种:()()()3、写一写。写出能组成三角形的3条线段。 ( )厘米 ( )厘米 ( )厘米4、完成P34、第3题12、四边形的分类教案教学内容:四边形的分类P35-P361、教学目标:通过观察 、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2、教学重点: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3、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引导、提问、归纳)学生行为(操作、交流、练习)预设生成启示、情景1、出示复习题(课件)。1、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初步感知个别汇报。四边形的2、出示图形,让学生找出四边形。2、同桌交流、个别汇报。特点。尝试、探知1、谈话:那么多的四边形,你能1、小组合作、分一分、小组初步感知将这些四边形进行分类吗?(完汇报,说出分类的依据。平行四边成导学案第一题)形和梯形2、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2、学生独立思考,选择动手加深理解四边形各有什么特点?摆拼。完成后同桌交流。定义3、根据学生的摆拼,提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式版)DB15∕T 3217-2023 《内蒙古中西部苦豆子种植技术规程》
- 仪态要大方450字(8篇)
- 妇产科护理主管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三角形的性质与应用:三年级数学教学教案》
- 护理学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大理高考试题及答案
- 《不同天气系统对气候的影响教案》
- 客户关系管理客户满意度调查模板
- 走出来就好800字7篇范文
- 《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应用:高中一年级数学教案》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培训
- 光电检测技术及应用 周秀云
- 2025至2030中国糠醛衍生物市场未来趋势及发展态势展望报告
- VW 50134-EN-2024 PA6用于车辆内部外部的成品零件 材料要求
- 山东省国企资产管理办法
- 腮腺脓肿护理查房
- 美容中医技术课件
- 卸货流程培训
- 儿童素描入门教学课件
- 护理专利相关课件教学
- 2025年中医诊断学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