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必修3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作业.doc_第1页
浙科版必修3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作业.doc_第2页
浙科版必修3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作业.doc_第3页
浙科版必修3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作业.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时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基础落实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位是物种利用群落各种资源的幅度b生态位重叠必然会导致一种生物灭绝c同一群落中两个物种的生态位一般不完全重叠d.鳾和鹟通过空间的水平分离而避免竞争2野外调查发现,在某引水渠中,菹草以时间优势占据一定的空间,轮苞轮藻以致密絮状结构越冬并优先占领生活空间,苦草在浅水区占优势,马来眼子菜则在硬泥质、深水水域占优势。下列对上述现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各种生物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有利于物种充分利用资源b同一生态位上的物种间的竞争必然导致物种灭亡c引水渠中的水生植物的生态位全部重叠能充分利用资源d引水渠中的水生植物在时间、空间上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3唯一能为丝兰传粉的丝兰蛾,以丝兰的花蜜为食。雌蛾只有把卵产在丝兰子房内,幼虫才能发育。丝兰蛾与丝兰的关系在生物学上叫()a共生b竞争c寄生d捕食4下列关于物种生态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位表示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b同一生物群落中不可能有两个物种的生态位完全相同c生态位重叠本身一定伴随着竞争d一些生物通过空间的垂直分离避免竞争5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蝗虫的种群数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为32.5时,蝗虫对湿度的适应范围最窄b温度为35时,相对湿度90%更有利于蝗虫的生存c在一定范围内,蝗虫生活的最适湿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d温度与湿度对蝗虫种群数量的影响效果相同能力提升6如右图,一棵树上生活着三种不同的鸟,分别为甲、乙、丙,每种鸟在树上生活的高度不同。第四种鸟丁与乙的生活高度相同、食性相似,若丁从x点处进入该环境后,乙种鸟最可能()a与丁种鸟和睦相处b移到本树的上层或下层,与甲种鸟或丙种鸟共同生活c还在原处生活,但食性会发生变化d与丁种鸟发生竞争7绿啄木鸟和椋鸟虽然都生活在地面取食,但前者吃蚂蚁,后者吃昆虫的幼虫,这是通过_而避免竞争()a食物特化b空间的垂直分离c生态位重叠d空间水平分离8从生物学角度看,下列古诗中表现为物种间竞争关系的是()a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9将a、b两种单细胞生物分别放在两个容器中培养,得到如图a所示结果。将这两种生物放在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得到图b所示结果。从实验结果可知,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最可能是()a竞争b捕食c共生d寄生10在控制条件下将生态和生理特性十分相似的两种农作物(甲和乙)混种在一起,对实验数据统计处理后,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预测当播种比例为甲乙55时,种群竞争能力将表现出的趋势是()a甲、乙均增加b乙强甲弱c甲强乙弱d甲、乙均减弱题号12345678910答案11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_。(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_,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_。(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_。(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_。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低、高)。(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_个。实验拓展12如图是grove及williams等科学家在1975年利用a、b两种植物在温室中所进行的一组实验。各组实验的外部条件一样(如光照、温度等),进行的时间也一样。第1组:a种植物单独种植于盆中。第2组:a种植物与b种植物地下部分同时种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盆中,地上部分分别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两容器中。第3组:a种植物与b种植物地下部分分别种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两个盆中,地上部分则同时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容器中。第4组:a种植物与b种植物的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均同时种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容器及盆中。柱状图(1)表示第1组实验结束后,称得a种植物的干重(去除水分后的质量),并将此质量设定为1;其余各组的柱状图表示的是各组实验结束后,称得a种植物干重与第1组a种植物干重的比值。请回答:(1)该实验主要是研究生态方面的_因素对a植物生长的影响。(2)在grove及williams的实验设计中设置第1组是为了_;设置第2组是为了研究_对a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设置第3组是为了研究_对a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3)本实验中,a种植物与b种植物间地上部分竞争与地下部分竞争两种情况相比较,对a植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更大的是_,理由是_。第20课时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答案1c生态位是物种利用群落各种资源的幅度和该物种与其他生物关系的总和。生态位重叠不一定导致一种生物灭绝。和鹟通过空间的垂直分离而避免竞争。2a3a丝兰依靠丝兰蛾传粉,丝兰蛾靠丝兰的子房发育,双方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分开,双方都不能生存,这是典型的共生关系。4ca项正确,属于对生态位的概念的理解;b项正确,符合生态学的竞争排除原理;c项错误,当环境中资源很丰富时,生态位重叠的生物本身不一定会发生竞争;d项正确,自然界的生物通过食物特化、空间的垂直分离和水平分离等方式可避免竞争。5c由图可知,温度为32.5时,蝗虫对湿度的适应范围最宽。在一定范围内,蝗虫生活的最适湿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6d两种生活习性相似的动物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具有相同的生态位,竞争会很激烈。7a虽然两者生活在同一空间,但食物来源不同,这属于食物特化。8b草与豆苗争阳光、肥料等生存资源。9a单独培养两者都能较好生存,但培养相同天数时,a的个体数比b个体数要多;而把两者放在一起混合培养时,两者为共同的生活资源(食物、空间等)而竞争,结果b减少直至消亡,而a获胜,可以得到充分的生活条件而生存并繁殖,可见a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10c由图中甲、乙两种植物的播种量与收获量相对比值可知,甲在竞争中获胜,由此可知,当比例为55时,种群竞争能力是甲强乙弱。11(1)竞争(2)ca(3)降低(或快速降低)(4)恢复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低(5)400解析(1)由图中曲线变化可知,a和b由于争夺生存资源而形成竞争关系。(2)根据a、c、d三个种群的营养关系acd可判定:当食物链中的d大量死亡后,c由于其捕食者数量的大量减少而大量繁殖,同时对a的捕食增多又导致a的种群密度减少。(3)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其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所有能量的源头,c和d都直接或间接以a为食,若a大量死亡,则会导致c和d种群密度降低。(4)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恢复力稳定性,当受到外界轻微的干扰后,都能通过内部的自我调节能力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结构单一,营养关系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小,抵抗力稳定性低。(5)设c种群的数量为n,根据第一次捕获数种群数量(n)标记个体数第二次捕获数,即50n540,得n400。12(1)生物(2)进行对照地下部分有竞争时地上部分有竞争时(3)地上部分竞争地上部分有竞争时,干物质重量减少得更多解析(1)从题干不难看出,实验研究的是其他植物(生物因素)对a植物生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