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 第五单元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作业.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2 第五单元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作业.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2 第五单元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作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1明代王彦泓的竹枝词:“小户岂曾窥邸报,也随人写太平年”,说明的问题之一是()a邸报为商人提供交易信息b邸报为百姓提供娱乐信息c邸报的服务对象逐步扩大d普通百姓一般看不到邸报解析:选d。邸报作为政府机关报,其读者仅限于各级政府官吏、士大夫知识分子和地方上的豪绅。“小户岂曾窥邸报”反映了普通老百姓一般看不到邸报的情况。21896年8月14日申报刊登了一则广告:“徐园七夕设文虎(即灯谜)候教又一村并演西洋影戏。”这则材料中蕴含的最恰当的历史信息是()a上海拍摄国产第一部电影b电影首先传入中国上海c电影最先出现于中国d上海报业非常发达解析:选b。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题干中的时间是19世纪末,即为电影传入中国的时期,因此只有b项最为恰当。3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解析:选d。该材料主要说明报纸对民众具有宣传教育、启迪思想的功能,而且影响力很大。4下图是申报(1936年)刊登的电影广告,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申报是当时影响很大的报纸当时中国还不能拍摄有声电影片电影是当时影响最大的公共传媒阅读报刊已经成为民众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abc d解析:选d。申报是近代中国影响最大、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所以电影放映者选择申报作为宣传的媒体,正确;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片已经诞生,错误;报纸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传媒,错误;正确。故答案为d。5以下哪份报纸是当今中国共产党的中央机关报()解析:选b。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央机关报。光明日报是理论性报纸;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中央日报是国民党控制的报纸。6辛亥革命时期,国内外革命报刊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而迅速发展,其文字宣传与舆论鼓动,比革命党的军事影响更普遍。下列属于当时“革命报刊”的是()解析:选c。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革命报刊”,从中可知要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而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故属于革命报刊。7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和浙江卫视的爸爸回来了等节目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这主要说明了电视具有()a艺术鉴赏性b传播信息作用c娱乐功能d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作用解析:选c。根据题中材料可知,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体现了电视的娱乐功能。8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么?”材料中使人们“开眼界”的是()a电影 b电视c报纸 d广播解析:选a。从题干中信息“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可确定这种媒体为视频媒体(a、b皆符合);但从时间上看(1909年),当时电视技术还没发明,所以选a。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展示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变迁情况,某班同学组织了一次图片展览活动。以下是活动中展出的部分图片。材料二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年)年份类别1985年1990年1995年1999年2000年报纸总印数(亿份)246.8211.3266.3318.4329.3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小时)280 799647 7462 332 1642 931 6823 381 466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小时)38 05691 572383 513526 483585 007互联网用户(户)7 2133 014 5189 021 717(1)根据材料一请按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写出上述图片反映的传媒形式的名称。并为本次展览拟定一个标题。(2)根据材料二分析,表中四种传媒发展速度,哪种最快?说明了什么问题?并根据材料分析互联网的普及是否影响了其他传媒的地位?(3)为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大众传媒的变迁情况,你会通过哪些方式获取相关资料?解析:本题以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变迁展开命题。第(1)问依据图片考查基本的传媒形式并拟定标题,属基础知识的考查,容易作答;第(2)问主要从表格中提取信息,注意数字的对比分析;第(3)问是对史料研究方法的考查。答案:(1)图一:报刊;图二:电影;图三:电视;图四:互联网。标题: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变迁(精神的来源大众传媒的变迁)等。(2)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最快。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讯事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不但没有削弱其他媒介的地位,而且同时出现了向上发展的趋势,实际上传统媒介纷纷通过网络来获得读者和观众。(3)到图书馆查询、互联网查询、书面问卷调查、民间访谈等。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一、学思之窗(教材p74)除技术因素外,你认为电视普及的因素还有哪些?提示:除技术因素外,电视普及的因素还有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高质量的名牌栏目,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信息量,看电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二、本课测评(教材p75)网络媒介与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相比,有哪些优势?提示: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互联网还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三、学习延伸(教材p75)做一次社会调查,看哪种媒介对我国高中生的生活影响最大。提示:(1)可以以你所在的班级为范围,设计一个问卷,通过逐个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