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的副作用--论竞技体育带给社会的“伤痕文化”.doc_第1页
竞技体育的副作用--论竞技体育带给社会的“伤痕文化”.doc_第2页
竞技体育的副作用--论竞技体育带给社会的“伤痕文化”.doc_第3页
竞技体育的副作用--论竞技体育带给社会的“伤痕文化”.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竞技体育给社会带来的“伤痕文化”杨延波 (新乡市三十中学 河南 新乡 453002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体育在蓬勃发展的同时所出现的一些诸如“兴奋剂”、“黑哨”、“假球”以及“裁判问题”等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提出应从体育道德、体育法制,完善组织,改革体制等方面入手,修复中国竞技体育辉煌背后所附带的累累伤痕,为今后中国体育能够步入健康、有序的良性循环提供有益参考。关键词:竞技体育;社会;伤痕文化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在他的不朽诗篇体育颂中对体育给予了至高无上的评价,他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在诗中唱道:“你像是容光焕发的使者,向青年人致意。你像高山之颠出现的晨曦,照亮了昏暗的大地。”他赞美体育,把体育看成是美丽、正义、勇气、荣誉、乐趣、培育、进步与和平的化身。这样体育就成为奥林匹克运动所追求的人类真善美最高境界的重要手段。10 这正是皮埃尔德顾拜旦所期盼的体育发展的理想境界。但是随着世界体育职业化、商业化的趋向日益明显,竞技体育中商品意味日益浓厚,为获取巨额奖金和利润,人们不择手段去追逐金牌,弄虚作假、操纵比赛、贿赂裁判,使用暴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非法服用兴奋剂,类似的丑闻屡见不鲜。这些弊端导致了有技术无理想,得金牌失道德的体育异化现象,呈现出一种人体与精神背离发展的畸形状态。1 同时也使纯洁的体育变得瑕疵斑斑,给社会带来了伤痕累累,使人们的心理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1 竞技场上的杀手兴奋剂兴奋剂问题是盛名、厚利、重奖刺激带来的负效应,也是深深烙在21世纪现代体育人心中的一块印记。在新世纪的今天兴奋剂就像是一个黑色的幽灵,趋之不散,赶之不尽。近年来,服用范围之广,遍布世界各地;被查出人数之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运动员使用的兴奋剂种类也越来越多。从1986年奥运会时,国际奥委会最初规定的禁用药物8种发展到现在的100多种,靠生物化学因素提高运动水平,靠骗人的伎俩取得荣誉之风愈演愈烈,已成为体育运动中的一个“毒瘤”。它在竞技场上塑造“超人”的同时也断送了运动员的运动生命。1987年原联邦德国的优秀女子铅球选手德雷瑟,为了在汉城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而服用和注射了近100中药物,在一次训练中猝死年仅26岁。7 1988年在24届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上,约翰逊终究成为“兴奋剂的产物”,5年后又“旧病复发”受到了终身禁赛。兴奋剂的服用不仅损害运动员的身体健康,破坏了使用者的幸福,而且给体育的精神带来了重大危害,使人们对纯洁体育的信心日益下降,动摇了人们对优异成绩和奖牌的信任感。这个困扰着国际体育界人士并且日益加重的危机,目前已经成为难以解决的世界性问题之一。反兴奋剂斗争最重要的出发点是维护运动员的权益,保护运动员的健康。而这一点绝对会被认为是符合道德的。然而我们也不要忘记一个事实,那就是竞技体育运动特别是现代竞技体育运动从来就不是为了增进运动员的健康,但是要保护运动员的健康。如果可以假设一个没有任何兴奋剂的理想环境,运动员的健康是不是就从此无忧了呢。回答是否定的。我们看到无数运动员为了人类的理想和精神,为了给人们带来力与美的享受,同时也是为了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牺牲了自己的健康和青春甚至生命,这就是竞技体育运动。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桑兰的微笑、阿里的胸怀和一百多位长眠于珠峰冰雪绝地登山勇士的理想。从事现代竞技体育运动,如果希望对健康没有一点影响是不太可能的,但要尽一切可能维护和保护运动员的健康。长达30余年来,使用兴奋剂与反对、禁止兴奋剂的两股力量进行了的顽强地较量,自从国际奥委会成立医务委员会以来,已经在世界各地建立了20多个药检中心,各国际体育组织也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财力,但兴奋剂的斗争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这场看不见终点的战争还将继续进行下去。2“黑哨”、“假球”中国体育呼唤公平竞争的春天所谓“黑哨”一般来说是指体育运动竞赛中的裁判工作人员收授他人财物在执行比赛裁判过程中枉法裁判,造成偏袒一方球队损害另一方荣誉或利益的行为的泛称。回首中国足球走向职业化的道路,难道留给我们的就仅仅只有“假球”、“黑哨”。从1992年国家体委颁布了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决定到1993年在上海、大连、广州等11个足球试点城市以联办的形式建立足球俱乐部,开始了中国足球联赛的历程,再到21世纪的今天中国实行足球超级联赛。伴随着新体制改革的不完善与中国足协对运行机制的控制不力,导致了足球俱乐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赛风不正、消极待赛、打假球、吹黑哨等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一些运动员和裁判员成为金钱的奴隶,使得一场场严肃且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竞赛变成一场场令人愤憾的儿戏,这不仅从心理上挫伤了广大运动员、教练员的兴趣和热情,而且给以后的训练竞赛笼罩了一层阴影,使得不正当的竞争得以横行,同时也给无数的观众和球迷带来了巨大的失望和创伤,其恶劣的社会效果难以估量和弥补。2001年12月广州吉利足球俱乐部宣布退出中国足坛,并首次向媒体公开披露他们所遭遇的“黑哨”问题,从此掀开了中国体坛上的反黑风暴。5 在这样复杂、混乱而又伤痕累累的氛围中,我们又怎能期盼中国足球走向光辉灿烂的明天。在世界赛场上无数次的落后我们可以容忍,无数次的被拒之门外我们可以接受,因为我们有千千万万对中国足球充满希望的球迷,但面对国内足坛的恶劣现象,他们漠然了,他们悄悄地离去了。因为这些丑恶现象如同把他们置于万丈深渊,永远也无法看到黎明的曙光。看来我们不能再等待了,中国体育应急呼公平竞争的春天,同时唤回那深深挚爱着体育的人们的支持与鼓励。3 裁判公平的象征还是公正的杀手当我们看到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剑客在同意大利决赛中被匈牙利裁判“黑”掉时,当裁判将本应是韩国运动员梁泰容的体操金牌误判给美国运动员保罗汉姆时,当俄罗斯名将涅莫夫在体操单杠决赛中高水平完成的整套动作后,裁判出尔反尔,受到全场观众长时间的嘘声时,我们不禁要问:本应是公平象征的裁判员,为什么会变成了公正的杀手呢?裁判员作为竞赛活动的组织者、主持者和协调者,承担着依据竞赛规则、规程对运动队、运动员在竞赛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取得的成绩、名次、胜负作出有效评判的重大职责。在竞赛场上,裁判员是竞赛规则的人格化的象征,是公正、公平的代表,是规则的执行者和规则尊严的维护者,因而裁判员被称之为“赛场上的法官”,掌管者运动员的生死大权。一些裁判员因其公正、准确、严明的裁判道德行为享有荣誉,受到观众、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尊重。而有些裁判员却因政治原因、种族主义或狭隘的地方主义及行贿受贿等原因,执法不公、营私舞弊,成为阻碍体育事业发展的严重障碍。同时,他们的恶劣行为不仅给运动员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使其在运动生涯中留下终生遗憾,也深深打击了观众观看比赛的热情与执着。如果裁判员们没有忘记在开幕式上庄严的宣誓词:“我以全体裁判员的名义,保证以真正的体育道德精神,完全公正地执行本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职务,尊重并遵守奥运会的各项规则”,那么他们就应公正准确、严肃认真、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地在比赛中履行自己的职责。公正必将受人尊重,有意偏颇必将遭人唾弃。但愿在新世纪的奥运赛场上裁判员能言行一致,履行诺言,做好公正的捍卫者,而不是公正的杀手!4 还竞技体育本色,修复累累伤痕正如文中前面所述皮埃尔德顾拜旦在体育颂中对体育至高无上的评价那样,在新世纪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社会中,健全的体育法制建设和完善的体育道德建设应为体育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保驾护航,还竞技体育本色,修复竞技体育带给社会的累累伤痕。4.1 加强伦理道德教育 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加强机构道德建设。机构道德主要是指机构首脑及其决策的道德规范,一般是由机构规章和公务的主要执行人表现出来。这是机构管理目标的行为格式。机构道德的作用远远超出并制约着职业道德,在体育竞赛过程中,决策者的倾向、言论、形象及他们对不良倾向和违纪行为的处理态度,会形成一种道德舆论导向,对于运动员、裁判员和观众的道德规范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2)加强个体道德建设。首先要加强对运动员的道德教育。由于运动员职业的特殊性,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接受系统的文化教育。这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一个问题。因此,加强运动员的道德教育,要从人文素质教育入手,他们才能从心灵深处将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崇高的信仰,从而自觉地遵守运动员的各项道德规范。其次要加强裁判员和教练员的道德建设。这主要是指树立他们的道德义务和正确的荣誉观、节操观。单从兴奋剂的滥用上,我们就可以看到,绝大多数运动员是在教练员的唆使和指导下服用的,因为运动员金牌和奖牌的数量将抬高教练员的身价。这种“名利双利”的结果“实现”了教练员自身的价值,但是这是以运动员的名誉和生命为代价的。而裁判员不正确履行职业道德,只求个人私利的满足,则牺牲了运动员、教练员和观众的利益,甚至牺牲体育的最高宗旨。因此,国际裁判组织和国家体育组织要把对裁判员和教练员培训与教育纳入科学的管理轨道,从一个方面防止体育道德的滑坡。此外,反兴奋剂斗争也应该走出禁、查、罚的简单模式,从理论、道德和法律进行科学的界定和规范,将反兴奋剂的斗争纳入科学和法制的轨道,彻底从法律、道德和医学上解决兴奋剂带来的公平与健康问题。4.2 加强法制观念,要有法必依从奥林匹克运动会诞生至今,世界各国和各种体育组织都制定了体育法规,对体育竞赛和大众体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确定了体育竞赛实行公平竞争的原则,规定了体育运动中严禁使用禁用药物和方法,并确定了体育仲裁制度,对用兴奋剂、人才交流、参赛资格等问题而产生的重大纠纷进行仲裁。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在价值取向日趋统一的过程中,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国际体育法规将成为可能,法律的制订和完善是必要的,但有法必依也同样重要。根据新时期我国体育出现的各种问题,从长远观点出发,我们应加强体育立法工作,启动司法介入程序,加快体育法制建设的步伐,既是国家与社会形势发展的客观催动,又是新时期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快体育立法,强化体育执法,使体育工作全面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开创依法行政、依法治体的新局面。最终实现我国体育法制建设的总目标。4.3 体育组织要进行体制改革,引入监督机制体育竞赛能否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顺利进行,关键取决于体育组织机构和组织者的态度与观点,完善的监督机制更是必不可少。就拿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组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来说,随着奥林匹克运动跌宕起伏的发展,国际奥委会也在风雨飘摇中逐渐成熟起来。正如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相倚相伏,在奥林匹克创造灿烂的竞技体育文化的同时,一些寄生于奥林匹克,又腐蚀着奥林匹克的负面文化也滋生了。1998年末出现的美国盐湖城贿选丑闻如一颗重型炸弹落入国际奥委会组织中,也激起了社会各界对国际奥委会的纷纷责难。为了使盐湖城事件不再的重蹈覆辙,国际奥委会显示了根除腐败的决心,决定进行改革。但是提出奥运会举办城市遴选新方案,禁止国际奥委会委员参观奥运会申办城市,国际奥委会的部分会议首次向媒体开放,奥运会运动员参与国际奥委会改革,财政的公开等等这些改革措施虽然给国际奥委会带来了勃勃生机,但迫于社会的压力,改革者匆忙之中作出的决定,必定存在不可避免的新问题,如:内部利益集团可能公开化、合法化;组织类型由单一型转为混合型,管理难度加大;组织界面发生模糊,内部不被信任感增强,普通委员的权利弱化等。这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说明国际奥委会的改革还远远没有结束,改革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纵览古今,奥林匹克运动本身就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统一体,作为这一主体的管理机构,国际奥委会必定要为之悬设一个基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理想目标,理想与现实之间既永远保持“必要的张力”,又要不断打破“微妙的平衡”,从而促使具有勃勃生机的奥林匹克运动走向更加理想的崇高境界。奥林匹克这艘巨轮已缓缓驶入21世纪的航线, ,但我们国际奥委会还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坚信,它会领导奥林匹克运动在困难和挫折中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继续以其独特的方式,促进人类社会的和平、友谊和进步。参考文献:1 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4).2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评说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3 王岗,张大志,欲望竞技体育的“无间道”J,体育文化导刊,2005,(8).4 李润中,我国主要竞技体育腐败探析及应对策略J,安徽体育科技,20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