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2016内蒙古学业水平测试)1859年,英国人呤俐在广州街头散步,“看到很多中国姑娘的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叠,在颏下打了一个结子,两角整整齐齐地向两边伸出”。这反映了()a习俗变迁实现女性解放b西方文明影响生活习俗c政府明令废止女子缠足d习俗变迁促进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可知西方文明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习俗,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2(2016云南学业水平测试)1912年3月5日时报上题为新陈代谢的文章曾这样生动地描述:“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引起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辛亥革命的推动b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c西方文明的传播d中国共产党的提倡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所述时间“1912年3月”,可知引起材料中描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辛亥革命的推动,故a项正确。3(2017海淀期末)下图描绘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场景。画面能够明确、充分体现的是()a经济发展导致妇女地位提高b社会政治运动带来男女平等c社交方式和社交礼仪的变化d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答案d解析经济发展导致妇女地位提高,画面无法明确充分体现,故a项错误;男女平等画面无法体现,故b项错误;从图中无法看出社交方式和礼仪的变化,故c项错误;女性走出家庭,集体聚会是受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故d项正确。4近代以来,上海黄埔等繁华地段经营西装、洋服、时装等业的西装店共有140家。“风气所趋,人人好异”,服饰自成一派,称为“海派”。这一现象()a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产物b说明上海居民普遍接受西方服饰c源于辛亥革命彻底批判传统文化d与上海经济发展和开放程度有关答案d解析上海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加之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和对外开放程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有利于西方服饰在上海地区的流行,故d项正确。5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telephone),大足板子毕业生。”歌谣反映了当时()a传统旧俗遭否定 b新旧事物的冲突c新旧事物的并存 d社会转型的苦痛答案c解析材料“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telephone),大足板子毕业生”体现新旧事物的并存,故c项正确。6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它的变化记录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上元元年,高宗又“敕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并金带;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并银带;八品深青,九品浅青,石带;庶人服黄,铜铁带”。新唐书车服志材料二在各个通商口岸城市,衣着华丽、不循规制者大有人在新式学堂里生动活泼的学生装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新式军队也一改过去兵勇时代邋遢的形象,呢制军装映衬出军人威武的英姿;民国以后衣饰上的平等观念更是得到了法律上的确认。苏文生、赵爽西风东渐衣食住行的近代变迁材料三19世纪的后三十年西方女性裙子的重心移向后臀,并用堆积的大蝴蝶结和褶裥来增加后部的丰满感,上体的造型则是突出胸部的丰满。塑造出的是既窈窕又丰满、既迷人又端庄的西方美女形象。张乃仁、杨蔼琪著译外国服装艺术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服饰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分析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3)依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后期西方女性着装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答案(1)特点:具有严格的等级规范。原因: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君主专制制度;小农经济占据统治地位。(2)变化:突破等级观念;个性鲜明;职业特点突出;服饰平等得到法律保障。原因:通商口岸的开放;近代教育的发展;新式军队的建立;中华民国的建立;西学东渐等。(3)特点:注重个性;崇尚美感等。原因:工业革命影响;民主政体的确立与完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或人文主义等);女权运动兴起(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地位的提高)等。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结合材料一中信息“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分析回答;第二小问原因,可以从政治上宗法等级观念及君主专制、经济上小农经济的产物的影响回答。 第(2)问第一小问变化,结合材料二中信息“不循规制”“衣饰上的平等观念”、服饰的职业化和追求个性方面归纳,再具体分析原因。第(3)问第一小问19世纪后期西方女性着装的特点,结合材料三中信息“女性裙子的重心移向后臀塑造出的是既窈窕又丰满、既迷人又端庄的西方美女形象”分析回答;第二小问原因,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分析回答。基础达标1(2016福建学业水平测试)中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展现了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下图服饰的特点是()中山装a等级分明 b坚持传统c全盘西化 d中西合璧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了中山装,故d项正确。2中国传统饮食十分丰富。19世纪中后期,在沿海主要城市开始出现西餐,吃西餐成为当时有钱人的一种时尚。这主要是因为()a伴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吃西餐成为资产阶级的生活追求b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西方文化随之传入c西方殖民者涌入中国,实行同化政策d对中国人来说西餐比中餐更有吸引力答案b解析吃西餐成为当时有钱人的一种时尚,但不一定是资产阶级的生活追求。吃西餐并不属于民族同化政策,而是西方文化传入随之使中国的饮食习惯改变而已,对中国人来说中餐比西餐更有吸引力,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项。3民国初年上海流行单页公历“月份牌”,其绘画主题多为女性。下图是一张“月份牌”,它可以用来研究近代()服饰变革交通变化女性地位礼仪革新a bc d答案c解析据图中女性都穿旗袍可得出民国初年服饰变革,故正确;据图中木船无法得出近代交通变化,故错误;据材料“绘画主题多为女性”可以用来研究女性地位,故正确;礼仪革新在材料中无反映,故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4(2017山西学业水平测试)据上海研究资料记载,有个小东门岗警,将发辫盘于帽内,被商团窥出了破绽,逼令该巡士将制帽除去,于是真相毕露,看众大哗,揪住其油发大辫,要带他剪去。这种场景最早可能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 b辛亥革命以后c日本侵华期间 d新中国成立后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描述可知是辛亥革命后的“断发易服”,故b项正确。5晚清人士恽毓鼎的日记写道:“此辫与我相守五十年,一旦截之,不无恋恋。唯上流社会人俱已濯濯,余既不能杜门自守,不免驰骤于酹酢场中,日受刺激,只可降心从众矣。”由此可见他剪辫()a被迫顺应时局的无奈之举b出自于反清革命的需要c为了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d表示彻底与旧风俗决裂答案a解析材料中“一旦截之,不无恋恋”“只可降心从众矣”表明是无奈之举,故a项正确。6(2016浙江4月学考)从甲图到乙图的历史变迁,反映了()甲图清末婚嫁 乙图民国婚照a男女日常服饰的逐渐变化b先进习俗已取代落后习俗c近代婚姻礼俗的删繁就简d婚姻自主观念的普遍流行答案c解析甲图到乙图反映的是明媒正娶、媒妁之言的旧式婚礼向简洁的新式婚礼转变,故c项正确。7“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c民国初年社会的风貌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新变化答案c解析从题目中的“男女平权”“阴阳合历”可知当时开始使用公历,这符合辛亥革命后的史实。故c项正确。8(2017佛山期末)先生、小姐、阁下、女士等中国人的传统称谓在大陆几乎消亡。突然间,人们似乎不再有身份、性别的差异,有时候为了表示一下区别,可以称“老同志”“小同志”“女同志”“男同志”,还有“领导同志”“解放军同志”“警察同志”。这个现象发生在()a鸦片战争后 b民国成立后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后答案d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因此“不再有身份、性别的差异”,出现了“老同志”“小同志”“女同志”“男同志”的称呼,故d项正确。9(2017四川学业水平测试)如图所示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妇女最时尚的着装列宁装。这反映出当时女性的着装()a款式多样 b受西方服饰影响c受苏联影响 d注重个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20世纪50年代”“列宁装”可知c项正确。1020世纪末,中国的传统服饰连同印花棉布、古典丝绸又在国际时装舞台上活跃起来,掀起了一股股各具特色的“中国风”。时装“中国风”的出现反映了()归真返璞的文化现象经济全球化的加强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服饰深受政治生活的影响a bc d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抓住时间信息“20世纪末”,这一时期中国综合实力提升、经济全球化加强,中国的传统服饰在国际舞台的活跃,体现归真返璞的文化现象,同时由于中国的政治影响力提升,中国的文化对国际社会产生极大的辐射作用。由此分析,a项正确。能力提升11(2017沧州高一检测)民国初年,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民间衣着更为自由,上海申报称:帝制取消后,“人士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由此可知民国初年()a服饰文化颠覆了传统b崇洋媚外之风开始盛行c民众普遍接受西式服饰d服饰变革带有时代色彩答案d解析“民国初年,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民间衣着更为自由”表明服饰的变化受时代的影响,故d项正确。121919年6月,曾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女子沈佩贞致函国会,陈述了她与议员魏肇文的婚姻情况,对魏肇文登报毁婚表示不满,希望通过法庭解决家庭纠纷。这件事在当时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对材料理解比较全面的是()a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b民主法治,深入人心c妇女解放,潮流涌动 d社会观念,碰撞转型 答案d解析材料既反映了女子思想的解放,也可以看出旧的婚姻观习俗依然存在,故d项正确。13(2017杭州质检)谭嗣同曾说:“本非两厢情愿,而强合漠不相关之人,絷之终身,以为夫妇,夫果何恃以伸其偏权而相苦哉?实亦三纲之说苦之也。”其意为()a强化三纲五常 b否定孔子权威c主张婚姻自主 d倡导新文化运动答案c解析谭嗣同认为男女婚姻应该是两厢情愿,但是现实情况却往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现象是由于三纲五常的思想对人们的束缚,材料反映了谭嗣同主张婚姻自主的主张,故c项正确。141912年秋天,一位年轻人怅然若失地在其照片的背面留下题识:“壬子秋八月,将欲剪发(辫),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八月初三日即新历九月十三日拍于劝业场楼之丽芙照像馆。”这实质上反映了()a剪辫易服难以推广 b变革心态新旧杂陈c传统精华悉心保留 d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答案b解析材料中体现剪辫心态,未体现“剪辫易服难以推广”,故a项错误;材料中“将欲剪发(辫),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说明国人变革心态比较矛盾,故b项正确。152008年底,由国内1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了改革开放流行语征集活动,最终选出全国十大流行语: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黑猫白猫、上网、改革开放、北京奥运、炒股、中国特色、雄起。这些流行语()a反映了部分公务员思想观念转变b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发展c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变d表明中国互联网普及率高答案c解析这些流行语所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变化,所涵盖内容很多,包括政治、经济、思想、体育等多个方面,故c项正确。16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材料二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材料三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热情,挖掘潜力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电梯施工安全协议及设备安装质量保证合同
- 2025版建筑室内外设计合作协议书示范
- 二零二五年度廉政合作协议范本-3月24日发布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防水材料销售及施工一体化合同范本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大型设备运输及安装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板材行业展会销售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在线旅游平台合伙人合同
- 二零二五年离婚协议起草范本:婚姻解除法律文书
- 2025版个人股权无偿转让与公司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协议
- 2025版教育信息化软件维护与教学资源整合合同
- 数据安全风险分析与防范考核试卷
- 2025年秋季开学教师大会上教学副校长讲话:回到课堂的原点走向教学的深处
- 2025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题库及答案(考点梳理)
- 2025年特种设备监管b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少先队知识竞赛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防疫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一键报警管理办法
- GB/T 9775-2025纸面石膏板
- 2024年广州越秀区招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真题
- 防蚊培训课件
- 北方民族大学《高等数学Ⅱ》2025-2026学年期末试卷(A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