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维护及FTP服务器的搭建.ppt_第1页
计算机维护及FTP服务器的搭建.ppt_第2页
计算机维护及FTP服务器的搭建.ppt_第3页
计算机维护及FTP服务器的搭建.ppt_第4页
计算机维护及FTP服务器的搭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维护技巧 浏阳进校 邵雄辉 正确的使用方法 掌握正确使用计算机的方法是保证计算机正常工作 少出故障甚至不出故障的前提 也是计算机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 计算机正确使用方法 故障种类 1 硬件故障是指由于设备中的元器件损坏或性能不良而引起的故障 通常分为机械故障和电子故障两种 导致故障的原因之一 制造工艺不良 表现为焊点太大 虚焊 印焊 接触不良等 原因之二 设备疲备工作 如显示器老化 磁盘 传动机构磨损 2 软件故障指由于系统软件或应用软件本身的缺陷 造成自身运行错误 软件之间不兼容 以及使用中的操作不当产生的错误 可分为 软件本身故障 属于先天性设计故障 软件使用故障 3 人为故障指使用者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故障 从实际使用情况看 人为故障是导致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 带电插拔信号线接反 4 病毒故障由于病毒而引起的故障称为病毒故障 由于病毒的隐蔽性和多样化 不能指望某一种防毒 杀毒软件就能避免病毒的侵害 病毒的防范必须做到消防结合 管理手段与技术措施相结合 加强法律保障意识 才能有效减少病毒故障的产生 防止病毒的蔓延 一 原则和方法 1 先简单后复杂原则如 插件接触不良 预热时间不够 信号线没有连接等2 先电源后负载原则电源故障是全局的 其工作不正常 将影响整个系统运行 3 先静态后动态原则所谓静态检查就是在不给系统加电的情况下 通过看 摸等手段找出故障的检查 动态检查是指设备带电运行过程中进行的检查 4 先软后硬原则从目前技术条件看 在全部故障中 硬件故障的比例远低于软件故障 5 先一般后特殊原则先考虑最常见 最有可能的原因 之后再分析特殊原因 平时需注意总结哪些是常见故障 6 先外设后主机原则应遵循先外设后主机 由小到大 逐步缩小范围 直到找出故障点的原则 7 先公用后专用原则如 在Windows下找不到鼠标和声卡 则先解决鼠标问题 再处理声卡 电脑维修的基本方法 一 观察法观察 是维修判断过程中第一要法 它贯穿于整个维修过程中 观察不仅要认真 而且要全面 要观察的内容包括 1 周围的环境 2 硬件环境 包括接插头 座和槽等 3 软件环境 4 用户操作的习惯 过程5 听 由 嘟 声判断系统开机自检故障电脑开机自检时 机内小喇叭会发出各种 嘟 声 其实 这是向我们 倾吐衷肠 报告自检信息 不同的BIOS 嘟 声的含义也不同 下面列出两种常见BIOS的开机自检声音信息 一 AMIBIOS1短声 内存刷新失败 2短声 内存ECC较验错误 3短声 系统基本内存 第1个64K 自检失败 4短声 系统时钟出错 5短声 CPU出错 6短声 键盘控制器错误 7短声 系统实模式错误 不能进入保护模式 8短声 显示内存错误 如显示内存损坏 9短声 主板FlashRAM或EPROM检验错误 例如BIOS被CIH破坏 1长3短声 内存错误 例如内存芯片损坏 1长8短声 显示系统测试错误 如显示器数据线或显示卡接触不良 二 AwardBIOS1短声 系统正常启动 2短声 常规错误 应进入CMOSSETUP 重新设置不正确的选项 1长1短声 RAM或主板出错 1长2短声 显示器或显示卡错误 1长3短声 键盘控制器错误 1长9短声 主板FlashRAM或EPROM错误 例如BIOS被CIH破坏 不间断长 嘟 声 内存未插好或有芯片损坏 不停响声 显示器未与显示卡连接好 重复短 嘟 声 电源有故障 无 嘟 声同时无显示 电源未接通 PhoenixBIOS1短系统正常启动3短系统加电自检初始化失败1短1短2短主板错误1短1短3短主板电池没电或CMOS损坏1短1短4短ROMBIOS校验出错1短2短1短系统实时时钟出错1短2短2短DMA通道初始化失败1短2短3短DMA通道页寄存器出错1短3短1短内存通道刷新错误1短3短2短基本内存出错 内存损坏或RAS设置错误 1短3短3短基本内存出错 DIMM插槽上的内存损坏 1短4短1短基本内存某一地址出错1短4短2短系统基本内存有奇偶校验错误1短4短3短EISA总线时序器错误1短4短4短EISANMI口错误2短1短1短系统基本内存检查失败3短1短1短第一个DMA控制器或寄存器出错3短1短2短第二个DMA控制器或寄存器出错 最小系统有两种形式 硬件最小系统 由电源 主板和CPU组成 在这个系统中 没有任何信号线的连接 只有电源到主板的电源连接 在判断过程中是通过声音来判断这一核心组成部分是否可正常工作 软件最小系统 由电源 主板 CPU 内存 显示卡 显示器 键盘和硬盘组成 这个最小系统主要用来判断系统是否可完成正常的启动与运行 二 最小系统法最小系统是指 从维修判断的角度能使电脑开机或运行的最基本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CPU安装图解 CMOS设置图解 必须具备硬件组装的知识 775CPU散热器安装图解 装机全程图解 三 逐步添加 去除法逐步添加法以最小系统为基础 每次只向系统添加一个部件 设备或软件 来检查故障现象是否消失或发生变化 以此来判断并定位故障部位 逐步去除法 正好与逐步添加法的操作相反 四 隔离法是将可能防碍故障判断的硬件或软件屏蔽起来的一种判断方法 在设备管理器中 禁用 卸载其驱动 或干脆将硬件从系统中去除 五 替换法替换法是用好的部件去代替可能有故障的部件 以判断故障现象是否消失的一种维修方法 六 比较法比较法与替换法类似 即用好的部件与怀疑有故障的部件进行外观 配置 运行现象等方面的比较 也可在两台电脑间进行比较 以判断故障电脑在环境设置 硬件配置方面的不同 从而找出故障部位 七 对电脑产品进行清洁的建议有些电脑故障 往往是由于机器内灰尘较多引起的 软件故障解除 1 操作系统安装 XP安装图解推荐使用 科力软件园 的 雨林风木 GHOST版 2 病毒 木马查杀 推荐360安全卫士结合正版杀毒软件一起查杀 及时打好系统补丁是预防病毒的前提 微软正版认证破解 用好辅助工具 如卡卡上网助手 超级兔子 WINDOWS清理助手等 3 系统还原 使用 一键还原精灵 影子系统 GHOST Ghost使用图解 常用命令的使用 CMD 切换到DOS窗口msconfig 系统配置实用程序gpedit msc 组策略regedit 注册表编辑器pingipconfig allnetstat a显示本机所有有效连接 arp a用于查看高速缓存中的所有项目arp sIP物理地址确定对应IP地址的网卡物理地址Tracert 如果有网络连通性问题 可以使用tracert命令来检查到达的目标 地址的路径并记录结果 Tracert命令显示用于将数据包从计算机传递到目标位置的一组 路由器 以及每个跃点所需的时间 如果数据包不能传递到目标 tracert命令将显示成功转发数据包的最后一个路由器 TracertIPaddress d 该命令返回到达 地址所经过的路由器列表 通过使用 d选项 将更快显示路由器路径 因为tracert不会尝试解析路径中路由器的名称 网络维护类双绞线有两种接法 EIA TIA568B标准和EIA TIA568A标准 具体接法如下 T568A线序12345678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T568B线序12345678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直通线 两头都按T568B线序标准连接 交叉线 一头按T568A线序连接 一头按T568B线序连接 网卡与网卡 10M 100M网卡之间直接连接时 可以不用Hub 应采用交叉线接法 2 网卡与光收发模块将网卡装在计算机上 做好设置 给收发器接上电源 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操作 用双绞线把计算机和收发器连接起来 双绞线应为交叉线接法 用光跳线把两个收发器连接起来 如收发器为单模 跳线也应用单模的 光跳线连接时 一端接RX 另一端接TX 如此交叉连接 不过现在很多光模块都有调控功能 交叉线和直通线都可以用 光纤收发器基本网络连接图如图所示 3 光收发模块与交换机用双绞线把计算机和收发器连接起来 双绞线为直通线接法 4 网卡与交换机双绞线为直通线接法 5 集线器与集线器 交换机与交换机 两台集线器 或交换机 通过双绞线级联 双绞线接头中线对的分布与连接网卡和集线器时有所不同 必须要用交叉线 这种情况适用于那些没有标明专用级联端口的集线器之间的连接 而许多集线器为了方便用户 提供了一个专门用来串接到另一台集线器的端口 在对此类集线器进行级联时 双绞线均应为直通线接法 FTP服务器的搭建 FTP服务及其配置 FTP协议简介IIS配置FTP服务器serv u配置FTP服务器常见的FTP客户端软件 FTP服务简介 FTP FileTransferProtocol 是文件传输协议的简称 FTP的主要作用 最主要的就是能方便的实现文件的共享 在校园网内可进行资料 课件的收集 共享 相当于一个小型的资源库 FTP服务器 FTP服务器是互联网上提供FTP提供一定存储空间的计算机 它可以是专用服务器 也可以是个人计算机 当它提供这项服务后 用户可以连接到服务器下载文件 也允许用户把自己的文件传输到FTP服务器当中 FTP服务器可以以两种方式登录 一种是匿名登录 另一种是使用授权账号与密码登录 IIS架设FTP服务器 安装WindowsXP默认安装时不安装 组件 需要手工添加安装 进入控制面板 找到 添加 删除程序 打开后选择 添加 删除 组件 在弹出的 Windows组件向导 窗口中 将 Internet信息服务 IIS 项选中 在该选项前的 背景色是灰色的 这是因为 默认并不安装 服务组件 再点击右下角的 详细信息 在弹出的 信息服务 窗口中 找到 文件传输协议 服务 选中后确定即可 WEB服务也在此一并安装 需要提供XP的安装光盘 设置FTP 打开 默认FTP站点 属性窗口 选 默认FTP站点 右键 属性 即可 设置 FTP站点 在 IP地址 处选 192 168 0 49 填入本机IP 端口号保持默认值 21 不变 3 设置 消息 在 欢迎 框中输入登录成功后的欢迎信息 退出 中为退出信息 4 设置 主目录 在 本地路径 中按 浏览 按钮选择目标目录E myweb 如下图 5 设置 安全帐号 默认的 匿名用户 Anonymous 被允许登录 如果有必要 此处可选拒绝其登录以增加安全性 或增加其他用于管理此FTP服务器的用户名 默认的为 Administator 6 设置 目录安全性 此处可以设置只被允许或只被拒绝登录此FTP服务器的的计算机的IP地址 7 如需要 也可在 默认FTP站点 处单击右键选 新建 来新建FTP的虚拟目录 1 在浏览器中登录 格式为ftp IP地址 或 ftp 用户名 IP地址 如果匿名用户被允许登录 则第一种格式就会使用匿名登录的方式 如果匿名不被允许 则会弹出选项窗口 供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第二种格式可以直接指定用某个用户名进行登录 2 在DOS下登录 格式为 ftpIP地址 测试 用serv u架设ftp服务器软件 Serv UFTPServer 以下简称Serv U 是一款专业的FTP服务器软件 与其他同类软件相比 Serv U功能强大 性能稳定 安全可靠 且使用简单 它可在同一台机器上建立多个FTP服务器 可以为每个FTP服务器建立对应的账号 并能为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 能详细记录用户访问的情况等 安装 启动Serv Uadminisrator之后 出现如图界面 先看看 本地服务器 这个项目 如图 有个选项是 自动开始 系统服务 选中后 Serv U就把自己注册成系统服务 开机自动运行 而且在用户没有登录的情况下就开始运行了 你在这里设置的最大上传下载速度还有用户数量都对下面的域或者用户的设置有限制作用 也就是说 即使在用户上设置的速度很大 实际也不会超过这里设置的值 这里的 活动 就是个监视器 可以看到连接到你的FTP的用户和他们的活动 注意这里的 自动重载入 其实就是自动刷新的意思 选中后下面的监视内容每隔一段时间自动更新 下面我们新建一个域 这里的域有什么用呢 假如你的机器有两个网卡 而又对不同的两个网段提供FTP服务的话 那在这里建几个不同的域 确认后新的域就建好了 刚建好的域是离线的 点下 将域置于在线 这个域就可以被访问了 为FTP服务器创建用户 匿名用户的添加 新建一个名为anonymous的用户 Serv U会询问是否将用户锁定在主目录 也就是只允许用户访问主目录及子目录 为了安全 这个选项是非常必要的 创建用户后要对用户设置 这里的设置继承全局设置和域的设置 也就是说 全局设置和域的设置对这里的设置有限制作用 如果用户比较多 还可以创建组 和用户用添加方法差不多 将用户添加到组后 用户就继承组的设置和权限 IP限制可以在域设置中设置 也可以在用户设置里设置 设置方法是一样的 只是作用范围一个大一个小而已 IP访问规则是从上往下一条条地应用的 比如 我的FTP的地址为172 18 10 12 内网 我想让本网段和172 18 15 0 24访问 其它地址除了172 18 11 200可以访问外其它全部禁止 另外 本网段中172 18 10 123禁止访问 可以这样设置 1 首先 全部禁止 也就是不允许任何人连接 这里的IP地址可以使用通配符 代表任何数字 代表一位数字 2 允许172 18 10 连接 允许172 18 15 连接3 允许172 18 11 200连接4 禁止172 18 10 123连接 IP访问设置 欢迎信息的设置 常用到的FTP客户瑞软件 CuteFTP 断点续传 指的是在软件下载过程中 无论是由于停电 系统瘫痪 误关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