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环境与稳态1动物必须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1)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的区别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和简单的多细胞动物直接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复杂的多细胞动物绝大多数细胞通过内环境(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内环境概念:细胞外液是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直接接触的生活环境,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是身体的内部环境。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多种多样的酶促反应需要合适的温度、ph等。2稳态(1)定义:通过调节反应形成的动物机体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2)特性:稳态并不意味着固定不变,而是一种可变的却又相对稳定的状态。(3)稳态的实现:主要依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来实现,即神经体液调节。1(201510月浙江选考)下列不属于人体细胞外液成分的是()a水b红细胞cnado2b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含义,考生常由于不能对内环境的组成进行正确描述而误选a、c、d。细胞生活的环境为细胞外液,红细胞不属于内环境。2(20159月浙江选考测试卷)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剧烈运动时,血浆ph保持相对稳定b内环境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c内环境中含有抗体和生长激素d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正常生存所必需的b在剧烈运动时,细胞进行厌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进入内环境中,由于相关调节机制的作用,ph并不会发生明显变化,a项正确;内环境是细胞外液,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可到达作用部位,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进入血浆等细胞外液中;血液包括血浆和生活在其中的红细胞等细胞,b项错误,c项正确;内环境为细胞提供所需的生活环境,其理化性质保持稳态是细胞正常生存所必需的,d项正确。1不同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不同细胞名称所处内环境绝大多数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或血浆2.内环境组成成分的区分方法(1)巧用单双箭头判断内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分析:单向箭头:淋巴形成(组织液淋巴)和淋巴流向(淋巴血浆)。双向箭头: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结论: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丁是淋巴。(2)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各成分的判断方法判断方法:a管状结构:看有无盲端,有盲端的为毛细淋巴管,无盲端的为毛细血管。b细胞:看所在的位置,在毛细血管内的为血细胞(一般为红细胞),在毛细血管外的为组织细胞;在毛细淋巴管内的通常为淋巴细胞,在毛细淋巴管外的为组织细胞。c液体:看所在的位置,毛细血管内的为血浆,毛细淋巴管内的为淋巴,组织细胞间隙的为组织液,在细胞内的为细胞内液。结论:图中为细胞内液,为血浆,为组织液,为淋巴,共同组成了内环境。3内环境化学成分的判断方法一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如血浆蛋白、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质、o2、co2、激素、代谢废物等),若是,则一定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二看是否属于细胞内液及细胞膜的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载体蛋白等),若是,则通常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三看是否属于与外界环境相联系的液体的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等中的成分),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4在内环境中发生和不发生的生理过程(1)常见的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实例)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兴奋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地结合。激素调节过程中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2)不发生的生理过程(实例)细胞呼吸的各阶段反应。细胞内蛋白质、递质和激素等物质的合成。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和蛋白质等的消化水解过程。5内环境稳态维持的基本途径(1)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进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2)神经体液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3)内环境稳态调节中涉及三种信息分子,其来源及靶细胞或作用部位不同:调节方式信息分子来源靶细胞或作用部位神经调节神经递质突触前膜释放突触后膜体液调节激素内分泌腺细胞相应靶细胞免疫调节抗体浆细胞抗原白细胞介素2辅助性t细胞致敏b淋巴细胞6.几种稳态失调实例病症名称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症状尿毒症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自身中毒和综合病症糖尿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多食、多饮、多尿、口渴、饥饿感强烈、身体消瘦高原反应体内缺氧,血氧过低头痛、乏力、心跳加快感冒发烧体温过高,影响酶的活性食欲不振、四肢无力严重腹泻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疲倦、周身不适、恶心7.导致组织水肿的原因(1)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正常毛细血管壁仅允许水分、na、葡萄糖和少量白蛋白通过。但在病理情况下,通透性增加,会使大量蛋白质进入组织液,结果一方面血管内液体渗透压降低,另一方面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发生水肿。(2)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除了大部分从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外,少部分还从淋巴管回流入血浆。当淋巴管阻塞,淋巴回流受阻时,就可使含蛋白质的淋巴在组织间隙中积聚而引起水肿,称为淋巴水肿。(3)肾小球滤过性增大。如患急性肾小球肾炎时,引起蛋白尿,使血浆蛋白的含量减少,从而导致组织水肿。(4)过敏性物质引起过敏性水肿。过敏反应时某些细胞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血浆中的蛋白质渗出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结果增加了组织液中蛋白质的浓度而降低了血浆中蛋白质的浓度,从而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而吸水。(5)营养不良引起。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合成量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使水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也就是说当摄入的蛋白质较少时,人体缺少必需氨基酸,体内的蛋白质减少,细胞中的水渗出、积累在组织液中,而血浆的吸水能力下降,组织液中的水不能被及时运输走,从而引起组织水肿。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葡萄糖、co2和胰岛素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abcda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指存在于细胞外液或存在于其中的物质。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突触小泡是神经细胞中的一种结构。2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化反应,其中有()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co2和水d抗原与抗体的结合d蛋白质的消化是在消化道中进行的,消化道不是细胞生活的外部环境,属于机体外界环境,a项错误;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以及丙酮酸氧化分解成co2和水的过程均发生在细胞内,b、c项错误;抗体可在内环境中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d项正确。3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间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箭头错误的是()a中性粒细胞b组织液c水dnad由图可知,是从血浆渗出进入组织液的过程,中性粒细胞通过变形,可以从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中;是组织液渗透形成血浆的过程;是从组织液渗入淋巴管形成淋巴的过程;因为淋巴不能转化为组织液,所以毛细淋巴管中的液体不能进入组织液。4(2017湖州模拟卷)下图为人体体液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甲、乙、丙、丁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丙中甲中的脂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dna解旋酶可以存在于乙内abcdd体液可以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称为内环境,其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分析题图可知,甲、乙、丙、丁依次为淋巴、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错误;神经递质从轴突末梢释放出来后可以存在于突触间隙,突触间隙的液体属于丙(组织液),正确;淋巴中的脂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正确;dna解旋酶是胞内酶,存在于乙(细胞内液)中,正确。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b血液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基本知识课件
- 林业害虫识别与防治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不锈钢水箱市场拓展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厂房资产评估与转让合同书范本
- 2025版文化创意产品授权使用补充合同范本大全
- 二零二五年度白酒品鉴会赞助与产品销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厂房装修工程进度管理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地下管道安装安全责任书
- 二零二五年度社区物业保洁劳务分包合同书范本
- 2025版新能源汽车充电站车辆运输合同范本
- 2025江西德安万年青环保有限公司市场部区域经理招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读书分享
- 2025年校长职级考试题及答案
- 统借统还资金管理办法
- 国家能源集团采购管理规定及实施办法知识试卷
- 2025年广西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试题和答案
- 风电安全生产事故的心得体会
- 2024年广州市南沙区社区专职招聘考试真题
- 健康体检服务投标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山东医药技师学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医院行风建设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