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1古代中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练习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1古代中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练习人民版必修2.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1古代中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练习人民版必修2.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1古代中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练习人民版必修2.doc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1古代中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练习人民版必修2.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河南师大附中月考)中国哲学家的社会经济思想中,有所谓的“本”“末”之别。区别本末的理由是,农业关系到生产,而商业只关系到交换。在有交换之前,必须先有生产。在农业国家里,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所以“重本轻末”思想贯穿中国古代历史始终。材料旨在说明()A农业生产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B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社会“本末”思想C生产经营方式决定社会经济思想D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原因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哲学家思想中的“本”“末”之别是由当时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的,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社会“本末”思想,与农业生产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社会“本末”思想,并不是生产经营方式决定社会经济思想,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的信息,而是强调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社会“本末”思想,排除D项。答案:B2清初为了笼络人心,免除各种盐税附加,推行纲法,也叫引岸制,是一种官督商销的形式,由政府给引票于商人,按引购盐,贩卖到特定区域(引地)。这表明清初()A政府直接从事食盐产销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D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解析:引岸制是商人直接从事食盐销售,不是政府主导,也只销不产,故A项错误。引岸制是放松了以往盐铁专营的政策,商人获得通行证便可进行食盐销售,这是民营商业在政府政策改变后的发展,故B项错误。以往政府盐铁专卖政策禁止商人染指食盐买卖及盐税收入,引岸制放松了管辖,对商人的抑制有所松动,故C项正确。允许商人进行食盐买卖,但政府没有放弃盐业专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引岸制仅限于通商区,而且商人必须从榷货务购得通行证才能够运卖食盐,实际权限还掌握在政府手中,故D项错误。答案:C3(2019广西陆川中学高三月考)明太祖禁用金银,实行宝钞(纸币)制度,而建文帝(13981402)时民间交易使用白银的趋向表现明显,永乐帝(14021424)即位又禁止使用金银交易,至成化年间(14641487)白银几乎成为了通用货币。这一现象反映了()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长期入超B新的生产方式促进货币改革C明朝政府经济政策摇摆不定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货币变革解析:A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对外贸易;B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生产方式;C项说法错误,明朝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摇摆不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商品经济发展,货币需求量大,明朝白银产量的大幅提高和外银内流使得白银供给较为充足,促使白银成为主要的货币,故本题答案选D项。答案:D4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 “两京诸市,置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设置了专门的城市商业管理机构和官吏设置了专门的税官管理商业城市商业活动有较为严格的时间限制由商人自发担任市场监管员A BC D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京诸市,置令一人丞二人”说明唐代设置了专门的城市商业管理机构和官吏,故正确;材料未涉及税收管理的问题,故错误;“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说明城市商业活动有较为严格的时间限制,故正确;材料也无法体现由商人自发担任市场监管员,故错误;正确,故B项正确。答案:B5(2018天津12校联考)在福建抗倭的名将谭纶(15201577)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这表明谭纶主张()A实行闭关政策 B开放海禁政策C发展福建海洋渔业 D采取抗倭安民政策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谭纶认为海禁政策造成沿海人民生活困难,不得不沦为海盗,如果开放海禁政策,人民就会安居乐业,故选B项;其他各选项与材料不符,应排除。答案:B6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颁布法令,规定在政府允许开放的港口设立海关,征收进出口关税,史称隆庆开关。隆庆开关()A标志着古代海禁政策终结B促使中国融入世界市场C促进了中国经济质的飞跃D导致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政府允许开放的港口设立海关,征收进出口关税,仍然体现了对海外贸易的限制,不能说明古代海禁政策终结,故A项错误;对海外贸易的限制没有使中国融入世界市场,故B项错误;这一政策没有使中国经济产生质的飞跃,故C项错误;当时中外贸易中国处于出超,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故D项正确。故选D项。答案:D7(2018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期末)南宋理学家陈亮(11431194年)提出了“农商一事”“农商相籍”的思想,认为农业和商业同为社会经济体系的两大支柱,无高低轻重之分;两者不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而是互助互利,相互促进的。这一思想反映出()A商人社会地位有明显上升B儒家义利观发生了重大变化C经济发展冲击了农本思想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解析:由“认为农业和商业同为社会经济体系的两大支柱,无高低轻重之分;两者不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而是互助互利,相互促进的”可以概括出陈亮主张农商地位是一样重要的,冲击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中“商人社会地位”材料没有反映;B项中的“义利观”与材料无关;D项不选,从题干中不能推断出政府的政策是否松动。答案:C8“海者,闽人之田”“潮漳以番舶为利”。宋朝以来,出海贸易被视沿海居民衣食之源。明朝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官方朝贡贸易体系的弊端B对外贸易无利可图C“海禁”政策的恶果D国家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解析:从材料“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明朝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可知,一向以出海贸易为生的中国人到了明朝大量加入倭寇的行列,进行海上走私,这和明朝“海禁”政策的实施有关,故C项正确;本题没有朝贡体制,排除A项;外贸无利可图与材料“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不符,故B项错误;D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答案:C9明初,有人主张对远来中国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明成祖认为向外商征税会侵害外商所在国利益B明成祖的目的是借外商引导国人投身海外贸易C明成祖认为明朝的纲常道德重于经济利益D“海禁”政策是先皇制订的,不能废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明成祖认为纲常道德重于经济利益,这反映出明代的朝贡贸易政治意义大于经济利益,故选C项。答案:C10(2018安徽利辛一中三模)1782年广州确立公行制度。公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令、代递外商公文、管理外洋商船人员等义务,在清政府与外商交涉中起中间人作用。另一方面,它享有对外贸易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都要经它买卖。初为牙行性质,后也自营买卖。公行制度是()A一种官营手工业形式B具有自由资本主义色彩C阻断了古代中外经济贸易D体现了闭关锁国的经济政策解析:“公行”是闭关锁国经济政策之下清政府与外商沟通的一个机构,所以公行制度体现了闭关锁国的经济政策,D项符合题意,正确;公行制度并不是官营手工业形式,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公行是官府的一个机构,不具有自由资本主义色彩,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公行制度是古代中外经济贸易的一个桥梁,并非阻断了古代中外经济贸易,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项。答案:D11对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间,有人认为在明清时期,有人认为在元代,有人认为在宋代,有人认为在唐代,甚至有人认为战国秦汉时期就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各方都提供了很多史料。对此,下列观点最确切的是()A应该首先界定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和定义B支持战国秦汉说,以证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C支持明清说,因与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时间吻合D抓紧考古发掘,力争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解析:材料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间有不同的观点,原因在于对于什么是资本主义萌芽有不同的认识,因此,要想统一认识,首先就要明确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和定义,故A项正确;B、C、D三项的说法不能从根本上说明问题,无法明确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和定义,排除。所以选A项。答案:A12(2019湖南创新中学月考)阅读欧洲运入中国白银数量图。图示数据反映了当时中国()A在与欧洲贸易中占优势B被纳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自然经济总体持续发展D新经济因素获得大量原始积累解析:数据图显示欧洲运入中国白银数量逐渐上升,说明中国在对欧洲贸易中处于优势,故A项正确;被纳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对外贸易,不是国内经济,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新经济因素的增长,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项。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个小题26分,共52分)13(26分)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当时的经济政策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管子八观材料二:(洪武)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张廷玉等明史舆服志材料三:清朝时期,广东怡和行商(广州十三行行商之一)伍秉鉴拥有资本达2 600万两白银,约为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如今欧美各国也没有哪一位大资本家能够拥有如此比例的巨额财产。韩德强重新认识中国历史材料四: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1)据材料一,概括管仲的主张。简要分析这种主张形成的原因。(6分)(2)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推行的经济政策。其根本目的是什么?(6分)(3)材料三反映清朝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8分)(4)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并说明其影响。(6分)答案:(1)主张:提倡节俭,反对浪费。原因:小农经济,生产力低下。(2)政策:重农抑商。目的:巩固王朝统治。(3)现象:出现了拥有巨额资本的大商人。主要原因:广州是闭关锁国政策下对外交往的窗口;行商具有经营对外贸易的特权。(4)因素:财富主要用于购田置地;供应子女求取功名。影响: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4(26分)(2018广西一中高三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国内外学者曾展开长期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封建社会中有许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但传统的儒家思想起了阻碍的作用。另一种观点认为,明清封建专制政权推行的一整套方针政策,使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很难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又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封建社会是成熟的封建社会,经济结构比较坚固,自给性比较完整,上层建筑比较强大,并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整机能,不容易被冲破和瓦解。你认为上述各种观点中,哪种看法比较有道理?为什么?解析: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不同人从不同视角会得出不同结论。所以历史观点的学术之争,一般不强调对错,而是看合理性,哪家观点更全面,更符合历史的真实。无论同意哪家观点,在论证的时候都要史论结合。对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应从封建社会末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特点入手。本题是开放式问题,不拘泥于答案,无论选择何种观点,均应结合时代特点多角度论证,不能单凭个人好恶或只从一个角度论证。答案:(1)如果选择观点一,可以举例说明中国封建社会中有哪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如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再列举传统儒家思想中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内容;最后说明为什么儒家思想的阻碍作用居上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