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 离子反应学习目标1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2初步掌握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3掌握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4正确书写常见离子方程式,并能作出正误判断。5理解离子间大量共存的实质,把握离子不能共存的条件。学习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含义,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学习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学习探究一、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步骤: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把仪器连接好,然后把相同条件下(电解质物质的量浓度、装置都相同)的盐酸、醋酸、naoh溶液、nacl溶液和氨水等溶液分别倒入五只烧杯中,接通电源,观察灯泡发光的明亮程度。实验现象:连接在插入醋酸、氨水溶液的电极上的灯泡比其他三个灯泡 。实验结论:盐酸、naoh溶液和nacl溶液的导电能力比氨水、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 。在相同温度和浓度下,盐酸、naoh和nacl溶于水后完全电离,而醋酸、氨水中的电离是不完全的,故盐酸、naoh、nacl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比醋酸、氨水溶液中的离子的浓度大,电离程度大。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强酸(如硫酸、盐酸、硝酸等)、强碱(如naoh、koh等)以及绝大多数盐在水溶液中 能 电离, 这样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2)弱电解质弱酸(如碳酸、醋酸等)、弱碱(如nh3h2o等)等在水溶液中 电离,这样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3电离方程式表示化合物电离的化学用语例如:hcl=hcl,h2so4=2hso;ch3coohch3cooh,nh3h2o nhoh。说明:强电解质用“=”,弱电解质用“”连结。多元弱酸要 写,如h2co3 ; hco 。 4. 问题思考(1)baso4、caco3等是难溶性的盐,它们的固体不导电,这些物质是电解质吗?(2)强电解质的溶液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吗?(3)强弱电解质主要包含哪些类别的化合物?(4)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二、离子反应1概念凡是有 的化学反应称为离子反应。2实质以na2co3溶液与ca(oh)2、cacl2溶液反应为例(1)反应过程分析:na2co3、ca(oh)2和cacl2在水溶液中分别发生如下电离:na2co3=2naco;ca(oh)2=ca22oh;cacl2=ca22cl,即na2co3溶液中存在大量的na、co,澄清石灰水中存在大量的ca2、oh,两者混合后,ca2与co结合生成caco3沉淀,使溶液中ca2和co的浓度减小;cacl2溶液中存在大量的ca2、cl,与na2co3溶液混合后,ca2与co结合生成caco3沉淀,也使溶液中ca2和co的浓度减小。(2)反应实质相同,都是ca2和co结合生成caco3的反应,即反应都是向着某些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生成 物质,如生成baso4、agcl、caco3等沉淀。(2)生成 物质,如生成co2、so2、h2s等气体。(3)生成 的物质,如生成h2o等。(4)络合反应(以后学习)。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中的一个,离子反应即可发生。三、离子方程式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2书写步骤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可按“写” “拆” “删” “查”进行。其中“写”是基础,“拆”是关键,“删”是途径,“查”是保证。(1)“写”:写出反应的正确的化学方程式。(2)“拆”:将 、且 的物质(如强酸、强碱及可溶性盐)的化学式拆开,改写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如 、沉淀、 、难溶物、氧化物及难电离物质(如弱酸、弱碱、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3)“删”:将方程式两边相同的离子(未参加反应) 删去,并将化学计量数约成最简。(4)“查”:看方程式两边是否符合 及 。3离子方程式的意义(1)表示出了实际参加的离子间反应。(2)能表示同一类化学反应,如hoh=h2o则可以表示所有 。4. 问题思考(1)hoh=h2o能表示所有的强酸和强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吗?(2)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微溶物如何处理?(3)书写离子方程式要注意哪些要点?(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醋酸跟氢氧化钾溶液反应:ch3coohoh=ch3cooh2o碳酸镁跟稀硫酸溶液反应:mgco32h=mg2h2oco2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cu2ag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h2so4:ba2so =baso4四、离子共存的分析判断1生成难溶或微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1)生成难溶性盐:ca2与co,ba2与so、co,ag与cl、br、i、co等;(2)生成难溶性碱:oh与fe3、fe2、mg2、cu2等;(3)生成微溶物质:ag与so,ca2与so、oh,mg2与co等。2生成气体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与co、hco、so、hso、s2、hs等。3生成水或其他难电离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与oh、ch3coo;oh与nh、hco、hso、hs等。4溶液无色透明时,不存在有色离子常见的有色离子有:cu2(蓝色)、fe3(黄色)、fe2(浅绿色)、mno (紫红色)。5其他隐含条件(1)强酸性溶液、ph小于7的溶液或使石蕊试纸变红的溶液,都是指酸性溶液,则能与h反应的离子肯定不能存在。(2)强碱性溶液、ph大于7的溶液或使酚酞试纸变红的溶液,都含有大量oh,则与oh能反应的离子肯定不能大量存在。学习小结判断电解质是否导电,关键看电解质是否发生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还要看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的大小。如ca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溶于水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很小,故认为其水溶液不导电。当堂检测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将硫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 固态共价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共价化合物可以导电 固态的离子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离子化合物也不导电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a b c d2下列各组离子反应可以用表示的有( )a和 b与c和naoh溶液 d和naoh3在强碱性的无色透明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b、c、 d、 参考答案学习探究一、1. 暗 强2. (1)完全 (2)部分3. 分步 hhco hco4. (1)baso4、caco3等难溶的盐,尽管难溶于水,但是溶于水那部分在水中是完全电离的,因而,也是强电解质。(2)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的强,如0.000 1 mol/l的hcl不如1 mol/l的ch3cooh溶液导电性强,只有浓度相同时才有比较意义。(3) 强电解质主要是大部分离子化合物及某些共价化合物,如强酸、强碱、盐等;弱电解质主要是某些共价化合物,如弱酸、弱碱、水。(4)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影响因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即单位体积的溶液中离子的数目);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二、1. 离子参加3. (1)难溶性 (2)挥发性 (3) 难电离三、1. 离子的符号2. (2)易溶于水 易电离 单质 气体(3) 符号 (4) 质量守恒 电荷守恒3. (2)强酸与强碱作用生成可溶性且完全电离的盐和水的中和反应4. (1) 不能。如ba(oh)2和h2so4的反应就不能用hoh=h2o表示,故hoh=h2o仅能表示强酸和强碱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中和反应。(2) 微溶物作为反应物,若是澄清溶液写离子符号,若是悬浊液写化学式;微溶物作为生成物,一般写化学式(标),如ca(oh)2。(3) 抓住两易、两等、两查两易: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营销团队销售业绩分析工具实时数据追踪与评估
- 合规经营区域扩大承诺书3篇
- 哔哩哔哩外科护理学题库及答案
- 大师语录考试题及答案
- 童话中的勇敢冒险故事14篇范文
- 童话小屋的故事作文15篇
- 企业合同审查与签订指南手册
- 生产流程监控与效率分析工具
- 医疗器械质量安全培训课件
- 特种作业设备安全培训课件
- 机关食堂服务员工作职责
- 高中英语3500词词汇
- 四川遂宁历年中考作文题与审题指导(2004-2024)
-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1章 有理数1.2 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 2相反数教学实录(新版)沪科版
- 安全防坠网施工方案
- 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集锦(共9套含答案)
- 跨部门药事管理的职责与协作机制
- 新人教版7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2024年新版教材)
- 老年人防烫伤安全教育
- 第二单元第二节元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 有组织科研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机制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