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鹧鹄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学案 (2).doc_第1页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鹧鹄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学案 (2).doc_第2页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鹧鹄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学案 (2).doc_第3页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鹧鹄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学案 (2).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鹧鹄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学案1.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卜算子张元幹注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拓展训练)(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炼字的技巧。可先解释词语“湿”“迷”的本义,再根据词句意思,结合诗歌主旨解释它们在句中的意思。“湿”是风露使得行云充满湿气,表明了环境的潮湿,反映的是词人内心的凄凉。“迷”是说迷失航向,突出的是环境的朦胧,反映的是词人内心的迷惘。答案:“湿”字,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汽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迷”字,描写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评分标准】能分别解释出字的本义各得1分,联系诗歌主旨,点出诗人情感各得1分。(对应思想感情)(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 【解析】解答本题,应在读懂诗歌大意的基础上,以题中两句为主,结合上下文尤其是注释中的“爱国词人”一语进行分析。“起舞闻鸡”是用典,“酒未醒”体现的是报国无门。“潮落秋江冷”是写景,环境的冷寂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凄凉。这是寓情于景的写法。答案:化用祖逖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寓情于景,描写江湖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退内心的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评分标准】指出用典及寓情于景两种手法,各得1分,明确词人的情感各得1分。答壮志未酬、不得志、忠心爱国等也可得分。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禁中夜作书与元九白居易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五声宫漏初鸣后,一点窗灯欲灭时。得乐天书元稹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注】白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时好友元稹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尚在翰林院任职的白居易连续上书施救未果后而作。元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那年三月元稹被贬谪到通州(今四川达川),而八月,他的挚友白居易也从长安贬至江州(今江西九江)。(对应思想感情)(1)白诗后两句蕴含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5分)答: 【解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孤独寂寞和对好友的无限思念、无限关心之情。但这一切并没有明确说出,作者只是写自己写完书信后,将信纸装入信封,又觉得似乎还有许多话尚未说完,似乎还应当补充或修改些什么,于是又把信取出来重读了一遍,但却又不知道该补充什么。因此心潮不定,思绪万千,茫然不知所从。诗人这时具体都想了些什么,我们大体上可以从其他诗中推断出来。例如,这里既有作者对元稹生活起居的关心,如作者在另一首诗中所说的“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也有作者对元稹不幸遭遇的同情和他对朝廷里那股恶势力的无限愤慨,正如作者在另一首诗中所写“况在名利途,平生有风波。深心藏陷阱,巧言织网罗”。此外也有作者对自己从前思想行为的总结回顾和自己日后究竟怎样生活、怎样处世的展望。答案: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对遭贬好友的同情;对朝廷恶势力的愤慨;对施救无果的现实的无奈。(每点2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5分)(对应主旨内容)(2)元诗围绕“得乐天书”描绘了哪几个场景?(6分)答: 【解析】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可知,第一句写了诗人收到信的表情,是正面描写,“妻惊女哭问何如”是侧面描写,写出了诗人的异常表现令“妻”吃惊“女”被感染,侧面烘托诗人收到信的激动心情,也表现出诗人与乐天的友情之深厚。答案:诗人读信后泪流满面的场景;妻女吃惊哭问的场面;妻女窃窃私语猜测的场面。(每点2分)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后庭花许棐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注】湘管:毛笔。琵琶怨:汉代乌孙公主远嫁,很不情愿,却也无可奈何,只得一路弹琵琶,幽怨之声不断。(拓展训练)(1)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翠羞红倦”一句进行赏析。(5分)答: 答案:这句词运用借代和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用“红”代“花”,(1分)把“花”人格化,(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的残败之景。(1分)(对应思想感情)(2)这首词的情感较为细腻,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答: 【解析】结合诗句“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即可归纳概括出来答案。答案:无尽的相思之情。“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句是说女主人公思念心上人,本想执笔写信,可泪如雨下,短短的信笺却写不下自己对心上人无尽的思念之情。(3分,大意正确即可)孤独寂寞之情。“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句是说女主人公独身一人,无人陪伴,以致燕子都可怜她,飞来和她相伴。此句极写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之情。(3分,大意正确即可)【规律方法】联系诗句,把握情感掌握诗人的情感,不能脱离诗句去分析。具体赏析时,或借助创作背景去探求创作动机,把握诗人内在情感;或逐联赏析,结合诗句描述,把握景物特征,体会语言特色,直接感受情思。解答本题,需琢磨诗歌中的景物形象,体会其中蕴含的意境,领会景物所蕴含的残春景象,作者的伤春感情则很容易解读。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11分)长安夜雨薛逢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注】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桂玉:比喻昂贵的柴米。(对应内容主旨)(1)“百忧如草雨中生”中作者“忧”的内容与“心忧炭贱愿天寒”中卖炭翁“忧”的内容有何异同?(5分)答: 答案:同:都有生活的艰辛。异:本诗还有仕途的不顺和生命的衰老。(拓展训练)(2)首联是如何表现作者百忧缠心的?(6分)答: 【解析】首联中写连绵的阴雨从夜晚持续到了天明,百般忧愁如同野草生长在雨中。滞雨通宵未歇,直到天明,侧面暗示作者通宵未眠,表明忧愁之久。又将百忧比喻为雨中勃勃滋生的青草,表现出忧愁的烦乱与纷杂。答案:通过描述滞雨通宵未歇,直到天明,(1分)侧面暗示作者通宵未眠,(1分)表明忧愁如雨绵绵不绝;(1分)运用比喻手法,(2分)将“百忧”比喻为雨中生机勃勃滋生的青草,表现出忧愁的烦乱纷杂。(1分)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11分)东马塍宋朱淑真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注】东马塍:地名。塍,田间的土埂子。(拓展训练)(1)第二句中“暗”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赏析。(5分)答: 答案:“暗”字有“默默的、悄悄的”的意思,(1分)运用拟人手法,(1分)描绘出东马塍芳草碧芊,繁花满目,活水穿流其间,静静地润泽农田的景象。(2分)流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