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考 自古至今 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古代 我国科技曾经世界领先 明清之后 我国科技渐渐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1 原子能和航天技术的发展 从 两弹一星 到载人航天 一 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成就 什么是 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 现在是指原子弹 导弹和人造卫星 但是最初的 两弹 指的是原子弹和氢弹 例如 邓稼先被誉为 两弹元勋 就是因为他主持研制成功了原子弹和氢弹 后来原子弹和氢弹合起来称为一弹 另一弹专指导弹 一星 则指人造地球卫星 两弹元勋邓稼先 1924 1986年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 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 为了祖国的强盛 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9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 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奋斗几十年 被誉为 两弹元勋 有23人 钱三强 钱骥 姚桐斌 赵九章 王淦昌 彭桓武 程开甲等 两弹一星 战略发展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 美国仇视中国 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美苏争霸 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1945年8月6日 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第1枚原子弹 美国航母游弋于中国沿海 险恶的国际形势 原子弹是怎样研制出来的 我国的原子弹正式起步研制是1959年下半年 这个时期正是我国经济困难时期 粮食定量供应 副食品短缺 核武器研究院的广大科技人员 同样每天挨饿 身体浮肿 以邓稼先为首的老一辈科学家挑选了20多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 奋发图强 协力攀登科学高峰 他们在缺乏资料的 真空 状态下 夜以继日地工作 终于在罗布泊的戈壁沙滩上空点燃神奇之火 生成原子弹爆炸特有的 蘑菇云 1 核科学 两弹一星 成果 各国从原子弹到氢弹惊人的一跃所用的时间 美国 7年零3个月苏联 4年零3个月英国 4年零7个月中国 2年零8个月 浙江嘉兴海盐县秦山核电站 深圳大亚湾核电站 大亚湾核电站 1987年工程开工 1994年两台机组投入商业营运 年发电量超过100亿度 其中70 电力供应香港 30 供应广东 通过核能发电 使广东和香港两地每年减少燃煤消耗370万吨 从而大大减少了导致 温室效应 和酸雨的气体年排放量 包括co2排放900万吨 so2排放17万吨 no三万吨 以及空气中的尘埃数千吨 两弹一星 的成功爆炸或发射及意义 1 中国第1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 时间 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美 苏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大的意义 意义 中国在核技术上的使用承诺 a 中国不会首先使用原子弹 b 中国使用核技术为人类造福 秦山核电站 大亚湾核电站 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 左 二战结束时 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 巨大的贡献 美国专栏作家密尔顿 维奥斯特认为 钱学森已是 制定使美国空军从螺旋桨式向喷气式飞机过渡 并最后向遨游太空无人航天器过渡的长远规划的关键人物 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 2 中国在导弹的研制方面 取得了进展 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时间 1956年 院长 钱学森 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1960年 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1964年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6年 e 洲际导弹首飞成功 1971年 时间 地点 1970年 甘肃酒泉 意义 3 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 1号发射成功 3 卫星技术 时间 地点 1970年 甘肃酒泉 意义 中国 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3 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 1号发射成功 世界 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4 两弹一星 后中国的科技成就 1975年 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79年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 1982年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从潜艇水下发射战略导弹技术的国家 从 东方红1号 成功发射至2001年 中国研制并发射了15种类型 50余颗人造地球卫星 发射成功率达90 以上 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到2001年 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苏南通通州区金新街道招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工作人员2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游戏厅经营营销方案
- 古诗文吟唱活动方案策划
- 汕头税务咨询方案招聘
- 浙江厂房推拉棚施工方案
- 风电基础设施协同效应-洞察及研究
- 环境税政策效果评估-洞察及研究
- 油墨厂三乙二醇乙醚存储规章
- 同仁堂软文营销推广方案
- 2025-2026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荆楚联盟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灌溉水量平衡分析报告
-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初步验收报告
- (2025版)国内旅游“一日游”合同(示范文本)
- 连云港市辅警考试题库2025
- 乡村执业助理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上册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 国开2025年秋季《形势与政策》专题测验1-5答案
- 2025年中国铁塔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ICH Q6B 生物技术产品和生物制品的检验方法和可接受标准
- 12贮水花盆案例总结-2015天津中心修改43
- (精心整理)六方最密堆积空间利用率和密度的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