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二 第四章 第八节 能源的利用与开发 学案.docx_第1页
粤教版必修二 第四章 第八节 能源的利用与开发 学案.docx_第2页
粤教版必修二 第四章 第八节 能源的利用与开发 学案.docx_第3页
粤教版必修二 第四章 第八节 能源的利用与开发 学案.docx_第4页
粤教版必修二 第四章 第八节 能源的利用与开发 学案.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节能源的利用与开发学习目标 1.了解能源及其分类.2.了解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树立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的意识.3.了解新能源的开发,了解开发新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一、能源及其分类1.能源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资源,它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2.分类(1)按照基本形态分类能源通常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所谓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之于自然界,未经人类加工转换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海洋能、地热能等.二次能源是指从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转化而来的能源,如电能、氢能、焦炭等.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概念实际上反映了人类对能源的两种利用方式.从一次能源到二次能源是人类对能源利用方式的飞跃.一次能源经过加工后,实现了不同能源的转换,大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和使用范围.(2)按来源分类可将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属于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不可再生能源.(3)按目前应用广泛程度分类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目前普遍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常规能源.核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等属于新能源.(4)按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分类可分为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清洁能源(也称“绿色环保”能源):太阳能、风能等.非清洁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二、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1.能源危机化石能源的不断枯竭而造成的能源供应短缺.(1)常规能源储量有限,开发不合理,浪费严重;按现在的消耗速度,石油只能供开采约40年,煤只能供开采约200年,天然气也只能供开采约60年.(2)人类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3)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问题.2.环境污染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使用导致了巨大的环境污染,污染了大气,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下列诸多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土壤酸性化、生态平衡的破坏.3.我国面临的环境和能源问题十分严峻.三、能源的开发1.节约能源,开发可替代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新能源,研究清洁能源是缓解当前能源危机及保持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有效措施.2.人类未来大力开发的新能源有:核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海洋能、氢能等.即学即用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能量被使用后就消失了,所以要节约能源.()(2)自然界中石油、煤炭等能源可供人类长久使用.()(3)人类应多开发与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4)人类不断地开发和利用新的能源,所以能量可以被创造.()(5)大量煤炭和石油产品在燃烧时排出的有害气体污染了空气,改变了大气成分,使环境恶化.()2.如果每人每年节约用电1千瓦时,那么,全国13亿人口节约用电1年相当于_ t标准煤燃烧释放的能量.(标准煤热值为2.93107 j/kg)答案1.60105解析由题可知,共节约的电能为e1.31093.6106 j4.681015 j,则emq,m kg1.60108 kg1.60105 t.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导学探究请结合图1中煤炭、石油的开采画面以及废气污染的情景,思考以下问题:图1(1)自然界中能量是守恒的,不用担心煤炭、石油等能源的消耗,这种观点正确吗?(2)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答案(1)错误(2)见知识深化知识深化1.能源的开发与利用:(1)能源的分类.从人类使用能源的先后将能源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新能源:太阳能、沼气、地热能、核能等.从能源的来源可分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用完后在短期内不可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从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可分为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清洁能源:不污染环境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非清洁能源:对人类环境造成污染的能源,如石油、煤等.(2)常规能源与新能源的转化途径:2.环境问题:(1)温室效应: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增大而形成.主要原因是煤炭和石油的大量消耗而产生的废气.(2)酸雨: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在降雨过程中溶入雨水,使其成为酸雨.(3)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大气中受到阳光中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二次污染物质.(4)浮尘:常规能源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浮尘.3.人类与能源的关系:(1)有利方面:能源的利用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善,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的经济飞跃和生产革命,都与新的能源和动力机械的利用密切相关,能源消耗的多少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不利方面:能源的大量使用会给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如大气污染、温室效应、酸雨等,对人类造成很大的危害.(3)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发展方向.对常规能源合理有效地利用,保留环境与生态平衡.开发新型清洁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研发节能的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例1二氧化碳对长波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地球表面发出的长波辐射到大气层以后被二氧化碳截获,最后使大气升温.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像温室的玻璃一样,只准太阳的热辐射进来,不让室内的长波辐射出去,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这种效应叫温室效应.这是目前科学界对地球气候变暖进行分析的一种观点,根据这种观点,以下说法不能成立的是()a.在地球形成的早期,火山活动频繁,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当时地球的温度很高b.经过漫长的时间,地壳的岩石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二氧化碳减少,地球上出现了生命c.由于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的活动,导致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大,地球上的气温正在升高d.现在的地球正在变暖的原因是工业用电和生活用电的急剧增加,使电能和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答案d解析地球形成的早期,地壳不如现在牢固,地球不如现在稳定,火山活动频繁,符合地质的发展规律.由于火山的喷发,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进而导致当时的地球气温升高,选项a成立;由于多种原因,其中包括岩石中的矿物成分与水、氧气、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使地球上的岩石进一步分化,最后形成土壤,二氧化碳减少,形成了适合生命生存的条件,则选项b成立;由于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的活动,大量地使用常规能源,导致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大,地球上的气温正在升高,故选项c成立;生活用电和工业用电使电能向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会产生热,但不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选项d不能成立.例2瀑布从20 m高处以q103 m3/s的流量竖直落下,流进底部的水轮机后再以2 m/s的速度流出,水轮机再带动发电机发电.如果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80%,那么发电机输出的电功率有多大?(瀑布在山顶的速度可忽略不计,g取10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1.58105 kw解析根据能量的转化分析可得,瀑布竖直下落后减少的机械能为mghmv2,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功率为pq0.81031030.8 w1.58105 kw.针对训练近年来我国建立了许多风力发电厂,某地平均风速为5 m/s,已知空气密度是1.2 kg/m3,有一风车,它的风叶转动时可形成半径为12 m的圆面,如果这个风车能将圆面内10%的气流动能转变为电能,则该风车带动的发电机功率是多大?答案3.4 kw解析在t时间内作用于风车的气流质量mr2vt这些气流的动能为mv2,转变成的电能emv210%所以风车带动发电机的功率为pr2v310%代入数据得p3.4 kw.1.(能源和分类)(多选)能源可划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自然界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需要依靠其他能源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能是二次能源 b.水力是二次能源c.天然气是一次能源 d.焦炉气是一次能源答案ac解析电能是二次能源,a正确.天然气和水力都是自然界中现成的能源,是一次能源,b错误,c正确;焦炉气是焦炉厂运作生产时产生的衍生物质,故不是一次能源,d错误.2.(能源的利用及环境问题)下述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a.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b.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c.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代替公交车d.限制使用电动车答案b解析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时会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私人汽车代替公交车会使汽车对汽油的消耗量增加,带来的空气污染物增多;限制使用电动车不能改善空气质量,故b选项正确.3.(能量守恒与能源)(多选)关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能源是有限的,无节制的利用能源,是一种盲目的短期行为b.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d.不断开发新能源,是缓解能源危机、加强环境保护的主要途径答案acd解析化石能源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同时加强环境保护.4.(能源的开发)风能是一种环保型能源,风力发电是风吹过风轮机叶片,使发电机工作,将风的动能转化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