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2.2 气压带和风带 同步练习1.doc_第1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2.2 气压带和风带 同步练习1.doc_第2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2.2 气压带和风带 同步练习1.doc_第3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2.2 气压带和风带 同步练习1.doc_第4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2.2 气压带和风带 同步练习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1 2.2 气压带和风带同步练习【目标要求】1.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模式,掌握大气环流运动的规律。2.了解1月、7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3. 了解季风的形成和分布,知道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4.了解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基础知识】1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b高气压带均由冷空气冷却下沉而成 c北半球盛行的风是西北风d赤道低气压带南邻东北信风带2图2-12中,哪一幅是北半球西风带 ( )图2-122000年8月13日,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沉没。读图2-13,回答34题:3巴伦支海风大浪急,此时盛行风是( )a西风 b极地东风 c冬季风 d海陆风 4.当亚欧大陆内部气压为1036百帕,北太平洋中纬海区气压为1004百帕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出现汛期 b.拉普拉塔河流域出现汛期 图2-13c.埃塞俄比亚高原万紫千红,一派生机 d.江汉平原上的农民抢栽水稻 图2-14表示某地气温(曲线所示)和降水(柱状所示),回答56题。5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图2-14a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 b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6气温曲线a部位气温最高的原因是 ( ) a正午太阳高度大,天气晴朗少雨 b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c气压带和风带北移 d受高原地形影响 【重难点】1据报道,在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所降的酸雨,大部分是从西欧国家工业 区的排放源传送过去的,其传送方式是 ( ) a东北信风 b中纬西风 c极地东风 d台风读下图的等压线图,判断23题:2该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 ) a亚洲高压 b亚速尔高压 c北美高压 d夏威夷高压 3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百年未遇的大洪水,与图中气压中心直接相关的是 ( ) a该气压中心减弱,迅速南撤 b该气压中心西北侧偏南暖湿气流的影响 c该气压中心强盛,迅速西伸北进 d该气压中心长时间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4.关于上海和开普敦两城市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图2-15a.两地雨热都同期 b.开普敦气温较高的月份,上海气温也较高c.上海降水较多的月份;开普敦降水也较多d.开普敦受高压控制的季节上海盛行偏南风5英国人见面打招呼,习惯问:今天天气怎么样?这取决于 (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面状况 d工业污染6青藏高原基本上不受冬季风的影响,而夏季风却可进入青藏高原的东南部,这是因为 ( )a夏季风的势力强 b冬季风的势力强 c夏季风的厚度比冬季风大 d夏季风影响各地的时间比冬季风长7.关于上海和开普敦两城市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雨热都同期;b.开普敦气温较高的月份,上海气温也较高; c.上海降水较多的月份;开普敦降水也较多; d.开普敦受高压控制的季节上海盛行偏南风。 8天气情况对大型运动会的运动员成绩和会场组织工作影响很大,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召开的理想日期是 ( ) a4月5月 b7月8月 c8月9月 d9月10月【能力提高】1读图2-16,回答:图2-16(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气压带、风带的名称: ; ; 。(2)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由于随季节变化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冬季向 移动。(3)下列现象所出现的时间与图a所表示的时间相符的是 ( ) a东南沿海台风频繁 b亚洲高压势力强大 c华南开始进入雨季 d印度一带盛行东北季风(4)试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说明下列现象产生的原因: 南美巴西高原干湿季节交替,说明: 。 意大利罗马冬雨夏干,说明: 。 西欧终年温和湿润的原因是 。2.读图2-17,判断:图2-17(1)为 半球的 气候。(2)为半球 的 气候,气候特点是 。(3)为 气候,分布在 两侧,气候特点是 。(4)为 气候, 地区面积最广,最典型,气候特点为 。【延展】1.读示意图2-18,回答:图2-18(1)此图表示北半球 季气压状况,此季节大陆上低气压把 气压带切断,使其仅保留在海洋上。(2)画出a、b两处季风风向并标出名称。(3)季风形成有两个原因,a处季风形成主要是因为 ,b处季风形成还因为 。2图2-19是四个地点1月()和7月()气温及降水情况示意图,据之完成下列要求: 图2-19(1)a属于 气候,其形成原因是 。(2)b属于 气候,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是 。(3)c属于 气候,这种气候特点的形成原因是 。(4)d属于 气候,世界上流经这种气候类型区域的大河是 。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基础知识】 1a 点拨: 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空气在南北纬30度附近下空堆积下沉形成的,北半球的西风带是西南风,赤道低压带的南侧是东南信风带。2c 点拨:北半球的西风带是由副高(30n)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60n),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的风,从图上可知c正确。3b 点拨:根据图中沉没点的位置看出,该点位于极圈内,且已知此时风大浪急,所以应位于极地东风带的控制下。4b 点拨: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季,布拉马普特拉河处于枯水期;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处于干季,草木枯萎;江汉平原上的土地正处于休整期。5d 6a 点拨:此题组主要考查学生对气候类型的判断以及对大气热力作用的理解。由图知气温曲线和降水情况,最冷月在7月温度在20以上应为南半球热带,由于气温高时降水多,气温低降水少,也推知应为热带草原气候。对南半球而言,夏半年太阳高度角大,且白昼时间长,故气温最高;而故本题第5题为d,第6题为a。 【重难点】1b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和对大气环流知识的运用能力,由西欧和北欧的相对位置可以知道应为西南风把形成酸雨的条件传送过去的。2d点拨:由经纬度位置及等压线图数值的分布可知,该高压中心在太平洋副热带位置。3b 点拨:若是a项则南方成涝,若是c项则南旱北涝,若是d项则长江中下游出现干旱。4c点拨:上海为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为夏季(7月),气温较高为夏季(7月);开普敦为南半球地中海式气候,雨季为冬季(7月),气温较高为夏季(1月)5b 点拨:英国属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6 c点拨:青藏高原地势高,阻挡了势力强但冷而重的冬季风。7c点拨:上海为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为夏季(7月),气温较高为夏季(7月);开普敦为南半球地中海式气候,雨季为冬季(7月),气温较高为夏季(1月)。8d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降雨集中在7、8月份,而春季华北地区春旱严重,多大风天气,只有秋季,秋高气爽,天气非常适宜。 【能力提高】1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对区域自然地理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a、b、c三个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的移动方向;第(4)题关键明确巴西高原、罗马、西欧它们的气候类型分别为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答案】 (1)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压带 中纬西风带 (2)太阳直射点 南 (2)a (4)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受到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终年受西风控制2点拨:主要考查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来判断分析气候类型。据常见气温、降水分配图的一般特点,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根据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来判断此气候类型位于哪个半球。以“温”定带,缩小范围。根据气温曲线,特别是最冷月平均气温,判断该地气候属何种热量带。以“雨”定型,确定目标。即据降水季节分配状况,确定降水分配类型。【答案】(1)南 温带海洋性(2)北 亚热带季风气候或季风性湿润 前者夏热多雨,冬温降水减少,季节变化明显;后者冬夏温差比前者小,一年中降水分配也较前者均匀(3)热带雨林 赤道 全年高温多雨(4)地中海 地中海沿岸 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和多雨【延展】1点拨: 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夏季大陆升温快,气温高,形成热低压,把地球上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使其仅保留在海洋上。冬季相反,气压中心随着季节发生变化,形成亚洲季风。海陆热力性质是形成季风带的重要原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答案】 (1)夏 副热带高 (2)风向略,a处为东南季风,b处为西南季风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2点拨: a全年高温多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