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渔歌子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词中的生字,会写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词.3.体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体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准备诗词内容的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自从我们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大家都积累了好多的古诗词,你能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背给大家听吗二,初读,读顺词1. 出示渔歌子,2.请同学们自己先借助拼音把这首词读准,读通,读顺.3.然后借助下面的注释,看看你能读懂什么.4.检查初读效果:(1)指名读.(是否读通读准字音) (2)看了下面的的注释,你有什么收获.三,再读,明诗意1.你读出了这首词描写是哪个季节的景物2.老师请你再好好读读这首词,仔细品味一下,哪一句给你的感受最好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3.生自主吟读,品味词意.4. 西塞山前白鹭飞, 在青翠葱茏的西塞山前,一群洁白如玉的鹭鸶在碧空中飞翔.(青山,白鹭,一动一静,这是一幅多么明丽,和谐的画面,如果诗人是一个摄影师,那他所摄取的这个画面应该是远景)把那份幽远,宁静给读出来.桃花流水鳜鱼肥:在桃花夹岸的苕溪里,无数肥美的鳜鱼在水底游动,或在水面嬉戏追逐着缤纷的落英.(桃花红,溪水蓝,鳜鱼跳,这是一幅多么艳丽,生动的画面)这一远一近的对比,这明丽与绚烂的对比,你能通过朗读出现出来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寸不须归,(一个斜字,写出了春风的柔,春雨的细,)他头戴青竹笠,身披绿蓑衣,迎着斜风,冒着霏霏细雨,遨游在大自然的画幅里,显得多么逍遥自在!如此美景,怎么不令人陶醉,怎么不令景中之人流连忘返.读出那份无忧无虑,逍遥自在!5.此时此刻,展现在你眼前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整体感知)交流自己体会到的词所描绘的美丽春景.6.有感情朗读(背诵)诗句.四,精读,品词味1.师;短短27个字,为什么能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隽永清新,丰富秀丽的水乡风景图.古人的语言的究竟有着怎样的凝炼与绝妙呢 老师请同学们再细细品读这首词时,你能发现其中看似简单普通,却是作者别具匠心,反复斟酌推敲的词语吗2.品析青,绿青,绿是同一种意思吗 都表示绿色,为什么要用不同的字 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绿色的词(一个字的),翠遥望洞庭山水翠(那是一种活泼的,充满生命力的绿);碧碧玉妆成一树高(富有光泽的绿);苍日暮苍山远(深沉的绿);葱(浓厚鲜活的绿)为什么这么多表示绿色的词,作者偏偏用了青和绿呢 能不能用其他的字来代替,或者,能不能把青,绿的位置换一下 你自己试着替换读读看,再与诗的原句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学生品读,说自己读后的感受.A, 词义不符;(举例说明)B, 音律不和谐.(举例说明)看似简单直白的两个字,却是作者反复推敲,斟酌的结果,那简单就是惟一的.瞧,我们学着诗人,用心去读,去观,去品,去悟,总会有深妙的体悟和发现.五,了解诗人,品味诗情1.那么这个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的人到底是谁呢 请同学们再次用心地读读全词,连题目,作者都读.学生自主探究.(1) 有可能是渔人:A,趁着春水涨,鳜鱼肥,多打鱼,好养家,连斜风细雨都不顾.B.从诗题渔歌子,这首好像应是渔歌,所以那人应是打鱼的渔人.是一个勤劳的渔人,读这两句诗.(2) 有可能是诗人.诗人为这美丽的山水所陶醉,他觉得这斜风细雨也是一种美,所以留恋不归.(3) (只要说得有道理,都应肯定)2. 了解作者:(出示灯片: 张志和:初名龟龄,字子同,唐肃宗时弃官归隐,没有回故乡浙江金华,而到湖州居住,常常在船上漂泊,自称烟波钓徒.他归隐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国家处于动荡不安的纷乱之中.在这种情势下,他因为无力佐治,只得避居江南水乡,以悠闲自在的渔家生活寄托了作者向往自由和热爱自然的情怀.)看了这段介绍,你有了什么新的想法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此诗,作者明写渔父,暗写他本人,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正反映向往自由,热爱自然的情怀.3.再诵古诗,读出韵味师引:作者多么希望自己能远离世俗的争斗,在这样和谐秀丽的大自然中自由生活读作者多么希望劳动人民以自己的勤劳,获得这样一份安宁的生活读作者多么希望人们能远离战乱,永远过着这样幸福美好的生活读(层层递进)六.课外拓展,升华诗情:1.师:张志和的渔歌子表现了潇潇春雨洒江天之时,渔人既在劳作,又观美景的无限情趣,寄托了作者向往自由和谐生活的美好意愿.这首词流传至今一千多年,不仅历代传唱,而且诗家骚人多仿其体式,意境或词句翻出新作.其中就有宋朝诗词大家苏轼.他甚至把张志和的诗句直接嵌入其中:浣溪沙宋 苏轼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2.学生读通诗句.师:此诗与张志和的词,在格式上有什么不同 (比张词多了几句)既然模仿张的诗,有的甚至是直接引入,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我们来看苏轼这诗题下的自注:题注:玄真子渔父云云,此语妙绝,恨莫能歌者,故增数语,令以浣溪沙歌之.生读,说说你是怎么是理解这段话的(师在学生自悟的基础上,简单解释,尤其恨莫能歌者 这只有超然于世外的烟波钓叟才有这样的心境,这样的话语,他人难能仿此,恨莫能歌者表现东坡对张词的推重心意.)3.学生自读苏轼的浣溪沙简单理解诗意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苏轼推重张志和的词,仅仅是因为张词的语言妙绝吗(张在词中所表达的情怀,正是苏轼想要释放的心情,简介苏轼他一生仕途坎坷,为官期间,他关心人民疾苦,当时,国家动荡不安,他自己也被一次又一次的贬职所以,他也怀有和张志和同样的心愿.张俨然成了苏轼的知音.张和苏隔朝隔代,几百年的时空(10371101)(730约810)竟然因一首渔歌子而联通,孤傲与清高的心灵相通了,智慧与才情相融了.我们何其有幸通过这些美妙和文字来体悟春雨中的另一番情趣意致.)(再出现渔歌子)让我们再一次来读读渔歌子.七.总结,升华.有一位诗人说:再美的诗,也美不过春天的一棵树.所以,再好的文字营造的风景,也比不上身边这触手可及和活生生的大好春光.同学们,让我们回到现实,回到我们身边的春天,在校园里寻找春天,去大自然感受春天,也用我们的心我们的笔表达春天吧.教学反思在渔歌子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读,去了解词的大意,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词意,特别强调让学生比较同是描写江南春景的两首词的异同. 但是从课堂效果来看,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是教师过于注重结果比较异同,忽视了过程的体验朗读感悟词中描绘的美景,体会词人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的乐趣.让学生初读正音,自学了解词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番之后,就让学生比较和前一首词的异同,从学生发言情况来看,学生只能勉为其难地从表面说说想法.因为学生还没有很好地去体验,感受渔歌子这首词所描绘的江南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桃花,青笠绿蓑,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老师没有带领学生走进词的意境,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学生如何能够感受两首词的不同呢 课堂上如果让学生再多读读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感悟,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四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关于名著的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农村社会保障与发展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计算机一级试题库+答案(附解析)
- 2025年中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题库(附答案)
- 2025年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培训必考题库及答案
-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新光源助航灯光设备项目提案报告
- 飞机特种设备检测与修理工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石雕工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屋面防水维修工程施工方案
- 林权纠纷调处专题讲座课件
- 给排水管类取样送检指南
- 真空包装机作业指导书
- 质子泵抑制剂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 中医医院处方笺模板
- GB/T 4170-2006塑料注射模零件技术条件
- GB/T 12363-2021锻件功能分类
- 水调歌头-公开课教学设计 省赛一等奖
- 《番茄工作法图解》课件
- 报价单模板及范文(通用十二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