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1.4 地球的圈层结构.doc_第1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1.4 地球的圈层结构.doc_第2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1.4 地球的圈层结构.doc_第3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1.4 地球的圈层结构.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目标要求】1.地震波的波速及传播特点,区别横波与纵波。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特别是地壳的特点。3.岩石圈概念,软流层知识。【巩固教材稳扎稳打】1.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_和_两大部分。 ( ) a.地壳与地幔 b.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 c.生物圈、岩石圈 d.水圈与大气圈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 ) a对火山喷发物的研究 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c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 d abc都可以3.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 b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c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4.古登堡界面是 ( ) 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5.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石圈是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组成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6.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 (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岩石圈 a. b. c d【重难突破重拳出击】1.横波只能穿过地壳、地幔和内地核,据此判断:地球内部圈层中物质为液态的是() a上地幔b下地幔c外地核d内地核2.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3.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 ( ) a外地核 b岩石圈下部 c软流层d地壳下部4.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大的是 ( )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 c.太平洋 d.四川盆地5.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 ( )a.氮和氧 b.气体和悬浮物 c.氢与氦 d.碳与氧6.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 ( )地表水 地下水 大气水 生物水a.b. c. d. 7.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上部c.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包括大气圈全部、水圈及岩石圈上部8.下列现象与对应圈层不正确的是 ( )a.极光大气层 b.流星现象大气层 c.印度洋地震岩石圈 d.赤潮水圈【巩固提高登峰揽月】1读图1-16回答下列问题。图1-16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1)在左图中填上地震波代号。p:纵波 s:横波。(2)无论纵波还是横波在经过a界面时,速度都明显加快,a为_界面,其以上部分a为_;横波经过 b界面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减缓,b为_界面,其以下部分c为_,其以上部分b为_。2.读图1-17地球的外部圈层示意图,回答: 图1-17地球的外部圈层示意图(1)填图:在图中填出地球的四大圈层。a.岩石圈 b.水圈 c.大气圈 d.生物圈(2)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大圈层尽管组成物质、分布空间不同,但他们都是以_为共同球心的圈层。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发生在_圈,由此引发的海啸主要发生在_圈,流行性疾病主要在_圈传播。【课外拓展超越自我】根据下列材料绘一幅“地球的局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具体要求:地壳厚薄不一,陆壳厚,洋壳薄。 岩石圈由上地幔顶部和地壳组成。软流层的位置正确。材料: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可以看出,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大洋部分平均为地下17千米处),叫做莫霍界面;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处,叫做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把地球内部分成三部分:地壳、地幔和地核。在上地幔上部有个软流层,大约在地下80400千米处,一般认为这里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之上为岩石圈,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构成。14地球的圈层结构【巩固教材稳扎稳打】1 b 点拨:整体上把握地球的圈层结构。2 c 点拨:此题考查了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球内部的知识,目前主要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来获得。a b只能研究地壳的一部分。3ac点拨:此题考查了有关地震波的知识,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三态物质,而横波的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的物质。4 b 点拨:此题考查了不连续界面的位置,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界线,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界线。5bc点拨:此题考查了有关岩石圈的知识。岩石圈是由岩石构成的,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它和地球的外部圈层关系密切。6 a点拨: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等,这些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重难突破重拳出击】1c点拨: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2b点拨:此题考查了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知识,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但和岩石圈的关系也较密切。3c点拨:软流层是上地幔的一部分,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衰变生热,温度很高,使岩石处于塑造状态,局部地区发生熔融流动。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4a点拨:大陆地壳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较大洋地壳厚;硅铝层在山区和高原要厚些。青藏高原是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5b点拨: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氮和氧。6d点拨:水圈包括地球表层所有的水体类型。7bc点拨: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8d点拨: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磨擦生热而燃烧发光,形成流星现象;来自大气外的高能粒子(电子和质子)撞击高层大气中的原子生成美丽的极光;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断裂,发生地震;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由此可见,赤潮发生在水圈和生物圈。【巩固提高登峰揽月】1点拨:此题考查了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虚线表示地震波传播速度慢,应该是横波;实线代表纵波。从深度上和内部圈层的划分的图上信息可以看出:a是莫霍界面,a是地壳,b是古登堡界面, c是地核,b为地幔。【答案】(1)图略,左侧虚线处填s,右侧实线处填p。 (2)a是莫霍界面,a是地壳,b是古登堡界面, c是地核,b为地幔。2点拨:联系实际,考查学生对四大圈层的理解及读图、填图能力。【答案】(1)略 (2)地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