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 原子核的衰变 第1课时 作业.docx_第1页
沪科版 原子核的衰变 第1课时 作业.docx_第2页
沪科版 原子核的衰变 第1课时 作业.docx_第3页
沪科版 原子核的衰变 第1课时 作业.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由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可知() a放射性元素一次衰变可同时产生射线和射线b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时,新核的化学性质不变c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的快慢不可人为控制d放射性元素发生正电子衰变时,新核质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增加1【解析】一次衰变不可能同时产生射线和射线,只可能同时产生射线和射线或射线和射线;原子核发生衰变后,核电荷数发生了变化,故新核(新的物质)的化学性质应发生改变;发生正电子衰变,新核质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减小1.【答案】c2(多选)有一种新型镍铜长效电池,它是采用半衰期长达10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镍63(ni)和铜两种金属作为长寿命电池的材料,利用镍63发生衰变时释放电子给铜片,把镍63和铜片作电池两极,外接负载为负载提供电能下面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镍63的衰变方程是nicueb镍63的衰变方程是nicuec外接负载时镍63的电势比铜片高d该电池内电流方向是从镍片到铜片【解析】镍63的衰变方程为niecu,选项a对,b错电流方向为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在电池内部电流从铜片到镍片,镍片电势高,为电池的正极,选项c对,d错【答案】ac3.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从而放射出、射线,这些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及呼吸道等方面的疾病。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一个原子核了b.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化成中子和电子所产生的c.射线一般伴随着或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d.发生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解析:半衰期是一个统计量,对少数原子核的衰变无意义,a错误。衰变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放出来的,b错误。射线一般伴随着或射线产生,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但电离作用很弱,c正确。发生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质量数少了4,d错误。答案:c4.天然放射性元素经过一系列、衰变后,变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铅核比钍核少24个中子b.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c.衰变过程中共有4次衰变和8次衰变d.衰变过程中共有6次衰变和4次衰变解析:由电荷数守恒,有90-82=8,选项b正确.由质量数守恒(衰变不改变质量数),有衰变数=6次,6次衰变后,质子数减12再经过4次衰变,质子数增4,共计8.选项d正确.答案:d5.a、b两种放射性元素,它们的半衰期分别为ta=10天,tb=30天,经60天后,测得两种放射性元素的质量相等,那么它们原来的质量之比为( )a.31 b.4863 c.116 d.161解析:设a、b两种元素原来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对a元素来讲,经过6个半衰期,剩余质量为()6ma;对b元素来讲,经过2个半衰期,剩余质量为()2mb.()6ma=()2mb.,故d项正确.答案:d6有一种新型镍铜长效电池,它是采用半衰期长达10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镍63(ni)和铜两种金属作为长寿命电池的材料,利用镍63发生衰变时释放电子给铜片,把镍63和铜片作电池两极,外接负载为负载提供电能下面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镍63的衰变方程是nicueb镍63的衰变方程是nicuec外接负载时镍63的电势比铜片高d该电池内电流方向是从镍片到铜片e该电池的正极是镍片【解析】镍63的衰变方程为niecu,选项a对,b错电流方向为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在电池内部电流从铜片到镍片,镍片电势高,为电池的正极,选项c、e对,d错【答案】ace7.核电站有轻水堆和重水堆两种。重水堆核电站在发电的同时还可以生产出可供研制核武器的钚239(94239pu),这种94239pu可由铀239(92239u)经过n次衰变而产生,则n为()a.2b.239c.145d.92解析:铀239衰变成94239pu的核反应方程是92239u94239pu+2-10e,可见n=2,故选a。答案:a8.下列有关半衰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越短,表明有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越短,衰变速度越大b.放射性元素样品不断衰变,随着剩下未衰变的原子核减少,元素的半衰期也变短c.把放射性元素放在密封的容器中,可以减慢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速率d.降低温度或增大压强,让该元素与其他物质形成化合物均可减小半衰期解析:半衰期是指大量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的周期,半衰期越短,说明原子核发生衰变的速度越快,故a正确.某种元素的半衰期是这种元素所具有的特性,与原子核个数的多少,所处的位置、温度等都没有任何关系,故b、c、d错误.答案:a9.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b.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所产生的c.在、这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d.铀核()衰变为铅核()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衰变和10次衰变解析:半衰期是由放射性元素原子核的内部因素所决定,跟元素的化学状态、温度、压强等因素无关.a错.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所产生的, +,b对.根据三种射线的物理性质,c对. 的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6,的质子数为82,中子数为124,因而铅核比铀核少10个质子,22个中子.注意到一次衰变质量数减少4,故衰变的次数为x=8次.再结合核电荷数的变化情况和衰变规律来判定衰变的次数y应满足2x-y+82=92,y=2x-10=6次.答案:bc10.一个原子核先后放射出一个粒子,一个粒子和粒子后,衰变成一个新核,这个新核比原来的核减少( )a.2个中子和2个质子 b.3个中子和1个质子c.3个中子和2个质子 d.4个中子和1个质子解析:原子核放出一个粒子,质量数少4,质子数少2,中子数少2;放出一个粒子,质量数不变,质子数增加1,相应地减少一个中子,故少了3个中子和1个质子,故选b.答案:b11某原子核的衰变过程ab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c比核a的质子数少1b核c比核a的质量数少5c原子核为a的中性原子的电子数比原子核为b的中性原子的电子数多2d核c比核b的中子数少2e核c比核a的中子数少3【解析】原子核a经过一次衰变和一次衰变变为原子核c的衰变方程为:abc,由此可知核c比核a的质子数少1,质量数少4,a正确,b错误;原子核为a的中性原子的电子数比原子核为b的中性原子的电子数少1,c错误;核c比核b的中子数少2,核c比核a的中子数少3,d、e均正确【答案】ade12.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一个核俘获了一个速度为v=7.3104 m/s的中子而发生核反应,生成粒子与一个新核.测得粒子的速度为2104 m/s,方向与反应前中子运动的方向相同,且与磁感线方向垂直,求:(1)写出核反应方程.(2)画出核反应生成的两个粒子的运动轨迹及旋转方向的示意图(磁感线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3)求粒子与新核轨道半径之比.(4)求粒子与新核旋转周期之比.解析:(1)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2)由于粒子和反冲核都带正电,由左手定则知,它们旋转方向都是顺时针方向,示意图如右.(3)由动量守恒可以求出反冲核的速度大小是103 m/s,方向和粒子的速度方向相反,由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公式r=可求得它们的半径之比是1207.(4)由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公式t=可求得它们的周期之比是67.答案:(1)+ (2)如上图 (3)1207(4)6713在匀强磁场中,一个原来静止的原子核,由于放出一个粒子,结果得到一张两个相切圆的径迹照片(如图326所示),今测得两个相切圆半径之比r1r2144,求: 【导学号:18850044】图326(1)图中哪一个圆是粒子的径迹?(说明理由)(2)这个原子核原来所含的质子数是多少?【解析】(1)因为动量相等,所以轨道半径与粒子的电荷量成反比,所以圆轨道2是粒子的径迹,圆轨道1是新生核的径迹(2)设衰变后新生核的电荷量为q1,粒子的电荷量为q22e,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衰变后的速度分别是v1和v2,所以原来原子核的电荷量qq1q2.根据轨道半径公式有又由于衰变过程中遵循动量守恒定律,则m1v1m2v2以上三式联立解得q90e即这个原子核原来所含的质子数为90.【答案】(1)见解析(2)9014.原子核_地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为新核的变化叫做原子核的_.放射性元素衰变时放出的射线共有三种: _、_、_.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