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必修三 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教案.docx_第1页
人教必修三 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教案.docx_第2页
人教必修三 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教案.docx_第3页
人教必修三 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教案.docx_第4页
人教必修三 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教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文学的重大成就。教材分“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和元曲”及“明清小说”三目叙述,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展示出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和成就。本节教材是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第2课,与第1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第3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起从科技、文学、艺术三个角度展示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具有积极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背诵诗经、汉赋、唐诗、宋词中的名家名篇,了解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归纳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主要特点及成就;探究文学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诗风的差异,折射时代的变迁,进一步揭示文学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内在联系,说明文学的时代性,培养学生历史比较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陶冶情操,提高鉴赏能力,体会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国古代文学的表现形式和时代特点。【教学难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与政治经济之间的联系。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出示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时的颁奖词。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主要是从中国古老的叙事艺术当中来的,比如中国的神话、民间传说,例如蒲松龄的作品。他将中国古老的叙事艺术与现代的现实主义结合在一起。 诺奖评委会前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现代文学家为切入点,以其成就与古代文学之间的关系为引子,引出本课。二、讲授新课(一)诗经1、诗经: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2、内容:风:民间歌谣(精华部分);雅:西周宫廷乐曲;颂:宗庙祭祀舞曲3、特点:四言为主;重章叠句;4、地位: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设计意图】以讲授法介绍诗经的内容让学生对于其有大致了解。(二)离骚1、战国晚期,由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开创了诗歌新体裁楚辞(又称“骚体”)。2、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奠定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基础。3、代表作:离骚4、想一想:除了文学,诗经、楚辞是否对其他方面也有影响?如果有,你能举例说明吗?有多方面的影响。诗经、楚辞的影响早已突破了文学领域,渗透到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等各方面。例如,楚辞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为古人探求真理的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以其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设计意图】通过知识串讲和探究问题法,让学生在了解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对于问题再有进一步深层次的思考。(三)汉赋。1、司马相如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2、文学体裁:赋赋,源于楚辞,是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两汉盛行,故称之为“汉赋”。3、文学特点: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宏阔的文化气度。【设计意图】以讲授法介绍汉赋的内容让学生对于其有大致了解。(四)唐诗。1、初唐 代表人物:陈子昂、王勃2、盛唐 边塞诗代表人物:高适、岑参 山水诗代表人物:孟浩然、王维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仙”) 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圣”“诗史”)3、中唐 代表人物:白居易探究: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的影响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晚唐时诗风凝重浓郁,反映了唐帝国的由盛转衰。探究:唐诗为什么繁荣?请结合以下材料归纳理由一般人爱说唐诗,我却要讲诗唐。诗唐者,诗的唐朝也。” 郑临川闻一多说唐诗 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高峰,就是说顶峰也不为过,因为日后的朝代、诗家,尽管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但是总体上没有能够超越唐朝的。 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 鲁迅致杨霁云信(1)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开明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2) 经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3) 文化: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设计意图】通过知识串讲和探究问题法,让学生在了解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对于问题再有进一步深层次的思考。(5) 宋词和元曲1、宋词词出现于唐代,宋代繁荣(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句子长短参差,更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探究: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他们有的在瓦子、勾栏之类综合性演艺中心进行表演。如临安城内仅较具规模的瓦子就有20多处, 甚至在部分繁华市镇,此类演艺活动也十分活跃。 陈国灿 史学月刊2008年第4期 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柳)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宋词兴盛的原因:政治:两宋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词曲便于抒发感情经济: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物质基础)社会:市民阶层的扩大,市井文化生活的需要(通俗化)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2、元曲:是散曲和元杂剧的的合称。散曲兴起于宋代,到元代散曲创作进入繁荣阶段。庄谐杂出,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元杂剧的成就 代表人物:关汉卿、马致远【设计意图】通过知识串讲和探究问题法,让学生在了解宋元世俗文化兴起的背景和影响。(6) 明清小说中国的小说发展经过哪些主要阶段?小说特点:数量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探究:明清小说空前繁荣的原因1、政治因素: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政治黑暗,官场腐朽,社会矛盾加剧,为明清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文人对现实进行批判。 2、经济因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工商业城镇兴起;新素材、新思想的涌现3、社会结构:市民阶层扩大4、思想文化(1)思想:反封建民主进步思想的产生;(2)文化: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高压(文人对社会不满)。5、科技:印刷术的进步6、小说体例,在经历了唐代传奇,宋元话本这一过程后,到明清时期已非常成熟。【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回顾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总结概括明清小说繁盛的原因。本课总结中国古代各阶段文学提现鲜明的时代特征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处于大变革时期,思想活跃,出现“百家争鸣”局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儒学逐步确立独尊地位,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弘的时代气势。 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清新疏朗,一扫当时浮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4、 唐代:政治统一清明,经济繁荣,对外开放,文化多元,科举取士,文学艺术全面辉煌,李白的诗歌,颜真卿的书法等都体现了盛唐气象。 5、宋元: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市民阶层兴起,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 6、明清:封建社会衰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