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发展课标教学要求 1 知道 公车上书 2 简述康有为 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特点 3 简述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分析其特点 4 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5 认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之 回顾 戊戌变法的背景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政府的黑暗腐朽统治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成为新的政治力量 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1 政治因素 2 经济基础 3 阶级基础 4 思想基础 历史根源 材料二 布衣改制 事大骇人 故不如与之先王 既不惊人 自可避祸 康有为 请问 1 依据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维新思想有什么特点 托古改制 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材料一 康有为 一 维新变法代表人物 2 康有为为什么要请出2000多年前的孔子 以孔子之口说出维新变法的要求 3 康有为借助儒家经典来宣传维新主张的利弊得失各是什么 1 封建主义正统思想在知识分子中根深蒂固2 策略 借孔子的权威论证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 减少改革阻力 3 根本原因 反映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利 以儒家思想为武器 打孔子旗号 巧妙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减少阻力弊 反映了资产阶级软弱性 他们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3 阅读课本 说说康有为从事了维新活动的哪些实践 办学堂讲学 著书立说 上书 创办报刊 组织团体 在万木草堂讲学 宣传维新思想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发动公车上书 标志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中外纪闻 北京 上海成立强学会 梁启超 1873 1929 材料 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 在变官制 代表作 变法通议 思想主张 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顽固派宣传伸民权 设议院 变法图存 变法之本在于培养人才 兴办学校 改变科举制度 变法能够成功 在于改变政治制度 时务报 主编 严复 1854 1921 封建君主是 大盗窃国 主张国家属于人民 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观今日之世变 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 代表作 创办报刊 思想主张 天演论 国闻报 1 民主君仆 主权在民2 借进化论阐述维新变法主张 简要评述严复对君权论的批判 阅读课文 完成表格填写 天津 天演论 国闻报 1变法图强2兴民权 建立君主立宪制3发展近代工业 冲决君主之网罗 借进代论阐述维新变法主张 变法通议 仁学 广州北京上海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借助儒家思想来宣传维新思想 中外纪闻 上海 时务报 湖南 维新派这些作品及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 反对封建专制 主张兴民权 提倡新学 建立君主立宪制 发展资本主义 变法图强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泰西各国皆设议院 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 民不可者不必强 制治固有本也 而四海之内 万民之众 同甘共苦 先忧后乐 若理一人 上下一心 君民一体 尚何敌国外患之敢相凌辱哉 郑观应 盛世危言 议院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 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立行宪法 大开国会 以庶政与国民共之 行三权鼎立之制 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 请定宪法开国会折 请回答 1 材料一和材料二主张有何异同 分析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 同 设议院 行君民共体异 后者还主张立宪法 行三权鼎立根本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二 维新变法运动 一 第一阶段 宣传维新思想 1 康 梁是如何传播维新思想 著书立说 学堂讲学 创办报纸 成立组织 中外纪闻 国闻报 时务报 万木草堂时务学堂 强学会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变法通议 仁学 天演论 2 维新思想的传播与发展在中国社会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 影响 1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2 为戊戌变法组织力量 制造舆论 二 第二阶段 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1 开始标志 2 创办报刊 3 组织学会 4 成立学堂 公车上书 使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康有为在广州办万木草堂 谭嗣同 陈宝箴在湖南成立时务学堂 为维新变法培养人才 中外纪闻 时务报 推动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康有为在北京 上海成立强学会 维新运动迅速开展保国会 保浙会 保川会 保滇会 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阅读课文思考 1 哪些因素促成了维新变法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实践阶段 康有为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一 百日维新发生因素 1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特别是1898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直接原因2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根本原因3 康 梁等人维新变法图存强国宣传4 有见识的知识分子 有爱国心官员 光绪皇帝急切变法强国图存 三 第三阶段 维新变法运动高潮 百日维新 2 百日维新涉及那几个领域的内容 光绪帝为什么没有完全采纳维新派的主张 二 百日维新 维新变法运动高潮1 施政纲领 2 开始标志 3 主要内容 应诏统筹全局折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 定国是诏 1 政治2 经济3 文教4 军事 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军事方面 建立新式军队 精练陆兵 改习洋操 实行征兵制 添设兵海军 文教方面 开办京师大学堂 各地设中小学堂 兼习中西科 废除八股开设经济特科 选派留学生等 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人参政议政 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保护农工商的发展 奖励创新发明 准许官民上书言事 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有人认为 变法内容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愿望与要求 具有较大的进步意义 但也有人认为 变法内容是一种落后的体现 戊戌变法内容之 各抒己见 3 为什么说 百日维新 基本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 在政治上允许一定的言论自由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议政 在经济上制定了一些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文化上也采取了一些打击旧学 提倡新学的措施 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因此百日维新基本上反映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 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但没有涉及设议院 开国会 定宪法等政治主张 也没有提出实行君主立宪 答案 维新变法运动背景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维新思想进一步传播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它的基本要求是抵抗侵略 设立议院 发展经济 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其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光绪帝为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接受维新派变法图强 挽救民族危亡的主张 光绪帝虽然采纳了维新派提出的许多主张 但根本没有涉及设议院 开国会 定宪法等政治主张 也没有提出实行君主立宪这一要害问题 这说明光绪帝的变法诏令绝不是实行一种民族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路线 由此可见 光绪帝仍然是封建皇帝 在国家政治体制这一根本性问题上 他不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3 当代著名史学家胡绳说 认为光绪皇帝是一个维新派的皇帝 也就是说 这个皇帝是代表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利益 企图实行一种民族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路线 只是遭到了惨败 这种看法不符合历史事实 试结合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 目的和百日维新的内容 说明胡绳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万国报馆 议论沸腾 成以瓜分中国为言 若箭在弦 省括即发 海内惊惶 乱民蠢动 瓜分豆剖 浙露机芽 恐惧回惶 不知死所 恐自尔后 皇上与诸臣虽欲易安旦夕 歌舞河山而不可得矣 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二自台事后 割让台湾 天下皆知朝廷亡不可恃 人无固志 奸宄生心 加以贿赂昏行 暴乱于上 胥役官差 蹙乱于下 乱机遍伏 即无强邻之逼 揭杆斩木 已可忧危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五书 请回答 1 据以上材料 指出康有为提出上述变法思想的历史背景 答案 1 历史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后 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华 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国内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材料三皇上若决定变法 请先举三者 一日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 而采天下之舆论 取万国之良法 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 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 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 三曰设待诏所 许天下人上书 康有为 应诏统筹全局折 请问 2 据以上材料概括康有为变法主张的目的和内容 并作简要评价 目的 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亡 抵制日渐兴起的国内反抗 维护清朝统治 主要措施 在皇帝支持下进行变法 采取三大举措 一是大集群臣 诏定国是 二是设上书处 许天下士民上书 三是设制度局 重定章程 评价 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 具有爱国性 主张变革社会 具有进步性 也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妥协软弱性 三 维新变法的结果 无力回天 1 新旧势力的交锋2 变法失败的标志 戊戌政变3 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的标志 戊戌政变 一 新旧势力的交锋 背景 代表人物 举措 态势 旧势力 新势力 新政措施的推行 旧 慈禧太后为首新 光绪皇帝为首 慈禧解除翁同和的职务 任命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 荣禄等人暗中密谋慈禧训政 抵制新政 光绪革除礼部两名尚书和四名侍郎 任命谭等担任军机章京 拉拢袁世凯 游说列强落空 光绪帝和维新派形势危急 二 戊戌政变的导火线 三 戊戌政变过程 1 谭嗣同带光绪帝密旨夜访袁世凯逼慈禧太后交权 2 光绪帝接见伊藤博文 1 慈禧太后临朝听政 废除新政 除京师大学堂 2 囚禁光绪帝3 屠杀戊戌六君子 林旭 谭嗣同 刘光第 康广仁 杨深秀 戊戌六君子 杨锐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1 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说明什么问题 从中我们能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根本原因 主观原因 a 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b 脱离广大人民群众c 依靠没有实权皇帝d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 而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 2 教训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中国近代化道路是漫长而坎坷 四 维新变法的历史意义 1 性质 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2 政治 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具有爱国性 3 经济 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4 思想 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具有启蒙性 促使中华民族觉醒5 文化 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 推动了近代文化和教育事业发展6 习俗 摒弃陈规陋俗 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 引领时代新风 4 阅读材料 材料一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 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立行宪法 大开国会 以庶政与国民共之 行三权鼎立之制 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 请定宪法开国会折 材料二一日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 而采天下之舆论 取万国之良法 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 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 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 三曰设待诏所 许天下人上书 康有为 应诏统筹全局折 请问 材料一的观点同材料二相比有何变化 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变化 变化 不再提兴民权 设议院 开国会 主张以君权变法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 康有为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变革 5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光绪帝委任梁启超办理大学堂和译书局事务 擢升 破格提拔 谭嗣同 刘光第 杨锐 林旭等为军机章京 参预新政 负责起草变法的诏令 材料二 光绪帝还命令各省总督巡抚将6月11日以来的新政诏书印刷给各州县 令教官详细讲解 并在督抚衙门悬挂 2 材料二中光绪帝令各省 将6月11日以来的新政诏书印刷给各州县 你认为光绪帝颁布的这些 新政诏书 有何积极意义 1 根据上述材料 将光绪帝为推行变法所采取的措施逐条列出 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1 破格提拔和重用维新人士 下令各省总督巡抚宣传变法诏令 严厉打击阻挠变法的封建官僚 对积极参加维新事务而受打击者予以保护 提升和激励 2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预政权 材料三 9月初 光绪帝又将阻挠新政的礼部尚书 官职名称 怀塔书 许应揆和四个待郎全部革职 同时提升因积极参加维新事务而受礼部压制打击的王照 以示激励 以上材料均选自 中国近代现代史 戊戌变法 请回答 3 材料中 光绪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行变法 但是这些措施都不能使变法顺利进行 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原因 答案 3 没有发动群众只依靠维新人士来推行变法 力量有限 变法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使得变法诏令的贯彻受到阻挠和破坏 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政矿务宜筹也 不变则彼富而我贫 考工制器宜精也 不变则彼巧而我拙 火枪 舟车 电报宜兴也 不变则彼捷而我退 约章之利病 使才之优拙 兵制陈法之变化宜讲也 不变则彼协而我孤 彼坚而我脆 摘自薛福成 筹洋务议 变法 材料二乃知其治乱之源 富强之本 不尽在船坚炮利 而在议院上下同心 教界得法 兴学校 广书院 别考课 使人尽其才 育才于学校论政于议院 君民一体 上下同心 此其体也 轮船 火枪 洋炮 水雷 铁路 电线 此其用也 摘自郑观应 盛世危言 自序 请回答 1 归纳材料一的基本主张 并判断其阶级属性 2 材料二比材料一的思想有哪些突破 其根本要求是什么 1 学习西方科学 实行经济 军事改革 富国强兵 阶级属性为地主阶级洋务派 2 由学习科技到学习先进政治制度 由经济改革到政治改革 实行君主立宪 根本要求是发展资本主义 材料三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 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 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治也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 以国会立法 以法官司法 以政府行政 而人主总之 人主尊为神圣 不受责任 而政府代之 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会合为一体 国安得不强 摘自康有为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请回答 3 材料三反映了维新派的哪些思想主张 如何评价 答案 3 定宪法 开国会 实行君主立宪 三权分立 康有为等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 试图依靠皇帝实现其主张 由于脱离群众而失败 但是变法实践具有进步意义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精简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县公务接待管理办法
- 税费政策落实服务新质生产力
- 企业安全管理培训讲稿课件
- 出警现场安全意识培训课件
- 2025生殖实验室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一号文件题库及答案
- 出租车每月安全培训课件
- 导游基础模拟练习题+答案
- 2025年苏州市存量房买卖合同
- 2025商铺租赁合同律师拟定版本(律师拟定版本)
- 甲状腺手术甲状旁腺保护
- 2023年法律职业资格《主观题》真题及答案
- 施工项目部会议管理制度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04
- 欢迎一年级新生入学课件
- 译林版七年级上册英语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100篇含答案
- 单位委托员工办理水表业务委托书
- 矿山生态修复监理工作资料编制内容和要求、施工监理主要工作程序框图、工程施工与监理表式
- 夫妻婚内财产协议书(2024版)
- 小菜园租赁合同范本
- DL-T1342-2014电气接地工程用材料及连接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