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人力资源统计复习材料第八章时间数列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时间数列和动态分析的关系,长期趋势、季节变动的测定;掌握水平指标、速度指标的计算及其关系。 二、重点、难点 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尤其是相对数和平均数的平均发展速的计算,各种速度指标之间的关系。 三、课堂设计 案例教学为主 四、学时安排 共七个学时 五、教学实施效果追记 通过案例教学为主,重点突出,形象地展现了各类水平指标、速度指标的概念和计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六、主要参考书 、统计学王晓林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 2、统计学教程刘汉良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统计学原理焦红浩、李勇、陈琴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第一节 时间数列的概念、种类和编制原则 一、时间数列概念 时间数列又称动态数列,指同类社会经济现象的同一种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所形成的数列即动态数列。 两大构成要素:时间和指标的数值。 二、时间数列的种类 按构成时间数列指标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指标时间数列、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1、 总量指标时间数列 在总量指标时间数列中,于指标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又可分为时期时间数列和时点时间数列。 2、 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3、 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三、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 时间长短的统一;总体范围的统一;指标经济内容的统一;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的统一。 第二节 动态数列的水平指标 一、 发展水平 发展水平是反映现象发展变化实际已经达到的规模或程度,它是有关指标数值构成的,既可以是总量指标,也可以是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一般用a表示。 发展水平按所处的位置分为:最初水平、最末水平、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等。用符号表示为:a,a,a,a,?a 0123n二、 平均发展水平 (一)概念:平均发展水平是对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求平均数,又称序时平均。 平均发展水平与一般平均数的相同与区别 相同点:都是将个别数值差异抽象化。 区别:平均发展水平所平均的是研究对象在不同时期上的数量表现,是从动态上说明其在某一时期发展的一般水平;而一般平均数所平均的是研究对象在同一时间上的数量表现,是从静态上将总体各单位的数量差异抽象化,用以反映总体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二)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 1. 总量指标序时平均数 时期数列序时平均数 a?a1?a2?an?ann 例如,求一年的月平均产值,可把12个月的产值相加处以12。 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 第一种,时间间隔相等时,按“首末折半法”计算。 a?2a1?a2?a3?n?1an2 例如,某企业2002年第三季度的职工人数如下表1,计算第三季度平均职工人数。 表1 某企业职工人数 月份 职工人数 6月30日 435 7月31日 452 8月31日 462 9月30日 576 435576?452?462?2?473 a?24?1第二种,时间间隔不相等时,先对每两个现象的数量变化求出简单算术平均数,然后,再用时间间隔为权数,计算加权序时平均数。 公式为: ?afa?fiii 例如,某工厂成品仓库中某产品在2002年库存量资料见表2; 时间 库存量 1/1日 38 3/1日 42 7/1日 24 8/1日 11 10/1日 60 12/31日 0 38?4242?2424?1111?6060?0*2?*4?*1?*2?*322222a? 2?4?1?2?3如果,库存量不在期初期末登记,只在发生变动时进行登记,就用每次持续的间隔时间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2、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的序时平均数 分别计算分子、分母两个总量指标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然后再加以对比。公式为: c?ab 式中c代表相对指标的序时平均数,a代表分子总量指标的序时平均数,b代表分母总量指标的序时平均数。 某工厂2002年下半年各月的劳动生产率资料如下表3,要求计算2002年下半年平均月劳动生产率。另知该厂12月末职工人数为910人。 表3 某工厂统计资料表 时间 7月 8月 810 910 9月 810 940 10月 830 1010 11月 850 1060 12月 880 1230 平均 838 1000 总值月初职工人数 劳动生产率 790 894 解:劳动生产率的分子是时期指标,分母是时点指标,因此先计算出分子、分母的平均数,然后再相除。即: ?1000790910b?810?810?830?850?880?226该工厂下半年劳动生产率nc=61000=6000 三、 增长水平指标 1、增长水平又称增长量,它是两个时期发展水平相减的差额,用以反映现象在这段时期内发展水平提高或降低的绝对量。 公式为:增长量=a1 - a0 2、累计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的关系:即累计增长量等于逐期增长量的总和。相邻两期累计增长量之差也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 四、 平均增长量 它是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说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增长的数量,其公式为: ?a1?a0?a2?a1?an?an?1?an?a0平均增长量= nn 第三节动态数列中的速度指标 一、 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1、 发展速度 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动态指标,是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指标对比的结果,主要说明报告期的水平是基期水平的百分之几或若干倍。公式: 发展速度?a1 a0发展速度于基期的选择不同,又分为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为: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即 ana1a2a3a?n a0a0a1a2an?12、 增长速度 增长速度亦称增长率,是根据增长量与基期水平对比求得,用于说明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长了若干倍。用公式表示为: 增长量 增长速度?基期水平增长速度于基期的选择不同,增长速度有定基增长速度和环比增长速度之分。定基增长速度并不等于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二、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 1、概念:平均发展速度是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用以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变化的平均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的确定有两种方法:水平法和方程法 1、水平法, 平均发展速度是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 公式为: x?x1?x2?x3?xn?nn?xii?1n i计算资料表 年 份 粮食产量 2000 134 2001 435 2002 415 2003 672 2004 1028 要求列表计算: 各年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 各年环比与定基发展速度; 各年增长1%的绝对值。 2、根据练习题1资料计算2001-2004年粮食产量的平均发展水平及平均增长量。 3、某业企业某年商品月初库存额如下表 计算资料表 时间 月初库存(万元) 1 2 3 4 5 67 20222125282624 要求计算上半年平均商品库存额。 4、某公司某年人数资料如下表 计算资料表 时 间 月末职工人数(人) 上年12月2月 5月 9月 12月 254250260 258256 要求计算该公司该平均人数。 5、某商场第二季度商品零售额资料表如下表计算资料表 月份 实际额零售额 计划完成程度 45 6 50 6278 100124104 试计算第二季度平均每月计划完成程度。 6、某企业1-7月份工人人数及总产值资料如下表 计算资料表 月份 1 234567 总产值(万元) 202l 23 24 23 26 24 月初人数(人) 350 352355360 340345348 计算: 上半年平均月劳动生产率。 上半年劳动生产率。 7、某企业第二季度有关资料如表 计算资料表 月份 商品流转次数 月初商品库存额(万元): 4 5 6 7240 250 260240 试计算第二季度月平均流转次数及第二季度流转次数。 8、某商场业务人员占全部人员比重资料如表计算资料表 时间 6月30日 7月31日 8月31日 9月30日业务人员占全部人员比重 75 78 7680 业务人员 全部人员 436 453 463 576 580 580 612 720 计算业务人员占全部人员的平均比重。 9、某厂第一季度工人工资情况如下表 计算资料表 时间 工资总额 工人数 平均工资 1月 2月 3月 203040 250 300320 800 1000 1250 试计算第一季度工人平均每月工资。 10、设某地区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25亿元,人口5000万。据过去五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计算,平均每年递增%,试推算200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若人口增加到6000万人问平均每人能否达到1000元? 11、我国1987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1049亿元,若1997年力争达到25000亿元,问从1988年起每年应递增多少? 12、为争取本世纪末把我国人口控制在12亿之内,设1980年年末人口为亿人,试问在今后20年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应控制在什么水平上? 13、某产品产量1985年为100万吨,如果到2000年翻两番,每年应平均递增多少?如果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几年后该产品可以翻两番? 14、某地区19962001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表 计算资料表 年份 粮食产量 累计增长量 环比发展速度 1999 200 2000 110 2001 31 2002 40 2003 105 2004 93 要求: 利用指标间的关系将表中所缺数字补齐; 计算该地区20002004年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量 按水平法计算20002004年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16、某化肥厂1999-2004年化肥产量如下表 计算资料表 年份 产量 199920002001 2002 20032004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的性质,拟合适当的趋势方程。 17、已知某商店1999-2004年各季度商品销售额如下表 计算资料表 年份 1季度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销售额 2季度3季度4季度试用按季平均法计算各季的季节指数。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B 4、C 5、B 6、C 7、A 8、A 9、C 10、B 11、A 12、B 13、B 14、C 15、B 16、D 17、C 18、C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BD 3、ABCDE 4、BC 5、ABCD 6、BC 7、DE 8、BCE 9、ABD 10、ACD 11、BDE 12、BCDE 13、AE 14、ABCDE 三、填空题 1、现象所属的时间;现象在各个时间上的指标数值 2、逐期累计 3、环比;定基 4、%; 5、增长量基期水平;发展速度- 6、几何平均法;方程式法 7、序时平均数;动态 8、环比发展;序时 9、连乘积 10、水平法 nan/ao 11、最初水平;最末水平;中间水平 12、季节指数;按月平均法;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 13、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波动 14、实际观测值与趋势值的离差平方为最小;实际观测值与趋势值的离差之和等于0 15、直线;指数曲线 四、简答题 1、时间数列是将某种现象在各个时间上的一系列统计指标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时间数列两个要素构成:一是现象所属的时间;二是现象在相应时间上所达到的发展水平。 2、时间数列又称为动态数列,它是将某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一种数列。编制时间数列的意义:描述现象发展状况和结果;研究现象的发展速度和趋势;探索某些现象的规律性;利用它可以进行预测;进行对比分析和相关分析。 3、两者所包括的范围不同。时间数列是变量数列的一种;两者构成要素不同。时间数列时间和指标数值构成,变量数列变量和次数构成;变量数列是建立在统计分组基础之上的,时间数列不是分组数列。 4、编制时间数列最基本的原则是保证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的可比性。具体指以下几方面:时期长短应该相等;总体范围应该一致;指标经济内容应该相同;指标的计算方法、计量单位、计算价格等应该一致或可比。 5、时期数列是指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总量的时期指标构成的时间数列。时点数列是指反映现象在某一瞬间总量的时点指标构成的时间数列。其特点如下:时期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时点数列中各指标数值是不能相加的;时期数列中指标数值大小与其时期长短有直接联系,而时点数列中各指标数值大小与其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时期数列中各指标数值通常是经过连续不断的登记取得的,时点数列中各指标数值通常是间隔一定时期登记一次取得的。 6、答案见前面例题分析。 7、序时平均数也叫平均发展水平。它是将时间数列中各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一种动态平均数。绝对数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可分别采用下述公式: a? 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a?n间隔相等的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a? 间隔不等的连续时点数列计算 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anaf?序时平均数a?fa1a?2 ?a2?a3?n?1an2a?a12a? 2?f?1a?a23f?f?fn?122?f?2an?an121?fn?1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8、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增长量有两种: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换算关系,即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逐期增长量之和。 9、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对比的结果,反映现象在前后两期的发展变化,表示现象的短期变动。定基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对比的结果,反映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二者的关系为: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即 a1a2a3an ? ? ?a0a1a2an?1?ana010、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发展速度有两种: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二者关系是: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相邻两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11、增长速度是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它有定基增长速度和环比增长速度两种。增长速度发展速度-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 12、二者的理论依据不同;二者计算方法和所需要的资料不同;二者的侧重点和适用场合不同;二者的局限性不同。 13、相对数时间数列中的相对指标,都是静态相对数,是同一时期两个指标对比的结果,因此可以分子、分母分别求序时平均,然后再对比。环比发展速度是动态相对数,分子、分母分别求平均没有意义,又因为总速度等于各环比发展速度之积,而不是之和,所以平均发展速度要用几何平均法来计算;定基速度也是动态相对数,要求平均发展速度要通过解高次方程来计算,而均不能用序时平均法求得。 14、季节变动是某些现象受自然条件或社会条件影响,在一段时间内形成的一种周期性变动。测定季节变动的目的,在于认识和掌握它,从而克服它的不良影响,更好地组织经济活动。 15、长期趋势是指客观现象在某一相当长的时间里持续发展变化的趋势。研究它的重要目的有三:认识并掌握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为统计预测提供必要的条件;消除长期趋势的影响,更好地研究季节变动。 16、如果时间数列逐期增长量相对稳定时需采用直线做为趋势线,来描述趋势变化,预测前景。直线方程为:yc = a + bt最小平方法求解方程参数a,b的联立方程为: ?y?na?b?t?2ty?at?bt?17、首先,可以根据时间数列绘制散点图或动态折线图确定拟合直线或曲线,这是最简单的方法。其次,可以计算时间数列的逐期增长量、二级增长量和环比增长速度,然后根据不同情况拟合不同数学模型。如果时间数列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宜拟合直线;如果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宜拟合抛物线;如果环比增长速度大体相同,则宜拟合指数曲线。 五、计算题 1、 各年逐期增长量分别为301、-20、257、356, 各年累计增长量分别为301、281、538、894; 各年环比发展速度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一化学社团活动方案
- 工程项目现场质量控制方案
- 工程项目成本分析与管控
- 高管团队断裂与企业创新双元化发展
- 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省直)
- 2024年邢台巨鹿县招聘中学教师真题
- 2024年桐城市中医医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真题
- 2024年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岗位招聘真题
- 2024年宝鸡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真题
- 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与心理建设
- 森林功能区划与分类经营方案
-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学教学
- 派出所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天津市南开区2024届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植物生产与环境》专业知识考试题库大全-下(判断题汇总)
- 孕产妇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各单元测试题以及答案
- 海南省环岛旅游公路建设堆料场、碎石加工及生活区场地临时用地项目 环评报告
- 高中3500必背单词
- 军训安全教育课件
-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之形式逻辑常识(初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