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加、减法混合和乘、除法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及再认识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5页例1、例2。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主要教学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加、减法混合,乘、除法混合,有加减法和乘除法混合以及含有小括号的四种混合运算类型。例1主要通过应用加、减法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来明确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例2通过解决“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明确乘除混合法运算的顺序。教材中创设了“冰雪天地”的生活情境,以解决在“冰雪天地”中游乐时的实际问题为载体,加强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并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3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有了进行混合运算的基础,因此计算课的教学,学生相对会感到比较枯燥乏味,教学时我注重依托情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在生活情境中,学生的好奇心强,利用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可以时一步加强对运算顺序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教法和学法的分析。新课标指了出教师是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积极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掌握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方法。教学中,首先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再采用演绎推理法,使学生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并掌握混加、减法混合和乘、除法混合运算,并通过小组合作,总结归纳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知识与技能,然后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加强训练,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智力。二、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混合和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通过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演绎推理、归纳总结的方法。(4)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体会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混合和乘、除混合法的运算顺序。难点:帮助学生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和口算卡片。设计意图:主要是依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借助直观的形象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和难点。五、教学过程(一)复学准备(1)口算下列各题。24+12= 364= 158-26= 89= 47+25= 48-19= 1244= 2403= 75015= 64+36= 10025= 546=(2)笔算下面各题25515= 647+258= 925-146= 31224= 教师指4名学生板演,余者独立练习,然后集体订正。设计意图:旧知识的回忆主要是为了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揭示课题。教师:我们已经学习掌握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计算方法。假如老师把四则运算混合在一起,大家能不能计算呢?(也许能)想不想一起来探究学习呢?(想)(板书课题:加、减法混合和乘、除法混合运算)(2)创设情境教师: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 打篮球、乒乓球) 你知道北方人冬天喜欢玩什么吗?(滑雪、打雪仗.)今天我们来解决滑雪场上的数学问题。教师出示教材第23页的滑雪场情境挂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学生在小组中自己提出问题,并说一说,议一议。A、 图画上画了些什么?显示了哪些信息呢?人们各自在做些什么呢?B、 图画上智慧小精灵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现在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设计意图:运用情境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贴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要探究的数学问题。(3)探究例1教师:在这副挂图上大家已经了解了很多信息,并提出许多问题,我们再来研究智慧小精灵给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出示例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教师让学生阅读信息内容,理解题意。要求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应怎样列式计算呢?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教师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再在小组中合作交流,然后指名汇报。学生汇报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a. 72-44=28(人) b. 72-44+85=113(人) 28+85=113(人)汇报交流:请列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的学生分别说说解答思路.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两者思路是相同的都是先求中午离去44人后剩下的人数,再求现在滑冰的人数,只是第二种方法列出了一道 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这样写比较简单.教师:加法和减法混合在一个算式里,应按怎样的顺序计算?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小组中议一议使学生明确:只有加、减法的算式,应按从左到右依将次计算。板书:72-44+85 =28+85 =113(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强调加、减混合计算的脱式书写格式.设计意图:组织学生根据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再比较解答过程,发现知识,体验计算过程,理解计算顺序。(3)探究例2出示例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教师指名读题,理解题意。你会怎样预计6天接待多少?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再在小组中合作交流,并各自列出综合算式。指名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算式。学生汇报时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方法。方法1:先算出平均每天接待的人数,再求6天接待的人数,列式为:9873 6方法2:先算6天里有几个3天,再求6天接待的人数,列为:63987。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独立解答并列式计算,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根据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两道算式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小组中议一议,明确:只有乘、除法的算式应按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师生共同完成答题过程,板演时教师强调计算步骤书写格式。板书:987 3 6 6 3 987=329 6 =2 987= 1974 (人) =1974(人)说一说下列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试着用递等式算一算。a.75-9+23 37+56-24b.75516 27164组织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说一说,议一议。教师指几名学生板演解答过程,然后集体订正。(3)师生共同归纳计算顺序。教师:通过前面的教学,你们认为加、减法混合和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并归纳出同一级运算的计算顺序。(板书: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设计意图:根据计算体验,总结归纳出同一级运算的计算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容易理解掌握。(三)应用反馈(1)完成教材第5页下面的“做一做”。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并指名说一说运算顺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运算顺序。教师指几名学生板演解答过程,然后集体订正。(2)完成教科书第8页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中讨论交流,集体订正。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过程,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课堂小结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了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五)课堂作业第8练习一第2、3题。板书设计:加、减法混合和乘、除法混合运算例1:72-44+85 例2:987 3 6 63987=28+85 =329 6 =2987=113(人) =197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保安服务合同范本
- 装饰合同家具补充协议
- 租用纺纱设备合同范本
- 餐饮服务购销合同范本
- 装卸合同违约补充协议
- 2025年店内装潢施工合同范本
- 装修附件购买合同范本
- 餐饮设备经营合同范本
- 男朋友签的协议合同书
- 装潢材料供应合同范本
- 中控ECS-700学习课件
- 2017修订《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
- 抚顺顺特化工有限公司2000吨-年原甲酸三甲酯、1000吨-年DL-泛解酸内酯、200吨-年S-氰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2023年江苏省环保集团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11.1)-2.10分布的其他特征
- 网约车巡游出租车专题培训课件
- 微笑的力量课件
- 2023年西南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幼儿园音乐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课件
- 江苏省社会组织网上办事系统-操作手册
- CNC机加工作业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