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物理概念集1.分子: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粒子2.分子动理论内容:1.分子间具有引力和斥力2.一切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质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的。3.固态物质分子间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有固定的形状,无流动性;液态物质分子位置不固定,运动较自由,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无确定的形状,有流动性;气态物质分子间排列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分子间作用力极小,无确定形状易被压缩,有较强的流动性.4.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符号是nm。1nm=10-9m.5. 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的国际主单位是千克,符号kg,测量工具是天平.,比它大的单位有:吨,符号:t,比它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单位之间换算,1kg=1000g,1mg=0.001g=0.000001kg,1t=1000kg=106g=1000000000mg。6. 天平的原理是:等臂杠杆。天平的使用方法:(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估计被测物体质量,把被测物放在左盘里,砝码放在右盘里,加法码时应”先大后小”.被测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上标尺所对应的刻度值测量完毕,用镊子把法码放回盒内,把游码拨回零刻度线处,取下物体。7.天平维护:被测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保持天平干燥清洁,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不要把砝码弄湿,以免锈蚀。8. 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的国际主单位是千克/米3 , 计算公式是= mv。物理意义: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而改变,也不随物体的位置而改变。一杯水和一桶水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但密度是相同的。密度之间换算:1升=1分米3,1毫升=1厘米3,1克/厘米3=103千克/米3, 水的密度是1.0103kg米3,物理意义是:1米3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9.测量物质密度:原理,= mv。怎样测液体密度:测出烧杯和液体总质量m将烧杯中液体倒入量筒一部分,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v测出烧杯中剩余液体质量为m1利用公式= mv求出液体密度为=m-m1v。怎样测不规则固体密度:用天平测出固体质量m在量筒中装入一部分水,读出体积为v用细线拴住物体放入量筒中,读出体积为v1利用公式= mv求出物体密度为=mv1-v。用量筒量杯测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10.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11. 参照物:物体时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12.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方法:(1)确定研究对象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相对于参照物运动状态。13.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用公式表示: V= s t ,速度的主单位是米/秒.。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快,运动越慢,速度越小。1ms=3.6kmh14.匀速直线运动特点:1.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是简单的机械运动。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保持不变。3.在任意一段相等的时间内和任意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等的。15.运动和静是相对的。16. 匀速直线运动定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17.平均速度:物体在某短路程中行驶的平均快慢程度。18.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物理方法:1.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路程越长,运动越快。2.在相同路程内,比较通过的时间,时间越长,一段越慢。3.在时间和路程不相同时,利用公式v=st.19.测量的目的:对某些物体进行定量描述。20.测量某个物理量时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21.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主单位是米.测量方法:1.看清量程分度值及零刻度线是否被磨损。2.刻度尺的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3.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22.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2.辅助工具法3.替代法4.以曲带直法5.取样法。2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能避免,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误差是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造成的。24.减小误差的方法:1.选用精密仪器。2.改进测量方法。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5.力的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26.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实验室常用的是弹簧秤. 弹簧秤的工作原理是:弹簧的伸长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27.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28.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力的图示法。29.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且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30.相互作用力的特点: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但用在两个物体上。2.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增大、同时减小。3.性质相同。3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32.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34. .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力平衡. 两个平衡的力的合力为零.35.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摩擦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跟压力的大小有关,又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我们应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摩擦力产生条件: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2.两个物体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3.两个物体接触面是粗糙的4.两物体之间有相互挤压作用即要有压力。36.摩擦力的施力物体是相互接触的物体,作用点在接触面上。作用效果: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37.增大摩擦方法:1.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2.增大压力3. 变滚动为滑动。38.减小摩擦方法:1. 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2.减小压力3.变滑动为滚动4.加润滑油使两个接触面彼此分离。39.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表面垂直. 压力并不一定等于重力. 只有物体水平放置且无其他力时,压力才等于重力40.惯性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物理意义:惯性的物理意义: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它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等因素无关。41.影响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质量。42.合力:如果一个力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叫合力。43 求两个力的合力叫二力合成。若有二力为F1、F2,则二力的合力为 F1F2 FF1+F2.44惯性与惯性定律区别: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而惯性定律是是物体的运动规律;惯性的存在是无条件的,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而惯性定律的成立是有条件的,即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45.平衡状态:物体如果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46.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之间区别: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一定同时存在,不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而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一定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并且是同一性质的力。47二力平衡的条件应用:1.由一个力确定另一个力。2.根据物体运动情况确定另一种情况,进而判断各力之间的关系。48.弹力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49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50.塑性:物体发生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51.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52.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1.使用前观察:指针是否指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2.使用前拉动秤钩几次,以免被卡。3.使用时注意:不能超过它的量程4.物体应与弹簧伸长方向与所测的力在同一条直线上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板表面垂直。53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大小叫重量。54 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mg,其中g=9.8牛/千克.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55.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56.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 公式是F1L1=F2L2 57. 杠杆分为三种情况: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即L1 L2,平衡时F1 F2,为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即L1 L2,平衡时F1 F2,为费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即L1 = L2,平衡时F1 = F2,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为等臂杠杆, 58杠杆七要素: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6.动力作用线: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7.阻力作用线: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60.滑轮分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定滑轮定义:工作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特点:定滑轮不省力,但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定义:工作时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动滑轮特点: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62.怎样绕滑轮组:根据F=G/n判断动滑轮个数以及绳子段数,当绳子段数为偶数时,首端挂在定滑轮上有定滑轮由里向外绕不交不连,这样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当绳子段数为奇数时,首端挂在动滑轮上,由动滑轮由里向外绕,不交不连,这样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63.在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在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物体移动的距离就是绳子移动距离的几分之一;在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物体移动的速度就是提起物体所用的力移动的速度的几分之一。64.轮轴:由两个半径不同的轮子固定在同一转动轴上的装置。半径大的叫轮,半径小的叫轴。轮轴的实质:杠杆的变形。特点: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却费了距离。65.在使用轮轴时:轮半径是轴半径的几倍,作用在轮上的力就是作用在轴上的力的几分之一。66斜面:是一种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但要费距离。在使用斜面时:斜面高是斜面长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当斜面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当斜面长一定时.斜面高度越小.越省力。67.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的公式是 P= F/S .压强的单位是“牛/米2,通常叫“帕”. 1帕=1牛/米2,常用的单位有百帕(102帕),千帕(103帕),兆帕(106帕).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每平方米物体受到一牛的压力,压强为1帕。压强的物理意义: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与压力和作用面积有关。68增大压强方法: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同时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方法: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同时减小压力,增大压力。69.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具有重力且具有流动性。70液体压强特点: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用来测量液体压强的仪器叫压强计.71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它的性质是: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茶壶、锅炉水位计都是连通器. 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72. 公式p=gh 仅适用于液体. 该公式的物体意义是: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重量、体积形状等无关.74.大气对浸入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 托里拆利试验验证了大气压强的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空气具有流动性75. 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叫一个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1.01105帕(P=gh =13.6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76米1.01105帕). 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约10.3米高的水柱,能支持约12.9米高的煤油柱.76. 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气压计分为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77 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钢笔吸进墨水等都是利用大气压的原理来工作的.78.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相反流速小的位置压强大。79.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 液体对物体的浮力(F浮 =F下F上). 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浮力总是竖直向上的. 80 物体沉浮条件:F浮 G物 物体下沉;F浮 G物 物体上浮; 物体悬浮、漂浮时都有F浮 =G物,但两者有区别(V排不同) . 81.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公式是F浮 =G排 =液gV排 .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通常将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如铁等)制成空心的,以浮于水面.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等都利用了浮力. 82.改变浮力大小方法:变实心为空心83轮船大小用排水量表示:m排=m船+m物;潜水艇的原理: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沉;气球和飞艇原理:利用里面充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来实现升空。84.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85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是W=FS.W=GH 功的单位是焦,1焦=1牛米.。物理意义: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通过1m的距离所做的功为1J86.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由于惯性移动了一段距离2.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也移动了距离,但是没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3.物体受了力,但没有移动距离。87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这个结论叫功的原理. 将它运用到斜面上则有:FL=Gh. 88.为什么要使用机械:1.使用机械可以改变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2使用机械 可以改变功快慢3.可以帮助人们不变完成的动作.89做功时对我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丢我们没有用但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有用功加额外功等于总功 .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公式是= W有/W总;机械效率物理意义: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斜面的坡度和表面得粗糙程度。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被提起物体的重,动滑轮的重和摩擦力,所测的物理量有:G,H,F,S。87 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是P= Wt 。.单位是瓦,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另外,P= WT = Fvt t= Fv,公式说明:车辆上坡时,由于功率(P)一定,力(F)增大, 速度(v)必减小.88.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动能跟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89 势能分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物体的质量越大,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90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能、功、热量的单位都是焦.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91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范围:不同状态的不同物质之间都能发生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92 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单位:焦耳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激烈,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93 内能与机械能区别: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与物体温度和体积有关,与物体质量和物态有关:机械能指整个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总和与物体质量、速度、高度、有关。物体的动能和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94.热传递实质: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热传递方向: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热传递结果:热平衡。95 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内能也叫热量. 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放热,物体的内能减小.96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比热容的单位是焦/(千克). 水的比热是4.2x103焦/(千克). 它的物理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