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doc_第1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doc_第2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doc_第3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doc_第4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级索赵坡小学课时教学案课 题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难点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课前准备收集资料第_2_课时教 学 过 程环节教 案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二、继续精读训练。三、试背第二段。想想如何记忆四、继续精读训练第四段。五、总结课文,朗读全文。读了课文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读第一段。 既然是不得不离开祖国,那么离别的情景肯定是令人难忘的。1、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弄清文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 (2)交流: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 (3)自由读对这三个场景的描写,看看哪儿特别感动你,为什么。 (4)交流并指导朗读。(5)朗读全段,体会师生之间真挚深厚的情感。 (6)过渡: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了亲人,离开了他深爱着的家园,上路了。2、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出示:悲愤欲绝(读) 查字典,解释“绝”:气息中止。 说说词语的意思:悲痛愤怒到了极点。 (2)引读:什么消息令肖邦悲愤欲绝?肖邦是怎样做的? (3)想象波兰人民起义失败,一个个倒在敌人枪口下的情景和波兰人民听到革命进行曲,振奋精神,重新拿起武器抗争的情景。 (4)从肖邦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炽热的爱国情感,身在国外,心系祖国。) (5)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写了什么。 (6)交流。同桌互背,指名背。背诵也要讲究方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过渡:时间在肖邦的紧张工作中飞逝。 1、指句读。 2、出示:弥留之际,肖邦紧紧地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1)什么叫“弥留之际”? (2)肖邦为什么病得这样重? (3)肖邦弥留之际哪来的力量“紧紧握着”姐姐的手?(积聚全部的力量,请求姐姐一定要记住他的遗言。) (4)朗读肖邦的话,看看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至死不忘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3、想象肖邦此时在想什么。(我的灾难深重的祖国呀,整整18年,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你,努力做着一个赤子应该做的一切我生不能回到你的身边,死后也要长眠于你的怀抱) 4、引读第6自然段。 (1)理解“与世长辞”。 (2)读一读,比一比,说说有什么不同。课文讲波兰音乐家肖邦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体会离别的心情朗读体会埃斯内尔的深情。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肖邦怎能不激动呢?看插图,肖邦就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在钢琴前工作、工作。思乡情,亡国恨,随着琴声从他的作品里流淌出来。因此,这个时候,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肖邦就这样与世长辞了。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 级索赵坡小学课时教学案课 题4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悟意境。2诵读古诗,在品词析句中感受古诗词的艺术魅力,提高欣赏水平。教学重难点品词析句,提高对古诗的欣赏水平课前准备搜集相关的背景资料第_1_课时教 学 过 程环节初 案设计意图一、延伸导入二、初读古诗,了解背景三、自由读诗,引发思考四、研读古诗,品评赏析五、课外研读,提高积累课前背古诗。师;背得那么投入,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七言诗,也是杜集中一篇别具风神的佳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请同学们看书或看大屏幕自己出声读一读这首诗。2交流初读后的感受,提出疑问。3结合题目了解背景。(诗题写到了当时的一个历史事件,关于这一事件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所处的境地,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课前谁搜集资料有所了解,请给大家讲一讲。)1学生自由读诗,读通读顺,试着读出诗人高兴、喜悦的心情来。2指名朗读,评价促思。(听了刚才同学的朗读,大家都感到这首诗的内涵没有读出来,有什么好办法把这首诗读好呢?)3学生交流独特的学习方法,教师加以肯定和点拨。1请同学们深入诗歌中细细读一读,品一品,对哪一两句感兴趣,就重点研读一下这两句。自由研读,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读后评,评促悟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诗文的感悟和体验。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读出自己的理解,不断提高古诗的欣赏水平。)布置作业;背诵古诗同学们学诗的兴致这样高,老师为大家再推荐杜甫写的另外一首诗歌春望,希望同学们运用刚才的学诗方法,好好研读一下,作为课外积累。直接点出七言诗通过交流背景,理解诗意通过研读交流更好的理解诗人的心情级索赵坡小学课时教学案课 题 4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能较好地朗读诗歌2、掌握诗词大意,把握诗歌内涵,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体会本诗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前准备收集查阅陆游的相关资料,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第_2_课时教 学 过 程环节初 案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学二、自主学习三、合作探究四、拓展延伸五、总结全文六、课后作业(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大家知道宋朝吗?(知道)在那苟延残喘的南宋,一个除夕之夜,一位85岁的老人,在烛光明灭之中,僵卧病榻,老泪纵横,手指北方,他把儿子叫到床前,断断续续地说出了自己的遗嘱(学生如不明白,可改为临终遗言),大家猜猜,他遗嘱的内容是什么呢?学生猜测:可能是担心子女,也可能是财产的分配。(一)文识1、交流预习:说说你对陆游的了解吧!请你把收集到的有关陆游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2、(课件展示)陆游(1125一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杰出的现实主义爱国诗人。(二)整体感知1、解题2、教师配乐范读,正音,句读(多媒体课件)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播放音乐)4、学生代表有感情朗读。(三)释义:粗通诗意:1、细品诗意了解了诗意,那么现在请大家再认真读诗,仔细品味,从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哪些诗句中体会到的?学生先自己品读画出有关的词句,然后小组交流,教者指导,参与其中。2、组织全班交流。3、最后小结:一个“悲”字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临终不见九州同的悲伤,让我们从他的“悲之切”中体会到了他对国家的“爱之深”。同学们,陆游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这位老人留下的遗嘱是什么了吗?它是陆游念念不忘的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是对祖国重新统一热切地盼望,是执着、深沉、热烈、真挚的爱国激情!会默写示儿,收集有关爱国的诗歌这是一首特殊的诗,描写的是陆游临死时瞬间的感受,流露的其实是作者一生情感的积淀,可谓一首诗,一个人。教师引导释义第一句,然后学生遵循教师的方法,以自学为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查字典、看注释、查找资料,学生是完全可以读懂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