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必修三 地理学导练: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2 作业+Word版含答案 .docx_第1页
人教必修三 地理学导练: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2 作业+Word版含答案 .docx_第2页
人教必修三 地理学导练: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2 作业+Word版含答案 .docx_第3页
人教必修三 地理学导练: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2 作业+Word版含答案 .docx_第4页
人教必修三 地理学导练: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2 作业+Word版含答案 .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后篇巩固探究学业水平引导(2017河南郑州高二检测)下图为某年5月8日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的卫星影像解译图。读图,完成第12题。1.监测这次森林大火火势蔓延变化的最佳手段是()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数字地球d.全球定位系统2.依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可知,当地居民躲避山火蔓延的场所不应选择在()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解析:监测森林大火蔓延可用遥感技术。从图中“烟带”信息可判断此时盛行西北风,山火向东南蔓延,居民应避开此方向。答案:1.a2.b3.(2017河北石家庄高二检测)智能手机一般具备拍照、网页浏览、地图查询、定位、导航等功能。下图是某智能手机的gps功能显示图。手机gps能够实现的功能有()网络实时监视所处位置获取失窃物品查找行车路线追踪a.b.c.d.解析: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可以获取位置,进行行车路线追踪。答案:d4.下图为国外某城市大型连锁购物超市位置示意图,为了加强连锁超市管理,研究超市营销的影响因素,可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isb.gpsc.rsd.数字地球解析:gis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管理,并提出决策意见,应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is;而gps主要是定位和导航,rs主要是获取信息的手段。答案:a人口热力图是根据测得的热力值,用不同颜色的区块叠加在地图上实时描述人群分布、密度的统计图形。下面两图分别为我国某城市8时和20时的人口热力图。据此完成第56题。5.绘制人口热力图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ps和rsb.gps和gisc.rs和数字地球d.rs和gis6.根据人口热力图,可以()a.统计该市人口数量b.分析城市人口迁移方向c.确定城市用地类型d.预测城市人口增长率解析:第5题,人口热力需要利用遥感技术(rs)测量,而图形最后的合成叠加则需要用到gis技术。第6题,人口热力图反映了城市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分布情况,根据人口密度可以确定交通、商业区等用地类型的布局及其合理性。但是不能统计人口数量、人口迁移方向以及预测城市人口增长率。答案:5.d6.c7.下图所示为水分含量对玉米叶子反射率的影响。据图完成下列各题。(1)据图可知,玉米叶子水分含量与反射率的关系是。要监测玉米缺水状况,首要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gps)b.地理信息系统(gis)c.遥感(rs)d.决策支持系统(dss)(2)玉米反射率较高的波段主要为()a.红外线b.可见光c.紫外线d.x射线(3)依据上述原理,举例说明遥感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第(1)题,读图中不同含水量的曲线可知,玉米叶子水分含量越高,反射率越低。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及环境监测。第(2)题,由图可读出反射率较高的波段为0.761.3微米,属于红外线波段。第(3)题,遥感在农业生产中可用于监测农作物生长环境及其生长状况、估产等。答案:(1)玉米叶子水分含量越高,反射率越低c(2)a(3)监测作物生长环境及其状况,如土壤湿度、作物水分含量、病虫害程度等;进行作物估产;监测土地利用状况及其变化等。(合理即可)能力素养拓展1.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地理环境的研究,下图所示为我国西北某地遥感影像,利用该图可以()a.了解地形和地貌特征,开展土地资源调查b.监测风沙和干旱灾害,进行灾情预测分析c.确定时间和空间定位,进行路线筛选导航d.测算经济和人口数据,确定商业网点布局解析:该图为遥感影像,从图像可以判断出该地区的地形和地貌特征,有利于开展土地资源调查。答案:a随着我国第23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入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在某一特定区域正式进入全天候精确服务状态。据此完成第23题。2.下列领域中可以应用“北斗”系统的是()a.作物估产b.交通运输c.病虫害分析d.海底矿产分布3.为监测并分析城市化过程发展变化趋势,应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北斗”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雷达系统a.b.c.d.解析:第2题,“北斗”系统可以用于交通等的定位情况,作物估产、病虫害分析等主要应用遥感技术。第3题,对地理事物全面监测并进行空间数据分析需要运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答案:2.b3.b由于精确农业的优点多,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已在多个发达国家蓬勃兴起。下图为精确农业系统工作示意图。读图,完成第45题。4.下列目的借助精确农业系统不能实现的是()a.合理施肥b.农产品质量鉴定c.作物估产d.土壤状况调查5.根据肥力电子图对农田进行“精确施肥”,需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gpsc.gisd.数字地球解析:第4题,借助肥力电子图能合理施肥;借助土壤状况电子图能进行土壤状况调查;借助产量电子图能进行作物估产。第5题,进行“精确施肥”需要借助gps,gps能提供精确的地理坐标。答案:4.b5.b导学号69624005(2017安徽合肥高二检测)下图示意某区域不同信息的图层。地铁建成运营后站点周边地价将随之上涨。读图,完成第67题。6.该区域商业中心最有可能位于哪个地块?()a.甲b.乙c.丙d.丁7.地铁建成运营后,地价涨幅最高的地块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6题,商业中心地价最高,结合地价图层可以判断最有可能是商业中心的地块是甲地块。第7题,地铁的建成将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带动站点周边地价上涨,图中四地块中乙地块目前地价最低,且位于站点处,故地铁建成运营后,地价涨幅最高。答案:6.a7.b8.(研究性学习)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有关南极科考与“3s”技术的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15年4月10日,中国第31次南极考察队完成各项预定考察任务,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返回上海。在南极昆仑站考察期间钻取深冰芯172米,成功安装第二台南极巡天望远镜。材料二在南极“昆仑站”前使用探测仪器的科考队员。(1)南极科考队为安装大型望远镜设备选址并准备场地,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考察队员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2)“数字南极”的构建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对“数字南极”利用,叙述错误的为()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b.可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c.为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d.对钻取的“冰芯”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对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两例。解析:第(1)题,选址过程要通过gis进行空间分析,位置的确定要应用gps,监测环境的变化需要rs。第(2)题,“数字南极”不能提供治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