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听颖师弹琴》课件(48张).ppt_第1页
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听颖师弹琴》课件(48张).ppt_第2页
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听颖师弹琴》课件(48张).ppt_第3页
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听颖师弹琴》课件(48张).ppt_第4页
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听颖师弹琴》课件(48张).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 中国五千年悠远的文明是由诗歌汇成的一条斑澜的河流 也是由音乐汇成的河流 古人喜欢听音乐 孟子就提到齐王好乐 论语 中载 子在齐闻 韶 三月不知肉味 古乐也美 韩娥的歌声能绕梁三日余音不绝 秦青放歌能 声振林木 响遏浮云 思来真令人心驰神往 今天 我们就随韩愈一同去领略一位唐代琴者的妙音 听颖师弹琴 唐韩愈 学习目标 1 体会作者感伤身世 缘琴而发的情感 2 学习本诗以实写虚的艺术表现手法 重点 诗歌的内容 艺术特色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难点 诗中以作者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产生的超越感官经验的综合性体验 作者简介 韩愈 768年 824年 唐代宗大历三年至穆宗长庆四年 年五十六 字退之 河南河阳 今河南省孟州市 人 祖籍郡望昌黎郡 今河北省昌黎县 自称昌黎先生 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 又称韩吏部 卒谥文 世称韩文公 唐代文学家 与柳宗元共同倡导 中唐古文运动 合称 韩柳 苏轼称赞他 文起八代之衰 道济天下之溺 忠犯人主之怒 勇夺三军之帅 八代 东汉 魏 晋 宋 齐 梁 陈 隋 散文 诗 均有名 著作有 昌黎先生集 古琴简介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 是汉文化中的瑰宝 它以其历史久远 文献瀚浩 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 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 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 琴曲达三千首 还有大量关于琴家 琴论 琴制 琴艺的文献 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 古时 琴 棋 书 画并称 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历代涌现出许多著名演奏家 他们是历史文化名人 代代传颂至今 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 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 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古琴造型质朴 音色婉转穿透力强 它不仅是中国古老乐器中的精华 其本身也是完美的艺术品 在中国文化中 琴棋书画是一个知识分子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因此历代书画家们非常喜欢表现古琴这一题材 作者背景 此篇作于元和十一年 816年 相传唐朝有一个名叫颖的和尚 从印度来到中国 人们尊称他为颖师 颖师演奏古琴十分出名 他的古琴长八尺一寸 用质地优良的古桐木制成 音色非常优美 颖师弹琴的技艺精湛 演奏时有特别的韵味 而且曲目很丰富 远近知名 据说有一个生病的人 躲在床上 听到颖师弹琴的声音 顿然觉得已经病好了 坐了起来 不用再服药了 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也慕名前来欣赏颖师弹琴 并把他听颖师弹琴的感受写成了一首诗 即这首 听颖师弹琴 夸张夸张是对事物的形象 特征 作用 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事物的某个特征 或揭示事物的本质 给读者留下鲜明 深刻的印象 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 用以讽刺或歌颂 感染读者的作用 如 李白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在这首诗歌中作者愁生白发 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 三千丈 那么长 可见愁思的深重 鉴赏宝典 比喻 通感 双关侧面烘托 以无声衬有声 以景衬情 拟人 想象 夸张 音乐诗鉴赏常用手法 夸张就是为了突出和强调某种事物或事物的某种特征 借助于想象 对它进行夸大或缩小 以引人注目 烘托气氛 增强联想 给人启示 如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诗中的 三万里 五千仞 上摩天 泪尽 都是夸张 正是这些夸张描写 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 对苟且偷安 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 以及对遗民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 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如李白的 将进酒 中的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是空间范畴的夸张 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 极言人生的短促 后两句将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 与前两句把本来壮观的说得更壮观 是 反向 的夸张 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 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听颖师弹琴 昵昵儿女语 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 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 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 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 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 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 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 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 无以冰炭置我肠 细柔婉转 昂扬雄壮 舒缓悠扬 和声中主调高扬 由高转低戛然而止 谦虚衬托音乐 情感烘托琴声波澜起伏 音乐效果 渲染琴技的高超 颖师 颖师是当时一位善于弹琴的和尚 他曾向几位诗人请求作诗表扬 李贺 听颖师弹琴歌 有 竺僧前立当吾门 梵宫真相眉棱尊 之句 昵 n 昵 亲热的样子 尔汝 至友之间不讲客套 以你我相称 这里表示亲近 世说新语 排调 晋武帝问孙皓 闻南人好作尔汝歌 颇能为不 尔汝歌是古代江南一带民间流行的情歌 歌词每句用尔或汝相称 以示彼此亲昵 划然 忽地一下 轩昂 形容音乐高亢雄壮 浮云 两句 形容音乐飘逸悠扬 喧啾 四句 形容音乐既有百鸟喧哗般的丰富热闹 又有主题乐调的鲜明嘹亮 高低抑扬 起伏变化 未省 x ng 不懂得 丝篁 hu ng 弹拨乐器 此指琴 起坐 忽起忽坐 激动不已的样子 遽 j 急忙 滂滂 热泪滂沱的样子 冰炭置我肠 形容自己完全被琴声所左右 一会儿满心愉悦 一会儿心情沮丧 犹如说水火 两者不能相容 庄子 人间世 事若成 则必有阴阳之患 郭象注 人患虽去 然喜惧战于胸中 固已结冰炭于五藏矣 此言自己被音乐所感动 情绪随着乐声而激动变化 这一部分描摩了哪些场面 表现了音乐怎样的变化 场景有 1 儿女私语 2 勇士赴敌场 3 云絮飞扬 4 白鸟喧啾 5 凤凰高飞 6 凤凰失势落千丈变化 柔 刚 柔 唐人音乐诗较著名者 有李颀 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 李白 听蜀僧浚弹琴 李贺 李凭箜篌引 白居易 琵琶行 等及韩愈此篇 篇篇不同 可谓各有千秋 喜惧哀乐 变化倏忽 百感交集 莫可名状 这就是韩愈听颖师弹琴的感受 读罢全诗 颖师高超的琴技如可闻见 怪不得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 琵琶行 李贺的 李凭箜篌引 相提并论 推许为 摹写声音至文 了 昵昵儿女语 恩怨相尔汝 犹如一对亲昵的小儿女轻言细语 卿卿我我聚两个俏冤家暗叙哀曲 划然变轩昂 勇士赴敌场 豪放得如风展旗是谁正高歌引吭 有勇士似电掣马挥长剑杀敌擒王 翻译 浮云柳絮无根蒂 天地阔远随飞扬 又转成浮云依依柳絮起无根无蒂 没奈何圆天茫茫道路迷宕东宕西 喧啾百鸟群 忽见孤凤凰 叽叽啾啾分明是烟霞中羽光翻浪 影影绰绰兀立在乔木上百凤朝凰 翻译 跻攀分寸不可上 失势一落千丈强 峭壁悬崖压人来寸步都攀援难上 黑壑深渊崩石下千丈犹轰隆传响 嗟余有两耳 未省听丝篁 惭愧呀我空有耳朵一双 对音乐太外行不懂欣赏 翻译 自闻颖师弹 起坐在一旁 听了你这琴声忽柔忽刚 振人起强人坐令人低昂 推手遽止之 湿衣泪滂滂 仓皇中我伸手把琴遮挡 泪潮呀早已经汹涌盈眶 翻译 颖乎尔诚能 无以冰炭置我肠 颖师傅好功夫实非寻常 别再把冰与火填我胸膛 翻译 诗分两部分 前十句正面摹写声音 起句不同一般 它没有提及弹琴者 也没有交待弹琴的时间和地点 而是紧扣题目中的 听 字 单刀直入 把读者引进美妙的音乐境界里 琴声袅袅升起 轻柔细屑 仿佛小儿女在耳鬓厮磨之际 窃窃私语 互诉衷肠 中间夹杂些嗔怪之声 那不过是表达倾心相爱的一种不拘形迹的方式而已 正当听者沉浸在充满柔情蜜意的氛围里 琴声骤然变得昂扬激越起来 就象勇猛的将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 显得气势非凡 接着琴声又由刚转柔 呈起伏回荡之姿 恰似经过一场浴血奋战 敌氛尽扫 此时 天朗气清 风和日丽 远处浮动着几片白云 近处摇曳着几丝柳絮 它们飘浮不定 若有若无 难于捉摸 却逗人情思 琴声所展示的意境高远阔大 使人有极目遥天悠悠不尽之感 蓦地 百鸟齐鸣 啁啾不已 安谧的环境为喧闹的场面所代替 在众鸟蹁跹之中 一只凤凰翩然高举 引吭长鸣 跻攀分寸不可上 失势一落千丈强 这只不甘与凡鸟为伍的孤傲的凤凰 一心向上 饱经跻攀之苦 结果还是跌落下来 而且跌得那样快 那样惨 这里除了用形象化的比喻显示琴声的起落变化外 似乎还另有寄托 联系后面的 湿衣泪滂滂 等句 它很可能包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慨叹 他曾几次上奏章剖析政事得失 希望当局能有所警醒 从而革除弊端 励精图治 结果屡遭贬斥 心中不免有愤激不平之感 湿衣 句与白居易 琵琶行 中的 江州司马青衫湿 颇相类似 只是后者表达得比较直接 比较显豁罢了 后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 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 嗟余 二句是自谦之辞 申明自己不懂音乐 未能深谙其中的奥妙 尽管如此 还是被颖师的琴声所深深感动 先是起坐不安 继而泪雨滂沱 浸湿了衣襟 犹自扑扑簌簌滴个不止 这种感情上的强烈刺激 实在叫人无法承受 于是推手制止 不忍卒听 末二句进一步渲染颖师琴技的高超 冰炭原不可同炉 但颖师的琴声一会儿把人引进欢乐的天堂 一会儿又把人掷入悲苦的地狱 就好比同时把冰炭投入听者的胸中 使人经受不了这种感情上的剧烈波动 全篇诗情起伏如钱塘江潮 波涛汹涌 层见迭出 变化无穷 上联与下联 甚至上句与下句 都有较大的起落变化 例如首联 昵昵儿女语 恩怨相尔汝 写柔细的琴声 充满和乐的色调 中间着一 怨 字 便觉波浪陡起 姿态横生 亲昵的意味反倒更浓 也更加富有生活气息 又如首联比以儿女之情 次联拟以英雄气概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一柔一刚 构成悬殊的形势 第三联要再作起落变化 即由刚转柔 就很容易与第一联交叉重叠 诗人在实现这一起伏转折的同时 开辟了另一个新的境界 它高远阔大 安谧清醇 与首联的卿卿我我 充满私情形成鲜明的比照 它所显示的声音也与首联不一样 一者 首联 轻柔细屑 纯属指声 一者 三联 宛转悠扬 是所谓泛声 尽管两者都比较轻柔 却又各有特色 准确地反映了琴声高低疾徐的变化 清人方东树说韩愈写诗 用法变化而深严 昭昧詹言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历来写乐曲的诗 大都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 致力于把比较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比较容易感受的视觉形象 这首诗摹写声音精细入微 形象鲜明 却不粘皮着肉 故而显得高雅 空灵 醇厚 突出的表现是 在摹写声音节奏的同时 十分注意发掘含蕴其中的情志 好的琴声既可悦耳 又可赏心 可以移情动志 好的琴声 也不只可以绘声 而且可以 绘情 绘志 把琴声所表达的情境 一一描摹出来 诗歌在摹写声音的同时 或示之以儿女柔情 或拟之以英雄壮志 或充满对自然的眷恋 或寓有超凡脱俗之想和坎坷不遇之悲 如此等等 无不流露出深厚的情意 探究1 说说这首诗在写音乐时选取了怎样的角度 韩愈自始至终都是通过对音乐形象本身和听者感受的描绘来写音乐 把抽象的 瞬间即逝的音乐旋律用比喻和联想的方式呈现出来 又通过自身的感受来描写其影响 角度十分巧妙 2 本诗是首描写音乐的作品 为什么诗中不谈音乐而是描摩场景呢 这是运用了 通感 的手法来表现音乐的美妙 音乐本无形 无色 无味 瞬间即逝 难以把握 具有抽象的特点 诗人借助通感 把欣赏音乐过程中产生的综合性体验 用场景的形式表现出来 就使本来非常复杂 难以描绘的音乐变得目可视 手可触了 3 诗人为何说自己 未省听丝篁 不是说诗人不懂得欣赏音乐 而是说自己从未听到过如此美妙的音乐 叹为观止 以此来衬托出颖师技艺的高超 是自谦之辞 4 诗中描摩了哪些场面 表现了音乐怎样的变化 场景有儿女私语 勇士赴敌 云絮飞扬 众鸟喧啾 凤凰高飞 凤凰失势落千丈等场面 以上场景表现了音乐由袅袅升起 轻柔细屑而骤然昂扬 激越 接着琴声又由刚转柔 呈起伏回荡之姿 展示了高远阔大的意境 蓦地 百鸟齐鸣 声音细碎 于这喧闹背景中 有高音昂起至极高又迅速向低音滑落 写出了音调的复杂变化 而这变化由于有场景作依托有了具象化的表现 我们似乎看到了勇士慨然赴敌的豪迈 看到了凤凰不甘与凡鸟为伍 一心向上 饱经跻攀之苦后 却还是跌落下来的不幸 5 怎样看待诗人的举动 他为什么不让颖师弹琴了呢 诗人听音乐的过程中 起坐在一旁 即在一旁起坐不宁 这实际上是说音乐与诗人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诗人已进入到音乐的境界里去了 这表明了音乐的魅力 而诗人 滂滂 落泪而 止之 是因为颖师的乐曲引发了他 冰炭 置肠的感受 这实际上也是通感 是说明诗人内心情感变化剧烈 一时火热 一时又冰凉 以至于潸然落泪了 琵琶行 和 听颖师弹琴 都写出了音乐难以言传的美妙 这两篇描写乐音的名作究竟 妙 在何处呢 在创作方法上 韩愈 白居易的描写是现实主义的 用作比喻的大都是生活中常见之物 并从各个不同角度把美妙的乐声精巧细腻地再现出来 他们是如实描述乐曲时而低回 时而高昂的旋律节奏 写出了乐曲演奏过程 韩愈以自己百感交集 无可名状的体验来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 催人泪下 而白居易用听者入迷沉醉其中 悄无言 秋月白 句 将人物 景物和谐烘托 突出琵琶女弹奏艺术的高妙 行文笔法是有区别的 听颖师弹琴 的音乐意象呈现出链接式 跌宕式及实写式的个性化特征 这些审美意象的连缀不仅表现出琴声旋律的腾挪跌宕 而且隐含着诗人自我的坎坷人生和愤世嫉俗的情感指向 琵琶行 主要是突出表现琵琶女这个人物形象 对音乐的精妙描写只是为表现琵琶女服务 即音乐形象从属于人物形象 因而作者对琵琶乐声的描绘 处处紧扣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感情 韩愈似乎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平分秋色 白居易则从正面做充分细致的刻画 用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 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 1 用生动贴切的比喻和通感手法描写音乐 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 将人带入美妙的艺术境界 2 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音乐 表现其艺术魅力 诗歌后八句写听琴人的强烈感受 来侧面烘托琴声的感染力和颖师技艺的高超 艺术特色 通感诗人用了一连串的比喻 通感 将听觉形象化为一个个视觉形象 七 八句形容在一片和声泛音中语调高扬 如同百鸟喧啾声中忽有凤凰鸣叫 九 十句描写声调由高滑低 戛然而止 就像攀登险峰 在再也无法升高分寸的时候突然失足跌落 直跌到谷底 这里面既有对音乐本身的描写 也有对音乐内涵的揭示 1 课内素材开发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 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 公元819年 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 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朽骨迎到长安 修路盖庙 人山人海 官商民等舍物捐款 劳民伤财 一场闹剧 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 他当过监察御史 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 这种官职要具备的第一素质就是不怕得罪人 因提意见获死罪都在所不辞 韩愈是个文章家 写奏折自然比一般为官者也要讲究些 于理 于情都特别动人 文字铿锵有力 他说那所谓的佛骨不过是一块脏兮兮的枯骨 皇帝您 今无故取朽秽之物 亲临观之 群臣不言其非 御史不举其失 臣实耻之 乞以此骨付之有司 投诸水火 永绝根本 岂不盛哉 岂不快哉 这佛如果真的有灵 有什么祸殃 就让他来找我吧 佛如有灵 能作祸祟 凡有殃咎 宜加臣身 这真有一股不怕鬼 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 但是 这正应了我们现时说的 立场不同 感情不同 这句话 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 宪宗越觉得他是在 抗龙颜 揭龙鳞 大逆不道 于是 大喝一声 把他赶出京城 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韩愈这一贬 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 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 一般的不顺 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 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 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 而韩愈是已登顶峰 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 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 他在过蓝关时写了那首著名的诗 我向来觉得韩愈文好 诗却一般 只有这首 胸中块垒 笔底波涛 确实不一样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是给前来看他的侄孙写的 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 但是 当他到了潮州后 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 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条件不坏 但由于地处偏僻 文化落后 弊政陋习极多极重 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 比之于北方的先进文明 这里简直就是茹毛饮血 同为大唐圣土 同为大唐子民 何忍遗此一隅 视而不救呢 用我们现在的话说 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