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 第3章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作业.docx_第1页
人教版必修3 第3章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作业.docx_第2页
人教版必修3 第3章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作业.docx_第3页
人教版必修3 第3章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作业.docx_第4页
人教版必修3 第3章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作业.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单选题1在植物体的生命历程中,植物激素起到了关键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是受单一激素的控制,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b 使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浸泡过的种子,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c 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大麦根尖细胞,可抑制根尖细胞分裂d 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极性运输,导致向光生长【答案】a【解析】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各种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不是受单一激素的控制),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a项正确;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能抑制种子萌发,所以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浸泡过的种子,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b项错误;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根尖细胞分裂,c项错误;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横向运输,使胚芽鞘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背光一侧生长快,导致向光生长,d项错误。【点睛】此类问题常以归纳整理、对比分析为基点进行考查。熟记并理解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合成部位、分布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这要求考生平时在学习中要注意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分类归纳,以强化记忆。2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a 尖端、尖端、尖端b 尖端、尖端、尖端下部的伸长区c 尖端、尖端下部的伸长区、尖端下部的伸长区d 尖端、尖端下部的伸长区、尖端【答案】b【解析】【分析】据题文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生长素的发现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生长素由胚芽鞘的尖端产生,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而弯曲生长的部位则在尖端下部的伸长区,b正确,a、c、d均错误。【点睛】梳理与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相关知识,据此分析判断各选项。3goldsmith 曾经提出这样的假说解释生长素的极性运输,h+的跨膜运输通过细胞膜使得细胞质基质的ph为7,细胞壁的ph为5;生长素在细胞内以离子形态iaa存在(图中a形态),并且在细胞内浓度较高,跨膜运输需要借助膜蛋白n才能进行,生长素在细胞壁中以分子状态的iaa存在(图中b形态),这种状态的iaa亲脂性很强。下列说法符合假说的是a h+穿过图中2到细胞外的方式为被动运输b n只位于图中的1、4侧c a形态物质运出细胞为自由扩散d b形态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答案】b【解析】细胞壁的ph为5,细胞质基质的ph为7,因此h+运出细胞时是逆浓度梯度,其方式为主动运输,a错误;因为载体蛋白只有1侧才有,生长素才能只从图中的上运到下,故n只位于图中的1、4侧,b正确; a物质需要借助载体蛋白且只能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所以为协助扩散,c错误;由于b物质的亲脂性强,所以进出细胞为自由扩散,d错误。【点睛】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根据分子大小与对载体、能量的需要进行判断(2)根据运输方向进行判断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长素直接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b 生长素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c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d 光照能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运输【答案】a【解析】激素通过与靶细胞的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调节靶细胞代谢,并不直接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a错误;生长素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正确;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c正确;光照能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运输,d正确。【考点定位】生长素【名师点睛】5下列关于生长素分子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达尔文实验的目的是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稍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拜尔的使用证明胚芽稍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温特的使用证明生长素是吲哚乙酸【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发现者 试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1880年达尔文(英国) 但测光照射金丝雀虉草胚芽鞘 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切取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尖端用一个锡箔小帽罩起来,但测光照射用锡箔遮住胚芽鞘尖端下段,给予单测光照射1910年詹森(丹麦) 在胚芽鞘的切面上放一个琼脂片,再将切下的尖端放上,并给予单侧光照射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1914年拜尔(匈牙利) 切去胚芽鞘尖端并将尖端放回切面的一侧,在黑暗中生长一段时间,发现胚芽鞘弯向放尖端的对侧生长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1928年温特(荷兰) 将与胚芽鞘尖端接触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 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温特将其命名为生长素把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1931奶奶郭葛(荷兰) 郭葛等人首先从人尿液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解:a、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a正确;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稍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b正确;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稍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分布不均匀造成的,c正确;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而郭葛等人证明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d错误故选:d考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6在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b 温度会影响吲哚乙酸的合成c 吲哚乙酸具有催化作用d 过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主要的合成部位及其合成过程、生理作用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主要合成部位为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可在胚芽鞘的尖端合成,但合成量较少,a错误;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为吲哚乙酸,此过程离不开酶的催化,因此温度会影响吲哚乙酸的合成,过量的色氨酸可促进吲哚乙酸的合成,b正确,d错误;吲哚乙酸具有调节作用,c错误。【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对a选项的判断。因忽略了“植物激素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而误认为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7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由很多科学家进行了实验来探究生长素的成分和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达尔文的实验证明了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b 鲍森詹森的实验选择明胶和云母的原因是化学物质能够透过明胶却不能透过云母c 温特的实验必须在单侧光下进行,否则不能得出支持达尔文假说的结论d 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是对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经典实验和相关结论的考查,回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家的实验和得出的结论,然后结合选项进行解答。【详解】按照达尔文的假说,可能是单侧光照使幼苗尖端的产生的某种“影响”传递到下部,引起下部生长,a错误;化学物质可以穿过明胶,不能穿过云母片,因此鲍森詹森选用明胶和云母来验证这种化学物质是否能运输到尖端下部,b正确;温特的实验在光下或黑暗中均可进行,c错误;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d错误。【点睛】对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经典实验和相关结论的理解、记忆,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8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a 大分子蛋白质 b 小分子脂质 c 小分子有机酸 d 大分子核酸【答案】c【解析】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属于小分子有机酸,故选c。9在生长素发现的探究实验中,温特将放置过燕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的左侧(如图所示),结果该胚芽鞘的生长状况是a 直立生长 b 向左弯曲生长c 不生长不弯曲 d 向右弯曲生长【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放置过燕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含有生长素,该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左侧,导致左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生长素浓度,结果左侧生长得快,右侧生长得慢,该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故选d。10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b 成熟茎的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进行非极性运输c 生长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d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番茄的雌蕊柱头,可以得到无子番茄【答案】d【解析】生长素主要合成部位为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为生长素,a正确;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进行非极性运输,b正确;生长素是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是:它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c正确;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番茄的未受粉的雌蕊柱头,可以得到无子番茄,d错误。11下列有关科学家与其主要成就匹配有误的一项是a 魏尔肖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b 林德曼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c 温特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d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学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他的名言“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a正确;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正确;荷兰科学家温特做了以下实验: 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向未放胚芽鞘一侧弯曲生长,空白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不弯曲,不生长,证明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c正确;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点睛】本题借助科学发展史进行考查,这提醒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除了要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关注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12下列四组实验中,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能直立生长的是()a 用锡箔罩住胚芽鞘的尖端 b 切去胚芽鞘的尖端c 用锡箔罩住胚芽鞘的尖端下面的一段 d 胚芽鞘不经处理【答案】a【解析】由于只有胚芽鞘的尖端才能感受光的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所以当用锡箔罩住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经极性运输会均匀分布在尖端下部,胚芽鞘表现型为直立生长,a正确;切去胚芽鞘的尖端,失去感光部位和产生生长素的部位,胚芽鞘不生长,b正确;用锡箔罩住胚芽鞘的尖端下面的一段,不影响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c错误;胚芽鞘不经处理,会弯向光源生长,d错误。13在长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右侧开一小窗,从左侧固定光源照射暗箱。若盆与暗箱一起同步旋转、盆转而暗箱不转、暗箱转而盆不转,(假设旋转器水平放置,匀速缓慢旋转)则一段时间后以上三种情况下的幼苗生长状况分别为下图a b c d 【答案】c【解析】若盆与暗箱一起同步旋转,因为小窗一侧有单侧光照,所以靠小窗一侧的生长素分布较少,幼苗弯向小窗一侧生长,如图;盆转而暗箱不转时,幼苗始终没有单侧光照射,所以生长素分布均匀,幼苗直立生长,如图;暗箱转而盆不转时,相当于左侧有单侧光照,所以生长素在左侧分布较少,幼苗弯向左侧生长,如图。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1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植物激素的合成不受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影响b 多种植物激素的平衡协调控制着植物的生长发育c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发挥调节作用时可反复使用d 植物激素进入靶细胞并催化细胞代谢中的特定反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植物激素的合成属于酶促反应,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a错误;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受多种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共同调节,b正确;植物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激素一旦发挥作用后就会失活,c错误;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不起催化作用,催化细胞代谢中的特定反应的物质是酶,d错误。点睛:对于植物激素考生除了把握各种激素的作用,更要理解植物激素的概念即作用的特点,即植物激素通过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并已经发挥作用就会失活,激素是信息分子,不能提供能量,不能起催化作用,只是对细胞生命活动进行调节。15下图是研究植物向光生长的实验,该实验说明a 幼苗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在尖端b 幼苗合成生长素的部位在尖端c 幼苗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d 生长素能从幼苗尖端传递到尖端下部【答案】c【解析】幼苗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在尖端以下的伸长区,a错误;通过该实验不能证明幼苗合成生长素的部位在尖端,b错误;由实验结果可知,用锡箔小帽罩住幼苗尖端,幼苗能直立生长;罩住尖端以下,幼苗向光弯曲生长,因此幼苗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c正确;通过该实验不能证明生长素能从幼苗尖端传递到尖端下部,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相关的探究实验,结合探究实验,考查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16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从赤霉菌培养液中提取的赤霉素不是植物激素b 幼苗在太空失重状态下因生长素不能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c 下丘脑具有神经中枢、能产生渴觉,还具有分泌激素、调节血糖平衡的功能d 正常机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且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答案】a【解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的一定部位合成的,而赤霉素是赤霉菌合成的,不属于植物激素,a正确;太空失重状态下,由于没有重力,根失去向地生长的特性,而极性运输是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运输,在太空失重条件下生长素仍然能进行极性运输,b错误;产生渴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而不是在下丘脑,c错误;正常机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且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d错误。二、非选择题17如图所示是生长素发现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综合图1和图2可以证明胚芽鞘具有_。(2)综合图2和图3可以证明与生长和弯曲有关的部位是_。(3)综合图2和图4可以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_,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发生弯曲的部位是尖端_。(4)综合图6和图7可以证明_能够产生某种_的物质并且向下部运输。(5)经科学家努力,从植物组织中分离出了生长素并鉴定出了它的化学本质是_。【答案】 向光弯曲生长现象 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尖端 下面的一段(下部) 胚芽鞘尖端 促进生长 吲哚乙酸【解析】试题分析:图示是生长素发现过程示意图,其中图1和图2的单一变量为是否有单侧光照射;图2与图3的单一变量为是否有胚芽鞘尖端;图2和图4的单一变量为尖端是否有光照射;图6和图7的单一变量为琼脂块是否放过胚芽鞘尖端。(1)图1和图2的单一变量为是否有单侧光照射,无单侧光照射时胚芽鞘直立生长,有单侧光照射时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说明胚芽鞘具有向光性。(2)图2与图3的单一变量为是否有胚芽鞘尖端,有尖端的一组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弯曲生长,没有尖端的一组在单侧光照射下不生长,说明与生长和弯曲有关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3)图2和图4的单一变量为尖端是否有光照射,能照射到单侧光的一组向光弯曲生长,不能照射到单侧光的一组直立生长,这可以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发生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下部一段。(4)图6和图7的单一变量为琼脂块是否放过胚芽鞘尖端,放过胚芽鞘尖端的一组弯曲生长,而没有放过胚芽鞘尖端的一组不生长也不弯曲,这可以证明尖端能够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并且通过琼脂向下部运输。(5)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能促进植物细胞的纵向伸长。【点睛】本题关键在于分析各组实验之间的单一变量,根据单一变量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准确可靠的实验结论。18(10分)葡萄种植基地为解决葡萄滞销易腐烂问题,引进果酒、果醋生产线进行葡萄的深加工,获得了较好效益,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据图回答:(1)在筛选菌种a时,需要在接种前用_法对葡萄果汁进行灭菌。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 的方法。(2)在纯化菌种a时接种了5个平板,每个平板均接种了01ml样品并培养。其中乙平板的菌落分布如图,纯化菌种a的接种方法是_,推测出现平板乙可能的操作失误是涂布不均匀。其余的甲、丙、丁、戊平板的菌落数分别是180、220、480、200,则样品中菌种a的数量为_个/ml,用该方法统计的结果,一般_(低于、高于)实际值。(3)与微生物培养基相比,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常需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这些植物激素一般需要事先单独配置成_保存备用。【答案】(1)高压蒸汽灭菌 甘油管藏(2)稀释涂布平板法 2000 低于(3)母液【解析】试题分析:(1)葡萄果汁作为筛选菌种a时的培养基,需要在接种前用高压蒸汽灭菌进行灭菌;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法。(2)分析图乙中培养基培养结果,可以推知采用的纯化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根据题意,样品中菌种a的数量为(180+220+200)301=2000( 个/ml);由于稀释涂布平板法的个别菌落可能来自于两个和多个细胞,所以用该方法统计的结果,一般低于实际值。(3)植物组织培养常需要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并且需要单独配置成母液备用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92,4-d不仅是一种优良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可作为除草剂,其环境效应受人关注。为研究2,4-d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以下实验。实验材料:取自6个不同地区的土样,2,4-d浓度为01、05、10、20、50、100mg/l的甲苯溶液,甲苯溶液,土壤脲酶活性检测仪。(1)请设计实验思路:_。(2)结果如下表(表中数据为酶活性,数值越高代表活性越强)。土壤脲酶活性(相对值)2,4-d浓度(mg/l)土样1土样2土样3土样4土样5土样60178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