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75教育资源网 中小学试卷、教案、课件免费下载第八单元整组备课单元内容简析:本单元围绕“和平友爱”这一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歌词两首,流露出对人类大同,世界是个大家庭的美好情感。写给异国弟弟的信通过一封书信体现了一个中国小朋友给予身处战乱中的异国小难民无私的援助,表达了小朋友们渴望平息战争,渴望早日和平,过上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写的是中国驻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军事观察员雷润民,在中东执行任务时不幸光荣牺牲,其子雷棣从此立志,为捍卫世界和平,自强不息,很快成长为一个优秀学生的感人故事,赞扬了他为实现理想,发愤立志,刻苦学习的优秀品质。古诗诵读为四时田园杂兴,语文乐园(八)中安排了读有关词语,了解祖国语言文字灵活多变的特点;积累运用关联词语;读记经典古诗文名句,并从中懂得一定道理;读短文,让学生读懂文章的主要意思,了解并学习钢笔楷书。 本次习作的主题是“我成功了”,让学生练习写叙事的记叙文,学会抓住自己的内心活动,把内容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培养学生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修改作文的习惯。教学单元课文时,围绕“和平友爱”这个话题,要注意教学的整体性,加强阅读与生活的联系。课前留心观察生活,搜集相关资料,奠定感受体验的基础。课中,让学生充分读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注意各部分的联系,注意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对重难点词句进行反复揣摩体会,从而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课后,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搜集爱心故事,关注国际形势,关注目前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做和平的小使者,宣传和倡导和平,用实际行动为世界友爱和平作出贡献。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27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 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合作的能力。4、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5、 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做和平的小使者,用实际行动为世界友爱和平作出贡献。单元教学重点: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2、读懂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单元课时安排: 22 歌词两首 2课时 23 写给异国弟弟的信 1课时 24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1课时 古诗诵读 1课时 语文乐园(八) 3课时22 歌词两首【教材简析】这篇课文选自两首歌词。让世界充满爱是音乐人郭峰在1986年为纪念国际和平年所创作的主题曲。歌词揭示了爱是关心、爱是帮助、爱是奉献的主题。手拉手是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曲。歌词传递着一种和平、团结、协作的奥运精神,传递着人类和谐这一基本信念。这两首歌词简洁流畅、配以舒缓、明快、朗朗上口的旋律,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经典名曲流传至今。歌词作为一种音乐与文学结合的形式,类似诗歌,但也有它自身的特点,押韵和对仗是必须的,但非严格。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歌词的意境和内涵,从中揣摩作者的情感,领悟表达的方法,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品读关键词句,体味歌词的节奏美、情韵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会本课6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追求世界和平友爱的美好情感。过程与方法: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追求世界和平友爱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歌词的意境和内涵,从中揣摩作者的情感,领悟表达的方法,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教学难点:通过品读关键词句,体味歌词的节奏美、情韵美。【课时安排】(分课时教学内容安排):第1课时: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让世界充满爱;第2课时:学习课文手拉手,总结全文,背诵课文,完成练习。第一课时一、引言导入,揭示课题。1、师述:同学们,你们一定有过伤心难过、孤独寂寞的时候,这时的你最希望得到什么?是的,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我们人人都需要爱,都渴望爱。有这样一首歌词就写出了爱的真谛。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词吧。(板书:让世界充满爱)齐读课题。2、简介作者及其创作背景。3、播放歌曲。聆听着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你有怎样的感受?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 (温暖、感动、友爱、幸福等)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歌词的内容。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不错,看来同学们都喜欢上了这首歌,被它所感染、打动。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词,深入领会歌词的内涵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2、检查学生生字认读情况,要求:读得正确、熟练。3、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4、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议。5、默读课文,把你感受到“温暖、感动、友爱、幸福”等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好好体会。6、全班反馈。三、深入学习,体会歌词的内涵。1、自由朗读,交流学习:(1)说说这首歌词主要写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歌词中的“我”、“你”、“我们”分别指的是什么?(3)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2、读下面的诗句,体会加点的词语所表达的情感。(1)出示句子: 轻轻得捧起你的脸, 为你把眼泪擦干。 这颗心永远属于你, 告诉我不再孤单。深深地凝望你的眼,不需要更多的语言。紧紧地握住你的手,这温暖依旧未改变。(2)请同学朗读,谈自己的体会。3、指导感情朗读。四、课堂小结,拓展升华。1、总结全文:同学们,人类最崇高的行为是“奉献”,人世间最温暖的力量叫“关爱”。让我们打开心结,真诚相待,与人为善,放飞爱心,将爱播撒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吧!让我们将爱的真谛都融入到我们的歌声中。2、齐唱让世界充满爱。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师述:同学们,我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了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我们人人都需要爱,都渴望爱。这节课,我们就再来学习一首歌词。(板书:手拉手)齐读课题。2、简介作者及其创作背景。3、播放歌曲。聆听着这首歌曲,你有怎样的感受?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歌词的内容。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不错,看来同学们也喜欢这首歌。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词,深入领会歌词的内涵!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2、检查学生生字认读情况,要求:读得正确、熟练。3、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4、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议。5、默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好好体会。6、全班反馈。三、深入学习,体会歌词的内涵。1、自由朗读,交流学习:(1)说说这首歌词主要写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歌词中的“我”、“你”、“我们”分别指的是什么?(3)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2、读下面的诗句,体会加点的词语所表达的情感。(1)出示句子:推倒一切障碍,让理解的歌声永远飞扬。(2)请同学朗读,谈自己的体会。3、指导感情朗读。四、课堂小结,拓展升华。1、总结全文:同学们,我们在奥运赛场上,传递着一种和平、团结、协作的奥运精神,传递着人类和谐。让我们将爱融入到我们的歌声中。2、学唱手拉手。【板书设计】22 歌词两首 让世界充满爱 手拉手 温暖、欢乐、祝福、 友好、欢畅、和平、友谊23、写给异国弟弟的信【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封在“国际少年书信写作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书信。这封信体现了一个中国小朋友给予身处战乱中的异国小难民的无私的援助,表达了小朋友们渴望平息战争,渴望早日和平,过上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全文语言朴实,文字流畅,感情真挚感人。读罢此文,饱受战乱之苦的难民们辛酸的生活和一个充满爱心、富有正义、渴望和平的小作者的形象立刻浮现在我们眼前,让读者不由地与作者产生共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会本课9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作者对难民的同情及渴望平息战争,渴望早日和平,过上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感情。过程与方法: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小作者对难民的同情及渴望平息战争,渴望早日和平,过上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感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来感悟文字、积累语言。教学难点:体会小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写给异国弟弟的信。齐读课题。2、思考讨论:从课题上看,这篇文章的文体是什么?3、说一说:书信一般是由几部分组成?这封信是写给谁的?4、质疑:作者在信中写了些什么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4、讨论交流,理清文章的条理。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讲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指名读一读,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2)理解词语:“声援” 、“绿色的纽带”。(3)读句子,体会小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期盼通过绿色的纽带,让中国儿童的一片心意,越过高山、飞过大海,传到你们手中”(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帮助难民的真切的心情。)2、讲读课文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1)默读,思考:“我”和维克多有什么共同的梦想?为次,“我”做了些什么?用横线勾画下来,再读一读,体会一下“我”的心情,作好批注。(2)小组交流,全班反馈。(学生读文字说体会)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我”给予维克多弟弟的帮助。体会“我”对于难民的同情、惭愧、钦佩的复杂心情。 想象难民们过着怎样辛酸的生活。以及他们怎样同疾病、饥饿作斗争。 指导朗读有关的句子。(3)观看图片(或录象)资料,体会当邮车来到时,难民们幸福的心情。从而体会把邮车称为“幸福车”“和平车”的原因。(4)教师小结:是啊,看到这些在纷飞的战火中生活的难民们,看到他们对于和平和幸福的渴望,我想,每一个爱好和平,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人们都会献出爱心,伸出援助之手。那么在国际和平年到来之际,作者又做了些什么呢?我们接着学习下一部分的内容。3、讲读课文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1)指名朗读,思考:在国际和平年到来之际,作者又做了些什么呢?(2)理解:“非正义战争”。(3)指导有感情朗读。4、讲读课文第四部分(第810自然段)。(1)朗读思考:“我”和维克多弟弟有着怎样的愿望?(2)指名朗读有关句子,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3)指导感情朗读。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小结:一个中国小朋友给予身处战乱中的异国小难民的无私的援助,表达了小朋友们渴望平息战争,渴望早日和平,过上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读罢此文,饱受战乱之苦的难民们辛酸的生活和一个充满爱心、富有正义、渴望和平的小作者的形象立刻浮现在我们眼前,让读者不由地与作者产生共鸣。2、拓展:想一想,接到“我”的信后,维克多在回信中又会说些什么?24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材简析】本文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中国驻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军事观察员雷润民,在中东执行任务时不幸光荣牺牲,其子雷棣化悲痛为力量,下决心继承父亲遗志热爱和平,捍卫和平。从此,他自强不息,发奋学习,成长为一个优秀学生,受到外国友人的称赞。作者通过这个故事,介绍了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孩子雷棣,表达了他对父亲的缅怀,对世界和平的企盼的美好情感。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藻,语言平实质朴,却处处流露着感动人心的情愫,这情愫来自于雷棣对父亲的爱和无尽的怀念,来自于他对世界和平的企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赞美雷棣发愤立志,聪明懂事,自立自强,刻苦学习的优秀品质的情感。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协作探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教师适当给予点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赞美雷棣发愤立志,聪明懂事,自立自强,刻苦学习的优秀品质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来感悟文字、积累语言。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课时安排】课时一、引言导入,揭示课题。、师:在年月的第八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的开幕式上,有一个中国男孩宣读了他个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感人肺腑的信。这个男孩名叫雷棣,我们今天就来讲讲他的故事。、板书课题:24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齐读课题,质疑:为什么企盼世界和平?他是怎样做的?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指名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默读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4、讨论交流,理清文章的条理。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讲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指名读一读,说说: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2)理解词语:“凯旋” 、“覆盖着国旗的遗体”从这些词句中你体会到什么?(3)读句子,体会小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我大声呼喊仿佛在呼唤着什么”(这段话,把一个年仅岁就失去父亲的小雷棣趴在父亲遗体上泪流满面地大声呼喊的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指导感情朗读。2、讲读课文第二部分(第自然段)。(1)默读,思考:雷棣是怎样做的?用横线勾画出有关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一下雷棣的情感,作好批注。(2)小组交流,全班反馈。(学生读文字说体会)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雷棣的变化。体会雷棣化悲痛为力量,将对父亲的爱和怀念深藏心中,并为实现父亲遗志而发奋努力的心情。 指导朗读有关的句子。(3)抓住事例中雷棣说的话来体会他的品质。()划出句子,指名朗读,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抓住“一定”“会去”“凭自己的努力”等词来体会。()教师小结:同学们,面对如此盛情而真诚的邀请和诱惑,雷棣牢记父亲的教导,不为所动,这对于还在读书的学生来说,是那么不容易啊!他平静的话语后面,是一颗坚定的决心,是一种自强自立,发奋学习的可贵精神。难怪教授会激动地称赞他是一位优秀的中国男孩。来,让我们也来赞美一下雷棣吧。()齐读:“你是一位优秀的中国男孩,我相信今后会在中国驻丹麦大使馆见到你。”3、讲读课文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1)指名朗读,思考:雷棣为了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他是怎样做的?(2)理解:“未竟的事业”。(3)指导有感情朗读。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小结: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孩子雷棣,为了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他自强不息,发奋学习,成长为一个优秀学生,受到外国友人的称赞。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2、拓展:你想对雷棣说些什么?课前专栏:欣赏精彩片段。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同时我们也会看到,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仍时有发生,也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呼唤和平,企盼和平成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呼声。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看看一个孩子是怎样为世界和平而努力的。二教学过程:1. 听写生字回眸蓝盔凯旋灵柩殉难赢得2. 解答学生不理解又查不到的词。(学生提问,学生解答,教师点拨)3. 学生朗读课文,试着概括课文内容。(学生概括,教师补充)4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1).激励雷棣自强不息的动力是什么?(学生解答,教师点拨)(2).父亲牺牲后雷棣成长经历了哪几件事?(学生小组讨论解决,小组汇报,教师点拨)5. 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世界并不太平,作为中学生的我们,现在虽然虽然还不能做什么,但我们一定会有一些好的想法。如果让你也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一封信,你能不能给联合国秘书长提出一些有关世界和平的好的建议或措施?(开放性题,不求答案一致)6.作业:课下搜集一下有关中东问题的材料。7.板书设计:成加倍关心妈妈自长关心国际政治强历发奋读书学习不企盼和平程谢绝别人帮助息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信相关资料:1 人物介绍:雷润民:是海湾战争后联合国派驻伊拉克-科威特的军事观察员,在维和行动中牺牲,2003年联合国追受予“达.哈马金尔德”勋章。2 联合国:1945年成立,是全球的国际政治组织,筹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学习目标:1 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2 感悟课文内容。3 体会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及自强不息的精神。教学重点:感悟课文内容。教学难点:体会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及自强不息的精神。古诗诵读 四十田园杂兴【教材简析】范大成的四十田园杂兴共六十首,课本上选的这首诗诗人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致。诗从写景入手,点明时令。通观全诗,诗人在动静结合中,展示了一幅初夏江南生机盎然、景色优美的田园图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过程与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1)指名读。(读后评读)(2)填空练习。四十田园杂兴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大成)所做。二、教师点拨。(1)知诗人,解诗题。范大成(11261193)宋代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是南宋四大诗人之一。他的诗题材广泛,秀雅清婉,自具一格。在当时就广受称赞。 课本上选的这首诗诗人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致。诗从写景入手,点明时令。通观全诗,诗人在动静结合中,展示了一幅初夏江南生机盎然、景色优美的田园图画。(2)明诗意,感情读。师: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看能不能说说诗句的含义。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正值江南初吓时节),梅子金黄杏子也成熟了,麦花雪白雪白的,鲜黄的油菜花也开始落花结子了。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白天越来越长,农民们都忙于农事,篱笆边很少有过往的行人,只看见蜻蜓和蝴蝶在飞动着。(3)悟诗情。 师: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这首诗三句写景,都显得很优美,只一句叙事,不直接写劳动,却从侧面透露劳动情况,很有意味。(4)朗读全诗。三、练习诵读。一导言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二教授新课(一)材料交流介绍作者:范成大(11261193) 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淳熙十年因病辞归,时年58岁。此后10年隐居石湖。诗歌成就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他的田园诗概括地描绘了封建社会农村的广阔生活,把诗经七月以来的农事诗、陶潜以来的赞颂农村生活恬静闲适的诗和唐代诗人的一些反映阶级压迫的农家词、山农谣一类作品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田园诗歌:中国古代诗歌流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代表人物有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范成大一直以农村和农民的生活作为自己的歌咏对象,在四时田园杂兴中,不仅有描写农村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的内容;而且教全面地描写了劳动的艰辛、劳动的欢乐,赞美了农村的劳动者;更有一些反映农民疾苦、揭露剥削的诗篇。这些都使得范成大不同于前朝的田园诗人(仅描写田园生活的恬淡闲适和优美的田园景象)解题:四时田园杂兴共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我们学习的两首分别描写农村的春天和晚春。诗歌体裁:近体诗中的七言绝句。(二)诗歌朗诵诗歌朗诵指导(节拍、语调、重音)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三)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及蕴涵的思想感情?第一首诗歌描写了农民劳动的情景。表现了人人爱劳动以及劳动充满乐趣的思想感情。(四)交流探究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三、四句中写不懂如何耕织的“童孙”也在“学种瓜”,要表现什么呢?明确:在农村,无论男女老幼,人人爱劳动,人人需要劳动。另外说明劳动像游戏一样,虽然繁忙但充满乐趣。诗歌的写法(1)正面描写劳动景象(2)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三练习:小组朗读背诵诗歌默写诗歌。四小结:文学常识朗诵知识诗歌的内容及思想感情五作业理解、背诵并默写所学的诗歌。借助工具书或者网络找出一首唐代的山水田园诗歌并与所学的诗歌加以比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范成大极其“田园诗”与前朝的田园诗的异同。2 进一步了解朗读诗歌的技巧,通过朗读和语言的品位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3 培养学生的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的能力。教学流程一检查作业1背诵诗歌2默写诗歌二教授新课(一)交流材料互相交流查阅的有关唐代田园诗歌并与范成大的田园诗歌比较(二)朗诵诗歌体会诗歌意境指名朗读、分组朗读并进行指导。(三)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确:本诗描写晚春农村的自然景色。表现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热爱。这首诗歌表现的乐趣在于自然景物。(四)交流探究1诗歌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前两句写了晚春江南农村的景象。2怎知道晚春呢?明确:典型的事物描绘。(金黄的梅子、杏子肥、菜花稀落、雪白的麦花处处)3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明确:正午时分的幽静的景象。4四句中写“蜻蜓虫夹蝶飞”显得田野静悄悄的,如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文创科技行业技术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生物技术行业创新成果与产业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医疗器械行业智能医疗器械发展趋势与临床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物流快递行业无人机快递应用前景报告
- 压力机安全操作培训课件
- 2025年电子科技行业5G技术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物联网行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前景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物联网行业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宜宾市2025四川宜宾市市属事业单位第三批考核招聘47人(卫生专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浙江省近海海洋工程环境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医学中心肺癌诊疗》(讲课课件)
-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课件
- 小学生科普课视错觉课件
- 电力安全微课堂
- 质量部长述职报告
-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 规模灵活资源广域接入的新型配电系统分层分群架构与规划技术研究
- 音乐心理学理论-洞察分析
- 法院报名登记表
- 上海市闵行区区管国企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2024年度商业保理合同:保理公司与出口商之间的商业保理协议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