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作业).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2: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作业).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2: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作业).doc_第3页
人教版必修2: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作业).doc_第4页
人教版必修2: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作业).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1(2016江苏学业水平)位于河南安阳的商代妇好墓,出土的随葬品数量巨大,种类丰富,充分反映了商代手工业制造水平。下列文物应该出土于该墓葬的是()解析a是商代的司母戊大方鼎,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商代妇好墓,故a项正确;b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时间与题干不符,故b项错误;c是东汉牛耕画像石拓片,时间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d属于彩色瓷器,出现于明清时期,时间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2(2016海南学业水平)“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这首歌描述了始创于元代的()a白瓷 b青花瓷 c粉彩瓷 d珐琅彩解析材料“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指的是青花瓷,故选b项。答案b3(2017成都高一检测)歌谣“黄道婆,黄道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二匹布”描述的是()a西汉时期的丝织业 b北宋时期的丝织业c元代的棉纺织业 d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解析歌谣反映了黄道婆教人们纺棉织布的情景。黄道婆是元代民间棉纺能手,曾经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答案c4(2017开封高一期中)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解析封建经济形态的特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就是男耕女织。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上出售。这体现了封建经济形态的基本特征。答案c5(2016湖南学业水平)中国古代民营手工业在纺织、制瓷等行业中赶上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主导地位是在()a商周时期 b唐朝中叶以后c宋元时期 d明中叶以后解析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了官营手工业,故选d项。答案d6(2017四川学业水平)“丝路花雨,铃声悠扬”是后人对古代东西方陆上贸易通道的描述,在该通道上流通的主要商品是()a玉米 b丝织品 c马铃薯 d烟草解析材料“丝路花雨,铃声悠扬”指的是丝绸之路,故选b项。答案b7(2017襄阳高一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汉书贡禹材料二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一作唤找)。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坊,什百为群,延颈而望,如流民相聚,粥后俱各散归。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苏州府风俗考(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服官”“东西织室”属于什么性质的手工业?其生产经营的特点有哪些?(2)据材料二,指出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并从材料中找出一句话作为最有力的证据。解析第(1)问,回答时注意结合所学及材料“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由此可知是官营手工业,其特点是做工人数多、耗费大、产品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府、政府设工官管理。第(2)问,从“匠有常主,计日受值”可以判断“主”与“匠”之间为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答案(1)性质:官营手工业。特点:做工人数多(规模大);耗费大;产品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府;政府设工官管理。(任答三点即可)(2)现象:资本主义萌芽。证据:“匠有常主,计日受值”。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a由官府控制b不受官府的干预c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解析“工商食官”即西周时期的官营手工业制度,手工业和商业由官府垄断。答案a2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a春秋时期 b西汉c南北朝 d北宋解析根据题干叙述的技术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项技术是灌钢法,出现于南北朝。答案c3有西方人曾说,中国人太聪明了,他们用两种最简单的东西,赚了全世界无数的钱:一是树叶(茶叶),二是泥土(瓷器)。因此,也有人把中国的瓷器称为“变土为金”。下列瓷器出现在英国市场上的先后顺序最有可能是()白瓷青花瓷青瓷珐琅彩a bc d解析分别出现于唐代、元代、汉代、清代。答案c4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苏杭地区丝织业()a民营作坊兴盛b已采用大机器生产c实行工官制度d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解析由“皆工织作”“比户相闻”可知,苏杭地区纺织业中民营手工业发达;b项不符合史实;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无法从材料中得以体现。答案a5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解析依据“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可知,家庭手工业生产成本较低,故选d项。a、b、c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答案d6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记载:“(明代)海上(松江府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凡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由此可见()a松江是明代纺织业中心b明代政府重视垦田种棉c棉花成为松江主要作物d明代棉花种植超过粮食种植解析伴随着元明时期棉纺织技术的传播,对棉花的需求日益增加,“垦田凡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反映了棉花成为松江的主要作物。答案c7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d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解析材料体现了雇佣关系的出现(“募旁邑民为佣”“作佣值二铢而赢”),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答案b8清朝康熙年间,烧制出大量造型丰富和具有装饰图案的瓷器。这一时期的瓷器上不仅以文字作为纹饰装饰内容,而且在瓷器的纹饰中绘有欧洲的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下列关于这一时期瓷器烧制的表述中最恰当的是()a开启了中国瓷器远销海外的步伐b反映了中国各民族间联系的加强c顺应了国内外市场多样化的需要d体现了当时兼容并蓄的对外政策解析新航路开辟以后,适应欧洲市场的需要,以瓷器为代表的中外商业交往更为频繁,有人称海上丝绸之路为“瓷器之路”。从本题的材料看,时间是“清朝康熙年间”,纹饰是“有欧洲的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c项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官府给予报酬。与此同时,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窑身比官窑大三四倍。清代御窑仅6座,沿袭“官搭民烧”,到乾隆以后更加衰败。而民窑的规模和产量都远胜官窑,工艺水平也大为提高,产品畅销海内外。材料二(明朝中后期)大户(机户)张机为生,小户(机工)赴织为活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生计)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空虚),两者相资为生久矣。蒋以化西台漫记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手工业生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分析变化的原因有哪些?(2)材料二表明明朝的手工业出现了何种新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其最大特征是什么?解析第(1)问,“变化”注意抓住一些数字作对比即可得出答案;“原因”一要从官窑自身寻找,二要从当时商品经济发展要求更多的产品提供市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