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学科2014 学年第 下 学期开课时间:2010年3月2010年7月 使用教材: 苏教版语文教材 授课班级:二年级2班 授课教师: 一、本学期教学年级新课标要求、学习习惯继续掌握正确的勤查字典,并养成习惯;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识字写字准确认读390个生字。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11个常用偏旁部首。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85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阅读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写话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学会“转述”、“劝阻”等方面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内容写下来。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二、任教班级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62名,男生33人,女生29人。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养成了基本的学习习惯,能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自觉地完成各项作业,平时学生比较喜欢阅读一些趣味性强的图书,但读书的习惯和方法还需要教师多指导。而且从语文的课堂反馈情况来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不断训练,想象能力也有待提高。三、本学期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根据当前教改形势,结合班级实际,努力进行课堂教学的推陈出新,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把轻松愉快的气氛带入课堂,让学生乐学、会学、会用。教学章节:第一单元课 题: 识字1教学时间:2010.3.课 型:新授型( V )实验型( )实验型( )实践活动型( ) 复习型( )练习型( )试卷讲评型( )其他(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3、了解春节等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教辅资源: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投影片。研究问题:了解民族风俗,积累词语。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一、揭题导人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1。板书课题:识字1二、初步看图,读韵文1指导看图,整体感知。2借助拼音,认读本课生字和词语。指名读、评议、齐读。三、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1) 相机出示词卡:饺子(2)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拜年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1) (清明节)(2)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3)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相机出示词卡(4)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相机出示词卡四、指名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五、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看看挂图,想想字义。六、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1教师正音。2用“饺、扫、墓”扩词。七、教师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了有哪两个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春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饺子、拜年)清明节呢?(扫墓、踏青)八、指导书写1认识手字旁。2教师范写生字。3教师巡视,纠正姿势不正确的学生。学生齐读课题。 启发学生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 学生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全家人围在一起在干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学生观察图画回答。学生自由练读词语、齐读词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学生认读生字。学生扩词练习。学生根据教师小结说出文中词语。学生看笔顺图,记忆“扫、拜、墓、踏”的笔顺。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一、复习检查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1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1) 相机出示词卡:龙舟、端午教师介绍“端午节”。(2) 相机出示词卡:粽子2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1) 相机出示词卡:中秋教师介绍“中秋节”。 (2) 相机出示词卡:月饼(3)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团圆”。相机出示词卡:团圆(4)指名认读、正音。如:“粽子、月饼”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3小结:刚才我们学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有哪两个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端午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呢?(全家人要团圆,吃月饼)三、指导读韵文四、指导书写,检测效果1教师范写生字。2听写词语,检测效果,及时反馈。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2按“扫、拜、墓”的笔顺书空。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还喜欢吃什么?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学生借助拼音读以上生字词。多种形式练读,读出节日的欢乐。范读、自由读、互读、齐读。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作业布置】:读书、听写生字【板书设计】:识字1春节 饺子 拜年清明 扫墓 踏青端午 粽子 龙舟中秋 团圆 月饼【教学反思】_教学章节:第一单元课 题: 识字2教学时间:2010.3.课 型:新授型( V )实验型( )实验型( )实践活动型( ) 复习型( )练习型( )试卷讲评型( )其他(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教辅资源:挂图;生字卡片;研究问题:感受语言的优美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有没有去过桂林?2、是呀,“桂林山水甲天下!”同学们想不想亲眼去看一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2(板书课题)。二、指导看图1、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相应的词语,认读。三、借助拼音,自主识字1、请同桌的同学互相听一听,相互检查一下,读音有没有错误。2、出示词语(1)自由读(2)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几个字的读音(3)指名读,齐读(4)看图理解图意四、教学字形,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卡片2、教师范写3、学生在习字帖上描红、临写,师巡视。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眼中看到的桂林是什么样的? 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观察图上有哪些景物? 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书,借助拼音,认读文中的生字和词语。小组组织“找朋友,你说我猜”的游戏,加强生字读音齐读生字词 学生依次认读按笔顺书写生字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一、复习二、看图说话 1、四人小组交流,选派一名说的最好的上台说。2、指名说,师生评议三、开展“我是小导游”活动准备好导游解说词,评选出“最佳小导游”1、抽读生字卡片2、朗读课文 看图,运用书上的词语练习说话,想象大自然的美丽。【作业布置】:读书 、听写生字【板书设计】:识字2 碧水 秀峰 倒影 对歌 榕树 壮乡 象鼻 骆驼 笔架 竹筏 鸬鹚 画廊【教学反思】_教学章节:第一单元课 题: 识字3教学时间:2010.3.课 型:新授型( V )实验型( )实验型( )实践活动型( ) 复习型( )练习型( )试卷讲评型( )其他(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3、借助图画感知古今文字的发展演变,对形近字进行比较,培养学生识字兴趣,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辅资源:挂图;生字卡片;研究问题: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一、 揭示课题本课是通过形近偏旁的比较来识字。板书课题:识字3二、初步看图,读韵文1教师指导看图,认识事物。2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三、出示表(一),复习“木字旁”、“禾字旁”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1)“木”的古文字像一棵树,有树冠、树干和树根。(2)复习“木字旁”。教师范读带木字旁的生字。(3)“禾”的古文字像一株禾苗,有穗、叶、茎与根。(4)复习“禾字旁”。教师范读带禾字旁的生字。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出示挂图,学习生字词。1 相机出示词卡:松柏、杨柳2你们知道松树、柏树和别的树有什么不一样吗?(松树、柏树的叶子常年都是绿色的)3出示词卡:桌椅4 相机出示词卡:秧苗5秋天到了,秧苗长大成熟结出果实,远远望去,金灿灿的一片,好喜人的景象啊! 相机出示词卡:稻谷6 相机出示词卡:庄稼五、教师小结你们觉得汉字有趣吗?中国的汉字有悠久的历史,你们要认真学习!六、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七、教师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齐读。2用“柳”、“椅”、“秧”扩词。八、指导书写1教师范写本课生字。让学生注意在田字格书写时都应该左窄右宽。2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仿影、临写生字。学生齐读课题。学生观察书上的图,看一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 自由读韵文“木”的古文字像什么?指名读、齐读。“禾”的古文字像什么?指名读、齐读。这些是什么树?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春天到了农民伯伯把什么插在田里?那金灿灿的一大片是什么呢?“秧苗”、“稻谷”这些地里长的农作物叫什么呢?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学生看笔顺图,书空。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一、复习检查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2要求:读准字音。三、出示表(二),复习“竹字头”、“草字头”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1) (像竹叶)复习“竹字头”。师范读带竹字头的生字。(2) (像两棵小草)复习“草字头”。师范读带草字头的生字。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出示挂图,学习生字词。 1 相机出示词卡:竹篮、箩筐、筷子2中国的老年人最喜欢喝什么?仆目机出示词卡:茶叶3 相机出示词卡:菠萝4 相机出示词卡:兰花五、教师小结六、指导书写1指名说“篮、筐”的笔顺。2 教师范写生字。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2听写生字。3检查听写情况。学生看图思考。学生自由读韵文“竹字头”的古文字像什么?指名读、齐读。“草字头”的古文字像什么? 指名读、齐读。这些都是竹制品,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有一种水果外面有许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酸甜好吃,你知道这种水果的名称是什么吗?有一种春天开的花,叶子是淡绿色的,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香味,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仿影、临写。第三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一、复习检查二、指导读韵文1按要求归类读。(1)哪些词语介绍了一些树的名称和木制品?(2)哪些词语介绍了一些与庄稼有关的事物?(3)哪些词语介绍了三种竹制品?(4)哪些词语介绍了一些植物?2多种形式练读。三、辨析两组形近偏旁1做找朋友游戏。2教歌诀:“禾字旁表示庄稼,木字旁表示树木。爸爸下田去插秧苗,爷爷上山去栽松树。”“草字头表示花草,竹字头与竹子有关。窗台上放着两盆花草,墙壁上挂着一只竹篮。”听写词语。学生读第一组词语。学生读第二组词语。学生读第三组词语。学生读第四组词语。指名读、齐读、同桌互读。学生跟老师学歌诀。【作业布置】:读书 、听写生字【板书设计】:识字3 松柏 杨柳 桌椅 秧苗 稻谷 庄稼 竹篮 箩筐 筷子 茶叶 菠萝 兰花【教学反思】_教学章节:第一单元课 题: 识字4教学时间:2010.3.课 型:新授型( V )实验型( )实验型( )实践活动型( ) 复习型( )练习型( )试卷讲评型( )其他(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3、比较“日目”、“冫氵”所表示的不同意思,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教辅资源:挂图;生字卡片;研究问题: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板书课题。二、初步看图,读韵文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2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三、出示表(一),复习“日字旁”、“目字旁”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1 相机出示词卡:晴空2春天到了,太阳照在身上暖和和的,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温暖3相机出示词卡:晾晒4相机出示词卡:眼睛、瞄准5小哥哥站在山坡上看远处美丽的风景,这叫什么?出示词卡:眺望五、教师小结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1正音:”晒、准”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2用“暖、眼、准”扩词。七、指导书写1学生看和记忆“暖、准”的笔顺。2教师范写生字,让学生注意在田字格中书写时都应左窄右。学生我齐读课题。 学生自由读韵文。 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太阳出来了,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天空? 小姐姐在干什么呢?解放军叔叔趴在草地上是怎样打靶的?“眺望”也是看,但和“看”有什么不同?指名读、齐读。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仿影、临写生字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一、复习检查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有什么。2要求:渎准字音。三、出示表(二),复习“两点水”、“三点水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1)复习“两点水”。教师范读带两点水的生字。(2)复习“三点水”。师范读带二点水的生字。四、出示挂图,继续学习生字词1企鹅生活在南极,你们知道那儿的天气怎样?2相机出示词卡:长江教师简单介绍长江:长江流经我国10个省区,全长6300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河。3 出示词卡:黄河教师简介“黄河”。4长江的水最后流人哪个海?教师简介“东海”。五、教师小结六、学生自学本节课的生字词指名读、齐读。七、指导书写 1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2教师范写生字。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2听写生字。学生自由读韵文。 “冫”的古文字像什么? 指名读、齐读。 “氵”的古文字像什么? 指名读、齐读。 从图上什么地方看出南极非常寒冷? 南京有一座大桥在全国都非常有名,这就是南京长江大桥,你们知道长江大桥横跨在什么上面吗? 长江是我国第大河,那我国第二大河是什么河呢?用“冷、冻、冰”扩词。你学生看笔顺图,记忆冻”的笔顺。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临写生字。第三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一、复习检查二、指导读韵文 1按要求归类读,(1)哪些词语与太阳有关?(2)哪些词语与眼睛有关? (3)哪些词语与冰有关?(4)哪些词语与水有关?2多种形式练读。三、辨析两组形近偏旁1做找朋友游戏。2教歇诀:“目字旁表示眼睛,目字旁与太阳有关。瞄准射击要用眼睛,晾晒衣服要在晴天。”“三点水是水的变形,两点水与冰冻有关:江河湖海离不开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听写生词。学生读第一组词语。 学生读第二组词语。 学生读第三组词语。 学生读第四组词语。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学生跟老师读歌诀。【作业布置】:1抄写课后词语。2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板书设计】:识字4 晴空 温暖 晾晒 眼睛 瞄准 眺望 寒冷 冻结 冰雪 东海 黄河 长江【教学反思】_教学章节:第一单元课 题: 练习1教学时间:2010.3.课 型:新授型( V )实验型( )实验型( )实践活动型( ) 复习型( )练习型( )试卷讲评型( )其他( )教学目的:1、 认清笔顺。2、 字词句的综合训练。3、 写好横画多的字。4、 读读背背。5、 口语交际说话要注意姿势。教学重、难点:字词句的综合训练。1、学会部首查字法,掌握提取部首的方法。2、难点:会从一个字的多个义项中选择正确的义项。教辅资源:挂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研究问题:从一个字的多个义项中选择正确的义项。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一、教学第一题:认清笔顺。1、审题。认识这些汉字的笔顺,能按笔顺写这些汉字。2、指导。(1)出示生字。(2)自由讨论。(3)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容易写错笔顺的字,进行指导并书空。二、教学第二题:读一读对话,学习部首检字法。1审题:2、掌握提取部首的方法。 学习对话。 领悟方法。 反馈练习。出示“腔、粮、酣、敲”,让学生找出它们的部首并说明理由。3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找汉字。教师示范。重点指出用部首查字法查字时,在检字表中找到要找的部首项,然后在相应的笔画数中就可找到我们要查的字的页码了。集体交流。3学习选择正确义项。(1)教师讲解示范:(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明白一个字往往有几个义项,必须根据这个字所在的词语或句子的意思从字典上找出正确的义项。)(2)全班交流。三、巩固拓展1全班交流。2评出优胜小组。四、课外延伸读题,明确本题要求。学生读一读。说说这些字各是什么结构的字?学生书空这些字的笔顺。读题,明确本题要求。小朋友,很高兴认识你们。昨天,我借了一本童话书,里面遇到好几个字不认识,(出示“腔、粮、酣、敲”。)这些字的上面又没注音,真是急死我了。你们能帮帮我的忙吗?学生自读对话内容。师生分角色朗读。 学生交流师生对话的主要内容提取部首的两个知识点。学生练习,完成书上的表格。小组合作填写作业纸。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铅笔字。1审题:2、指导。 (1)说说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2)教师范写。 3、按以上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其余的字。二、教学第四题。1审题。2、指导。 (1)教师范读正音。 (2)老师帮助学生大体了解四个成语的意思。 3、练习。 4、反馈。集体背诵,指名背诵。读题,明确本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别说说是什么结构的字,摆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学生书空后描红。读题,明确本题要求。学生自读四个成语。指名读、自由练读。同桌练习互相背诵。第三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课前准备:一、揭题1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在与别人交往中说话时要注意些什么呢?2将学生的回答引导到说话“要注意姿势”时出示话题:说话要注意姿势。二、指导看图,引导讨论1你觉得女同学说话时的姿势正确吗?(不正确)2她说话时的姿势怎么不正确?为什么?3指导学生看二、三幅图,要求同座边看边讨论。讨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4按二、三幅图的顺序,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5教师根据讨论情况作一个简要的小结。三、利用课本插图,帮助学生弄清说话时的正确姿势根据图的内容,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将正确的说话姿势表演出来。教师在学生表演时,要根据表演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四、扩展训练,让学生进一步进行口语交际的实践1启发思考: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还见到过哪些不正确的说话姿势?2交流发言:引导学生说出平时口语交际中的一些不正确的说话姿势。3选择一些实例,指导学生进行尝试性表演。五、教师小结。要点:我们在与别人交往中说话,除了要把话说好之外,还要注意有大方、得体的说话姿势。这样不仅会增加说话的表达效果,还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希望同学们平时说话时要多注意自己的说话姿势。1教师仔细观察,收集学生一些说话姿势不正确的实例。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老师曾提过一些要求,谁还记得?谁能来说一说?学生自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第一幅图上画的是谁和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一位女老师和一位女同学在办公室里说话)(1)图上画的是谁和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2)你觉得他们的姿势正确吗?(3)为什么说他们的姿势不正确?引导学生再次看图,想一想:图上的小朋友应该怎样做才对?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分组充分讨论每一例表演后,让学生说说:表演得怎么样?有什么问题?你觉得应该怎样演?【作业布置】:读读背背四字成语。【板书设计】:练习1口语交际 说话要注意姿势【教学反思】_教学章节:第二单元课 题: 1.古诗两首教学时间:2010.3.课 型:新授型( V )实验型( )实验型( )实践活动型( ) 复习型( )练习型( )试卷讲评型( )其他( )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记住意、写美观)认识1个多音字。3、学习两首古诗,熟读成诵,了解诗句的大意,感受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了解诗句的大意,感受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教辅资源:挂图;生字卡片;课外阅读资料。研究问题:体悟意境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一.谈话导人,介绍作者,诗名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指名读古诗,指导正音;2.齐读生字词,齐读古诗。三.解读诗文,读通诗句春雨1.春雨的特点是什么?2.重点理解:3.朗读春晓1.重点理解:2.人们对春天有怎样的感情?3.朗读四.理解诗情,读好诗句,熟读成诵 1.欣赏感受。听老师介绍和古诗有关的课外资料,进一步理解诗情,练习朗读;2.指名诵读,品评指导3.齐读(配乐)4.背诵春雨唐杜甫春晓唐孟浩然 学生自由认读古诗以及生字词;好雨知时节乃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眠不觉晓啼鸟知多少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一.朗诵古诗,巩固复习二.拓展体会1.小组汇报收集的诗歌;2.老师评点。三.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巩固字音2. 老师重点指导:随、晓3.老师巡视四、课外延伸1.“春天的歌”诗歌朗诵会2.“我爱春天”书法比赛自学生字,主动记字学生临描【作业布置】:1.收集2-3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读一读;2.朗读背诵春雨、春晓;【板书设计】: 1. 古 诗 两 首 春 雨 好 雨 知 时 节, 当 春 乃 发 生。 随 风 潜 入 夜, 润 物 细 无 声。 春 晓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教学反思】_教学章节:第二单元课 题: 2、蚕姑娘教学时间:2010.3.课 型:新授型( V )实验型( )实验型( )实践活动型( ) 复习型( )练习型( )试卷讲评型( )其他(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教辅资源:挂图;生字卡片;研究问题: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一、导人新课,结合学习生字词“蚕”、“姑娘”,揭示课题1出示蚕的挂图,引出课题生字教认。(板书:姑娘,补全课题) 2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蚕姑娘这篇课文。二、初读指导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后默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3、读顺课文。4、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字词:(2)引导学生读准加点字的音节。(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三、描红指导教师提示注意点。谁知道“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学生齐读课题:蚕姑娘。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指名读。抽字词卡片,让学生读。分自然段读课文。学生练习描红。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一、检查复习二、细读课文(第1-5自然段) 1第1自然段。(1)指名读。(2)小结: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就知道蚕是在春天从蚕卵里孵出来的。 2第2自然段。(1)指名读。(2)小结:读了第2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蚕在生长中开始阶段的情况。3第3自然段。(1)指名读。(2)这一自然段和上面第2自然段的语句基本相同,但有几个词语换了,谁能说一说?4第4、5自然段。(1)指名读。(2)这两个自然段和上面第3自然段相比,谁能说说哪些语句不同?三、指导背诵1、看提示(写在小黑板上)背诵第2、3自然段。2看提示背诵第4、5自然段。1默写词语。2指名读课文。学生思考: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事?齐读第1自然段。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又黑又小)齐读第2自然段。齐读第3自然段,注意词语换用的情况。齐读第4、5自然段,注意词语换用情况。学生练习背诵第三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一、检查复习二、继续细读课文(第6、7自然段),1第6自然段。(1)指名读。(2)为什么要写明“睡了四回”?(因为蚕眠有四次,这是蚕的生长特点,所以必须特别写明)这个自然段里把茧子比作什么?(3)小结: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蚕吐丝结茧前后的情况。(板书:吐丝结茧)2第7自然段。(1)指名读。(2)茧子里面的“蚕姑娘”称做什么?(3)“茧子开了窗”是什么意思? (学生读)三、总结课文1根据板书内容说说蚕的生长过程。2填空练习,概括课文。四、课堂练习指名背诵第1-5自然段。这段里为什么不写“醒了,醒了”,要写“成了,成了”? 学生读齐读第6自然段。看31页上第三幅图,想一想:两个蚕蛾在干什么?齐读第7自然段。齐读完成填空后的这段话。【作业布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抄写生字听写生字。【板书设计】: 四次蚕眠 2、 蚕姑娘吐丝结茧蛾 吃、睡、脱 【教学反思】_教学章节:第二单元课 题: 3、月亮湾教学时间:2010.3.课 型:新授型( V )实验型( )实验型( )实践活动型( ) 复习型( )练习型( )试卷讲评型( )其他( )教学目的:教学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感受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理解词义。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掌握月亮湾的地理位置。教辅资源:挂图;生字卡片;研究问题: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欲望。导入。同学们,你们去过农村吗,见过农村的美景吗?让我们随着图画去游览农村的美景。出示挂图。揭题这美丽的村子叫什么名字?相机板书(月亮湾)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读课文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注意正音,再读课文,读通句子。交流,师生共同评议。三学习第一自然段。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交流:月亮湾是什么?指导朗读。四过渡:这美丽的村子为什么叫“月亮湾”呢?交流。()相机出示句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放映动画。 (2)指导读好长句子。学生字“湾”、“牙”。教师行间巡视辅导,提示写字姿势。五布置课后语文实践。学生看图读题自由轻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象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说说是谁的家乡?默读全文,找出有关句子。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村子的名字为什么叫“月亮湾”?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一复习导入。二细读课文,自读自悟,理解内容。(一)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月亮湾美在哪里?交流。相机欣赏动画,粘贴词卡,指导朗读。()学习第二自然段第一句。.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粘贴词卡“小河”、“河上”。.指导朗读第一句。()学习第二、三句。根据学生交流相机映示句子,帮助理解词语。“缓缓地”一词换词说说。“饶着”一词。指导朗读第二句。e.学生交流,相机欣赏动画()比较句子: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哪一句更好,为什么?集体交流。()习第四、五句。贴词卡“河岸”。问:哪个词是“种着”的意思?读词“栽着”。指导朗读第四、五句。重读“许多”、“开满”、“一片”“灿烂”等词。()学习第六句。比较句子。看动画体会“绿油油”的农田的美。粘贴词卡“农田”。指导朗读。()学习第三自然段。a.欣赏动画粘贴词卡“山坡”b.指导朗读再看画面提问:()指名读第三自然段()那么,第二自然段写了哪里的景色?(答后板书“村前”)再读第二自然段。()指名上黑板按顺序排列粘贴词卡。(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边欣赏动画边试背二、三自然段。指名试背。(二)学习第四自然段。指导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三总结。四齐读课文。齐读第一自然段。轻读课文,划出有关词句。(用曲线表示)欣赏动画观察“月牙一样的小河”,齐读。 欣赏动画请两名学生上前演一个饶着另一个转。先让学生自读体会,并说说怎么读才能读出美来。引读第二、三句。边看动画看动画说说什么像“一片朝霞”?有什么相同之处?引读第四、五句。边看动画欣赏动画这长满茶树的山坡在哪里?(相机板书“村后”。)这是课文的第几自然段的内容?想一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十一课 多姿多彩的“我”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心理健康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 化肥厂原料验收登记制度
- 2025电子产品代理的销售合同书
- 江苏大学出版社《应用写作》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中职中职专业课职业素养公共课程
- 建材买卖合同(卫浴洁具类)
-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教学设计
- 军训个人体会心得
- 2025年山西人民警察招聘考试申论题库含答案详解
- 2025年监理工程考试合同管理真题及答案
- 商场租赁合同范本及租赁保证金缴纳及退还流程
- Be-Safe-on-the-Way课件(省一等奖)
- 大学生心理健康优秀说课-比赛课件
- 高中英语词汇3500词(含音标)
- 凝结水泵解体检修课件
- TDTG提升机说明书
- 度基本公卫工作整改台账
- 大宗商品贸易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 公务员第二批
- 阳宅风水培训讲义课件
- 1《材料科学基础》第一章晶体学基础课件
- 【VIP专享】第1模块-立业德为先(塘栖成校)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