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教案.doc_第1页
新文化运动教案.doc_第2页
新文化运动教案.doc_第3页
新文化运动教案.doc_第4页
新文化运动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文化运动教案课标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教材分析:本课属于必修文化发展历程的“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的第二部分,它上承“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下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处于重要的知识关节点。这一时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比较丰富,可以在教学时适当引入,引导学生从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及影响。学情分析: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对预先设计的问题进行讨论,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形成认识,学会合作学习,并以此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中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内涵和意义的学习与探究,认识民主与科学的传播对于改造中国的积极影响,并进一步明确,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形成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以此培养民主意识与科学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2、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教学方法:1、教法:注重史料教学,力争论从史出;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引导和点拨。2、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1840年以来,为了摆脱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欺辱,中国人曾做了种种的努力。展示幻灯片展示:大趋势师: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却在甲午战争中败给了日本;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制度,换来的却是各派军阀无休止的政争和混战。无情的现实使得部分知识分子认为,要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重要的不是技术武器和西方的制度,而是在于改变中国传统的文化。于是,在反对尊孔复古的浪潮中,新兴的知识分子开始改造传统文化和国民心理的新文化运动。(二)内容讲授: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标要求: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开始的标志及代表人物。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从课标上来看,新文化运动这一课,要学习四块的内容:背景、兴起、内容、影响。其中主要内容和影响是重点和难点。师:先来学习第一部分内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幻灯片展示: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师: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是什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思考一下。(提示: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学生回答,教师评价、总结、幻灯片展示:1、思想文化:(直接原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师: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沿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对维系专制统治的封建思想却没有进行系统的、彻底的批判。意愿是开为首的大小军阀为了维护其统治,继续利用封建专制思想来禁锢人们的头脑,竭力推崇作为封建专制制度精神支柱的孔孟之道。在北洋政府公开下令祭祀孔子,尊孔读经,大肆推行蒙昧主义的同时,社会上孔教会、尊孔会等各种组织也纷纷出现,鬼神迷信之说广为流行。幻灯片展示:袁世凯像、袁世凯复辟帝制时在天坛祭天图及文字材料(略)。师:袁世凯这种大搞尊孔复古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复辟帝制的前兆。我们知道,辛亥革命以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所以二者之间必然产生积累的冲击。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新文化运动产生的政治背景),结合视频思考一下在政治方面面临的是什么样的背景呢?幻灯片展示:2、政治方面: 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北洋军阀专制独裁。师:同学们,从视频上我们了解到,民国虽然建立了,但是在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及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中国社会不仅没有出现实质性的变化,反而因为传统权威的阶梯、新的权威没有建立,使得整个社会更加混乱。幻灯片展示:3、经济方面:(根本原因)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师:在经济上,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呼声也更加高涨。师:就这样,1915年的中国,一方面,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另一方面专制统治盛行;一方面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尊孔复古逆流出现,所以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应运而生了。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情况。幻灯片展示: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师:请同学们先看一下课本然后一起说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的标志是什么?前期的指导思想、主要阵地、活动基地各是什么以及代表人物都有谁?幻灯片展示:1915年陈独秀青年杂志幻灯片展示:陈独秀像及文字材料: 陈独秀,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清末秀才,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早年曾接受康梁的维新思想,后留学日本,曾参加反对清王朝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辛亥革命后,面对日趋黑暗的社会现实,他认为中国人没有觉悟是“造成今日危殆势”的根本原因,指出“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主张首先在思想上进行启蒙,把人民从专制及其意识形态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师:陈独秀曾经留学日本,参加过辛亥革命,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他思索着辛亥革命问什么会失败,为什么帝制复辟会发生,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他认为问题的关键是要唤醒国民,培植国民的民族精神。他把希望寄托在辛亥革命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身上。因此,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其后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新青年发表了大量宣传新思想的文章,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发展,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幻灯片展示:青年杂志图片,新青年杂志图片。师:大家都知道,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是北京大学,那么,为什么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呢?这里,其实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蔡元培。请同学们看下面三则材料。幻灯片展示:材料一: “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效,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材料二:他先后聘请了只有前清秀才学历的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只有中专学历的梁漱溟为北大教师,只有相当于大专学历的鲁迅为教师。材料三:(蔡)多次拜访(陈独秀),他去陈的住处拜访陈时,因陈习惯晚睡晚起,他就耐心地坐在门口的一只小板凳上,等待着年龄小他一轮的陈独秀醒来想一想:为什么北京大学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学生回答,教师评价总结: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提出办学方针“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就是材料一所体现的内容。材料二、三讲蔡元培请北大教师的一些情况。蔡元培邀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到北大任教,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齐集北大,二他们的新思想又主要通过新青年杂志发表,新青年迁到了北大。同时,蔡元培也人用一些有专长而思想守旧的,如刘师培,辜鸿铭等,因此当时,经常会出项这样一种情况:上一节课的教员西装革履,下一节课的教员则长袍马褂。幻灯片展示:北大教员汇集的油画图师:请同学们看这幅画(逐一介绍: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辜鸿铭,让学生对这些人物有大致了解)幻灯片展示:胡适像及文字材料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实用主义哲学大师杜威高徒,1917年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文章要言之有物。在1922年的新青年上,胡适曾写过一首题为希望的诗。“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幻灯片展示:李大钊图像及青春文字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李大钊。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青春是李大钊发表的著名文章。他号召青年为创造一个青春的国家而奋斗。幻灯片展示:鲁迅像及文字材料: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早年留学日本,1918年初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毛泽东称赞他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鲁迅狂人日记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辜鸿铭吗?对他熟悉吗?辜鸿铭,他被称为一代怪才,他怪在哪里呢?接下来我们来看材料,了解一下辜鸿铭。幻灯片展示:辜鸿铭像及文字材料: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师:正是这些人在北大同台讲学,从而使北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各派并存,百家争鸣的局面。表面上看,这一方针不偏不倚,实际上是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因为在专制盛行的当时,它为新思想学者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宽容的环境。(过渡)这场新文化运动究竟想向人们宣扬什么呢?结合课本,请同学们找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三提倡三反对”: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师:那么我们现在逐一讲解。首先,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幻灯片展示:材料: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师:同学们看这则材料,材料中“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什么呢?实际上,“德、赛两先生”是“民主”和“科学”的英文单词译音的谐称。那么,它们具体又有什么含义呢?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再点拨)民主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和民主思想;科学指自然科学和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认识事物的科学法则。幻灯片展示:为什么新文化运动特别强调民主和科学这两个内容,它不但是内容,还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原因:一是制度落后,即封建专制制度,给中国带来严重的危害,二是科学技术不发达,迷信思想盛行。师:由于当时尊孔复古的思想很严重,反对借孔孟之道恢复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突出问题,而反对迷信只能借助科学。同时,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制度来批判在当时还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因此,“民主”和“科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两大口号和主要内容,成为新文化运动“新”的特点。 师:接下来学习第二个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什么是旧道德?什么是新道德?为什么要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幻灯片展示:图:靠不住的师: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的矛头直指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许多进步的报刊也通过漫画的形式群众宣扬新道德,反对旧道德。1920年,杨清磬在上海的解放画报上发表靠不住的一图。图中一中国妇女正孤苦无依地背靠着一根刻着“三从四德”的石柱,而在风起云涌的世界进步潮流下,石柱正摇摇欲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旧道德主要是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三纲五常”体现了整个封建统治的各种关系,成为封建立法的指导思想,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控制人们思想、防止人民“犯上作乱”的思想武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强调从个人有独立自主权利的观点出发,提倡独立思考,反对依附古人,反对盲从封建权威,反对做习惯势力的奴隶。所谓新道德,指自由、平等、独立等。幻灯片展示: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新道德:自由、平等、独立等师:同学们看一下这则材料:幻灯片展示:“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 “非独不能以孔教为国教,定人未来之宪法,且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陈独秀师:这是陈独秀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批判,实际上是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那么,为什么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师:原因: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子逐渐变成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和礼治秩序的一尊精神偶像。新文化运动要反对专制,就必然要批判作为其精神支柱的孔子之道。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康有为反对共和,以及其他帝制余孽的倒行逆施,都打着尊孔的旗号来蛊惑人心。树起“打倒孔家店”的旗号,其目的就是彻底否定传统道德,确立新道德。幻灯片展示:课堂探究:新文化运动时提出 “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猛烈抨击旧文化,而现在我们却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你认为两者矛盾吗?为什么?师:(提示)分析这样的问题,要考虑当时时代背景和今天的不同,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再进行总结:这是由当时特殊的社会条件所决定。 当时社会得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与封建势力之间的较量,当然要瓦解封建势力的思想基础,动摇封建礼教在中国的主导地位,解放思想,以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需要注意的是,新文化运动中所摒弃的是儒家思想中的消极部分,即封建礼教,等级观念。而今天我们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是儒家思想中积极的部分-仁爱,和谐的处理人际关系等内容,以推进和谐神会的建设。而这是有根本区别的,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问题。结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师:好,下面我们来学习: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什么是新文学,什么是旧文学?二者有什么区别?我们先不急着回答,先来做一个诗歌对照题。幻灯片展示:上邪,无标点上 邪 我 欲 与 君 相 知 长 命 无 绝 衰 山 无 陵 江 水 为 竭 冬 雷 震 震 夏 雨 雪 天 地 合 乃 敢 与 君 绝 -汉乐府民歌师:世人都知道这是一位大胆、痴情、情感奔放的女子发出的痴迷而挚烈的爱情誓言,那么放在现在,这样一个誓言,用我们的话语来表达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幻灯片展示: 天啊!我要和你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绝。除非是山没有了丘陵,长江、黄河都干枯了,冬天雷声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与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您断绝!师:现在请大家仔细对比一下,这两段文字有何不同?这种变化有什么意义?师:我国文学所以能出现前后这么大的差别和变化,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功不可没。新文化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新青年先后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化革命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请同学们看课本第55页面的内容,看看陈独秀、胡适各提出了什么主张。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两人都主张要进行文学领域的变革,在文学的内容和形式方面进行改革;这里要改文字,改语言,改文体,改形式,最重要的还是要改什么啊?要改内容,为文学注入新的内容和新的精神,建设平易、通俗,言文合一的新文学。为适应文学革命的发展,新青年后来改用白话文出版。幻灯片展示:第一首白话诗;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胡适蝴 蝶师:(过渡)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来,时代又赋予了她新的内容,什么新内容呢?师:十月革命以后,新文化运动的新内容就是宣传十月革命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而在中国首先举起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大旗的人物是谁呢?师: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地欢呼:“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同时,在1918年,李大钊、陈独秀等创办了每周评论杂志,积极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邓中夏、周恩来等一批先进青年纷纷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先后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者。(过渡)新文化运动从前期宣传民主和科学,再到后期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意义和影响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最后一部分内容,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再归纳讲解。幻灯片展示: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评价)性质:前期: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后期:无产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运动。师:首先,我们来了解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在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以宣传民主和科学为主,把斗争的锋芒指向封建制度的孔教,属于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而十月革命后,特别是五四运动后,转向研究和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从而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新文化运动由一个资产阶级文化运动转变为一场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接着我们来看一下积极影响幻灯片展示:积极性: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3、解放人们的思想4、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条件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师:首先,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以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平等学说为理论指导的新思想,起到了初步启蒙的作用。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为新思潮传播和科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新文化运动启发民众的民主主义的觉悟,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后期传播社会主义思想,使得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有了明确的思想旗帜,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为中国革命新曙光的到来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维新运动也促进了中国的新闻事业、教育事业、出版事业的兴起,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文化的起点。通过上述,我们可以说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师: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讲了积极方面的影响,我们再来学习它的局限性。幻灯片展示:局限性:1.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