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作业 .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2: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作业 .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2: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作业 .doc_第3页
人教版必修2: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作业 .doc_第4页
人教版必修2: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作业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1(2017淄博高一检测)下图为东汉集市画像砖拓片。画面左右上角分别刻有“北市门”“南市门”。下列对图片中集市的解读正确的是()a交易时间不受限制b受到政府严格监管c交易场所遍及城中各处d起源于农村的“草市”答案b解析在画像中,有“北市门”“南市门”可见交易必须在指定的地方进行,故b项正确。2史记货殖列传云:“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水陆交通要地),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这表明西汉初期()a政策的松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b重商政策推动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c交通的便利促进了商业的发展d农副产品成为国内贸易的主要商品答案a解析“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政府政策松动的表现,但不是重商政策,故a项正确;b项错在“重商政策”“民营手工业”上;c项“交通便利”表述片面;d项材料未体现出来。3(2017天门高二期末)美国学者查尔斯在文明的解析中写道:中国“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因素”。其依据是()a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c早市夜市普遍且昼夜相连d出现地域性的商帮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宋代含有近代商业因素的表现是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是商业发展的媒介,故b项正确。4(2016贵州学业水平测试)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对材料理解较为合理的是()a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商品经济发达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d劳资矛盾尖锐答案b解析商标侵权案说明当时商品经济发达,故b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d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5(2017盐城期末)明代由于大部分文人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因而出现了大量文人为商人写墓志铭的现象。这说明()a明代政府不再实行抑商政策b八股取士堵塞文人仕途c商人成为明代社会主流群体d文人价值观发生了变化答案d解析文人甘心给商人写墓志铭,与传统文化对商人的评价有很大的不同,可以反映出文人价值观的变化,故d项正确。6(2017徐州学业水平测试)商业是古代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凑(聚集),万物之所殖者宛、周、齐、鲁,商遍天下。故乃商贾之富,或累万金,追利乘羡之所致也。盐铁论力耕材料二马行街铺席:马行北去旧封丘门外祅庙斜街州北瓦子其余坊巷院落,纵横万数,莫知纪极(终极)。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东京梦华录卷三材料三(嘉定县南翔镇)“四方商贾辐辏,廛市蝉联”,但自明至清,“多徽商侨寓,百货填集,甲于诸镇”。摘编自南翔镇志(1)据材料一,概括“殷富大都”的特点,判断其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经济发展情况。(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指出其对城市布局和功能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商业有哪些新发展?综合以上材料,指出城市与商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答案(1)特点:位于交通便利处;商业繁荣;出现富商大贾。朝代:西汉。 (2)表现:出现瓦子(专门的娱乐场所);服务业发展;夜市繁荣。影响:打破坊市界限。经济功能增强。(3)发展:商业市镇繁荣;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徽商)。 关系:互相促进。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的信息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根据“郡国”可知是郡国并行制,这是西汉初期实行的。第(2)问,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二的信息归纳;第二小问影响,布局上打破了坊市界限,功能上经济功能增强。第(3)问,第一小问发展,根据材料三“多徽商侨寓”“百货填集,甲于诸镇”得出答案;第二小问关系,综合材料不难看出城市与商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基础达标1(2017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扬州是古运河的交通枢纽,在唐代“雄富冠天下”,时称“扬一益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交子”广泛使用 b坊市界限严格c商业发展繁荣 d商帮活动频繁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扬州在唐代“雄富冠天下”可知其商业发展繁荣,故c项正确;“交子”是在宋代出现的,商帮是在明清出现的,故排除a、d两项;“坊市界限严格”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b项。2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相对缓慢,至隋唐时期,商业发达的城市广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手工业发展 b京杭大运河的开通c大一统局面形成 d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答案c解析隋唐时期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有利于形成更为广阔的市场,促使商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3(2016浙江4月学考)唐诗云:“江春铺网阔,市晚鬻蔬迟。夜船归草市,春步上茶山。寨将来相问,儿童竞启关。”这反映出()a草市中有夜市 b江南市镇兴起c村寨出现草市 d专业市场出现答案a解析据材料“市晚鬻蔬迟”“夜船归草市”可知,唐朝草市中有夜市,故a项正确。4(2017嘉兴期末)杜牧曾说,“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由此可见唐代()a“市”突破了时空上的限制b经济中心转移到了江淮地区c都市中形成了繁荣的商业区d草市繁荣且多设于交通便利之处答案d解析“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反映出草市繁荣且多设于交通便利之处,故d项正确。5下侧宋石刻反映了苏州古城的城市布局。西北角的“平权坊”和“西市坊”一带,只有坊名,没有坊门、坊墙。吴郡志记载,此处的跨街楼是最热闹的酒楼,通宵达旦。图文信息说明当时的苏州城()a市坊界限已被打破 b草市遍布城内各处c商帮大多聚集于此 d长途贩运贸易兴盛答案a解析苏州城“西北角的平权坊和西市坊一带,只有坊名,没有坊门、坊墙”表明市坊界限已被打破,故a项正确。6(2016贵州学业水平测试)宋代出现了“交子”。“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据此可知“交子”()a具有一定“防伪”功能b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c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d源于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可知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7(2016台州期中)中国古代有交易必须在“市”里进行和“日中为市”的严格限制,这种限制被打破始于()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答案c解析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时间和空间的限制,c项符合题意。8(2016河南学业水平测试)一些商人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自发组成了既“亲密”又松散的商人群体商帮。这些商帮主要活跃于()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答案d解析明清时期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故d项正确。9(2016广东湛江高一期末调研)2000年前后,多位学者到徐闻县考察,发现汉代“万岁”瓦当、汉墓等文物遗存,结合古代文献记载,你认为徐闻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最早可以从哪个朝代开始()a夏朝 b西汉 c宋朝 d清朝答案b解析在徐闻县发现了汉代“万岁”瓦当、汉墓等,说明汉代就已经有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所以最早可以从西汉开始,故b项正确。10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外贸的绝唱。郑和下西洋是典型的朝贡贸易,这种贸易形式()a通过商品平等交换完成交易b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体现c以政治目的为主d以经济目的为主答案c解析朝贡贸易是在开放的政策下以赏赐与朝贡的方式进行的,突出了对国威的炫耀,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能力提升11(2017湖南长郡中学月考)汉代长安东西两市规模比后世更大,商贾多居住于市内,唐朝的市逐步变成单纯的营业区,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了。这主要反映了()a坊市制度逐渐被打破 b坊市结构的变迁c抑商政策逐渐在加强 d市场监管的加强答案b解析汉代“商贾多居住于市内”,唐代“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但都是坊市制度,故b项正确。12(2017肇庆期末)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颂:“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衡游蓟北。”这反映当时()a形成了全国性的市场 b手工业获得长足发展c对外贸易发达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衡游蓟北”,反映了明代境内交通南北东西畅通,商品交流无碍,国内市场统一,故a项正确。13(2017莆田质检)北宋蔡襄在担任福州知府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作福州五戒,其一曰:“娶妇何谓,欲以传嗣,岂为财也。观今之俗,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这表明当时()a社会风气逐渐败坏 b传统观念受到冲击c逐利意识普遍强化 d门第制度不复存在答案b 解析娶妻为财而不单是传统的传宗接代,并非意味着社会风气的逐渐败坏,而是传统观念受到冲击的一种表现,故b项正确。14下面是南宋时期南海“华光礁1号”沉船中排列密集的部分外销瓷器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a宋代航海技术落后 b南海是中国固有领土c宋代制瓷技术高超 d瓷器贸易有利可图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图片可知宋代的瓷器大量出口,有专门的海上“陶瓷之路”,说明当时进行瓷器贸易有利可图,故d项正确。15(2017黑、吉八校联考)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答案a解析材料“行使多以外国银钱”表明当时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故a项正确。16明清时期商帮的崛起,为中国的历史画卷平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没有成片的耕地,粮食产量普遍较低,粮食供应的矛盾长期存在,人们寻求“以商代耕”的出路。徽州虽“粮不足”,可物产丰富。万山丛中盛产竹木、茶叶、陶土。手工业更具特色,纸、笔、墨、砚、漆器闻名全国。不少人最初就是以贩运土特产品起步发家的。大山挡住了徽州人的道路,但这里的水路可称便捷:“上接闽广,下接苏杭”。便捷的水陆,大大刺激了徽州人经商的积极性。摘自徽商网徽商历史材料二徽商以左儒右贾的特色而区别于其他商帮,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是其写照。徽商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徽商以勤奋和吃苦耐劳而著称,在外经营,三年一归,新婚离别,习以故常。徽商贾而好儒,与封建官僚混为一体,或相互接托。徽商以其独特的生存理念在众多商帮中异军突起。摘自电视片徽州解说词材料三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经典式、综合性品牌盛会,为中外客商搭建经济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安徽开放型经济发展。第一届大会于2005年在合肥召开,至2009年,已召开五届。(1)根据材料一说明徽商诞生的原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2)根据材料二,从徽商的兴旺中可以得到哪些经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终清朝之世,徽商会遇到哪些发展障碍?(3)结合三则材料说明如何开发和利用好徽商遗产。答案(1)原因:耕地少,粮食产量低;自然资源丰富;传统手工业比较发达;水路交通便利。启发: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资源和条件,积极寻求出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