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壁赋 有这样一位文人 他满腹经纶 却被一贬再贬 他饱经忧患 却能从容淡定并怡然自乐 因其卓绝的品行 无论是荒凉的黄州还是荒蛮草莽的儋州 都成了中国文化中耳熟能详的字眼和富有诗意的天堂 他就是苏轼 苏轼不幸 被贬到了赤壁 赤壁有幸 因了苏轼 那一缕清风明月和浩渺江水 传唱了千年 学习本文 一要了解 赋 的特征 学习本文写景 议论 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 二要体悟苏轼从容豁达的人生态度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宋神宗熙宁九年 1076 十月 王安石变法受挫 变法动向发生逆转 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 结党营私 倾轧报复 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 元丰二年 1079 三月 苏东坡由徐州调任湖州 作 湖州谢上表 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 被投入大狱 罪证是苏轼的 湖州谢上表 中的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 指斥乘舆 包藏祸心 这就是著名的 乌台诗案 一时亲友惊散 家人震恐 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 幸亏亲友的营救 同年年底 结案出狱 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身份被贬谪到黄州 在黄州期间 他经常来赤鼻矶游览眺望 或泛舟江中 元丰五年 1082 七月 苏轼又来到赤鼻矶 这时他已年近半百 站在矶头 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 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 他不禁俯仰古今 浮想联翩 写下了名作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 苏轼又两次舟游赤鼻矶之下的长江 写下了著名的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本文是前一篇 其实 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 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 采用当时的传说 借题发挥 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 人生的一种感悟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苏轼 1037 1101 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 今属四川 人 与父苏洵 弟苏辙合称 三苏 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 词开豪放一派 与辛弃疾并称 苏辛 代表作有 东坡七集 东坡乐府 等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唐宋八大家 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 即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元末明初时人朱右最初将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 八先生文集 明朝中叶的唐顺之在 文编 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位唐宋作家的作品 同时代的古文家茅坤在前人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 取名 唐宋八大家文钞 共144卷 唐宋八大家 从此得名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1 注字音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2 识通假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 通 凭 乘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3 解多义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4 辨活用 1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舞 泣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起舞 使 哭泣 2 正襟危坐 正 形容词用作动词 整理 3 方其破荆州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 东 名词用作动词 向东进军 4 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 友 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 为伴 以 为友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5 分古今 6 明句式 1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介宾短语后置 2 徘徊于斗牛之间 介宾短语后置 3 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 4 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5 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 6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被动句 7 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 8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 9 渺渺兮予怀 主谓倒装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7 积名句 1 2016 全国高考 在 赤壁赋 的开头 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 朗诵 诗经 陈风 中的 月出 篇 即文中所谓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2 2015 江苏高考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 赤壁赋 3 2014 课标全国高考 在 赤壁赋 中 苏轼用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4 2013 课标全国高考 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苏轼 赤壁赋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5 2014 湖北 重庆高考 2013 北京高考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风 苏轼 赤壁赋 6 2013 天津高考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轼 赤壁赋 7 2013 湖北高考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苏轼 赤壁赋 8 2013 四川高考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苏轼 赤壁赋 9 2012 山东高考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苏轼 赤壁赋 10 歌曰 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 苏轼 赤壁赋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11 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苏轼 赤壁赋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1 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点评 这句与 诗经 陈风 月出 诗相呼应 并引出下文作者自作的歌 桂棹兮兰桨 望美人兮天一方 情感 文气一脉贯通 徘徊 二字生动 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的情态 为下文写 乐 做铺垫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2 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点评 这是作者兴之所至而吟唱的歌词 它显然是有意模拟屈原的 九章 思美人 及 九歌 湘君 中的 桂棹兮兰枻 等诗句而创作的 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是全篇的主旨句 写出了作者忠君之殷切 这里的 美人 实际是借屈原之句指他心目中的 圣明天子 宋神宗 他思念君王 但君王已经与他政见不合 分道扬镳了 作者失声哀叹 望美人兮天一方 的可悲现实 说明他政治理想的幻灭 他无所作为 只有把满腔的幽怨和悲愤 寄托于山水中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3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点评 前面由于想望 美人 而不得见 已流露出了失意和哀伤的情绪 这里继续写客吹洞箫 倚其歌而和之的情况 但箫的音调悲凉 幽怨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 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 这里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 情 写得具体可感 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一曲洞箫 凄切婉转 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 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 由欢乐转入悲凉 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 文气为之一振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4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点评 渔樵于江渚之上 以江渚的广大反衬渔樵者的渺小 点出 吾与子 只不过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分子 侣鱼虾而友麋鹿 以鱼虾和麋鹿说明人的平凡 更进一步的是 客 看到了鱼虾 麋鹿 蓦然感到人和这些动物没有什么区别 同生同灭于苍茫天地间 彼此都茫然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这就更点出了人渺小得如尘埃般微不足道 驾一叶之扁舟 江面万顷无垠 天地乃至宇宙浩瀚无穷 舟之飘摇 孤独而渺小便被生动地点染出来 舟尚且如此 又何况舟中之人呢 举匏樽以相属 这是写舟中之人的行为 他们饮酒相劝 怡然自得 殊不知须臾就要灰飞烟灭 极写人生苦短 总之 这几个句子都以阔大的背景凸显了人的微不足道 就像天地间的蜉蝣和沧海里的一粟 从而引出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5 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点评 作者以 水 和 月 设譬 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哲理 并扩而展之 使之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处世理念 他用带有理趣的逻辑思维来反驳客人的消极出世思想 把人们意料之中的一点意思写得出人意料 十分神奇 由于他的达观 他的超然物外 故其能于常事之中显出不同凡响的见解 作为一个被贬的士大夫 能够在赋中写出如此豁达的情趣 实在难能可贵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1 在这篇赋中 贯串全文的主线是什么 提示 本文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贯串全文 即 于是饮酒乐甚 托遗响于悲风 客喜而笑 也就是由乐而悲 由悲而喜 课文一开头便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 主客秋夜荡舟 把酒诵诗 如此良辰美景 作者油然而生飘飘欲仙之喜 接下来由饮酒放歌的欢乐中伴入了悲凉的箫声 箫声起 悲意生 哀怨 爱慕 哭泣 申诉 潜龙舞 嫠妇泣 渲染了箫声的悲凉 主客触景生情 由欢乐转入悲哀 紧接着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作者在此借主客问答的形式抚今追昔 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想到自己被贬谪黄州 年华虚度 不禁悲从中来 最后以明月江水作比 完成了由悲转喜的过渡 主客开怀畅饮 兴尽入睡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2 你认为当初的月夜泛舟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 对这场人生观讨论的意义当如何认识 提示 据说东坡泛舟赤壁确有一乐师相随 但主客问答肯定是虚拟的 这是赋体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 客之言与苏子之言 各代表了苏轼被贬谪黄州后的思想中的一个方面 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 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情感的真实反映 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 流露出 人生无常 的消极情绪 但他并不甘心消沉 而能主动地从消极 哀怨中解脱出来 因而胸襟豁达 思想开阔 表现出一种洒脱 豪迈的气度 使文章具有某些积极进取 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3 课文是怎样将景 情 理结合在一起的 提示 赤壁赋 是一篇游记散文 但作者绝不单是为了记游 而是重在抒情和说理 苏轼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将抒情和说理都依托于景物描写 因景而生情 借物而喻理 写景 抒情 说理三者结合得非常紧密 文中先描绘清风 江水 明月 作者正是在看到江上的清风明月之后 产生了 遗世独立 之情 文中说理部分也紧紧扣住这几处景物描写 用自然景物来隐喻哲理 阐发哲理 这就是借物而喻理 如第三段中 客 关于人生无常的议论 都离不开自然景物 羡长江之无穷 一句扣住江水 抱明月而长终 一句扣住明月 托遗响于悲风 一句扣住清风 这几句表明了 客 虚无消极的人生观 它的内涵无不借助这些具体而实在的自然景物表达出来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巧借 风 月 写胸怀 赤壁赋 通篇以景贯串 风 和 月 是主景 山川 江水辅之 首段以 风 和 月 开卷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和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几句 极凝练简洁地点出风月 写出江景 接着 文章反复再现 风 和 月 的形象 如歌中的 击空明兮溯流光 客引曹操的 月明星稀 及 抱明月而长终 托遗响于悲风 苏轼应答的 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都紧紧扣住了 风 和 月 这种景物的连贯 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浑然一体 而且还贯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 星空澄净 清风吹来 月移船行 无边的风月渺渺入怀 人好像升入仙境 正当主客陶然其中感到 乐 时 扣舷而歌却又引出了缠绵悲凉的洞箫声 刹那间情绪转向了莫名的惆怅 这是借景生情 景是情的外现 情由景生 情是景的内涵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接下来 由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句 再从客的口中 用曹操这个历史人物来抒发感情 最后 仍从眼前的明月 清风引出议论 即由人们常见的山川 风月的变与不变 有穷与无穷来感叹人生 可见 风 月 这惯常的景色 写来极似闲笔 在 赤壁赋 中却因为 空明 流光 之景 生出 乐甚 愀然 之情 而读者则是在不知不觉中为这常景打动 为这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 因为 这景 这情 有历史人物的业绩 有古战场的空寂 有作者的旷达和惆怅 文章正是由于景物的反复穿插 悲喜之情的不断消长 作者情感的痛快吐纳 使景情融合达到完美统一 使常景产生如此感人的魅力 美文品读 素材积累 读懂苏轼黎文雄在险峻陡峭的石壁下 在奔腾怒吼的大江边 一个人捋着胡须 昂首挺胸 眺望着那江水与天的边际 他在想些什么呢 每当我看见这幅名为 赤壁赋 的国画时 心中就有种想读懂苏轼的欲望 苏轼 这位不羁的东坡居士 他的经历是很苦的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他被贬黄州 来到这个叫 赤鼻矶 的地方 开始了他曲折的经历 诚然 正是他的不平经历 才促使他写下一系列豪放派诗词 美文品读 素材积累 读苏轼 首先要读他的胸襟 要排遣心中的郁闷 自然要饮酒 于是有了 障泥未解玉骢骄 我欲醉眠芳草 酒酣胸胆尚开张 苏轼的饮酒是遣怀 并非消沉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就是在这里写下的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好一个 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才高八斗 厚积薄发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这一句一句 字里行间不都透露出他的志存高远 他的豁达胸襟吗 所以 我常常想起苏轼举酒临江的这一幕 这是一种豪迈气概 是豪放派的力量 读苏轼 不能不读他的多情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里的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流传千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里的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脍炙人口 他思念亡妻的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更是感人肺腑 文人便是多情 寄情于文 才使文学作品有生命 有活力 活到现在 活到永远 美文品读 素材积累 读苏轼 更要读他的爱国 尽管他屡次被贬 但这丝毫未削弱他的精忠报国之心 反而激起他的报国激情 在他想起周瑜当年的飒爽英姿时 多么渴望自己能够像他那样为国家建立奇功呀 只可惜 报国无门 在官场失意 心中的压抑再度被触动了的时候 他又回到现实中来了 他是一个无处施展能力的人 只能 故作小红桃杏色 尚余孤瘦雪霜姿 做傲霜挺立的自己 只能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趁着年轻气盛的时候 喝我的酒 作我的诗 风起了 卷起江水撼动着石壁 明朗的月光下 一叶扁舟渐渐远去 只留下那读不尽的苏轼的背影 摘自 美文 美文品读 素材积累 品读提示苏轼是一个品读不尽的文化符号 更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情感 有风骨的文化名人 作者由画而思人 观其形貌 睹其风神 读其品格 条理井然的结构清晰地显示了作者的行文思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汉字讲解课件
- 开展劳动节主题活动总结
- 河北省邯郸市育华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汉字开花课件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桓台二中高一(下)月考数学试卷(6月份)(含答案)
- 汉字基础知识培训心得
- 食品安全行业的政策趋势与风险评估
- DB62-T 4539.4-2023 突发环境事件管理指南 第4部分:物资储用
- DB5307-T 68-2024 丽江市营造林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规范
- 建筑施工合同管理方案
- 保险车险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施工合同 补充协议
- 楼梯切割安全生产合同范本
- 2025年银发族市场洞察报告
- 加油站秋季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部队课件的教学设计方法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开学摸底考试英语模拟卷
- 2025至2030中国CPU市场运行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DB37-T4899-2025深远海养殖管理工作指南
- 污水处理企业生态环境合规管理指引
- 物业消防改造服务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