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导入:乡村的夜,分外沉寂,劳作了一天的人们都已酣然入睡,月华如水,洒满冷冷清清的小茅屋。主人辗转反侧,夜不成寐。“守拙归园田,开荒南野际”,屈指算来已有数载,那南山下的豆苗已复茂盛,那东篱边的菊花正在怒放,檐后的榆柳已蔚然成阴,堂前的桃李已下自成蹊这时月光移上宅边的五柳树,树影婆娑,婀娜可爱。这位老人不禁思绪如潮,浮想联翩,铺纸研墨,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五柳先生传。一、 教学目标:1、诵读:读出文章韵味。 2、积累:重点文言词汇。 3、品悟:了解人物性格志趣。二、读文入境。1、初读,读准字音。要求:你读我听,我读你听,纠正对方读的不准的字。2、再读,把握节奏。齐读课文。3、师:同学们读得字正腔圆,但是老师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点味道,你们觉得少了什么味道呢?生:我觉得少了文言文的味道。师:怎么能读出文言文的味道来呢?老师觉得可用这样的方法。方法导读:(一)读好四字短语的节拍,比如“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读的时候中间注意一下停顿和延长;(二)有些句子的结尾要处理一些拖音,比如“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宴如也”,味道就出来了。我们看一看,还有哪些句子也可以读拖音的?三、译文知意。1课前自主学习。借助方法指导,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疏通文意,在文中标注重要的和疑难的词语、句子。2合作学习。小组长组织组员进行交流,解决疑难问题。3个别展示。A、闲静少言,不慕荣利。B、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C、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D、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E、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四、析文议人。我们解决了翻译中的问题,同学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下面我们就结合课文内容来说一说五柳先生的特别之处。(屏显)说说五柳先生的特别之处。(小组探讨交流)师:我感觉这个五柳先生很特别,闲静少言,别人都在夸夸其谈,他就不喜欢说话,性情很特别。还有其他特别之处吗?生:他性情比较直率,去别人家喝酒,想喝了就去,喝完了就走。师:不是喝完了就走,好像是喝醉了就走吧?喝酒非得喝醉,而且喝酒的态度很好,不像我们现在还有人耍酒疯,还要推诿。从喝酒这一方面可以看出五柳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啊?生:直率。师:在这里,全文172个字,花了六分之一的篇幅来写喝酒,那是有深意的,不仅仅是为了表现他的率真。古代文人写到喝酒往往和什么东西有关啊?生:愁。师:李白说“举杯销愁愁更愁”,可是陶渊明有什么愁呢?他少年时就胸怀大志,但是在现实社会却屡屡碰壁,最后归隐田园。即使归隐田园,他的内心深处仍然有着志向的涌动,社会现实又不允许他实现自己的志向,于是只能用喝酒来排解啊。这是喝酒的特别,还有什么特别呢?生:五柳先生很贫困,他衣服上有洞有补丁,但是他却安然自若,一点也不慌张,我觉得这个很特别。(生读“环堵萧然,不避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宴如也”。)师:从哪些方面来写他穷?生:吃、喝、穿、住。师:还有一些地方也写他穷的。生:家贫不能常得。师:想喝点小酒家里没钱。从这些方面来极度渲染他的贫穷,目的是什么?生:我觉得是用他物质上的贫乏来衬托他精神上的高尚。师:他用了一个词:衬托。这里写“贫”,是为了突出他贫贱不改其志,愈贫,他的人格、他的坚守愈是高贵。(板书:写贫贱 安贫乐道)师:他的心态很特别,吃不饱,穿不暖,但是依然安然自若。生:在那个年代,别的人都追求功名利禄,五柳先生却不慕荣利,我觉得这点很特别。师:你很敏锐。他的心境、志趣很特别。生:他“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师:读书很特别。生:我觉得他给自己取号的方式很特别。没有刻意的雕饰,就因为他的宅边有五棵柳树,就自号为五柳先生。师:古代文人取字号的时候都追求高雅,追求深意,五柳先生不是的,柳树是农民宅旁种的,稀松平常,他就以五柳为字号了。貌似随意,其实有深意,他的自然恬淡的性情就表现出来了。还有特别之处吗?生:他特别喜欢写文章,但是自娱自乐。师:这个有什么特别的呢?生:他虽然吃不饱穿不暖,但是他还是坚持自己的一些爱好。师:请坐。食不果腹,但是仍然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另一方面,当时很多文人写文章是献于公卿之家来博取功名的,五柳先生写文章是自娱自乐的,很特别。同学们,就这样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描述的是一个很特别的五柳先生,大家觉得这五柳先生是谁呢?生:陶渊明。师:为什么?生:结合陶渊明写过的一些诗作,发现虽然写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但是抒发的感情是一致的,都是追求那种平淡闲适的生活,不追求功名利禄,所以我认为这里说的就是陶渊明自己。师:你能不能说一下他诗作中的某一句诗,来印证一下?生:饮酒里面有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师:请坐。悠然、恬淡,和这里所描绘的是一致的。还有吗?生:我们以前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描述了陶渊明所向往的那种闲适恬淡的生活。师:他期待的无怀氏、葛天氏之民和桃花源记中所寄托的社会理想是一样的。同学们读书非常认真,并且能够把以前学过的知识迁移过来,这是一个很好的读书方法。五柳先生传说的就是陶渊明,所以这篇文章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师板书)。五、品文悟情。(屏显)助读材料:陶渊明从小便有“大济苍生”之志,满怀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美好幻想,寒窗苦读,遍访名士,三十岁几经周折才谋得一个彭泽令的小芝麻官,不仅经世济民的远大抱负难以实现,而且还要降志辱身,和官场里的那些人逢迎周旋。其间因为他不向权贵屈膝献媚,“不为五斗米折腰”,因此弃官归隐田园。这篇文章描述了一个特别的五柳先生,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这篇文章有172个字,但是用了9个“不”字,请同学们把带“不”字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1读“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我们看到一个自别于名门望族、不慕荣利的五柳先生。2读“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我们看到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五柳先生。3读“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们看到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4读“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我们看到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5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晏如也”,我们看到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6读“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我们看到一个卓尔不群、不随世俗的五柳先生。师:你觉得这样一篇短小的文章,用了这么多“不”有什么用意吗?生:我认为是为了表现他坚定的信念。师:表现他坚定的信念就用“不”吗?好像不仅仅是如此。我们来看看把“不”去掉怎么理解。(屏显)闲静少言,慕荣利好读书,求甚解既醉而退,吝情去留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师:慕荣利是指哪些人?生:世人。师:求甚解的是哪些人?那些好清谈、空谈的人,他们寻章摘句、咬文嚼字。吝情去留是当时的社会风气,明明想走又不走。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是当时社会的众生相,当时的人有多少在追求功名富贵,有多少人改变自己的操守去迎合,去附庸,而五柳先生用这个“不”表达的是他的决心,这其实就是陶渊明在与恶俗的世风、糜烂的社会现实高声地说“不”。作者言“不”,不为世俗所左右,不为艰难所左右但是,他与世俗的格格不入,因为内心有正气在。这正体现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守。也让我们认识到一个卓尔不群的陶渊明。师:陶渊明在做彭泽县县令的时候,郡官派督邮来视察工作,县史就叫他穿好衣冠迎接,他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当天,就辞官归不干了。 一纸痛快淋漓的归去来兮辞,使官场里少了一个改变自己的操守去迎合,去附庸的小人物,而诗坛上却擎起了一支如椽大笔,一扫六朝浮华的陋习,开一代田园诗风。陶渊明一生著作颇丰,仅饮酒诗便有20多首,品读陶渊明,我们感受到的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幽静,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自得,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品读陶渊明,我们读出的是一种恬淡闲适、与世无争、安然自乐的心境。那么,此时,你觉得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调去课文呢? 生:恬谈的、与世无争的、心无杂念的、心情坦然、放松。 师:对。你可以在心中想像着陶渊明是如何安然自乐,心无杂念,读的时候,心情恬淡,放松,达到忘我的境界,就像于漪老师笔下的国文老师“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鲁迅笔下的寿镜吾老先生,读到高兴时,甚至可以摇头晃脑,得意忘形。六、配乐朗诵课文。(会背的诵读、不会背的朗读)七、结束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句话可以说是对陶渊明一生的最好的概括。公元427年,一代伟大的诗人在贫病中离开了人世。离开了南山下已复茂盛的豆苗,离开了东篱边正怒放的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