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doc_第1页
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doc_第2页
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doc_第3页
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doc_第4页
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1.1工程概况盘县35kV英武变电站新建工程等位于贵州省盘县英武乡革纳铺村杨家屋基(老320国道旁)。拟建场地属底低中山地貌;场地位于山腰缓坡地段,地形南西高北东低,拟征用地地面高程16091616m,相对高差约7.0 m。场地西侧为约25自然斜坡,中部大面积较为平坦,在拟建场地东、西侧大面积出露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T1yn)石灰岩,场地内基岩零星出露。所区内大部分经人工开垦为旱土,种植有农作物。站址土地使用权属当地村民组。站址周边无民房及其它构筑物,因此,区域内无拆除量。有农作物要青苗赔偿,有临星树木需砍伐。1.1.1工程隶属关系项目名称盘县35kV英武变电站新建工程等施工项目法人贵州电网公司六盘水供电局(工程项目投资单位)设计单位广州四方邦德实业有限公司投标单位六盘水拓源集团兴盛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计划工期2011年3月26日至2011年10月25日,共214天质量目标竣工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1.1.2工程建设规模本工程最终规模装设2台8MVA/35主变。本期建设2台。35kV终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出线4回。本期出线2回,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10kV终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出线16回。本期出线16回。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10kV无功补偿装置终期22.4Mvar。本期建成22.4Mvar。1.2工程设计及施工特点1.2.1工程设计特点1.2.1.1、主要设计原则本工程根据40.5-110kV无人值班变电站典型方案设计和DL/T501340.5-110kV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规程进行编制。内容深度参照贵州电网公司35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征求意见稿)的要求执行;技术标准依据贵州电网35kV及以下变电工程、贵州电网公司35kV变电站标准化设计作为设计原则和设计指导思想。1.2.1.2、主要设计情况a)、土建部分1 建筑形式及装修1). 警传生活间:单层,建筑面积34.6,层高3.0米,根据场地及进站大门的情况作一字型布置。平面布置有门卫室、工具室、卫生间及厨房。2). 35kV配电装置、二次设备室,10kV配电装置均为箱体建筑,上部箱体由厂家提供,设计只做箱体基础和下部电缆层。电缆层层高1.7米,露出地面700。3). 警传生活间建筑装修标准:门窗:采用铝合金玻璃窗和优质木门,外窗加设防盗网。地面:采用防滑地砖或抛光砖。顶棚:卫生间及厨房采用吊顶,其余房间为乳胶漆。内墙面:卫生间及厨房为釉面砖,其余房间为乳胶漆。外墙面:均采用外墙面砖。屋面防水:按级防水标准设防,屋面排水采用有组织排水,结构找坡,屋面设架空隔热板。全站建筑物名称及面积一览表序号建筑名称建筑面积(米2)层高(米)总高(米)结构形式平面尺寸(轴线)建设情况110kV箱体基础110.92钢筋砼条基23.6x4.7m本期建设235kV箱体基础82.5钢筋砼条基15x5.5m本期建设3二次设备室箱体基础52.92钢筋砼条基6.3x8.4m本期建设4警传生活间34.63.03.0砖混3.5x9本期建设5消防室3.7822砖混本期建设总建筑面积296.182 结构形式及基础处理本站所有建、构筑均按7度抗震设防。警传生活间为单层,按砖混结构、钢筋砼条形基础设计,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主变压器基础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整板式基础。设备箱体基础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电容器基础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整板式基础。独立避雷针:采用钢管杆结构,钢筋砼基础。化粪池:采用砖砌,防水等级S6。事故油池:采用砖砌,防水等级S6。场地电缆沟:电缆沟采用砖砌沟壁,钢筋混凝土底板、钢筋混凝土压顶形式,以提高电缆沟抗变形的能力;电缆沟盖板用热镀锌角钢在底面包边,电缆沟边缘用热镀锌角钢支承,以保证电缆沟的平整和外形的美观;在道路段时要做成隧道式电缆沟。 道路: 采用砼道路。 所有钢结构构件均采用热镀锌防腐。根据地勘报告,该工程大部分建(构)筑物按天然地基考虑,但拟建场地局部存在溶沟地质、 岩土共基、回填土情况存在,因此:1)对岩土共基的地基可采用褥垫、置换等处理措施。2)对溶沟地质的地基,由于溶沟不深可直接采用置换处理。3)对回填土地基,采用浆砌块石置换处理。3、主要技术指标站区总布置主要技术指标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1用地面积hm20.296832总建筑面积m2296.183站内围墙长度m1494进站道长度(新建/站外还路)m9/945站区主电缆沟长度m856站区土方工程量挖方m3-1662填方m316627站区挡土墙m34628站内道路m2215.89地基处理(浆砌石或砂碎石)m32004、防腐处理在钻孔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场地地下水对基础施工无影响。因此,可不进行防腐蚀处理。b)、水工部分1 给水系统1)供水水源永久用水直接从英武乡蓄水池引接,由盘县供电局与英武乡协商,保证变电所的永久用水。接驳长度约为1000m。2)、生活给水系统由于本变电站为少人值守站,因此站内生活用水较少,主要为卫生间的用水和日常用水。可直接由站外水源上行至屋顶水箱,再由水箱下行至用水点。2 给排水系统站内排水系统主要包括生活污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及含油废水排水系统,各系统采用分合流制排水制度。排水系统设置为自流排水系统。雨水量采用当地的暴雨强度公式计算,重现期采用3年。道路边设置雨水口收集地面雨水再排入雨水管道,然后排入北面站外天然明渠。生活污水考虑采用在站内设置化粪池进行处理后直接排入站内雨水管道。主变含油废水经过事故油池隔油处理后排入站内雨水管道。事故油池按最大一台主变压器的60%油量设计。站外排水:由于南西面汇水面积较大,因此,在挖方坡顶设置600x600的截水沟,其他地方在围墙外均设置600x600的排水沟,使雨水不流入站内,引入北面站外天然明渠。3、消防系统消防灭火系统主要包括:消防给水系统和室内、室外移动式化学灭火器的配置、自动报警系统。由于站内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为戊类;耐火等级为二级,站内单体建筑体积均小于1500m3,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8.1.2条、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0229-2006)11.5.1条、变电所给水排水设计规程(DL/T 5143-2002)5.3.1条,站内可不设室外消火栓和室内消火栓。建筑物内按照严重危险级配置手提式ABC干粉灭火器,主变压器附近配置推车式ABC干粉灭火器、消防砂池或消防铲。具体配置如下:主变: 2台推车式MFT70型干粉灭火器;二次设备室:4只4kg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35kV配电室:6只4kg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10kV配电室:8只4kg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10kV电容器:4只4kg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门卫生活间:2只4kg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另尚需配置铅桶6只,消防铲4把,消防斧3把主变压器设置事故油池,当发生火灾时,将变压器油排入事故油池安全存放,切断变压器火灾的燃烧源。全站集中设置一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编码传输总线制火灾报警系统,一般包括自动报警控制器、各类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隔离模块、信号模块、联动控制模块等设备。自动报警控制器容量应满足变电站终期建设规模要求,图像监视主机可与站内的监控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相连,确保远方操作的可靠性,实时监视站内的运行环境,实现变电站无人值班运行。所有预装式箱体内均配置感烟感温一体化探头,数量及安装要求需满足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设计、火力发电厂及变电所防火设计规范(GB50229-2006)以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要求。火灾报警系统主机放置于值班室内。信号需接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由站内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提供专用回路供电。4、管材选择室外埋地生活给水管道采用PE给水管;室内给水管采用PP-R给水管;室内排水管道采用PVC-U管;室外埋地雨水及污水管道DN200时采用砼管,DN200时采用钢筋砼管;事故排油管道采用排水铸铁管。c)、暖通部分根据DL/T5035-2006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程的有关条文规定,本变电所按照非采暖地区设计,采暖与空调部分采用冷暖式分体空调,安装在有温度要求的室内。夏季供冷,兼冬季采暖。夏季制冷时,应将制冷场所室内温度统一设定在26度以上,以利节能。d)、电气部分根据系统远景35kV母线三相短路电流2.92kA,10kV母线三相短路电流5.66kA。本站 10kV、35kV短路电流水平按照25kA设计。本期电气设备选择如下:1) 主变部分:35kV主变压器选用三相双绕组、油浸自冷式有载调压降压变压器(高原型)。型号:SZ10-8000/35额定容量:8MVA容量比:100/100额定电压:3542.5/10.5kV额定频率:50Hz连接组别:Y,d11阻抗电压百分比:Ud%=7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35kV中性点不接地。2) 35kV部分:35kV采用金属铠装手车式开关柜,内装真空一体化断路器。内装电流互感器采用干式设备,电压互感器采用抗谐振型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避雷器采用氧化锌无间隙避雷器。35kV开关设备安装在模块化开关室内(按照终期规模设计),均为紧凑型箱式安装方式。户外箱体具有防腐、隔温、防潮、防锈、防火等功能;能有效地防止室内产生结露现象的发生;满足散热、通风等相关要求;主要技术参数: 额定电压:40.5kV 额定电流:1250A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25kA额定动稳定电流:63kA 额定热稳定电流:25kA3) 10kV部分:10kV采用金属铠装中置式手车开关柜,内装真空一体化断路器。内装电流互感器采用干式设备,电压互感器采用抗谐振型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避雷器采用氧化锌无间隙避雷器。10kV开关设备安装在模块化开关室内(按照终期规模设计),均为紧凑型箱式安装方式。户外箱体具有防腐、隔温、防潮、防锈、防火等功能;能有效地防止室内产生结露现象的发生;满足散热、通风等相关要求; 主要技术参数:额定电压:12kV额定电流:1250A额定短路开断电流:25kA额定动稳定电流:63kA额定热稳定电流:25kA4) 无功补偿装置:本期工程在主变10kV侧配置了无功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选用TBB102400/200M-2AK框架式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采用干式铁心串联电抗器,电抗率按6%配置。户外布置。5)电缆选型根据短路电流计算及载流量计算,本工程35kV主变进线选用型号为:YJV22-1185电缆,10kV主变进线选用型号为:YJV22-1400,电容器进线电缆选用型号:YJV22-3150。1.2. 2工程施工特点1.2.2.1施工环境a)、地质及地貌状况1、地质状况据查15万区域地质图及钻探揭示,场地内无断层直接通过场地,无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及大型溶洞存在,场地及地基整体稳定。场地现为农耕用地,多被第四系覆盖。在拟建场地东、西侧大面积出露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T1yn)石灰岩,场地内基岩零星出露。场地石灰岩产状为倾向214、倾角为59(21459)。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VI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属第三组。场地覆盖层为粘土,平均厚度大于3.00m,小于15.00m,其建筑场地类别为类。2、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山腰地段,地势相对较高,自然排泄条件较好,经地质调查及钻孔水位观测,在钻孔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场地地下水对基础施工无影响。b)、水文气象条件场位于山腰斜坡地段,南西部坡面汇水较面积较大,施工过程中及工程建成后均应加强截排水设计,避免影响施工,防止对拟建物造成破坏。场地排水条件较好,不会形成内涝。盘县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终年温凉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4.7,年均降水量1200mm,年均日照1146.9h,无霜期270d。年平均相对湿度约82,年平均蒸发量1150mm。工程点无实测气象资料,本阶段直接采用盘县气象站实测资料,盘县气象站于1949年建站,东经10653,北纬2742,海拔高度843.9m,气象站采用自动观测,风速仪高度10.5m。工程所需气象要素主要根据盘县气象站近三十年(1970年2000年)资料统计求得。1、 多年平均气温14.7 2、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23、 年平均降雨量1200 mm4、 平均年雷暴日数46d5、 最大风速 16.3m/s (风向S,发生时间1985年8月7日)6、 全年主导风向 E7、 夏季主导风向 S、SSE8、 冬季主导风向 E 9、 覆冰厚度15mmc)、交通运输条件进所道路从东侧进站大门引出,接至老320国道,长度约9米,宽取4米,进所公路与引接公路相接处转弯半径取9米。进所公路采用公路型混凝土路面。由于老320国道年久失修,需对老320国道进行适当的整修(包括局部加宽和平整路面),整修长度约200米。整修路段采用碎石路面。1.3工程承包范围工程承包的范围:包工、部分包料,包括但不限于本工程范围内的以下工作:1.3.1、受业主委托,直接与设计单位联系,完成变电站现场控制点交接工作。1.3.2、受业主委托,参加项目法人供应的材料在采购过程中的管理驻厂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