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1 专题1第3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课件(共36张).ppt_第1页
苏教版必修1 专题1第3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课件(共36张).ppt_第2页
苏教版必修1 专题1第3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课件(共36张).ppt_第3页
苏教版必修1 专题1第3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课件(共36张).ppt_第4页
苏教版必修1 专题1第3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课件(共36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容量瓶上需标有 温度 浓度 容量 压强 刻度线 酸或碱中的a b c d 0 5mol lh2so4溶液 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 l so4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 l 1 0 0 5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要点 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历史演变 理解原子的构成及核外电子排布 1 2 掌握原子核的组成 3 模拟实验 你认为这张纸可以永远撕下去而变的无穷小 还是撕到一定程度 达到了其最小的组成后就不能再继续撕了 公元前5世纪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 每样东西都是由最小的部分组成的 而这最小的部分不能再分 他认为物体可以不断的切割直到其最小部分 这最小的部分称为 atomos atom 原子 这个单词来源于此 哲学臆测 公园前5世纪 古希腊哲学家 从哲学角度提出 原子 byconventionthereiscolor byconventionsweetness byconventionbitterness butinrealitythereareatomsandspace democritus 德谟克利特 但实际上 存在的是原子 不可分割的意思 和空间 感觉上 存在的是缤纷的色彩 浓郁的芬芳 深深的苦痛 01 partone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1 道尔顿 实心球模型 who hypothesis hai p sis 一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2 汤姆生 葡萄干面包模型 葡萄干面包 who theory i ri 一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3 卢瑟福 核式结构模型 who theory 一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4 玻尔 电子分层排布模型 who theory 一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1803年 1897年 1911年 1913年 conclusion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道尔顿 实心球模型 汤姆生 葡萄干面包模型 卢瑟福 核式结构模型 玻尔 电子分层排布 20世纪初 量子力学模型 1 核式结构模型是哪位科学家提出的 a 波尔b 道尔顿c 卢瑟福d 汤姆生2 汤姆生提出了哪种原子结构理论 a 实心球模型b 葡萄干面包模型c 核式结构模型d 电子分层排布 课堂小练 02 parttwo 原子的构成及核外电子排布 2 1原子的构成及原子核的构成 在原子中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2 2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为了形象 简单的表示原子的结构 人们就创造了 原子结构示意图 这种特殊的图形 18 第1层 第2层 第3层 2 8 8 原子结构示意图 观察教材p29页图1 27几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核外电子是如何分层排布的呢 写出下列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 课堂小练 1 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结构示意图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排布 分析稀有气体的核外电子排布 结合其化学活动性 你发现了什么 失去电子 mg mg2 得到电子 o o2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小于8个时 在化学反应中总是得到或失去电子而达到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 氧化镁是如何形成的 2mg o2 2mgo 点燃 氧化镁的形成 金属na mg分别与非金属单质o2 cl2发生反应 生成氧化物和氯化物 填写下面表格 写出其化学式 1 2 2 1 1 2 6 7 失1e 失2e 得2e 得1e 化学式 naclna2omgomgcl2 课堂小练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反应时 容易失去电子 且只有正价 没有负价 而 容易得到电子 使最外层都达到 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非金属既有正价又有负价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2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 不发生变化 会发生变化 活泼金属 活泼非金属 8 原子核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总结归纳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 4 4得失电子趋势 易失易得元素性质 金属性非金属性 原子核外电子数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 易失去电子 显正价 正化合价 失去的电子数 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大于等于4 易得到电子 显负价 负化合价的绝对值 得到的电子数 1 用下面的结构示意图的字母填空 1 属于金属原子的是 2 属于非金属原子的是 3 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4 具有稳定结构的是 a b c c 课堂小练 03 partthree 原子核的组成 从这个表格上的数据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1 质子质量与中子质量相近 2 电子质量与质子 中子质量相比 可忽略不计 即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19 23 27 质量数 a 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 所得的数值 质量数 a 质子数 z 中子数 n 质量数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表示符号及意义 质量数 a 质子数 z 中子数 n 质子数 质量数 a 代表质量数 b 代表核电荷数 质子数 c 代表离子所带的电荷数d 代表化合价e 代表原子个数 氕 氘 氚 重氢 超重氢 试比较三种原子的异同 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质子数相同 中子数不同 质量数不同 氢 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核素 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 质量数 或中子数 不同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h2和d2是两种不同的单质 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元素 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 即核内质子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关于h 1h 2h 3h四种微粒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四种氢元素b 是氢元素的四种同位素c 是氢元素的四种不同微粒d 它们的中子数均相同 1 1 1 c 课堂小练 决定元素的种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