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零部件检验规范.doc_第1页
工程机械零部件检验规范.doc_第2页
工程机械零部件检验规范.doc_第3页
工程机械零部件检验规范.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检验规范1. 支重轮检验:1.1支重轮总成及零件根据已批准的图纸进行检验。1.2批量生产的支重轮总成或者零件要抽检,比例按5%抽检,但不得少于7个。若有一个不合格则加倍抽检。仍有一个不合格则全检或拒收。1.3机械加工质量检验1.3.1尺寸精度用内径百分表,外径千分尺,深度尺和游标卡尺进行测定。1.3.2形状位置公差用专用检具测定。1.3.3表面粗糙度用粗糙度对比样块测定。1.4热处理检验1.4.1表面硬度用里氏硬度计或洛氏硬度计测定。1.4.2如客户需提供淬硬层硬度,则在踏面部位切片,用洛氏硬度计检测或送热处理厂用维氏硬度计检测。1.5 外观与装配质量检验1.5.1外观用目测检验,检测支重轮总成零件的完整性,检测焊缝平整及漏焊等缺陷,检测铸锻加工件的表面平整度及裂纹、飞边、毛刺、划伤、粘砂等缺陷,检查油漆的均匀度及起皮、流痕等缺陷。1.5.2轴向窜动量的测定:将支重轮的浮封和内外盖拆除,用百分表测定轴端的窜动量。1.5.3漏油检测:固定轮体后,通过油孔通入0.4Mpa的压缩空气,放入水中,0.5分钟,观察有无冒泡漏气。1.5.4转动性能测定:用手转动轮体,感觉能盘动但不很轻松。1.6.支重轮总成不合格分类不合格项分类编号不合格项内容A类(致命)1未经使用出现肉眼可见的裂纹或漏油成片2支重轮工作表面硬度不够或淬硬层深度不够B类(严重)1支重轮体内孔精度不合格或表面粗糙度不达标2支重轮铁套合件外径尺寸精度不合格3支重轮主轴表面硬度或淬硬层深度不够4支重轮主轴外径精度或粗糙度不合格5双金属套内孔精度或粗糙度不合格6双金属套外径精度或粗糙度不合格7铁套内径精度或粗糙度不合格8支重轮主轴与内外盖配合轴颈尺寸精度不合格9内外盖孔尺寸精度不合格10轮体轮缘淬火线处淬硬层深度不合格11浮封环工作面硬度,表面粗糙度不合格12支重轮油清洁度不合格或者漏油成滴13主要零件(轮体、轴、盖、轴套、浮封)材质性能不合格C类(一般)1总成轴向窜动未达标2内外盖(或侧盖)浮封室锥度径跳量不合格3支轮轴凸缘厚度不合格4支轮轴凸缘两侧表面粗糙度不合格5支重轮体芯部硬度不合格6支重轮轴圆角处淬硬层不合格7支重轮总成手转时手感不合格8外观质量未达要求9锻、铸、焊零件存在轻微缺陷10非主要零件材质未达到要求11非配合尺寸精度未达到要求12非主要表面的粗糙度未达到要求13支重轮总成轻微漏油但未成滴1.7 抽样方案:不合格分类nAQLAcReA类52.501B类56578C类515012131.8 检查结果汇总表批量NA类不合格AQL=2.5B类不合格AQL=65C类不合格AQL=150最终评定结果抽样方案不合格项次评定抽样方案不合格项次评定抽样方案不合格项次评定nAcRenAcRenAcRe16-2550157851213注:不合格项次为每百项2. 引导轮检验2.1 引导轮机加工质量检验2.1.1尺寸精度用内径百分表,外径千分尺,深度尺和游标卡尺进行测定.2.1.2形状位置公差用专用检具测定。2.1.3表面粗糙度用粗糙度对比样块测定。2.2 引导轮热处理检验2.2.1表面硬度用里氏硬度计或洛氏硬度计测定.2.2.2如客户需提供淬硬层硬度,则在淬火线部位切片,用洛氏硬度计检测或送热处理厂用维氏硬度计检测。2.3 外观与装配质量检验2.3.1外观用目测检验,检测引导轮总成零件的完整性,检测焊缝平整及漏焊等缺陷,检测铸锻加工件的表面平整度及裂纹、飞边、毛刺、划伤、粘砂等缺陷,检查油漆的均匀度及起皮、流痕等缺陷。2.3.2轴向窜动量的测定:将引导轮的浮封拆除,用百分表测定轴端的窜动量。2.3.3漏油检测:转动轮体,通过油孔通入0.4Mpa的压缩空气,放入水中,0.5分钟,观察有无冒泡漏气。2.3.4转动性能测定:用手滚动轮体,感觉不松不紧。2.4 引导轮不合格分类不合格项分类编号不合格项内容A类(致命)1未经使用出现肉眼可见的轮体裂纹或漏油成片2轮体工作表面硬度不够或淬硬层深度不够B类(严重)1引导轮体内孔精度不合格或表面粗糙度不达标2引导轮铁套合件外径尺寸精度不合格3引导轮主轴表面硬度或淬硬层深度不够4引导轮主轴外径精度或粗糙度不合格5双金属套内孔精度或粗糙度不合格6双金属套外径精度或粗糙度不合格7铁套内径精度或粗糙度不合格8轮体轮缘圆角处淬硬层深度不合格9浮封环工作面硬度,表面粗糙度不合格10引导轮油清洁度不合格或者漏油成滴11主要零件(轮体、轴、盖、轴套、浮封)材质性能不合格C类(一般)1总成轴向窜动未达标2引轮轴凸缘两侧对中心线垂直度不合格3引轮轴凸缘厚度尺寸精度不合格或表面粗糙度不合格4引轮轴圆角处淬硬层不合格5引轮总成手转时手感不合格6引轮体淬火连接处软带尺寸不达标7轮体两侧对内孔中心线垂直度不达标8轴套端面对内孔中心线垂直度不达标9外观质量未达要求10锻、铸、焊零件存在轻微缺陷11非主要零件材质未达到要求12非配合尺寸精度未达到要求13非主要表面的粗糙度未达到要求14引导轮总成轻微漏油但未成滴2.5 抽样方案:不合格分类nAQLAcReA类52.501B类56578C类515013142.6 检查结果汇总表批量NA类不合格AQL=2.5B类不合格AQL=65C类不合格AQL=150最终评定结果抽样方案不合格项次评定抽样方案不合格项次评定抽样方案不合格项次评定nAcRenAcRenAcRe16-2550157851314注:不合格项次为每百项3. 托链轮检测3.1托链轮总成及零件根据已批准的图纸进行检验。3.2批量生产的支重轮总成或者零件要抽检,比例按5%抽检,但不得少于7个。若有一个不合格则加倍抽检。仍有一个不合格则全检或拒收。3.3机械加工质量检验3.3.1尺寸精度用内径百分表,外径千分尺,深度尺和游标卡尺进行测定。3.3.2形状位置公差用专用检具测定。3.3.3表面粗糙度用粗糙度对比样块测定。3.4热处理检验3.4.1表面硬度用里氏硬度计或洛氏硬度计测定。3.4.2如客户需提供淬硬层硬度,则在踏面部位切片,用洛氏硬度计检测或送热处理厂用维氏硬度计检测。3.5 外观与装配质量检验3.5.1外观用目测检验,检测托链轮总成零件的完整性,检测焊缝平整及漏焊等缺陷,检测铸锻加工件的表面平整度及裂纹、飞边、毛刺、划伤、粘砂等缺陷,检查油漆的均匀度及起皮、流痕等缺陷。3.5.2轴向窜动量的测定:将托链轮的浮封和内外盖拆除,用百分表测定轴端的窜动量。3.5.3漏油检测:固定轮体后,通过油孔通入0.4Mpa的压缩空气,放入水中,0.5分钟,观察有无冒泡漏气。3.5.4转动性能测定:用手转动轮体,感觉能盘动但不很轻松。4.驱动轮检测4.1机械加工质量检验4.3.1尺寸精度根据图纸用深度尺和游标卡尺进行测定。4.3.2形状位置公差用专用检具测定。4.3.3表面粗糙度用粗糙度对比样块测定.4.4热处理检验4.4.1表面硬度用里氏硬度计测定。4.4.2如客户需提供淬硬层硬度,则在齿部切片,用洛氏硬度计检测或送热处理厂用维氏硬度计检测。4.5外观检验4.5.1外观用目测检验,检测焊缝平整及漏焊等缺陷,检测工件的表面平整度及裂纹、飞边、毛刺、划伤、粘砂等缺陷,检查油漆的均匀度及起皮、流痕等缺陷。5.履带链片检测机械加工质量检验5.3.1尺寸精度根据图纸用深度尺和游标卡尺进行测定。5.3.2形状位置公差用专用检具测定。5.3.3表面粗糙度用粗糙度对比样块测定.5.4热处理检验5.4.1表面硬度用里氏硬度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