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目标】1、 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2、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进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2、 难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 P66想一想、议一议 问:哪些生物属于真菌?(木耳、蘑菇等) 肉眼能看到细菌吗?(不能) 如何才能一睹细菌的“庐山真面目”? PPT展示 (用显微镜观察、或观察细菌和真菌的菌落) 新授:一、 观察菌落1、 概念: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2、 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比较 PPT展示各种菌落的图片细菌菌落真菌菌落形态光滑粘稠、粗糙干燥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大小小大颜色白色,少数其他颜色红、褐、绿、黑、黄等二、 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PPT展示过程图片配制培养基 高温灭菌 接种 恒温培养(营养物质) (细菌 培养基)问:1、培养基为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提供了什么条件? (提供营养物质) 2、为什么配置好的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 (将培养基中原有的细菌和真菌消灭掉)3、高温灭菌后马上接种行吗? (要冷却后才接种)三、 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1、 材料用具:每组两套培养基、无菌棉棒、透明胶带、标签纸、放大镜2、 实验过程: 在标签纸上写出组别、实验日期、编号,然后将标签贴在培养皿底面。 在选定的环境中采集。如,在教室旁、草地等地方,打开培养皿,在空气中暴露510 分钟,再盖上,封好。 用无菌棒蘸取土壤、口腔内部、手心等处,在培养皿上轻轻涂抹。 进行培养。3、 讨论: 没有想好如何工作之前,能不能打开培养皿?为什么?(不能,防止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落在培养皿上) 实验中为什么药用两套培养基?(对照组和实验组) 应放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下培养?(恒温或温暖的地方培养) 两套培养基要在同一环境下培养吗?(需要,实验条件保持一致) 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防止棉棒上的微生物污染) 在各种环境中采集和用无菌棒蘸取相当于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接种)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不同环境都有细菌和真菌,分布广泛)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哪些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有的需要氧气,有的不需要氧气)【板书设计】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一、观察菌落1、概念2、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比较 细菌菌落真菌菌落形态光滑粘稠、粗糙干燥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大小小大颜色白色,少数其他颜色红、褐、绿、黑、黄等二、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省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范本
- DB50-T 1473-2023 城市道路照明质量评价指南
- 2025电子产品购销合同范本协议书
- 毕业创作设计答辩
- 2025版红斑狼疮症状辨认及护理方法
- 福利院年终总结(3篇)
- 2025安全生产监管人员上岗证题库及答案
- 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上岗证题目及答案
- 肌力分级评估讲解
- 2025水厂个人工作总结(3篇)
- 生产安全生产事故案例
- 2025护理教学计划
- 2025至2030中国废铅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网点负责人考试题库考点
- 2025年呼和浩特天骄航空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结直肠癌导致急性肠梗阻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课件
- 辅助改方时方向继电器电路识读穆中华60课件
- 东方航空民航招飞面试常见问题及答案
- 英语第二册(五年制高职) 课件 Unit5 Social Rules
- 2025年三方询价单合同模板
-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价分析及应对措施表(包含气候变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