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复杂深沉的情感;2、初步掌握速读、精读、品读、疑读、扩读五步读书法;3、感受马克思伟大的人格、矢志不逾的斗争精神,汲取精神力量。教学重难点:1、通过寻找关键词、中心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受逻辑之美;2、在圈点批注中体会作者丰沛炽热的情感;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的教授们进行“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校内问卷调查,结果是马克思独占鳌头。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名列榜首。一个只有66年人生历程的德国人,为何能成为全球人心目中“千年第一思想家”?相信今天,我们在学习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后,你会豁然开朗。二、初读:体会感情,提要钩玄:1、从课题上可以看出来,这是一篇怎样的文章?这类文章一般会写什么内容?它应该抒发演说者怎样的情感?请直接在文中摘录可以概括文章情感特点的词。悼词:通常先介绍逝者的离世的相关情况;再介绍逝者的生平事迹和贡献;最后表示哀悼,提出希望等,本文也不例外。情感特点:自豪、尊敬、爱戴、悼念。2、请大家带着这样的情感去朗读和我一道朗读这篇文章。同时提要钩玄,勾划每段的中心句,如若没有,请概括大意。(1)注意朗读方法的点拨:读出轻重(第一段)、读出缓急(第八段)、读出抑扬(第九段)。(2)师生共读,学生自主评价:三、精读:思考领悟,明辨经纬(1)本文是恩格斯对马克思盖棺论定的评价,当然应该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悼词的结尾说:“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他这样说有什么理由?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抓住中心句中的两个“对于”:历史科学(三个发现科学家);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抓住“思想家”、“科学家”、“革命家”三个关键词。(在分析时形成板书)(2)现在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介绍马克思。小结: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积极从事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活动,为无产阶级的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次,马克思是科学家, 他一生有两个重要的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的规律和剩余价值 ,其意义和达尔文发现自然界的规律一样伟大。而这一切皆缘于他是位伟大的思想家.。另外,“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充分展现了马克思的宽广的胸怀和非凡的气度。方法总结:勾划整合中心句的方法,适当添加关联词,提取全文信息,形成对马克思标签式的介绍。可以发到百度百科上充当马克思的词条,我们也可以当回编辑。(3)小结:体会逻辑之美,层次清晰的特点。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在精辟阐述马克思的丰功伟绩,是在“论其功”。 第二段总说,谈损失时,是遵循由主到次的原则,中间展开论述,叙述马克思的丰功伟绩时,是遵循由理论到实践的顺序。部分之间、每层之间充满了内在的联系:因为他是科学家,所以能发现发现人类发展的规律进而发现资本主义的的运动规律,从而做一个坚定的革命家,将理论付诸实践,而这一切都缘于他怀疑一切、思考一切的思想,这是因果关系,这是内容上的统一;而个层次之间巧妙的设置了过渡语句,使文章层次清晰、过渡自然、浑然一体,显示了强大的逻辑力量。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之所以成为世界著名演讲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其严谨的结构不能不说是十分重要的原因。四、品读:圈点批注,感受鉴赏正如我们刚才所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之所以成为世界著名演讲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其严谨的结构不能不说是十分重要的原因。不过这不是唯一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通篇文章语言极其寻常,但细细一读,感到在寻常的词语背后,有着非常炽热的情感和伟大的思想。哪位同学能结合具体词句谈谈自己的体会?(1)鉴赏示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赏析:“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构成了强烈鲜明的对比,从而热烈地赞颂了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规律的伟大意义,这两个形象可感的词语,把抽象的事理表现得可感可见。(2)鉴赏方法提示:从修辞、选词(是否准确、鲜明、生动的角度,即高考要求的角度)、情感抒发等角度谈表达效果。(3)学生自主赏析教师准备:(若课堂不够活跃,就以选词填空方式帮助学生完成赏析。)(一)、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工作)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得睡着了。(1)“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详细交代时间,其一是在葬礼上的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逝世的准确时间;其二、强调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而言,是个永远难以忘怀的时刻,表达了自己也是整个无产阶级因为失去这样一位领袖和灵魂式的人物而悲痛的心情。(2)“思想”抓住了马克思作为思想家的特点而言,燕妮曾经问过马克思,您喜爱的座右铭?马克思说:“怀疑一切。”正是他对这个世界上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深入思考,才有伟大的发现。(3) “还“抒发了一种不能在老友生命的最后时刻陪伴他感到遗憾、惋惜、伤痛。(二)、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抹)去。当初,这里曾被翻译成“抹”,但“ 拂”的动作更轻微、更漫不经心,传神地表现了马克思对敌人的极大的蔑视和无畏的气魄,不屑一顾。正如鲁迅所说:最大的蔑视是无言,而且连眼珠都不转一转。小结:读书切忌在匆忙,涵咏工夫兴味长。 ( 宋)陆九渊。始于咬文嚼字,终于思想感情。占淑红五、疑读:质疑思辨,探究发现师: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在,大家在对文章理解上还有什么疑惑吗?提出来,我们帮你解决,你就进步了。教师准备:(1)恩格斯为什么说“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马克思的墓志铭:历史上的科学家总是千方百计地以各种方式解释世界,而根本上在于改造世界。(2)“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中的“将”有何作用?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马克思已经成为无产阶级的头脑和灵魂,他的思想已经至少在中国变成了现实。但在他逝世之际,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还只是少数,马克思并没有现在这么高的知名度。当时伦敦的报纸上刊登了马克思逝世的消息时错误百出。就连当时参加马克思葬礼的人也只有十来个人,共产主义运动还刚刚兴起,在那样一个时代,恩格斯说“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但在恩格斯看来,虽然“人类失去了一个头脑,而且是它在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但无产阶级革命并不会因此而停止自己的运动,而且,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这个“将”也表明了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不朽生命力的信心。(3)文章第七段为什么要不厌其烦的罗列许多报刊的名字,并且附上时间地点?从德国到巴黎、布鲁塞尔、伦敦,从1842年一直到1861 年,从时间和空间上看,这位伟人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了,足迹遍布欧洲,曾4次被反动政府驱逐,但“为人类的幸福”信念支撑着他,一路颠沛流离,却矢志不逾。每一个报刊名字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辗转迁徙的革命生涯,也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这足以反应马克思革命实践的丰富。也表现了恩格斯在回忆他的生平经历时一种“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自豪。(4)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文章第二段将马克思的逝世,对“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历史科学”损失巨大,但在三到七段中却先写马克思在科学领域的贡献,后写他作为一个革命家的贡献,这样的写法和平时老师强调的前后照应相违背,这是无心之错,还是有意为之?第二段总说,谈损失时,是遵循由主到次的原则,中间展开论述,叙述马克思的丰功伟绩时,是遵循由理论到实践的顺序。马克思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马克思的实践是对他的“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的墓志铭的践行。不是并列的,而是递进关系,这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同时考虑到这是演讲辞,结束要有高潮,这和后文“英名将永垂不朽”巧妙衔接,在结束时掀起高潮。(5)文章第二段说马克思的逝世对于“历史科学”是个不可估量的损失。历史科学是个怎样的概念?数学属于历史科学吗?历史科学是个广义的概念,指与自然科学相对的社会科学而言,与平常所说的“历史”不同。恩格斯曾说:“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至于数学本属于自然科学,恩格斯理解为社会科学,当属瑕疵,但瑕不掩瑜。(6)“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这句从语法上看是错误的。“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读起来别扭。“从而”的翻译是错误的,翻译成“随之而形成”比较合适,如此,不但没有了语病,而且比较准确地再现了原文的意思。“吃、喝、穿、住”的翻译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可以改为“吃、喝、住、穿”。小结方法:在阅读中质疑,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审美,在审美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阅读是一次心灵的成长。六、扩读:拓展延伸,升华感情;师:文章学习到这里,我们所了解的都是别人心目的马克思形象,但他如何自我评价的?我们来看一段文字。(1)马克思的自白:(投影;男女对读)您认为男人最好的品德?刚强。您认为女人最值得珍重的品德?温柔。师:马克思对男人和女人的看法并不比我们高明多少,这是常人马克思。您的特点?目标始终如一。您对幸福的理解?斗争。您对不幸的理解?屈服。您喜爱的座右铭?怀疑一切。师:这里给我们展示了马克思伟人马克思的一面。(2)关于马克思,你还知道哪些内容?说一说,和大家分享你阅读的成果。教师准备:一、马克思的艰难岁月:然而这位现在因为次贷危机而重新被资本主义社会追捧的伟人,当时生活困窘到让我们难以想象的地步!(结合墓地铜像图片介绍)1、我不能出门了,因为我的衣服都在当铺里,我不能再吃肉了,因为没有人肯赊给我。1851的夏天的马克思小册子的作者应为没有裤子和鞋子而被囚禁在家里,他的一家人过去和现在的每分钟都受到极端的威胁。1852年夏天的马克思2、18501857年,马克思连续死掉了4个孩子,特别是1855年的4月,他们唯一的8岁的儿子,那个极有天赋的有着灿烂眼睛和充满希望的脑袋的埃德加尔,因为疾病在马克思的怀里永远地睡着,这是他唯一的爱子。而最小的女儿死时,连下葬的钱都没有,最后还是向邻居借了两英镑买来了棺材。因为拖欠房租,房东甚至让法警出面查封了他们的床铺、衣物、以及孩子的摇篮3、资本论的稿费远远抵不上他写这部巨著时所花的烟钱。资本论,虽然被成为工人阶级的圣经,但它的第一卷有着绝对不好理解而且几乎是很难读的名声。马克思的同事得到一本资本论后说,我好象得到了一头大象,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所以它没有获得他后来享受的成功,1000册卖出花了整整4年的时间。那还指望它给马克思带来丰厚的报酬吗?所以困境中的马克听到盼望以久的邮递员的敲门声,高兴得不得了,因为恩格斯给他寄来了救命钱两英镑,得救了!不仅如此,他还一生四次被反动政府驱逐,浪迹欧洲。其中被在被驱逐出比利时,最后连必需物品都没有带走,所以他曾戏称自己是“世界公民”。但马克思并非没有生财之道:1864年写作资本论期间,经济拮据的他接受好友600英镑的遗产,用来投资股票,结果一个月之内赚了400英镑,如果他接着投资,他完全可以成为十九世纪的股神巴菲特。有人劝他继续炒股,但他说:“适可而止,我时刻清醒,对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俾斯麦政府两次写信给他,请他担任政府的经济顾问,但他婉言谢绝了。(注:以上资料整合于英国人戴维麦克华伦的马克思传)方法小结:课外相关阅读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的前提。教师小结:大家知道,在世界一流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中,马克思从早到晚勤奋工作,阅读过的书籍有多种,他所摘的内容和整理的笔记有余本!最后竟在他的座位下留下了凹陷的脚印。历经艰难困苦,却矢志不逾,来源年轻时的人生目标。(国际歌配乐,幻灯显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生齐读)教师小结:一个世纪以前,恩格斯在马克思的葬礼上预言:“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而今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融合传统文化2025年主题餐厅设计与运营策略研究报告
- 陶瓷彩绘工质量追溯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信息通信业务员工艺创新考核试卷及答案
- 农民养殖合作与利润分配协议
- 产品功能说明及用户体验评价标准表格
- 旅客满意度提升路径分析报告
- 茶饮咖啡融合新业态2025年市场消费者需求与偏好研究报告
- 水的科学说课课件
- 农业生产与遥感技术应用服务合同
- 推拿治疗培训课件模板
- 2024下半年天翔外科手术器械ESG行动报告:供应链中的ESG责任与机遇
- 2025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综合题答案及解析
- 药品追溯试题及答案
- 辅警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考试试题(含答案)
- 网络文明培训课件
- DB65 T8038-2025 好住房建设技术标准
- 2025年理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理赔员·车险理赔)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压力表课件教学课件
- 景区管理办法条例
- 马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课件 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1
- 粉末冶金制品制造工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