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产业扶贫情况汇报[范本]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9/8852d6f4-515c-4d84-ab50-374cf3caa1cb/8852d6f4-515c-4d84-ab50-374cf3caa1cb1.gif)
![某市产业扶贫情况汇报[范本]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9/8852d6f4-515c-4d84-ab50-374cf3caa1cb/8852d6f4-515c-4d84-ab50-374cf3caa1cb2.gif)
![某市产业扶贫情况汇报[范本]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9/8852d6f4-515c-4d84-ab50-374cf3caa1cb/8852d6f4-515c-4d84-ab50-374cf3caa1cb3.gif)
![某市产业扶贫情况汇报[范本]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9/8852d6f4-515c-4d84-ab50-374cf3caa1cb/8852d6f4-515c-4d84-ab50-374cf3caa1cb4.gif)
![某市产业扶贫情况汇报[范本]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9/8852d6f4-515c-4d84-ab50-374cf3caa1cb/8852d6f4-515c-4d84-ab50-374cf3caa1cb5.gif)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市产业扶贫情况汇报一、基本情况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处,总面积3011平方公里,辖8镇5乡2个管委会366个行政村,总人口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2万人。全市共有省级贫困村42个,深度贫困村23个。XX年底未脱贫人口3660户10330人,贫困发生率1.99%。二、建立健全机制,提供有力保障产业是强市之本、致富之源、脱贫之基。近年来,我们狠抓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全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打造苹果和食用菌两大产业集群,积极构建农产品加工和电商物流两大功能园区。先后出台了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扶贫项目评审论证管理办法带贫企业及新型经营主体认定标准等文件,实现了产业加快发展、贫困人口加快脱贫的良好态势。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定期听取脱贫攻坚工作汇报,研究机制体制问题,有效指导工作开展;对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进行调整充实,成立脱贫攻坚工作指挥部,主要领导分别担任政委和指挥长,下设专门的产业发展小组,相关领导担任组长,重抓重推,以上率下作用得到体现。XX年以来,我市先后召开了30余次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60余次不同层次推进会、协调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压实工作责任。资金保障。XX年以来,各级财政投入我市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共计5313.63.13万元,实施产业项目98个,其中,老果园改造项目10个,苹果栽种植项目5个,食用菌项目21个,花椒种植项目14个,蔬菜种植项目3个,中药材种植项目2个,养殖项目15个,水果种植项目9个,设施农业项目18个,小额贷款贴息项目1个,覆盖贫困户4233户15730人。当年脱贫贫困户都达到2个以上产业项目覆盖,为贫困户稳定脱贫提供保障。科技保障。不断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根据各农业部门优势,结合贫困村、贫困户农业产业发展实际,采取技术培训、送科技上门等方式,大力普及现代种养技术,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帮扶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结合农时季节,不断深化“送科技下乡”活动,不定期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到贫困村授课。通过不同形式,加大对贫困户在信息提供、政策宣传、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支持,让贫困户至少掌握1-2门农业技术。三、扶持特色产业,增强造血功能积极发展优势产业。苹果,实施百年果业振兴工程,全市面积稳定在70万亩,参与果农13.5万户50万人左右。通过各项扶贫政策扶持,贫困户大力发展双矮苹果和老果园改造项目,贫困户发展苹果面积达到4530亩,覆盖贫困群众1100余户4000余人,户均增收2400余元。烟叶,全市面积5万亩,覆盖6个乡镇76个行政村4500余户烟农。XX年对种烟贫困户扶持资金13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396户1624人、种烟3424亩,人均收入4000余元。食用菌,全市规模1.2亿袋,参与群众5万人。通过服务带动、托管分红、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等方式,带动贫困群众1720户5384人,发展食用菌215.62万袋,户均增收XX元左右。特色小杂水果,在川口乡、函谷关镇、焦村镇、西阎乡等乡镇,积极发展葡萄、软籽石榴、樱桃等特色水果,贫困群众共计发展2600余亩,覆盖576户2104人,户均增收XX余元。总之,通过落实产业项目补贴政策,激发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花椒、葡萄、蔬菜、樱桃等种植规模也不断扩大。推进产业扶贫基地建设。积极实施产业扶贫“百千万”工程,围绕果、烟、菌、牧、菜、药等特色农打造一批产业扶贫基地、产业增收大棚,引导、督促已建成的扶贫产业基地和产业增收大棚规范管理,完善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已建成培训就业基地5个、产业就业基地44个、产业增收大棚125个,带动贫困人员就近就业,人均月增收1200余元。实施光伏扶贫工程。一是村级光伏电站项目。第一批光伏扶贫村级电站项目总投资约4000万元,覆盖8个乡镇20个村,今年6月前可并网发电,可带动1124户贫困户脱贫增收,户均增收3000元。二是户用分布式光伏扶贫。目前已备案201户,每户月发电量500多度,每户每年预计增收近4000元;其余户用分布式电站将于今年6月前建成并网。创新电商扶贫。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载体,发展电商企业达59家,建立“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网点外83个,引进单品电子商务平台总部基地10个、香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300余家。解决农民的“买难”和“卖难”问题,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交易额1.4亿余元,带动800余名贫困人员增收致富。四、探索产业扶贫模式,拓宽增收渠道发挥本地龙头企业的支撑作用。依托我市丰富的果、菌、牧、烟、菜、药等特色产业,形成规模化的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带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以食用菌产业为例,XX年以来,我市昌盛菌业、鑫联菌业、鸿丰菌业等食用菌企业共为1720户贫困户提供优质菌棒215.6万袋。主要模式,一是托管分红模式。全市以“全程托管,定额分红”为主要形式,先后为327户贫困户代管代养菌棒39万袋,每户每年分红平均在1800元以上。二是服务带动模式。采取“让利提供菌棒,全程跟踪服务,高价回收产品”的形式,户均每年增收XX元以上。三是转移就业模式。以安置农村富裕劳动力和贫困人口在基地就业为主要形式,累计为5000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实现劳务收入1200余万元。昌盛公司以该模式安置尹庄镇及周边乡镇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贫困人口在基地就业,两年来,累计用工达800余人,实现劳务收入1200余万元。四是技能培训模式。以实地培训和到村培训为主要形式,对全市菇农和贫困户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全市累计举办培训班20余次,培训XX余人次,提高了贫困户就业技能水平,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其中,昌盛公司先后聘请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农科院等全国知名专家来基地免费举办培训班,对全市菇农和贫困户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两年来,累计举办培训班12期,接受培训人员达1000余人次。在这里边,带贫企业的托管分红模式和金融扶贫的办法,从某种程度上能够实现把贫困户联结起来,发挥扶贫资金放大效益,变“死钱”为“活钱”,变“输血”为“造血”,变“兜底”为“保富”的目的。发挥引资企业的带动作用。作为灵宝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温氏畜禽养殖一体化项目,于XX年3月31日正式签约,落户焦村镇。在罗家村规划建设种鸡孵化生产基地,基地占地200亩,建设标准化鸡舍35栋,总面积17640平米,存栏种鸡22万套,年出栏肉鸡2500万羽,年产值预计达5亿元以上,可带动900户以上合作家庭农场主实现增收致富。目前发展养户20多户,建成养殖大棚26个。计划再建设一个容纳3050个养殖大棚的温氏肉鸡养殖小区,预计总投资1000万元,解决焦村镇276户858人以及周边乡镇部分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进一步放大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发挥金融扶贫的助推作用。实施精准扶贫小额信贷工程,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积极向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小额贷款,扶持产业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各金融机构积极实施金融基础设施工程,建成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点43个,有效助农取款点610个,惠农服务点240个。探索助推“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的特色金融扶贫,支持焦村镇杨家村食用菌生产,累计投贷3000万元,惠及合作社33家、菌农3000人。农村信用联社扎实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党员爱心工程”活动,创新推出“贫困户+合作社+带贫企业+政府扶贫基金担保”四位一体扶贫贷款模式,用金融活水撬动产业、带动项目、共享发展,有效破解了贫困户缺劳动力、缺资金、缺项目、缺抵押担保等难题,目前累计向44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3.81亿元,通过这种模式,贫困户人均年增收2500余元。发挥土地流转的辐射作用。我市的盛丰果品专业合作社是集优质苹果生产、无毒苗木繁育、果品贮藏销售为一体的龙头农业合作社。XX年3月,投资300余万元,在苏村乡东里村流转土地200亩,建设现代双矮苹果示范基地,栽植新优品种1.6万株,着力发展栽培新模式、生产新技术、管理新体系“三位一体”的高山精品果品生产示范区。目前基地已经基本建成,初具规模。该社基地流转的200亩土地中涉及东里村贫困群众3户8人,土地面积17.7亩,年可实现土地流转收入8850元。XX年3月,苏村乡孙家沟村申报实施蔬菜大棚基地项目,项目实施地位于东里产业扶贫基地南区,流转土地20亩,投资37万元,其中上级拨付扶贫项目资金30万元,帮扶单位灵宝市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筹措资金7万元,建成了高标准全钢架双模温室蔬菜大棚18座,精准扶持孙家沟村42户贫困户。五、下步工作打算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挖掘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好产业扶贫工作,使更多贫困农户依托产业发展走上致富之路。强化扶贫基地带贫功能。在已建成的产业扶贫基地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奖补政策,引导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建设产业扶贫基地,2018年争取建设扶贫培训基地9个,产业扶贫基地90个,产业增收大棚900个,带动3000人就近就业,为贫困人口稳定实现脱贫发挥积极作用。加强产业扶贫技术支撑。加快科技推广步伐,加大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提高农牧业产量和效益。全面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建立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服务机制,大力推行技术人员包村包户服务责任制,确保每户农民有一名技术人员长期包户指导,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大力开展农牧民技术培训,以培育有文化、有技能、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采取办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广播电视讲座、技术咨询等形式,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使全市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全部轮训一遍,户均有一个科技明白人。加大产业扶贫投入力度。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玻璃制品钢化工应急处置分析及对策
- 家庭照护员应急处置分析及对策
- 纤维检验员实操任务书
- 飞机透明件制造胶接装配工基础技能培训手册
- 飞机管工职业技能鉴定经典试题含答案
- 农作物种植技术员应急处置分析及对策
- 制动员基础技能培训手册
- 玻纤保全保养工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 普通研磨机床磨工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实操任务书
- EBU导管选择和操作长头指引导管课件
- MT/T570—1996煤矿电气图专用图形符号
- 燃气输配工程设计施工验收技术规范 DB11T 302-2005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严密性试验记录
- 河北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
- 工程材料采购方案(完整版)
- 部编本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全部课后答案
- 慢阻肺的健康教育
- CH-iVMS-4200部署方案
- 银河YH3120系列智能称重显示控制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