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必修三 陈情表 教案.doc_第1页
鲁人版必修三 陈情表 教案.doc_第2页
鲁人版必修三 陈情表 教案.doc_第3页
鲁人版必修三 陈情表 教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情表教案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结构,梳理写作思路。2通过诵读,积累文言词汇,积淀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3体会所陈之情。为完成教学目标,遵照“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诵读。采用速读、朗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点拔。避开详细透彻的讲解,以简要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或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品味。3以写促读。针对课文的重点、难点,设计合适的写作练习。对于学法,照应教法,我做了如下设想:1自主学习。学生自主疏通、反复诵读课文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诵读的能力。2分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3问题探究,针对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以上是对教法和学法的设想。下面说一下整个的教学流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文言文常规学习内容,我设想按以下几个步骤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一、学情调查,情境导入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李密的陈情表。“重重危难益坚忍,孝更绝伦足可矜。”古之鲍文芳,今者陈斌强。“最美孝子”陈斌强“绑着”妈妈去教书的故事感动了全中国。陈斌强是用行动注解孝道的好儿子,李密是用文字阐释孝道的好孙子。在陈情表中他将一个“孝”字演绎得惊天地、泣鬼神。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篇流传千古的至孝美文。课前已发下了导学案,主要检查大家对文言字词的掌握情况。通过以上检测,证明大家已经为学习这篇文章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我相信这样大家就能更加深刻地去领会文章的内涵,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了。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文本诵读、体会“孝”情。二、问题展示,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请同学们速读全文,思考: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李密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情感?(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二)具体研读1、李密是如何把他对老祖母拳拳的孝敬之情陈述出来,打动晋武帝的呢?请一二组同学朗读第一段。小组讨论展示。(历数童年的悲惨经历,四种不幸:父丧母嫁,多病零丁,门衰祚薄,夙婴疾病。)2、李密和祖母相依为命,这样的意思在第三段中也有照应,有强调,大家找一找看看是哪些句子。(“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教师点拨:我们在读这一段时,一定要注意语速要放得慢一些,语调要低沉一些,应该读出沉重、凄苦,似乎在叙述一个悲惨的故事一样。我们一起把第一段读一下。3、仅仅有第一段的悲苦说辞,能够打动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吗?晋武帝会不会认为这是他为保留名节坚辞不仕的托辞呢?这个问题对于李密来说至关重要,这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李密是怎样陈述的?请三四组同学朗读第二段。小组合作探究:本段哪句话“泄露”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臣欲奉诏奔驰实为狼狈”)“进”难在哪里?(进则无以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退”又难在哪里?(退则不能回报朝廷的知遇之恩)教师点拨:这几句话可以说是李密的真情流露,既有忠诚之心,又有孝顺之情,但忠孝不能两全,似乎让读的人也不由得为他着急。我想晋武帝当时也一定会有和我们一样的感受。所以我们在读这一处时要读得快一些,读出前面的感激,后面的急和为难来。我们一起把第二段再读一下。4、请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过蒙拔擢,宠命优渥。)5、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请五六组同学朗读第三段。小组讨论展示。(矜守名节。古代崇尚一种观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武帝同样怕李密也是矜守名节。本图宦达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 6、李密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请七八组同学朗读第四段。小组讨论展示。(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忠后尽孝。)三、达标训练,巩固提升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有人说,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但无论是形还是声,都是以一种浓浓的情感为依托,那就是孝情。请仿照下列例句,写出下文。例:读陈情表我们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读陈情表我们可以听到: (示例:少年孤苦无依的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帝王严厉催促的呵责,孝子忠诚恳切的哀告少年无助的哀叹,老人无奈的呻吟,孝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四、知识梳理,归纳总结有人说,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文章不是无情物,刘勰也说:“情为文之经。”只有注入感情,文章才能得以流传。同样,读至情之文也需要感情的投入,用心与作者交流,才能有更大的收获,才能感受到优秀作品带给人们的震魂摄魄的力量。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五、预习指导,新课链接作家毕淑敏说,“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下节课就让我们一起随着贾平凹去感受亲情,体味母爱。我不是个好儿子 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