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小数单元总目标:1、 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技术单位,能正确读写小数。2、 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 规律,能比较小数的大小。3、 使学生能够正确的八小数改写成十进复名数,并能将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做单位的数。4、 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能按要求正确的求出小数的近似数。1、小数第(1)课时 累计(1)课时授课时间:2007年 月 日教学内容:例1:认识两位小数P24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学生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2、在分析、类推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两位小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1、了解生活中的小数。2、体会小数应用的广泛性。3、理解分数与两位小数关系并掌握两位小数的组成。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与两位小数关系并掌握两位小数的组成。学情分析 :在第六册小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设计理念:以形象直观为基础。教具准备:投影片、正方形方格图 教学过程:一、体会小数的应用:1、谈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正走在世界的前列,大家都知道去年“神州6号”航天器发射成功。2007年我国将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在我们的数学书上有一些介绍,我们一起看一看。2、提问:在这篇资料中出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数?回答:整数、分数、小数师:对,在下面的两篇资料中你还会看到这些数。3、小结: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些数量不一定都能用整数表示。4、提问:你能说出在生活中哪里见过小数吗?学生举例:例如商品的价钱,就不一定都是整元数,在进行测量的时候,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常用小数来表示。二、认识两位小数1、复习:在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思考下面问题:(1)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这条线段的几分之几?9份是这条线段的几点几?(2) 你能以元作单位,把下面数先写成分数,再写成小数吗?1角=( )元,写作 . 6角=( )元,写作 . 8分=( )角,写作 . 2、探索新知:(1)认识0.01:提问:老师这里有一张正方形纸,你知道把这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了多少份?你是怎么知道的?提问:其中的一小格怎样表示?自由发言: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100份。(1010=100、10个十是一百)小组交流,达成共识: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这个正方形的。讲解:写成小数要在小数点右面第一位写“1”。写成小数,就是要在小数点右面第二位写“1”,就是0.01,读做零点零板书:写作哦。0.01,读做零点零一。(2)认识0.02:提问:2个小格,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怎样读?教师明确: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这样的2份,就是2个,是 。小数点右面第二位表示百分之几的数,所以在小数点右面第二位写2,就是0.02,读做零点零二。板书:写作0.02,读做零点零二。提问:0.02里面有几个0.01?生:0.02里面有2个0.01。同桌交流(3)认识0.67提问:67个小方格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该怎样写呢?板书:写作0.67,读作零点六七。4、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0.01,0.02,0.67也都是小数,是两位小数。板书课题:认识两位小数明确:这幅图可以看成是6个长条和7个小方格,6个长条是6个十分之一,所以写成小数0.6,还有7个小方格是7个百分之一,所以要在小数点后面第二位写7。三、巩固练习:1、完成书上第4页涂一涂。引导:0.05表示什么意思?0.10呢?0.72呢?引导交流:0.10为什么要涂10个小格呢?交流后明确:因为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每个小格就表示0.01,而0.10里面有10个0.01,所以要涂10个小格。2、完成第7页练习第1题。学生涂后,教师提问:1.46的组成是多少?2.09呢?3、补充练习:(机动) (1)根据图中阴影部分,先写出分数,再写出小数。(图略)(2)3分是元,用元作单位还可以写成( )元。4、课堂小结说明: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实际上是百分之几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而且它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5、作业设计:搜集有意义的两位小数。板书设计: 认识两位小数 例1:写作0.01,读作零点零一.写作0.02,读作零点零二.(2个0.01)写作0.15,读作零点一五.(15个0.01或1个0.1,5个0.01)67表示:100份里的67份。课后小记: 第( 2 )课时 累计(2)课时 授课时间:2007年 月 日教学内容:例2:认识两位小数P5P6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的例2让学生利用米尺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理解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学情分析: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对小数有一定的了解,部分学生在校外已掌握两位小数的读法,但对于小数的意义了解不够深入,学生能够利用迁移规律掌握小数数位间的进率。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现小数的特点,利用迁移规律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及小数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读、写小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及小数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读、写小数。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3、进一步渗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2、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意义和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具准备:米尺、小数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 提问:我们学习了小数,以前学习的整数,它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根据学生发言,板书数位顺序表: 整 数 部 分 小 数 点数 位 万 千 百 十 个 位 位 位 位 位 . 计数单位 万 千 百 十 个 一口答:(1)在整数里,从低位到高位,按照数位顺序说出个级和万级的每一个数位。(2)十万里有( )个万, (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一亿是( )个一千万。看题填空:(1)1元有( )角,1角有( )分,1元有( )分。(2)5分是元,用元作单位还可以写成( )元。二、复习两位小数的读法及组成。指名口答说出0.21、0.45、0.67及5.91的十分位上的数是几。三、探索新知1、出示米尺图:(1)1dm是m,写成小数是( )m;1里面有( )个0.1。讲解:小数也有数位,一位小数如0.1、0.2、0.4、0.6等,都是表示十分之几的数,把表示十分之几的数写在整数个位右面的第一位,叫做十分位。 接前面板书: 十分位提问:十分位上的数表示什么意思?10个0.1是多少?(2)1是,写成小数是( ) ,0.1里面有( )个0.01。质疑:两位小数如0.01,0.25的十分位上的数是几?1和5在什么位上呢?说明:1和5都在小数点右面第二位,这一位叫百分位。板书: 百分位读出下面小数,说出百分位上的数是几。0.23、9.87、54.12、23.81提问:百分位上表示的数是多少?10个是多少?10个0.01是多少?(3)1是,写成小数是( ) ;0.01里面有( )个0.001。提问:0.001是几位小数?小数点右面第三位是什么位?10个0.001是多少?板书: 千分位2、小结: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也可以写成0.1、0.01、0.001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整 数 部 分 小 数 点小 数 部 分数 位 万 千 百 十 个 位 位 位 位 位 . 十 百 千 万 分 分 分 分 位 位 位 位计数单位 万 千 百 十 个 一十 百 千 万分 分 分 分之 之 之 之 一 一 一 一观察顺序表:小数部分有哪些数位?计数单位是什么? 记忆数位顺序表。三、巩固练习1、完成书上第6页/填一填2、把“小数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教师可以把板书故意擦掉一些,让学生补充,其他学生填在书上。3、补充练习:根据“顺序表”写小数.写后请学生分别说出这些数的组成。四、课堂小结提问:我们学习的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这些计数单位之间,相邻的进率是多少?板书设计: 小数数位顺序表 整 数 部 分 小 数 点小 数 部 分 数 位 万 千 百 十 个 位 位 位 位 位 . 十 百 千 万 分 分 分 分 位 位 位 位计数单位 万 千 百 十 个 一十 百 千 万分 分 分 分之 之 之 之 一 一 一 一课后小记:第( 3 )课时 累计(3)课时授课时间:2007年 月 日教学内容:练习一:认识两位小数练习课P7-P8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巩固小数的计数单位及进率,能正确读、写小数。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及解决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北京的教育。 教学重点: 1、 理解小数意义。2、能正确进行计数单位之间的换算。3、能正确进行分小互化。教学难点:能够比较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巩固小数的基本概念设计理念:与实际相结合教具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填空。(1) 小数部分最高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小数部分每相邻两个单位的进率都是( ),个位和十分位间的进率也是( )。(2) 3.25的小数部分有( )位数,它叫做( )位小数。(3) 把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简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的数叫做( )。(4)一个5和一个0.1组成的数写作( )。(5)0.84里有( )个百分之一.2、读出下面小数并说出它们的意义。8.2 读作( )0.82读作( )10.08读作( )14.002读作( )200.16读作( )3、完成书上第7页2、3、4题二、综合练习1、完成书第7页第5题2、读数练习:书第8页6、7题老师可以问问学生对这些建筑物都了解多少,然后再作适当补充。3、写数练习。(1)听写小数零点八七、五点二零一、三百点零七、零点零零六、一百点一九(2)完成书上第8页第8题4、判断练习。(1)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 )(2)小数点左边第三位是百分位。(3)整数都比小数大。( )灵活题:用0、1、2、3四个数及小数点写出没有重复数字的小数,看谁写得对又多。课后小记: 2、小数的性质第(1)课时 累计(4)课时授课时间: 2007年 月 日教学内容:小数的性质例3 P911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与改写小数。2、培养学生自学与观察发现的能力。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与改写小数。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学情分析:空间观念差,要从不同角度加深理解。设计理念:体现和情推理的思想。 教具准备:5分米长度纸条 彩图5分米长度纸条 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1、把5角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是多少?你们知道商店对5角进行商品标价应怎么写吗?2、如果每个方凳4元,用小数表示可以怎样写?3、0.5元与0.50元大小相等写法不同;4元与4.00元大小相等写法不同,这是为什么呢?有知道的吗?板书: 5角0.5元 0.50元4元 4.00元通过下面的研究我们能否找到答案。4、准备题。 (1)在6的末尾添上一个0是( ),它是6的( )倍;在6的末尾添上两个0是( ),它是6的( )倍;在6的末尾添上三个0是( ),它是6的( )倍; (2)自己再举几个例子。想一想在自然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两个0、三个0原来的数会怎么样?讨论并填空:在自然数(0除外)的末尾添上一个0,原来的数就扩大( )倍;添上两个0,原来的数就扩大( )倍 5、导入:如果在小数末尾添上0,会怎么样呢?二、讨论探究1、例:把5分米、50厘米、500毫米改写成以米作单位的数。(1)小组讨论思考:改写成的三个小数大小怎样?为什么?这三个小数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从这里你能发现什么规律?(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这三个小数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小数的什么位置上添上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怎样?从这里你们发现了什么?2、例3:用小数表示涂色部分,并比较这两个小数的大小。(1)看书自学:这两个图形有什么相同与不同?阴影部分各占正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用小数表示是多少?两个图形的阴影部分相同说明什么?为什么?(2)讨论思考题(3)引导观察等式和发现规律回忆例题的观察方法从左向右板书:从右向左 写法?大小?发现?小组讨论发现了什么,进行归纳概括。这就是小数的性质。练习:P9试一试3、深化讨论:1.02元与1.2元比,大小相等吗?为什么?0.7元与0.07元比,大小相等吗?为什么?问:看来小数性质中我们要注意什么?4、应用(1)化简0.70=0.7这是根据什么道理?105.0900=105.09,原小数部分有3个0,为什么不能全部去掉?什么叫做把小数化简?(2)改写0.2=0.200 4.08=4.080这是根据什么道理?为什么在0.2的末尾添写2个0,而在4.08的末尾只添写一个0?3=3.000为什么先要在3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后再添上3个0?问:化简、改写时要注意什么? 生活中有没有这种情况?讲:把小数化简,一般是去掉小数末尾的0,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3)说明P10身高的实例注意:小数性质与精确度的区别。两个大小相等的小数的意义也可能有差异。三、巩固练习。 1、小数的性质是什么? 2、下面的小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可以去掉?4.30 900 3.2000 60.010 3、 把左右两边相等的小数用直线连接起来。0.30 2.80 0.003 2.08 2.080 0.030 2.800 0.3三、分层练习1、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为什么?0.90 3.400 102.020 0.0040 5002、化简0.400 204.080 0.50600 3、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的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5.4 30.04 404、把相等的数放在一起10.1 51.6 60.00 1.60 5.8 60 16 50.60 10.01 5.80 10.10 1.6 5.08 16.005、判断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把12.0200末尾的0去掉,这个数的大小不变。0.16千米=0.160千米=0.1600千米四、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什么是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性质有什么应用? 你还有什么问题?五、作业P11练一练板书设计:小数的性质从左向右写法?大小?发现? 从右向左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课后小记:第(2)课时 累计( 5)课时授课时间:2007年 月 日教学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例4 P1213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解决实际问题。学情分析:事例理解容易,重在总结方法。设计理念:由现实生活引入,概括方法。 教具准备:搜集的小数数据 教学过程:一、激疑导入1、在下面里填上“、=”。1020938 346352 15201502问: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2、请同学们把搜集到的小数拿出来,你们能根据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来研究小数怎么比大小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小数大小的比较。二、参与探究1、从学生搜集到的小数中选择三组研究3.95元与6.50元0.66元与1.45元0.38元与0.33元(1)小组讨论根据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来研究小数怎么比大小?(2)反馈问:能否试着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小组进行研究3.95元6.50元0.66元1.45元0.38元0.33元先比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再比小数部分讲:象0.66、0.38、0.33这样的小数我们叫它纯小数。象3.95、6.50、1.45这样的小数我们叫它带小数。问:你知道什么叫纯小数、什么叫带小数吗?2、例4:比一比哪种商品的价钱便宜8.80与15.500.88与1.80.35与0.293、练习在下面里填上“、=”。7.98.2 5.75.8 0.510.5090.60.60 1.3741.3 1.231.32三、归纳概括、质疑1、讨论:究竟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2、还有什么问题?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纯小数比带小数小。整数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1.0、2.0、3.0是带小数吗?1.0、2.0、3.0不看成是带小数,而是整数的特殊表现形式。四、分层练习1、在下面里填上“、=”。3.2元2.3元 5.72米5.794米0.50.49 1.252.1 1.8031.8321.999 0.991 4.804.8002、把3.34、4.1、3.4、3.339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3、下面的里能填哪些数字?3.73.27 45.1645.1五、作业P13练一练板书设计: 小数的大小比较3.95元与6.50元 8.80与15.500.66元与1.45元 0.88与1.80.38元与0.33元 0.35与0.29课后小记:第(3)课时 累计(6)课时授课时间:2007年 月 日教学内容:复习小数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练习二 P1415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比较小数大小;能正确应用并解决相关问题。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比较小数大小;能正确应用并解决相关问题。教学难点: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相关题目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上两节课我们都研究了小数的哪些知识?小数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2、请同学们回忆什么叫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分别回答 3、练一练:比较下面两个小数的大小。 2.51和2.5 0.328和0.329() 说说比较的方法。() 比较大小。 2.51 2.5 0.328 ”、“ 3.61 ( ) 4.42 14.2 ( )0.54 0.45 ( ) 2.5 = 2.500 ( )3.004 3.04 ( ) 7.1 = 7.001 ( )三、自练自查P1415/1、2、3、4、5、6、独立完成 小组内互相帮助订正答案四、质疑精讲强调:小数性质中(末尾)比较方法结合学生问题讲解五、再练提高1、(1)把0.7以百分之一为单位写出来是( )(2)把0.02以千分之一为单位写出来是( )(3)把5以十分之一为单位写出来是( )2、用数字6、5、4和小数点“.”,能够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小数?其中最大的是什么数?最小的是什么数?(每个数里的数字不能重复)课后小记:第( 4 )课时 累计(7)课时授课时间: 2007年 月 日教学内容:例5、6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的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学情分析: 米尺交易理解,推力有难度,要加强引导。设计理念:通过米尺帮学生理解,培养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米尺 教学过程:一、激疑导入1、出示:676676067667600676在整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数发生什么变化?在整数的末尾去掉一个0,这个数的大小发生什么变化?在整数末尾添上两个0呢?去掉两个0呢? 谁能总结一下,整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原数有什么变化?2、出示两组小数,让学生比较大小。0.750.750 2.8428.4请比较这两组小数的大小,并说出理由。看来小数点位置直接影响到小数的大小,那么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把0.006的小数点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后的数写在( )里。0 . 0 0 6 ( )0 . 0 0 6 ( )0 . 0 0 6 ( )二、参与探究。 1、出示例 把0.004米的小数点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再化 成毫米比较一下,看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审题:有几个要求?() 把0.004米的小数点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0 . 0 0 4米 = 4毫米 0 . 0 0 4米 0 . 0 4米 = 4 0毫米 0 . 0 0 4米 0. 4米 = 4 0 0毫米 0 . 0 0 4米 4米 =4 0 0 0毫米 (3 )再化成毫米。(4 )比较一下,看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第二个式子与第一个式子比较,你发现什么? 0.004 米= 4毫米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数就扩大10倍 0.04 米 = 40毫米 0.004 米= 4毫米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就扩大100倍 0.4米 = 400毫米 0.004 米= 4毫米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数就扩大1000倍 4米 = 4000毫米(5)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吗? 讨论得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2、为什么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 扩大10 倍、100倍、1000倍 (1)把0.004、 0.04、 0.4、 4分别填在下面的数位顺序表中。 十 位个位小数点十分位百分位千分 位万分 位(2)根据“4”所在的不同位置说一说为什么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 倍、100倍、1000倍?一、 小结。说说你的收获。二、 作业:P105/1.板书设计: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0 . 0 0 4米 = 4毫米 0 . 0 0 4米 0 . 0 4米 = 4 0毫米 0 . 0 0 4米 0. 4米 = 4 0 0毫米 0 . 0 0 4米 4米 =4 0 0 0毫米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课后小记:第( 5 )课时 累计(8)课时授课时间: 2007年 月 日教学内容: 例7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比较小数大小,能正确应用并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通过图片面积的放大与缩小,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设计理念:指导学生进行探索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一、实际应用1、出示例7你是怎么想的?能列出算式吗?2、出示P18试一试 1 0.0510=0.5 0.05100=50.051000=500.05扩大1000倍,小数点应该怎样移动?可0.05只由两位小数,怎么办?3、出示P18试一试 2这道题又应该怎样想呢?80缩小1000倍,小数点应该怎样移动?80是几位数?怎么办?二、巩固练习1、下面的数去掉小数点后,各扩大多少倍?4.6 0.9 0.85 35.17 0.0022、把下面各数的小数点移动到最高位数字的左面,这些数分别缩小多少倍?3.78 904.5 7 35.17 3003、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得数7.4310 0.03610 0.00110002.8410 0.9100 480010000.861000 20.351000 54.841009.5100 24.910 62.3100004、想一想(1)把31.64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扩大10倍,所得的数是( )(2)把0.59扩大1000倍,再缩小10倍,得数是( )(3)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三位,再向右移动一位,所得的数正好是1,原数是( )三、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课后小记:第( 6)课时 累计(9)课时授课时间:2007年 月 日教学内容:练习三 P1920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比较小数大小,能正确应用并解决相关问题。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比较小数大小,能正确应用并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 这几天我们都研究了小数的哪些知识?小数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2、请同学们回忆什么叫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二、自练自查P1920/1、2、3、4、5独立完成 小组内互相帮助三、互查互帮四、质疑精讲强调:小数性质中(末尾)比较方法小数点位移(左缩、右扩)位数不够用0补足结合学生问题讲解题1:列式表示 通过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题3:5千克是500克的多少倍?题5:可用不同方法进行解答。五、再练提高判断:(1)位数多的小数比位数少的小数大( )(2)一个小数先扩大100倍,在缩小100倍,小数点的位置实际没有变化( )(3)小数点后面去掉0或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4)一个大于0的整数的末尾添写2个0,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 )课后小记: 三、生活中的小数第(1)课时 累计(10)课时授课时间:2007年 月 日教学内容:例8:生活中的小数教材P21、P23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复名数化成小数,复名数化成低级单位单名数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学习中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复名数化成小数的算理,掌握改写的方法,能正确改写。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进行复名数与小数之间的改写。 教具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投影出示:1=( )=( )=( )1t=( )kg=( )g50dm=( )m6元8角=( )元5吨700千克=( )千克2、说一说:30分米是多少米?2500克是多少千克?你是怎样想的?说明:分米化成米,克化成千克,这些都是从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的转化。提问:应该怎样计算呢?二、探索新知:1、明确单名数及复名数(1)出示一些含有单位的数据7米、3分米2厘米、67元、3元3角、28千克、6吨32千克提问:请将上面这些数据分成两类(2)明确:凡是含有两个单位以上的叫复名数,只含有一个单位的叫单名数。2、出示例题8提问:一米四七是单名数还是复名数,为什么?板书:一米四七表示为1m47cm提问:1m47cm还等于什么?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可以提问:(1)1m47cm等于147厘米,你是怎样想的?板书:1m47=( 147 )cm说明:1米47厘米等于147厘米,这是从复名数化成低级单位单名数。(2)1m47cm等于1.47米,你是怎样想的?板书:1m47=( )m提问:这道题是什么样的变换?说明:这正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重点.板书:复名数化成小数提问:1米47厘米应该怎样改写成以米作单位的小数呢?板书:147=(1.47) 指名学生再说说改写的方法:470=( ) 47=( ) 三、巩固练习:1、投影出示:在下面( )里填上适当的小数。7厘米2毫米=( )厘米5千米35米=( )千米1吨8千克=( )吨25平方米30平方分米=( )平方米提问:你发现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2、完成书上第21页练一练。3、在本上完成第23页第3题。四、课堂小结:提问:怎样把复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生:把复名数中的高级单位部分按进率转化成低级单位,再与复名数的低级单位部分相加,求出结果。提问:怎样把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小数?生:复名数中的高级单位与所要改写的单位相同,那么原有高级单位的数就是改写后的整数部分,只需要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为高级单位的小数,再与整数部分合并起来。问:怎样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呢?怎样移动小数点就可以了?生:用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动。作业:了解电子秤的知识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小数(复名数化成小数)一米四七表示为1m47cm1m47=( 147 )cm1m47=(1.47 )m47100=0.47470=( ) 47=( ) 课后小记:第( 2)课时 累计(11)课时授课时间:2006年 月 日教学内容: 例9:生活中的小数P22-P2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小数化成低级单位单名数,以及转化成复名数的方法。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口头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化成低级单位单名数,以及转化成复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正确转化是教学难点。学情分析: 巩固单复名数的互化。设计理念:联系生活教具准备:投影、电子秤一台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谈话:我们在上节课已经认识了单名数和复名数,计算过把低级单位的数转化成高级单位的数,或把复名数改写成小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与复名数。2、投影出示练习:(1)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600米=( )千米207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80千克=( )吨(2)在下面( )里填上适当的小数。2千米30米=( )千米1吨20千克=( )吨52平方米25平方分米=( )平方米12千克5克=( )千克二、探索新知:1、认识电子秤:在电子秤上,千克数显示的是三位小数,表示称量物体的质量精确到千分之一千克,也就是1克,这说明电子秤的测量误差小于1克;单价和总价显示的是两位小数,精确到分。2、学习例题9提问:这位叔叔买的西瓜重多少千克?4.060千克是多少克?板书:4.060千克=( )克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教师板书:1kg=1000g10004.060=4060(g)4.060kg=(4060)g提问:4.060千克还等于多少?启发:4.060千克等于多少千克,多少克?板书:4.060=( )kg( )g提问:黑板上的这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转化的方法一样吗?3、练一练:下面让我们先练习把小数化成低级单位单名数。10.95千克=( )克4.05米=( )厘米6.02平方米=( )平方分米3.002吨=( )千克=( )克提问:把小数转化成低级单位单名数的方法是什么?下面让我们练习把小数化成复名数20.83千克=( )千克( )克3.2小时=( )小时( )分17.4厘米=( )厘米( )毫米( )吨( )千克=5.6千克提问:把小数转化成复名数的方法是什么?三、巩固练习:1、练一练2、书上23页第1题和第2题。组织学生交流,明确方法,订正答案。四、课堂小结:提问: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把小数转化成低级单位单名数的方法是什么?把小数转化成复名数的方法是什么?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小数(小数转化成复名数) 例题9:4.060千克=( )克 4.060千克=( 4 )kg( 60 )g 1kg=1000g 10000.060=60(g)课后小记:第( 3)课时 累计(12)课时授课时间:2007 年 月 日教学内容:练习四:生活中的小数练习课P23-P24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比较灵活的进行小数与复名数之间的互化。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等知识。2、掌握小数与复名数互化的四种类型,能够正确改写。 教学难点:掌握小数与复名数互化的四种类型,能够正确改写。 教具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明确任务: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足部按摩师成本控制考核试卷及答案
- 教师技能考试题及答案
- 胶带行业考试题及答案
- 金属材热处理工入职考核试卷及答案
- 浆丝机操作工成本预算考核试卷及答案
- 乙醛装置操作工测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酒精酿造工岗前考核试卷及答案
- 船舶电气钳工专业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重金属煅烧工新员工考核试卷及答案
- 汽机辅机检修工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食品安全 课件 高中主题班会
- YS/T 830-2012正丁基锂
- GB/T 31341-2014节能评估技术导则
- GB/T 29114-2012燃气轮机液体燃料
- GB/T 24218.3-2010纺织品非织造布试验方法第3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 GB/T 12470-2018埋弧焊用热强钢实心焊丝、药芯焊丝和焊丝-焊剂组合分类要求
- GB/T 10799-2008硬质泡沫塑料开孔和闭孔体积百分率的测定
- GA/T 1193-2014人身损害误工期、护理期、营养期评定规范
- FCI测试试题附答案
- 博微配电网工程设计软件
- 教育科研:教师职业成长的阶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