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教学目标 l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处境,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2.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独特的韵味,品味其语言特色。 3.通过文本研习领会作品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关联。 重点、难点 重点:1. 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意图,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2. 了解概写与特写相结合的写法。难点:领会作者在游西山时达到的人与自然物我合一的境界。 设计思想 本文是柳宗元在遭贬的境遇中写的文言游记散文,主要写作者在游西山时达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教学先扫除文言障碍,进行文言积累,再重点研读文学文本,通过文本研习领会作品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关联。既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以开放的思考空间,也注意到要体现教师的引导性,对于学生的学习给以适当的点拨和调控。 教学资源 1资料辑录: 柳宗元(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人,人称“柳河东”。晚年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他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与韩愈同为当时古文运动的领袖,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贞元九年(793),柳宗元进士及第。公元805年,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升任礼部员外郎,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但为时不久,就在其政敌联合反击下而失败。柳宗元受到残酷迫害,先是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司马;十年之后,又改任为柳州刺史。 柳宗元在中唐的文坛上与韩愈齐名。他能诗善文,成就很高。他的散文包括论说、寓言、杂文和游记等类,文笔犀利,含义深刻,形象生动,气势奔放。就游记而言,他是唐代一位集大成的刻画山水的能手。一方面,他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深入的体会,运用简洁概括、鲜明生动的语言,精细而准确地把那些易于被人忽视和遗忘的自然景色画图般地再现出来给读者一种亲临其境的真切之感;另一方面,他在描写山水木石、鸟兽虫鱼的声色动静时,往往将自己横遭贬滴、饱受压抑的境况渗透在里面,达到情景交融的地步,从而曲折地反映了中唐黑暗的社会现实。他的作品收入柳河东集。2“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3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ppt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导入。借助ppt,教师导语引入新课,板书课题。观看pptppt出示课题,导入新课。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一十年内到处搜奇觅胜,写出一系列刻划入微又托意深远的山水游记。其中最著名的是永州八记。走近作者观看pptppt简介作者柳宗元,知识灌输。解题,了解“记”。听讲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起着开宗明义、领带各篇的作用。“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的散文。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导读课文主导学生活动:初读课文。朗读课文。要求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重音。要读得流畅,读出感情。主导学生活动:指名翻译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点拨重点字词,指导学生整理字词,翻译重点语句。“恒惴栗”中的“恒”,经常之意。“梦亦同趣”之“趣”旨趣。“意有所极”之“意”是想的意思。“皆我有也”都被我游历领略了。“因坐法华西亭”之“因”于是之意。“始指异之”之“异”是以为奇,觉得不同一般。“箕踞而遨”之“箕踞”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似的。主导学生活动:问题探讨:1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2 作者怎样叙西山之游?3 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作用有何不同?阅读、思考、发言。1作者游奇山异水是聊以忘忧,文章开头即写明自己不幸的遭遇和贬谪南荒后“恒惴栗”郁闷痛苦不堪的心情,因此“幽泉怪石,无远不到”,以至“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虽然他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却没有给他带来特殊的感觉,没有感到此山此水有何“怪特”之处。然而当作者“坐法华西亭,望西山”时,“数州之土壤”尽收眼底,方觉西山是任何地方都无法相比的,渐渐地作者不知不觉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深切体会到天人合一的至理。因此作者认为西山之游才是真正游览山;水的开始,以往的游览算不上真正的游览。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结构全文。2本文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但作者开篇却从他处着墨,先写以前永州异山秀水的游览,以此作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山之游不同于以往。作者首先是被那登高所见的博大景观而震惊,千里之间的高山深谷如土堆、洞穴,尽收眼底,浮云萦绕群山,与天空连成一体,此时作者才真正感受到与自然同呼吸,与天地同游的快慰。从高峻的西山中作者感受到卓尔不群的人格之美,“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作者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他仿佛与西山心心相印,自己志高品峻的情操恰恰在西山那高峻峭拔之貌中得以体现。作者在这物我交融之中得到了解脱与审美享受,以至醉不思归。3第一次出现是往日游览时,作者都会“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这短促紧凑的语句反映了作者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闷抑郁的内心感受。虽然他想在游览山水中得以解脱,但酒醉之后依然如故。而西山之游却使作者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不只是美酒醉人,更是这高峻峭拔的西山使其感受到物我相融醉而忘归,心中的欢喜怡悦不言而喻。前后对比更突出西山之游给作者带来的独特感受。主导学生思考:1 作者怎样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的?2 作者怎样借景抒情?速读、思考、标注、发言。1作者在本文没有直接写眼中西山,而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采用比照映衬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如先写“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再写登上西山始感高险难测,云天相连。由极目远眺,“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衬其高。所见之深山低谷,好像土堆洞口,千里之外的景物尤如近在咫尺亦衬其高。青云萦绕,云天相连浑然二体更衬其高。由此写出“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蝼为类”的感受。在比照映衬之下,西山之景更显其美,西山之游更觉其异。2文章开始写以往游览“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觉而起,起而归”,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醉之乐,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所记山水景物无不融入自己的感情,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 拓展延伸主导学生活动:本文与小石潭记作于同一年,所写景物都是永州山水,但小石潭记更偏重于客观描写,本文更偏重于主观感受。试举例分析。讨论、发言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与游者相乐。”对潭水、游鱼的描写,栩栩如生,十分传神,历来被人所诵记称道,归功于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细致描摹。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反衬出水清潭小,“日光下澈,影步石上”,则从另一角度突出水澄清透明。“似与游者相乐”,把鱼儿那种闲适、轻快、灵敏、活泼的神态描写得惟妙惟肖。既写出水清又写出鱼乐,水鱼相映成趣,互相点缀,充满诗情画意。而始得西山宴游记却偏重于写主观感受。如写“西山之怪特”,“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可见作者把西山视为知音,与西山心心相印,西山怪特之貌恰似自己卓尔不群的人格、志高品峻的情操。 课堂反馈主导学生活动:当堂练习练习、交流答案内容附后,要求当堂完成后,生生、师生之间交流答案。 课后测评布置作业课外练习内容附后板书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众山-恒惴栗西山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课堂反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1)始指异之 ( ) (2)遂命仆过湘江 ( ) (3)缘染溪 ( ) (4)斫榛莽 ( ) (5)外与天际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穷山之高而止。 (2)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3)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4)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3分析“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一句,在文中有哪两层作用? 4西山宴游让作者有“始得”之感,作者究竟有哪些获得?请用自己的语言说明。 5有同学认为本文“意有所极,梦亦同趣”中的“意”与欧阳修所谓的“醉翁之意”含义相同,都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自在悠闲之乐。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简述理由。 6本文作者描写西山之景有何精妙传神之处? 课后测评 (1-4题预习指导,5-8题选做)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自余为僇人 ( ) (2)居是州 ( )(3)漫漫而游 ( ) (4)而未始知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列句子。(1)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2)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3)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 (4)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3文中有一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出西山超凡脱俗的神韵,这一句话是什么?(用原句回答,不能增、减、错字) 4. 本文写西山宴游之乐,是为了抒发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李藩,字叔翰,赵郡人。年四十余未仕,读书扬州,困于自给,妻子怨尤之,晏如也。杜亚居守东都,署为从事。洛中盗发,有诬牙将令狐运者,亚信之,拷掠竟罪。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辞出。后获真盗,藩益知名。 王绍持权,邀藩一相见即用,终不就。王仲舒、韦成季辈为郎官,朋党辉赫,日会聚歌酒,慕藩名,强致同会,藩不得已一至。仲舒辈好为讹语俳戏,后召藩,坚不去,曰:“吾与仲舒辈终日,不晓所与言何也。”后果败。裴垍言于帝,以为有宰相器,遂拜藩门下侍郎、同平幸事。藩性忠荩,事无不言,上重之,以为无隐,四年冬,顾谓宰臣曰:“前代帝王理天下,或家给人足,或国贫下困,其故何也?”藩对曰:“古人云:俭以足用。盖足用系于俭约。诚使人君不贵珠玉,唯务耕桑,则百姓既足,君孰与不足! 自然帑藏充羡,稼穑丰登。若人君竭民力,贵异物,上行下效,风俗日奢,去本务末,衣食益乏,则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自然国贫家困,盗贼乘隙而作矣!伏愿宫室舆马,衣服器玩,必务损之又损,示人变风,则天下幸甚。”帝曰:“俭约之事,是我诚心;贫富之由,如卿所说。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似有逾滥,极言箴规,此固深期于卿等也。”藩等拜贺而退。时河东节度使王锷用钱数千万赂遗权幸,求兼宰相。藩与权德舆在中书,有密旨曰:“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藩遂以笔涂“兼相”字,奏上云:“不可。”德舆失色曰:“纵不可,宜别作奏,岂可以笔涂诏耶!”曰:“势迫矣!出今日,便不可止。日又暮,何暇别作奏!”事果寝。元扣六年卒,年五十八,赠户部尚书。藩为相材能不及裴垍,孤峻颇后韦贯之,然人物清规,亦其流也。注帑:收藏钱财的府库。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妻子怨尤之,晏如也 尤:责怪b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 勖:勉励c此固深期于卿等也 期:约定d“日又暮,何暇别作奏尸事果寝 寝:搁置6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李藩忠直敢谏和清正自持的一组是( )a必务损之又损,示人变风 仲舒辈好为讹语俳戏,后召藩,坚不去b藩性忠荩,事无不盲 日又暮,何暇别作奏c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 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辞出d邀藩一相见即用,终不就 困于自给,妻子怨尤之,晏如也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郎官王仲舒、韦成季等人结成私党,地位显赫,每日聚会饮酒,并喜欢传播谣言,表 演杂戏作乐。尽管他们仰慕李藩的名望,李藩却不愿与他们交往。b李藩认为,如果国君耗尽民力,爱好珍宝,就会上行下效,奢侈成风,舍本逐末,造 成国贫家困,盗贼纷起。所以力谏皇上减省用度,以示崇尚节俭。 c. 河东节度使王锝重金贿赂权贵宠臣,请求兼任宰相。尽管皇上已下旨让中书省拟诏批 准,但李藩认为不可,并在形势紧迫的情况下力阻此事。d. 裴垍认为李藩有宰相的器度,向皇上推荐重用李藩。李藩任宰相,虽然才能不如裴垍, 但和裴垍一样清正自持,不像韦贯之那样待入傲慢苛刻。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与仲舒辈终日,不晓所与言何也。 (2)诚使人君不贵珠玉,唯务耕桑,则百姓既足,君孰与不足! (3)纵不可,宜别作奏,岂可以笔涂诏耶!(3分) 答案:一、课堂反馈1(1)觉得奇怪;(2)于是;(3)沿着;(4)砍伐;(5)交会;2(1)一直攀登到山顶才停止。(2)附近所有的几个州的山川(或土地),都在坐席之下了。(3)我的心似凝结,忘掉了一切思虑;我的身体也像消散在空气中一样,已经与这天地万物融合在一起。这时我才领悟到自己从前还没有过真正的游览赏景的体验,真正的游览赏景是从这里开始的。(4)萦绕着青山,缭绕着白云。向远处伸展着,跟蔚蓝的天空融为一体。3 第一层,总结(或点出)西山的特点高而独特。第二层,流露作者的性情与众不同,超世脱俗。4 从观赏景物方面而言,作者欣赏领略了西山高峻特立;从精神收获而言,作者为西山高峻特立的形象所慑服,与万物合一,对人生的荣辱得失看得通达起来,因朝廷的罪责的恐惧也一扫而空。 5本文的“意”是由贬谪引发的惴栗之感,是将忧惧抑郁寄情于山水之中,而欧氏的“意”则是浑然忘却被贬的痛苦,尽情享受山水之乐,享受与民同乐。6 本文写西山从三个方面写其特立。数州的土地都在衽席之下,由俯视写视野之广,突出西山是永州一带最高的山。写眼底所见,由远视以对比手法写西山的高峻;描写青山白水与天相接,由环视所见强调西山的高耸形象。2、 课后测评1(1)同“戮”,遭到贬谪 (2)这个 (3)任意(4)未曾 2(1)幽深的泉水,奇异的石头,无论多远都能到达。 (2)到了就分开野草坐下,将壶中的酒喝完,喝醉。(3)于是让我的仆人将我渡过湘江,顺着染溪望前走,一路上烧毁茅草,砍伐杂木杂木,一直向山的最高峰爬去,穷尽山的最高位置才停止。(4)夜幕从远处飘浮至身边,直到天已黑了,还是不愿回去。3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4 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傲世情怀。5c(期待,期望)6a(分别排除b、c和d)7d(“孤峻”意为性情“弧高严正”, “不像韦贯之那样待入傲慢苛刻”错。裴韦二人,俱为清正自持之人。)8(1)我和王仲舒这些人呆在起一整天,不知道与他们说些什么。(2)假使国君不以珠玉为贵,只是致力于农耕蚕桑,百姓丰足了之后,国君怎能不富足?(3)纵然认为不可,也应该另外写奏章,怎么能用笔涂改诏书呢? 参考译文: 李藩,字叔翰,赵郡县人。李藩四十多岁时还没有出去做官,在扬州读书,用度困难,妻子儿女都责怪他,他却泰然自若。杜亚任东都留守,任用他为从事。洛中发生了盗窃案件,有人诬告是牙将令狐运所为,杜亚相信了,拷打后给他定了罪。李藩知道令狐运是冤屈的,为他争辩。但杜亚不听从,于是辞职离开了。后来捕获了真正的盗贼,李藩因此更加有名望。 王绍掌权,邀请李藩见一面就重用他,但李藩最终没有去。王仲舒、韦成季等人担任郎官,结为私党地位显赫,每日聚会饮酒作乐,他们仰慕李藩的名望,强邀他去同聚,李藩不得已去了一次。王仲舒等人喜欢传播谣言,表演杂戏作乐,后来又邀请李藩,他坚决不去,说:“我和王仲舒这些人呆在一起一整天,不知道与他们说些什么。”后来王仲舒等人果然失势了。 裴垍告诉皇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语文教育常规知识培训课件
- 红蓝搭配动漫课件
- 2025新款商业店铺转让合同样本
- 2025私人车位租赁协议
- 商业智能软件租赁合作协议
- 农田水利工程投资建设合作协议
- 农村新型种植技术引进与推广合同
- 保险公司理赔条款协议
- 红楼梦第16章课件讲解
- 红楼梦片段课件
- Unit1Weletotheunit课件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离职交接事项协议书范本
- 【高考真题】海南省2025年高考真题物理(含答案)
- 体育教师自我介绍课件
- 银行员工职业操守课件
- 初中开学第一课心理健康课
- 艺康servsafe培训课件
- TDT1067-2021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规范
- 加气站投诉处理管理制度
- 2025-2030年再生铝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Unit 3 Same or Different?Section A 课件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