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梅小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2)班语文教案科任教师:彭安国识字一教材简说 本课是三组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这些词语既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又描绘了秋天的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三组词语排列有序,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本课要注意采用多种方法复现生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词语的意思。“我会读”中的词语,具有积累词汇和巩固生字双重目的,要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其中的规律,如,尽力、尽情;爽快、凉爽、直爽写字时应注意指导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教学目标: 1、学认11个生字,会写“宜、实”等10个字。 2、能主动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培养生动积累的良好习惯。 3、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 2、感受词语描绘的景象,感悟秋天的美。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放大的教学挂图,生字词卡。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秋天来了,秋天的景色真美呀!就像一幅幅多彩的画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秋天吧!二、看图识字。 1出示课本插图。 认真看图,图上画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把“秋天来了,”这句话说具体。 (根据学生介绍,随机出示词语。) 2交流学生收集的画面。 (l)把你收集到的秋天的画面介绍给大家。 (2)指名介绍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相机出示词语。 3看图读词。三、识记生字。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宜、层 这些生字你都会认吗?自由试读。 2、出示带拼音的字,自由试读。 3、去掉拼音小帽子,你们还认识吗?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 4、小组合作识字。(互相交流识字的方法。) 5、组词练习:我会读。 6、袖卡片,认读词语。四、朗读词语。 1、范读词语,读出词的韵味。 2、自由练读词语,指名读。 3、想象词语描绘的景象。 4、生自由选择词语想象说话。 (引导学生这样说:我读到“瓜果飘香”时好像看到果园里梨子黄澄澄的,苹果红通通的,一串串水灵灵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 5、齐读词语。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认读生宇和词语。 2改动词语顺序,指名认读。课件出示: 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二、指导写字。 1、抽卡片认读“宜、实、色、华、谷、金、尽、层、丰、壮”。 2、观察字的结构,说一说。 3、师示范写,生观察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生练习书写,评议选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 5、练习写字。三、积累词语。 1、读一读,背一背本课所学的词语。 2、小组对抗赛。比比哪一组说出的有关秋天的词语多。四、扩展活动。 秋天的景色美吗?把你看到的美丽景色画下来。板书设计: 识字一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金秋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课后反思:1 秋天的图画教材简说 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画上有金黄的梨和红红的苹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举起的火把。它是人们用汗水绘出的山水画,它是山野对人们辛勤劳动的报答。“秋天来啦,秋天来啦,”这不正是人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呼朋引伴地来欣赏秋天的图画吗?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来描写,在色彩的搭配上以金黄、火红为主色调,简单几笔,便把丰收的热闹情景与人们喜悦的心情描绘出来了。“谁使秋天这样美丽?”这一设问,把我们的思路从山野引向人们,从丰收的景象引向丰收的原因,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读一读,想一想,你与你的学生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还看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你们怎么为秋天的图画增光添彩?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教学准备:字卡、词卡、挂图、小黑板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1、演示课件:演示课件或出示相关内容的风光图片:看图说说这是什么季节?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板书:秋天的图画。2、启发谈话。秋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找到她了吗?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象。就让我们在这迷人的景象中走进秋天的图画吧!(板书课题)自读1、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共有几句话?2、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3、小组合作读,要求读正确。识字1、出示生字卡片,自由认读。2、借助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读。3、小老师领读。愿意当教师的同学到前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带同学认读。4、交流识字经验。把自己好的识字记字方法讲给同学听。5、 多方式检查读。朗读1、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2、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3、比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丽、灯、波、浪。学生认读。2、观察生字特点,交流写时注意的地方。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4、学生练习,同桌互相评价。第二课时复习1、开火车读生字。2、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并造句。精读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3、小组内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喜欢的原因。4、挑战读,向你认为读得好的同学挑战,看看谁读得更好。诵读5、课件出示秋天的画面,启发学生谈感受。6、师引读课文:(随即指导朗读)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梨树苹果稻海高粱谁使秋天这样美丽3、同桌互相提示背诵。4、背诵展示。比一比谁背得有感情。练习1、 出示课后“我会读”,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练习读。2、说说句子描写的画面。拓展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也搞一个“颂秋天”作品展,可以像学习伙伴那样画秋天,用落叶做书签,还可以写句子、儿歌、小诗赞美秋天,等等。在班会上我们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作、字、劳、苹。学生认读。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3、学生练习,同桌评价。板书设计: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1秋天的图画 勤劳的人们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梁举起燃烧的火把课后反思:2 黄 山 奇 石教材简说 如果游过黄山,你一定能随口说出黄山的“四绝”;要是没游过黄山,想必也听说过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吧?读着黄山奇石,惊叹于黄山的神奇,也惊叹于大自然的伟大。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的创造。我们仿佛被作者带到了景色秀丽神奇的黄山。我们似乎并不是在阅读课文,而是站在黄山的一个个观景台上,美美地欣赏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张张奇石图。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每一幅图,都是一个神奇的童话。黄山奇石有趣,作者写得也有趣,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读了这篇课文再去游黄山,你一定会更喜爱黄山石,也一定更会欣赏黄山石了。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3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2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学会12个生字及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弄清“区、滚、著、状”的字形。(二)查字典、观察图画以理解词语的意思。三、教学过程(一)引题激趣。同学们,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游览圣地,你们也许去过“五岳独尊”的泰山,也许去过“天下奇秀”的庐山,但不知你们去没去过“人间仙境”的黄山。从今天起,老师要和同学们一齐游览黄山奇景,你们愿意吗?(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齐学习。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四)汇报学习情况。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区:共4画,笔顺是:区。滚:右边中间部分是“公”,不是“合”。著:要和“着”区别字形。状:要和“壮”区分形、义。(五)理解词义。1观察图画、查字典理解词义。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重点理解: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尤其:表示更进一步。秀丽:清秀美丽。神奇:非常奇妙。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六)指导书写。翻:左右结构,“番”写在竖中线以左,“羽”写在竖中线右边。左高右低。滚: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在横中线以上。省:上下结构,“少”在横中线以上,“目”在横中线稍靠上起笔。其:上横短,下横长。里面第二横在横中线上,避免“其”写得下坠。(七)作业。1熟读课文。2写生字词。3搜集有关黄山景色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二)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一)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二)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三、教学过程(一)介绍黄山,激发兴趣。(出示第一图)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风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几百年来,游过黄山的人,无不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明朝的徐霞客把黄山列为群山之首。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这黄山“四绝”名扬天下。下边我们就到黄山看一看吧!(二)逐段学习。1第1自然段:默读再结合第一图说一说黄山风景怎么样?抓住“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谈理解。(板书:秀丽神奇、奇石有趣)齐读这一段。2指名读第25自然段。(1)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2)出示第二幅图。提问:图上的岩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指名读第2自然段。结合插图说一说哪些地方像仙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所在的地方像石盘(观察石头的形状、观察周围景象。)再读这一段。(3)出示第三幅图。图上的岩石像什么?默读第3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翻滚的云海”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可以这样解决:同学们,谁坐过飞机,谈谈你在云层之上看到的景象。由于黄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从黄山上往下看,云彩在脚下,又浓又厚,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读这一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4)出示第四幅图,阅读第4自然段。小组讨论学习:先观察图中的石头像什么?怎么看出来的?读课文,看课文中怎么说的?从哪儿看出像“仙人指路”?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解决。指名一组同学汇报讨论情况。(5)学习第5自然段。指名读。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重点理解: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联系上下文阅读思考)山峰上几块巨石的形状很像只雄鸡,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是一只美丽的“金鸡”了。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说出来。黄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们精心雕琢的一样,有的像巨大无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金鸡叫天都。是不是就有这些呢?(6)齐读第6自然段。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分小组学习,任选一种展开想象,说说奇石的样子。请三组同学分别说一说。黄山石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妙趣横生。让我们一齐亲眼目睹一下黄山的美景吧!(7)请一位同学读全文,同时放一段黄山风景的录像,使大家有身临其境之感。(三)老师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体会到了黄山石的奇妙,领略了黄山秀丽的景色。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亲自去目睹黄山奇景,看一看那里的奇松、云海、温泉是一番什么景象。【板书设计】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一)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二)完成课后练习。二、教学重点、难点指导背诵。三、教学过程(一)读本课生词并听写。岩石怪石巨石仙人仙桃闻名著名名字风景区(二)指导背诵。1你喜欢哪段读哪段,要读出语气来。2指名有语气地读全文。3把你喜欢的选两段试背下来。4接龙背,齐背。(三)巩固练习。1比一比,组成词语。2写出黄山奇石的名字。_ _ 3填空,再读句子,注意读出句中的停顿。(1)闻名中外的()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2)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地蹲在山头,望着()的云海。(3)那些叫不出名字的()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奇特 仙桃石 猴子观海 有趣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教学反思:3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材简说 黄山奇石,令人叫绝;植物王国的奇事,也十分有趣。从植物妈妈的“办法”中,我们能感到大自然的奇妙。这篇课文从题目到内容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我们在备课和上课的时候,都要多读,在读中去感悟课文的韵律美,去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精妙,去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不仅多,而且有趣,就让我们与学生们一起去探究植物王国、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吧。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明白孩子长大了应当离开妈妈独立生活的道理。2、认识汉字15个,会写8个生字。3、练习有语气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认读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在朗读中了解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教学时间:两课时预习作业:收集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1、出示图片或课件:火车开了,大家背着行囊去旅游;草原一望无际,牛马撒蹄奔走;天空湛蓝,鸟儿四处飞翔。2、他们靠什么去旅行?人、马脚鸟翅膀3、出示一棵树,一棵花,那它们怎么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二、初读课文1、根据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2、同桌互读,取长补短。3、四人合作,由小组长检查读的情况,并填写记录卡。4、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抽学生认读。三、学习课文自学1、轻声读,课文有几小节?2、读自己喜欢的小节,每小节告诉我们什么?组内交流孩子们,为什么要离开家?他们是怎样离开妈妈的?组长汇报教师小结四、发散思维同学们,植物妈妈还有什么办法?甜美的果实让人和动物吃后,种子不被消化排出体外,落在地上,就会生根发芽。风儿会吹柳絮、杨花。蓖麻、栗子也穿着铠甲。小结:植物真是神奇呀,希望大家以后要细心观察,学到更多的知识。五、诵读1、想像练读。同桌练读,取长补短。2、教师范读。学生倾听,学习技巧。3、情感朗读。指名朗读,交流情感。4、同学评读。朗读评议,再次体验。5、小组赛读。小组比赛,升华情感。六、背诵1、自己练习背诵2、同桌互相背诵。 第二课时一、朗读朗读这首诗,读出一定的语气。二、学习生字新词,引导学生掌握识字规律1、出示词语卡片,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黄色卡片(会认):植物已经牛羊准备娃娃山洼豆子炸开不信粗心红色卡片(会写):已经牛羊准备甲信2、学习记忆字形(1)利用熟字和偏旁学生字。已经准备辛甲(2)重点分析生字羊:象形字。老师出示图片,帮助分析字形。豆:笔顺从上到下豆甲:田字出头3、指导书写三、巩固练习1、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生字,口头组词。2、读课文。板书设计:长大四海为家植物妈妈有办法蒲公英风纷纷出发苍耳铠甲皮毛田野、山洼豌豆太阳蹦跳(设计意图:以上板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走向广阔的大自然,通过探究活动,发现植物王国更多的奥秘。板书中的省略号,主要启发学生去发现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板书中的问号,主要是启发学生去发现植物王国更多的奥秘。)课后反思:4 古 诗 两 首教材简说: 读了赠刘景文和山行这两首古诗,你会沉醉于深秋的美丽景色之中。虽已荷尽菊残,然而“橙黄橘绿”;虽已百花凋零,然而“霜叶红于二月花”。赠刘景文的大意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这首古诗是写秋末的景色,第一句以荷败、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接下来诗人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诗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擎雨盖”指荷叶。第二行诗赞颂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山行的大意是:在石径蜿蜒、白云缭绕的秋山深处,有人家居住。诗人被一片火红的枫叶吸引住了,停车观看,不禁发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感叹。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这首诗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是一篇千古传诵的佳作。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感悟教学准备:1、字词卡片。2、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诵诗导入。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学生背诵古诗)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欣赏他人的学习劳动成果,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题)(借助美妙的图画吸引住学生,在感受画面后,启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话平台初读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3、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研读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4、汇报交流诗意。5、多种方式朗读。诵读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2、学生自由练读。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2、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4、学生练习。小组展示,欣赏评价。拓展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第二课时复习1、多种方式认读古诗(一)中的生字。2、挑战背诵古诗(一)。自学1、出示山行,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学习。2、按自己的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说说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4、师生合作解决问题。细读1、学生自由练读,想像画面。2、指名读,读后评价。3、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评点。4、学生找学习伙伴一起练读。诵读1、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枫叶满山的美丽情景。2、挑战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3、观看插图,练习背诵。4、背诵展示。写字1、出示生字:枫、于。学生认读,2、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如“枫”字的“木”字旁的捺变成点等。4、学生练习。小组点评。练习与拓展1、出示课后“我会填”,引导学生填写。2、诵诗会。学习伙伴还会背别的古诗,你们也一定行!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板书设计:赠刘景文 山 行荷尽已无擎雨盖, 远上寒山石径斜,菊残犹有傲需技。 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年好景君须记, 停车坐爱枫林晚,正是橙黄橘绿时。 霜叶红于二月花。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教学要求:L、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减一减”的识字方法,激发自立识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2、积累词语,激发学生读诗歌,背诗歌的兴趣。 3、口语交际训练。4、培养仔细观察,在生活中学知识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激发自立识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积累词语,激发学生读诗歌,背诗歌的兴趣。课时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读读小伙伴说的话。二、探索“减一减”识字法。 1、出示第一组字。 jio zh lng 郊交(立交桥)枝支(一支歌)笼龙(龙灯) 2、读一读,辨一群每组中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指名说一说。 (前一个字去掉一部分就是后一个字,字的读音差不多。) 4、归纳。我们把这种识字方法叫“减一减”。 5、用同样的方法5!导学生学习第H组中的生字。三、学习“我会认”。 1、指名学生读一读,正音。 2、齐读,注意读准字音。四、学习“我会写”。 1、读读这组字,发现有什么规律?(每组字都有相同的地方)2、你还认识哪些有相同地方的字,写一写。第二课时一、学习“我会读”。 1、教师领读。 2、自由读词语。读准字音。 3、自由选词说句子。 如:奇形怪状一一爸从北京回来时,给我带回了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子。二、学习“读读背背”。 1老师范读,读出丰收的喜悦之情,学生认真听。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教师领读,读出停顿,重音。 4读了诗歌后你知道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让秋天到处都充满了丰收的欢乐。) 5学生自由诵读诗歌,试背。 6学生互相检查背诵,比比谁会背。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秋天多么美呀!同学们,你们想去秋游吗?(想)可去哪儿呢,老师想听听同学们的建议。二、准备交流。 l启发:建议要说清楚哪些内容? (到哪儿去,干什么,做哪些准备) 2小组交流。 你想去哪儿,干什么,做哪些准备,想清楚后,各抒己见。把自己的建议告诉小组的伙伴,让他们来分析分析哪个主意好?分析之后保留几个比较好的在班上交流。三、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同学们认真听,看哪个组的建议好。四、评比。 1教师指名评议,说说哪个建议最好。2教师小结,肯定一个最好的,给予表扬。第四课时一、谈话激趣。 秋天是个多么美丽的季节呀,同学们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也有很多收获。今天咱们就来看一看,评一评,看谁的作品最棒。二、作品交流。 1在课桌上摆好自己的作品。 2自由下位互相看看。三、评一评。 引导学生评价自己喜欢的作品,这样说: 我最喜欢的作品,我觉得 四、总结。 今天的展示台上的作品真是棒极了,看来我们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是心灵手巧的孩子,让我们一起齐说:“我们很棒,我们真的很棒!” 单元反思:识字一 课后反思:在教学时,我注重采用多种方法复习生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词语的意思。这是我给这个班上的第一堂课,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很多的词语还是一知半解,上课不认真听,字迹比较潦草,没有人积极回答问题。但是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能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读书习惯和兴趣。 1 秋天的图画 课后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我着力突出了以下三个要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上课伊始,通过帖画的出示,引出给画面配音朗读的任务,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读书的积极性。强化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由读、想像读、评价读、加动作读、齐读、为画面配音等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在读中学会读,同时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积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注意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形成的设计。另外,在引导学生进行学法探究方面,突出了读文想像的方法指导。4、通过让学生想象的说、练,让学生学会语言、运用语言。 2 黄 山 奇 石 课后反思: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其情景(境)性特点,我们面对许多可预测和不可预测的各种随机性偶然性变化,这些变化和情况是具体的确切的并且是不能回避的现实,它要求我们必须作出某种判断和选择。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教学创新的基点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应当扮演引导者、启发者、咨询者的角色。教学创新意味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同时也意味着教师团队的形成。归根结底,意味着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三个方面得到转变:从单纯道德说教转变为确立人格楷模,从灌输现成知识转变为共同建构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务移交协议书范本
- 广西河池市巴马县参加广西2025届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招聘教师97人公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劳务施工安全协议书
- 公司经营利润协议书
- 出国留学进修协议书
- 广东云勇生态林养护中心事业单位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区域性包销合同范本
- 危房安全管理协议书
- 博物馆研学合同范本
- 宁波市象山县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等2家事业单位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民事权利课件
- 2025年试验检测师(桥梁隧道工程)能力检测考试题库(含答案)
- 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 杭州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 咖啡豆采购合同(标准版)
- 护理科研论文撰写课件
- 2025年辽宁档案职称考试(档案基础理论知识与实务·中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动火作业审批详细方案
- (标准)兔喜驿站转让合同协议书
- 离婚保险分割协议书范本
- 2025年海口市写字楼市场调查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