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二、学习目标(一)科学探究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三、学生情况分析: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四、教材内容简析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第三单元宇宙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五、教学进度周次 起止时间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1 3.1-3.7 3 第一单元:1、放大镜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2 3.8-3.14 3 3、放大镜下的晶体4、怎样放得更大3 3.15-3.21 3 5、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一6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二4 3.22-3.28 3 7、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三8、微小世界和我们5 3.29-4.4 3 第二单元:1、我们身边的物质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6 4.5-4.11 3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7 4.12-4.18 3 5、铁生锈了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8 4.19-4.25 3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物质与我们9 4.26-5.2 期中考试10 5.3-5.9 2 第三单元:1地球的卫星月球2月相变化11 5.10-5.16 2 3我们来造“环形山”4日食和月食5太阳系12 5.17-5.23 3 6在星空中一7在星空中二8、探索宇宙13 5.24-5.30 3 第四单元:1、垃圾堆里有什么2、建一个垃圾填埋场14 5.31-6.6 3 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4垃圾的回收利用5分类其实很简单15 6.7-6.13 3 6、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7考察家乡的环境8、我们的环保行动16 6.14-6.20 六年级学业考试17 6.21-6.27 期末复习18 6.28-7.4 期末复习19 7.5-7.11 期末考试20 7.12-7.19 安排暑假有关事宜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丹麻中学 张 萍? 一、指导思想: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以及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二、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口头上的讲述,有些探究活动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使他们没有更好的理解,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三、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 1、积极落实县教研室推广的“六环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突出学生是学习的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能力这一教学目标。2、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应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知识,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4、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5、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3、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四、教材内容简析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第三单元宇宙 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五、基本措施:1、积极落实 “六环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认真总结先进的教学经验,革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积极性。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6、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2月28日六年级科学实验一览表(下册)序号章节实验课题所需仪器材料周次备 注11-1放大镜放大镜(不同放大倍数的)、报纸上照片、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的玻璃片、平面镜片、水。1分组实验2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1分组实验31-3放大镜下的晶体放大镜、食盐、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矿物晶体2分组实验41-4怎样放得更大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或现成的纸筒)、剪刀、胶水。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2分组实验5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洋葱、小刀、清水、滴管、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放大镜。3分组实验61-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几种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显微镜。3分组实验71-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或其他纤维4分组实验82-1我们身边的物质每组一盒火柴、一枚生锈的铁钉、一根蜡烛、一张白纸,图片。5分组实验92-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细沙、一种豆子、透明的杯子2个、纱网、玻璃片、蜡烛、火柴、勺子、白糖。5分组实验102-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每组一些米饭、一些淀粉、一小瓶碘酒、一支滴管、几种常见的食物6分组实验112-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小苏打、白醋、玻璃杯、玻璃片、细木条、火柴、蜡烛。6分组实验122-5铁生锈了一块不生锈的铁片,一块锈蚀严重的铁片,一些铁锈,榔头,自制电路检测器。7分组实验13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每组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一把镊子7分组实验142-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培养皿、大铁钉、试管、水、吸水纸、实验记录表,涂油漆的铁制品,一辆小自行车8分组实验152-8物质变化与我们白糖、柠檬酸、小苏打、玻璃杯、小饮料瓶8分组实验163-2月相变化一半被涂亮的皮球、“太阳”、圆纸片、笔、剪刀11分组实验173-3我们来造“环形山”沙、细石子、皮球、小铁球、玻璃球、注射器或打气筒、细胶管、水等。11分组实验183-4日食和月食乒乓球、手电筒、玻璃球等;观察记录表12分组实验193-5太阳系八个铁丝制成的支架、八大行星数据表、橡皮泥、小皮球、直尺等 12分组实验203-6在星空中(一)每组学生:纸板、细线、橡皮泥。全班学生:全天星空图、投影机。13分组实验213-7在星空中(二)每个学生准备:活动星图、剪刀。给全班学生准备:夏季星空图。13分组实验224-2垃圾的处理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纸巾、墨水、塑料瓶(瓶盖上打一些小孔)15分组实验234-6污水和污水处理简易的过滤装置(可乐瓶和细沙制作)、生活污水一杯、自来水一杯。16分组实验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计划周次实 验 内 容演示分组实 验 器 材1放大镜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照片、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普通的玻璃片、平面镜片、水。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2放大镜下的晶体放大镜、食盐、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矿物晶体、各种晶体及晶体用途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制作好的大晶体及器材。3怎样放得更大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或现成的纸筒)、剪刀、胶水、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手电筒、自制的显微镜,相关课件(如显微镜发展的历史等)。3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洋葱、小刀、清水、滴管、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放大镜、制作洋葱表皮和正确使用显微镜的课件。4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几种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显微镜、多种生物细胞及细胞作用的课件或图片。4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或其它纤维、介绍微生物的图片或课件。5微小世界和我们照片、图表等资料。6我们身边的物质火柴、生锈的铁钉、蜡烛、白纸、图片。6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火柴、生锈的铁钉、蜡烛,白纸、图片。7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米饭、一些淀粉、一小瓶碘酒、一支滴管、几种常见的食物。7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小苏打、白醋。8铁生锈了不生锈的铁片、锈蚀严重的铁片、铁锈、榔头、自制电路检测器。8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硫酸铜溶液、铁钉、镊子。9控制铁生锈的速度涂油漆的铁制品、小自行车。9物质变化与我们白糖、柠檬酸、小苏打、玻璃杯、小饮料瓶、相关资料。10地球的卫星月球有关月球的书籍和多媒体资料、图片。10月相变化圆纸片、笔、剪刀。11我们来造环形山沙、细石子、皮球、小铁球、玻璃球、注射器或打气筒、细胶管、水等。11日食和月食 乒乓球、手电筒、玻璃球、图片、录像资料。12太阳系八个铁丝制成的支架、直尺、媒体资料。12在星空中(一)纸板、细线、橡皮泥、全天星空图、投影机。13在星空中(二)活动星图、剪刀、夏季星空图。13探索宇宙资料图片、录像资料。14一天的垃圾 垃圾堆、垃圾场的图片、垃圾污染河道的图片。14垃圾的处理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纸巾、墨水、塑料瓶(瓶盖上打一些小孔)、现代新型垃圾填埋场构造图。15减少丢弃及重新利用几个过度包装的包装盒和注意了环保的包装盒,弹簧秤,再利用的小用品或工艺品,学生带12个商品包装盒。15分类和回收利用有回收标志的不同品种的塑料瓶,如聚醋塑料饮料瓶、高密度聚乙烯塑料酱油瓶其他可回收的不同材料的物品,回收垃圾的有关图片。16一天的生活用水自制量杯一个(透明玻璃杯或塑料杯贴上刻度),收集有关水资源状况的资料,水表一个。16污水和污水处理水污染的图片和资料,简易的过滤装置(可乐瓶和细沙制作)、生活污水、自来水。1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家乡水域状况的录像或照片,采集水样的瓶子,放大镜或显微镜。17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为配合教学用的录像、照片及其他资料。科学活动及实验计划六年级 下册 2010年2月周次单元课题实验内容器材实验形式1微小世界放大镜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放大镜(最好有不同放大倍数的)、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的玻璃片、平明镜片、水。分组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能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用图或文字记录放大镜下的昆虫肢体及生活习性。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分组2放大镜下的晶体用放大镜观察常见固体物质的晶体。放大镜、食盐、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矿物晶体。分组3怎样放得更大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或现成的纸筒)、剪刀、胶水、供显微镜下观测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手电筒或小镜子。分组3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洋葱、小刀、清水、滴管、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放大镜。分组4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观察几种植物、动物及人体的细胞。几种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显微镜。分组4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运用显微镜观察认识一些水中的微生物。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或其他纤维。分组5物质的变化我们身边的物质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每组一盒火柴、一枚生锈的铁钉、一根蜡烛、一张白纸、图片。分组6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有没有变化。每组一盒火柴、一枚生锈的铁钉、一根蜡烛、一张白纸、图片。分组6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米饭与淀粉与碘酒的化学变化实验。每组一些米饭、一小瓶碘酒、一支滴管、几种常见的食物。分组7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小苏打、白醋、玻璃杯、玻璃片、细木条、火柴、蜡烛。分组7铁生锈了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每组学生一块不生锈的铁片,一块锈蚀严重的铁片,一些铁锈,榔头,自制电路监测器。分组/演示8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每组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一把镊子。分组8控制铁生锈的速度实验现象论证生锈条件。设计合理的对比实验和逻辑推理证明生锈条件和生锈速度。每组实验记录表,涂油漆的铁制品,一辆小自行车。分组/演示9物质变化与我们了解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紧密关系。每人准备白糖、柠檬酸、小苏打、玻璃杯、小饮料瓶,自己收集的关于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之间关系的资料。分组10宇宙月相变化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每个小组圆纸片、笔、剪刀等。分组10我们来造“环形山”通过造“环形山”的体验活动,探究环形山的成因。每组准备沙、细石子、皮球、小铁球、玻璃球、注射器或打气筒、细胶管、水等。分组11日食和月食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乒乓球、手电筒、玻璃球等,观察记录表。分组11太阳系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八大行星数据表、八个铁丝制成的支架、橡皮泥、小皮球、直尺等。分组12在星空中(一)建立正确的星座的概念(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纸板、细线、橡皮泥、星空图。分组12在星空中(二)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认识星座。制作活动观星图,并运用到实际的观察中去。印有全天星座图的圆形硬纸片、剪刀。分组13环境和我们一天的垃圾调查统计家庭中一天产生垃圾的名称、重量和种类。学生提前收集家庭一天的垃圾。分组14垃圾的处理通过填埋垃圾的模拟实验观察分析简单填埋垃圾的危害,从而考虑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广口瓶、洗干净的小石子、纸巾、墨水、塑料瓶(瓶盖上打一些小孔)。分组14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研究包装盒是否过度包装,探索减少丢弃和物品重新使用的一些方法。教师准备:几个过度包装的包装盒和注意了环保的包装盒。称重的弹簧秤。再利用的小用品或工艺品。分组/演示15分类和回收利用调查当地废品回收情况。进行垃圾的分类分装,参与回收利用的活动。有回收标志的不同品种的塑料瓶,如聚酯塑料饮料瓶、高密度聚乙烯塑料酱油瓶等。其他可回收的不同材料的物品、教师在校园一角安放堆肥箱。分组15一天的生活用水统计、分析、比较家庭一天的生活用水。学生准备自制量杯一个,用于家中测量用水量,教师准备水表一个。分组16污水和污水处理做污水净化实验,理解污水净化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作用。学生准备简易的过滤装置、生活污水一杯、自来水一杯。分组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六(1)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六(2)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习态度,确定学习目标。 2、对平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 及时查漏补缺, 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习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平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习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平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止日期 教 学 内 容 课时 备注 1 2.25-2.29 始业教育;1、放大镜;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2 3.3-3.7 3、放大镜下的晶体;4、怎样放得更大;练习 3 3 3.10-3.14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3 4 3.17-3.21 8、微小世界和我们;单元练习 3 5 3.24-3.28 1、 我们身边的物质;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3 6 3.31-4.4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5、铁生锈了;练习 3 7 4.7-4.11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物质变化与我们 3 8 4.14-4.18 单元练习;期总中练习; 3 9 4.21-4.25 1、地球的卫星一月球;2、月相变化;3、我们来造环形山 3 10 4.28-5.2 4、日食和月食;5、太阳系 2 11 5.5-5.9 练习;6、在星空中(一);7、在星空中(二) 3 12 5.12-5.16 8、探索宇宙;单元练习 3 13 5.19-5.23 1、一天的垃圾;2、垃圾的处理;3、减少丢弃及重新利用 3 14 5.26-5.30 4、分类和回收利用;5、一天的生活用水;练习 3 15 6.2-6.6 6、污水和污水处理;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3 16 6.9-6.13 单元练习;概念梳理 3 17 6.16-6.20 总复习 318 6.23-6.27 总复习 3 19 6.30-7.4 复习考试 3 20 7.7-7.11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1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20、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2、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3、在变化中(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4、比如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5、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6、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7、(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8、(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9、(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10、(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1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12、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13、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14、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如刷油漆、电镀等。15、(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16、(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17、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变化有两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18、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第三单元 宇宙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2、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 1/6)。3、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阿姆斯特朗)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4、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5、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6、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7、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8、(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9、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10、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11、(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1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13、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图示如下:日食 月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居于(太阳和月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就发生了月食。图示如上:14、(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15、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16、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17、人们为了便于辨认星星,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给它们命名,这些人为划分的区域就称为(星座)。18、(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19、(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20、(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它: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21、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22、(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23、夏季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的三颗亮星(天津四)(属于天鹅座)、(织女星)(属于天琴座)和(牛郎星)(属于天鹰座)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24、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25、(宇宙)是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的运动变化。26、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27、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28、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29、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30、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31、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的古籍上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32、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现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2、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3、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4、焚烧垃圾的优点:(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缺点:(1)消耗大量电能(2)留下残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5、(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6、(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7、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减少的:(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8、(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9、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10、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11、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12、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1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14、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15、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16、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17、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18、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等,可能来自(工业的废水、油污)等,可能来自(家庭的洗涤剂、人的排泄物),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19、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20、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获得净化。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离水中的杂物和较大的颗粒,杂物有塑料袋、菜叶杂草等;生物方法是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物;化学方法主要是用于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学药剂氯,通过它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源微生物。21、 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垃圾)、(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22、(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无车日”)活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23、减少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的方法有:(1)用纸袋和布袋(2)提菜篮子上菜市(3)减少塑料包装(4)用可降解塑料袋。24、由于(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恶化),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人类(滥捕乱猎)和(过度开发利用),更使得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25、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九寨沟)、(长白山)、(四川卧龙)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26、许多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人类的活动也能够改善环境。六下科学期末知识检测卷一、填空题:(10)1、太阳系是以( )为中心,由八大行星、( )、小天体等组成的天体系统。2、我们面临的污染有( )、( )、( )等。3、人类的( )和( )加速了物种的灭绝,并使生物资源濒临枯竭。4、物质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是有( )的,是可以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西安高新第三中学“名校+”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西北海市银滩中学招聘教师6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福建农林大学农林生物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四川南充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南充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引进高层次人才考核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上汽安吉物流招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湖南岳阳华容县城区学校选调70名教师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云南省玉溪市儿童医院招聘博士研究生(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海南省第三卫生学校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光伏专业毕业论文结论
- 2025湖南株洲市渌口区南洲镇城镇公益性岗位招聘计划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餐饮业中的顾客满意度管理
-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
- DB32-T 4878-2024 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
- 2025年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四川攀枝花钒钛高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饲料检验化验员职业技能考试题及答案(新版)
- (新版)电信网上大学智能云服务交付工程师认证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五章 透镜以及其应用 测试卷(含答案)
- 隧洞施工安全教育培训
- 《化工安全技术》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 物理-湖北省2024年秋季鄂东南联盟学校高一年级期中联考试题和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