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备课本 数学 学科 六 年级 上 册 第 3 单元 第 1 课时教学内容分数除以整数,书本上第43页的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七的14题。上课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感受分数除以整数与整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联系和区别。2.在经历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变化,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以及根据实际灵活选择算法的能力。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探索过程中数学知识的转化,理解除法转化成乘法的算理。教学准备教学光盘专项训练 = 0= = 45 = 44 =教学过程修改栏一、创设情境。1.师生交流:老师准备将4个同样大小的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吃到多少个苹果?算式怎样列?教师展示画图表示。2.老师准备把1升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喝到多少升?算式怎样列?结果是多少?教师画图表示。3.老师准备把4/5升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喝到多少升?你会列算表示吗?教师画图表示4/5(先画一长段表示1升,再平均分成5份,涂色4份。)看了图,你知道每个小朋友喝到多少升?板书:4/52=2/54.揭示课题:分数除以整数二、探索交流,推导算法1.分子能被除数整除(1)4/52=?你能在图中分一分,再算出结果吗?学生在书本图中分一分。教师在黑板上分一分。(2)用算式表示操作过程。将4份平均分2份,总份数5份不变,即把4个1/5平均分成2份。板书:4/52=42/5=2/5另一种理解:相当于每人喝了4/5升的1/2。所以板书:4/52=4/51/2=2/5第二种算法如果学生想不到,教师可以提示: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取一份,就是取谁的几分之几?如何求它的几分之几?(3)完成“试一试”如果将4/5升果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能喝到多少升果汁?你打算用哪种方法来解决?谁能来解释下4/53=4/51/3的意思?2.分子不能被分母整除(1)4/53=?直接用分子的份数来平均分合适吗?(2)体会第二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体会这个方法应用广泛。完成填空4/53=( )/( )=( )/( )升(3)提问:注意观察今天从这两题中我们是将分数除以整数转化成什么样来算?为什么进行这样的转化?(4)整数除法13=你觉得能整除吗?但今天你有办法解决吗?通过今天的学习,请完成57= , 43。整数除法与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吗?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三、运用算法,巩固认识1.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学生按照书本要求进行操作并计算。完成后集体校对。2.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3.完成练一练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校对时突出一般思路。4.完成练习七的第2题。区分分数除以整数与分数乘整数的不同的计算方法。四、全课小结:经过这一节课你的学习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注意点?板书设计:分数除以整数把4个1/5平均分成2份。4/52=42/5=2/5每人喝了4/5升的1/2。4/52=4/51/2=2/5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练习七的第1、3、4题。2回家作业:补充习题P32 练习与测试39页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备课本 数学 学科 六 年级 上 册 第 3 单元 第 2 课时(主备:倪冬燕)教学内容整数除以分数 第4445页的例2、例3,“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七的58题。上课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进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2. 在经历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以及根据实际灵活选择算法的能力。3.体会数学知识的变化,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体会探索过程中的合作精神与成功感。教学重点理解分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探索算理教学准备教学光盘专项训练45 = = 9= = =教学过程修改栏一、创设情境1.老师准备将4个同样大小的橙子平均分给小朋友。谁想要?想要的同学很多。可是如果:(1)每人吃2个,可以分给几个人吃呢?怎么列式?板书算式。(2)每人吃1个呢?怎么列式?板书算式。(3)每人吃1/2个,可以分给几个人?(学生应该可以直接意会出答案,但一定要列出算式表示。)提问:算式中4表示什么意思?1/2表示什么意思?8表示什么意思?揭示课题:整数除以分数二、探索交流,推导算法1.41/2=?提问:同学们是怎么得到答案8的?2.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1个橙子分给2个人,4个橙子分给8个人。42=8(个)3.板书:41/2=42提问:这里的1/2和2是怎样的关系?4.每人吃1/3个,可以分给几个人?每人吃1/4个呢?先让学生在书上填一填,再让学生说出算理。请学生说说算理: 1个橙子分给3个小朋友,4个橙子可以分给43个小朋友;1个橙子分给4个小朋友,4个橙子可以分给44个小朋友。引导学生写出下面的等量关系:41/3=43;41/4=44提问:观察等式前后的两个除数有什么关系?从中你有什么想要与大家说的?学生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5.出示例3,并引导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42/3。让学生在书中图上分一分,看图写结果。思考:从上面的一个例题中,你认为这样等式成立吗?总结:42/3=43/2。6.比较上面各等式,思考:整数除以分数可以怎样算?学生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7.提问:今天学习的整数除以分数与昨天学习的分数除以整数有什么相通之处吗?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七的第5题,先看图得答案,再通过计算法则来计算验证。2. 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3. 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纠正。4. 完成练习十一的第6题。比较整数除以分数和整数乘分数的区别,尤其注意整数是和谁进行约分的。学生独立完成,展示学生的错例,帮助加深印象。提问:做题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学生用自己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防止学生计算分数乘法时也用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四、全课小结:经过这一节课你的学习收获是什么?板书设计:整数除以分数41/2=4241/3=4341/4=44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练习七的第6题。2回家作业:补充习题P 53 练习与测试40页。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备课本 数学 学科 六 年级 上 册 第 3 单元 第 3 课时(主备:倪冬燕)教学内容分数除以分数 第46页的例4,“练一练”,练习七的914题。上课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进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概括成一个统一的分数除法计算法则。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分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教学光盘专项训练72= = 12= 52= = 教学过程修改栏一、创设情境 量杯里有9/10升果汁,家里来了几个客人,妈妈准备将这些果汁倒入容量是3/10升的茶杯里招待客人,量杯里的果汁能倒满几个杯子?提问:这个题的算式怎样列?学生读题后独立列出算式。思考:你能通过画图或其它方法探索得出9/103/10的计算结果吗?二、操作探索学生独立操作后集体交流。提问:有谁通过画图探索得到9/103/10的结果?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评价。预设:1.画图表示,得出结果是3;2.9个1/10,每3个1/10分一份,可以得到这样的3份。引导思考:如果不用画图,有没有其它方法得出9/103/10的计算结果?教师引导:我们能不能运用我们前两节课学习的知识,将它转化成乘法的形式呢?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请学生说说转化成乘法计算的理由。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9/103/10=9/1010/3.同时完整示范计算。三、巩固练习1.计算下面各题2/34/5,7/87/12,3/58/15,7/12/4/15学生独立完成,四位学生板演。2.算一算,比一比7/122,27/12,1/27/12学生独立完成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你们有没有发现它们计算的第一步都是相同的?谁来说一说?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自由说一说。思考:谁能将我们这几天学习的知识,归纳用一句话来表示?出示提示语: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3.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现在图中画一画,知道学生学会分析求的是谁里面有几个谁?然后再先一涂、画一画。校对计算的过程。追问:5与5/3分别是从哪里来的。四、运用拓展1.完成练习七的第10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比较每题中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除得的商比被除数小?什么情况下除得的商比被除数大?得出:一个数除以小于1的数,结果大于这个数;除以大于1 的数,结果小于这个数。2.完成练习七的第11题。观察这些式子,你发现了什么?得出: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结果小于这个数;乘大于1 的数,结果大于这个数。3.完成练习七的第13、14题。重点交流14题,理解其中的分别是把什么数量进行平均分的。五、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板书设计:分数除以分数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练习七的第9、13、14题。2回家作业:补充习题P34-35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备课本 数学 学科 六 年级 上 册 第 3 单元 第 4 课时(主备:倪冬燕)教学内容分数除法简单应用题(1) 第49页例5及“试一试” “练一练”,练习八第12题上课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2.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教学重点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时,正确梳理出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教学准备教学光盘专项训练 = 0= = 45 = 44 =教学过程修改栏一、导入1.出示例5中两瓶果汁图,估计一下,大、小两瓶果汁之间有什么关系?出示: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2/3。这句话表示什么?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式吗?板书:大瓶里的果汁2/3=小瓶里的果汁如果大瓶里的果汁是900毫升,怎么求小瓶里的果汁?自己算算。如果知道小瓶里的果汁,怎么求大瓶中的果汁呢?2. 揭示课题: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二、教学例51.出示例5,学生读题。提问: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2.讨论交流: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1)用除法计算。 6002/3引导讨论: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依据是什么?(2)用方程解答。讨论:用方程解答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让学生在教材中完成解方程的过程,并指名板演。3.引导检验:900是不是原方程的解呢,怎么检验?交流检验的方法。4.教学“试一试”(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2)讨论:这题中的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这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板书:一盒牛奶的升数1/2=喝了的升数(3)这题可以怎么解答,自己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4)交流: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4.小结。三、练习1.做“练一练”。各自独立解答后,进行交流汇报。提倡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2.做练习十二第1题。(1)读题,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句。(2)让学生说一说“一桶油用去3/5”和“黑兔是白兔的2/3”各表示什么意思?(3)引导学生说出并在书上写出数量关系式。(4)独立解答,并指名板演。(5)集体评议并校正。3.小结解题策略。四、全课小结:经过这一节课你的学习收获是什么?板书设计:列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大瓶里的果汁2/3=小瓶里的果汁解:设大瓶里有果汁x升。x2/3=600 x=6002/3 x=900 答:大瓶里有果汁900毫升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练习八第1、3、4题。2回家作业:补充习题P 36、37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备课本 数学 学科 六 年级 上 册 第 3 单元 第 5 课时(主备:倪冬燕)教学内容分数除法简单应用题(2) 练习八的39题。上课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数量关系,掌握相应的分析方法。2.通过分数意义在实际问题情境中的不同运用,渗透当分数表示一种关系时,一个量与另一个量的对应关系。3.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反思,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正确灵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学光盘专项训练4 = = = = = 教学过程修改栏一、基本训练1.口算2/35/6 85/810/77/5 4/52/35/96 1/44/54/57/10 5/121/4学生直接将得数与在本上。2.完成练习把的第5题。解方程1/3X=2/3 10/21X=5/7 3/8X=48学生先独立尝试,完成后集体分析,重点解题过程。板书过程。提问:你能根据最后一个方程中的分数乘法,来编一道生活问题吗?学生同桌互编,交流板书下学生问题,全班分析,理解XX的3/8。二、解决问题基本题训练1. 完成练习八的第2题。读懂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式,再列方程解答。2.完成练习八3、4、6、7先让学生自己分析,自己解答,然后围绕如下问题讨论:(1)每句话中的关键句是哪一句?单位“1”的量是谁?(2) 每道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是怎样的?(3) 可以怎样列方程解决?(4)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这道题?对比题练习1.完成练习八的第8题。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评析提问:两题的3/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单位1相同吗?数量关系式相同吗?学生写下数量关系。展示学生的解题方法,解题方法为什么不一样?2.独立完成练习八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分析。哪道题求的是单位“1”的量,哪道题求的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三、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板书设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练习)1/3X=2/3解:X=2/31/3X=2/33X=2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练习十二的第8、9题。2回家作业:补充习题P38页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备课本 数学 学科 六 年级 上 册 第 3 单元 第 6 课时(主备:倪冬燕)教学内容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 第50页例6及“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八第1013题上课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具体的情境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能正确解答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试题。3.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学习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正确计算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提高计算能力。教学准备教学光盘专项训练81= = 98= = =教学过程修改栏一、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揭示课题)二、教学例61.出示例6中的三个条件,引导理解题目意思。(1)读题理解题目意思。(2)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这些信息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信息的组合,我们又可以获得什么新的信息?2.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1)添加要解决的问题:3盒果汁可以倒多少杯?(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自己先想一想,看能不能把结果算出来。(3)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先算的是什么? 如果先求3盒一共有多少升,怎么想?怎么算? 如果先求一盒能装几杯呢?3.这题如果列综合算式怎么列?(1)各自尝试列式。(2)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让学生在书上完成计算,并指名板演。4.教学“试一试”。(1)这题是分数连除,怎么算?(2)学生在书上独立计算后讨论算法,师板书计算过程。5.讨论: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可以怎么计算?(1)在小组中说一说。(2)全班交流。明确:计算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时,先要把其中的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按照分数连乘的方法进行计算。三、练习1.做“练一练”:计算。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然后评议矫正。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解得又对又快。2.讨论练习八第1012题中的数量关系。(1)画出各题中的关键句。(2)说说每题中关键句中的分数是什么意思,并说出数量关系式。(3)完成练习八第13题。各自练习后,将计算的结果填在书上。交流:你是分别根据什么计算出各个洲的面积的?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板书设计: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4/533/10=4/5310/3 =8(杯) 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练习八的第11-13题。2回家作业:补充习题P39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备课本 数学 学科 六 年级 上 册 第 3 单元 第 7 课时(主备:倪冬燕)教学内容比的意义,书本P5354中的例7、例8,“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九的第15题。上课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2.让学生经历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3.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和交流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比的意义和求比值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教学准备教学光盘专项训练5+0.5=、10.2-0.4=、0.8+2.45=、0.83-0.5=、4.5-0.4=3+0.07=、10.4-0.7=、0.4+3.67=、0.72-0.43=、3.7+0.33=教学过程修改栏一、直接导入1.出示例7情境图。2.提问:2杯果汁,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有什么关系,你会用哪些方法来表示?学生可能回答:牛奶比果汁多1杯或果汁比牛奶少1杯;果汁的杯数是牛奶的2/3,或牛奶的杯数是果汁的3/2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差关系、倍数关系教师指出:我们已经知道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减法来表示,也可以用除法来表示。其实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另一种形式来表示:板书:比二、进行新课1.教学例7(1)谈话:怎样用比表示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呢?学生看书自学,自学完毕,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的2比3;同时说明简写的方法。牛奶杯数与果汁的比是3比2;请学生说说简写的方法。同时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2)提问:2比3是谁与谁比?3比2呢?为什么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中,2是比的前项?而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中2是后项?引导学生从对应的角度说出理由。(3)强调:两个数的比是有顺序的,因此在用比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时,一定要按照叙述的顺序,正确表达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量的比,不能颠倒位置。2.教学试一试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图中的四个比分别表示什么含义?引导学生从份数的角度理解。小组讨论:说出图中每种洗洁液的比较关系。集体交流3.教学例8(1)出示例题(2)提问:小军和小伟的速度可以怎样求?你是怎样想的?教师说明:用路程除以时间可以求得速度,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这种关系。学生写一写每个同学所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根据学生的书写板书:小军走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900:15小伟走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900:20(3)提问:900:15表示什么?900:20呢?告诉学生:900:15是小军走的路程和时间的比,也就是小军走这段山路的速度;900:20是小伟走的路程和时间的比,也就是小伟走这段山路的速度。4.探究比的意义(1)教师引导:仔细观察例1中的2:3和3:2;例2中的900:15和900:20;还有试一试中的一些比,想一想,比与什么有关系?两个数的比可以表示什么?学生小组合作,说一说与什么有关系。(2)全班汇报,引导发现:比与除法有关系,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告诉学生,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3)提问:你能说出刚才我们认识听几个比的比值吗?请学生说一说各个比的比值,并说出过程,说出这样求的理由。(4)教学试一试。学生独立填写,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5)共同小结。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还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但仍然用比的读法来读。5.教学比分数除法的关系谈话:我们已经知道,比与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小组合作讨论(每个小组一张表格)。学生完成后展示表格并评析,请学生说说三者的联系和区别。提问:比的后项可以为0吗?为什么?名称联系区别比前项除法被除数分数分子三、巩固深化1.完成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填写后,说说是怎样想的。完成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提问:这里的比值表示什么意思?2.指导练习,书本练习九第3、4题。学生口答,并要求说出思考过程。四、全课小结经过这一节课你的学习收获是什么?板书设计:比的意义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到的商叫做比值。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找找生活中的比。2回家作业:补充习题P40。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备课本 数学 学科 六 年级 上 册 第 3 单元 第 8 课时(主备:倪冬燕)教学内容比的基本性质,书本P55中的例3例4, “练一练”,练习九的第68题。上课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思想,使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总是有相互联系的,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合情的推理能力。3.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学重点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性质化简。教学难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准备教学光盘。专项训练3.1+3=、10.3-0.5=、0.6+8.21=、3.5+2.4=、5.8-3.6=4.5+4=、10.5-0.6=、0.5+5.92=、0.25+0.75=、3.4-2.8=教学过程修改栏一、复习导入1318=( )/( )=( ):( )学生填一填,再回答: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75=( )15=( )( )2/3=( )/12=10/( )=( )/( )学生口头填一填提问:这样填的依据是什么?谈话:以前我们学过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今天我们学习比的基本性质。二、进行新课1.提问:根据分数与除法、比的关系,你能猜想出比可能会有怎样的性质吗?学生先与同桌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思考:这个猜想是不是正确呢?2.教学例9学生读题后说说题目的要求并独立填表。学生独立填表后展示表格,提问:从中你能写出一组怎样的等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5=16:20=40:50引导思考:从上面的这个等式中,你能发现什么?小组讨论,提示:我们可以先从左往右看,先看比的前项怎样变化,再看比的后项的变化。学生小组讨论完毕,全班交流,每个小组的发现。小结:从刚才的交流中发现,比确实有它的性质,这个性质叫做比的基本性质。学生读一读,并说出这个性质中的关键词语。提问:这里为什么要0除外?3.教学例10,教师引导:上面的三个比都相等,你认为哪一个比最简单?明确: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将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向学生说明什么是最简单的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成互质数)(1)教学第1题。学生尝试,一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自己的本子上。学生完成后评析,提问:为什么要同时除以6?(2)教学第2题,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化简。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化简的过程。(3)教学第3题思考:怎样化简含有小数的比呢?提示:先将它转化成整数再化简。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评析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评析时说说思考过程。2.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一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自己的本子上。学生完成后评析。3.完成练习九的第6的第1题。学生独立练习后,说说102/68的化简方法。4.完成练习九的第7题。5.完成练习九的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评析时注意格式指导。四、全课小结经过这一节课你的学习收获是什么?板书设计: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练习九的第8题。2回家作业:补充习题P41。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备课本 数学 学科 六 年级 上 册 第 3 单元 第 9 课时(主备:倪冬燕)教学内容比的基本性质练习,书本P5758中练习九第913题及。上课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熟化简比,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2.在合作交流中,能运用比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比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联系。3.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学重点熟练进行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教学难点运用比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教学准备教学光盘专项训练8+0.2=、10.7-0.9=、0.2+4.87=、9.5-0.5=、9.5-7.3=3.6+4=、10.6-0.8=、9.5-0.42=、4.5-1.3=、9.5-7.3=教学过程修改栏一、基本训练1.先求比值再化简比21:35;3/4:15/8;26/39;2.4:0.082.( ):2=9( )=72/( )二、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九的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说说思考方法。2.完成练习九的第10题。先让学生估一估,再量一量,完成后填空。学生练习完毕,集体校对。3.完成练习九的第11题。先引导学生说说题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评析时请学生说说思路。三、拓展变式练习1.补充:一种盐水120克,其中盐20克。请你提出有关比的问题并写出比,再化简。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评析时强调一定要看清题中的要求,写出比。2.完成练习九的第12题。先请学生说说题意,再独立填表,完成后请学生说说哪一杯最浓怎样思考?3.完成练习九的第13题。先让学生独立写出两个比,再化简,评析时适当渗透实际生活中怎样运用斜面会省力。4.教学思考题。呈现思考题,让学生说说这个题的意思,再请学生用列式的方式写出面积的比。提问:怎么理解阴影部分的面积相当于大长方形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相当于小长方形的?四、全课小结经过这一节课你的学习收获是什么?阅读你知道吗?介绍黄金比。板书设计:比的基本性质练习1.先求比值再化简比21:35;3/4:15/8;26/39;2.4:0.082.( ):2=9( )=72/( )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P 42-432回家作业:练习与测试P 52-53。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备课本 数学 学科 六 年级 上 册 第 3 单元 第 10 课时(主备:倪冬燕)教学内容按比例分配,书本P59的例1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的第14题。上课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1.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2.会通过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问题。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教学准备教学光盘。专项训练7.2+8、0.9-0.81=、8.3-0.21=、10+0.08=、9.53-1.53=9+5.1=、0.5-0.27=、6.6-0.43=、8.8-6.7=、0.3+0.27=教学过程修改栏一、直接导入出示例题中的方格图,提问:图中共有30个方格,平均分成两份,一份涂上黄色,一份涂上红色,每种颜色各涂多少格?如果红色涂20格,黄色涂10格,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多少?学生交流。谈话: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将一个数量平均分,而是按一定的比例来分分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板书)按比例分配。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1(1)提问: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是什么意思?学生读一读,理解题意,引导学生从份数、分数的角度进行联想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从如下三个方面回答: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将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红色方格占总数的3/5,黄色方格占总数的2/5;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红色方格是黄色方格的3/2,或黄色方格是红色方格的2/3.(2)尝试练习,独立完成(3)集体交流,板书算式30(32)3 30(32)2303/32 302/3230(13/2) 30(12/3)(4)引导比较。提问:这几种方法中,你们认为哪一种方法最适合你?引导学生重点说出第二种思路。(5)请学生说出检验的方法2.教学试一试提问:这里的比表示什么意思?三种颜色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评析,说说每一种方法的思考过程。3.讨论归纳:今天我们学习的两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引导学生回答:已知总数量和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量。怎样解决这类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再求出部分量。明确:我们将具备上面和特点,用这种特点方法解答的分配问题,叫做按比例分配。解决这类题的关键要弄清分谁?按怎样比例来分?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请学生说说算理。2.完成练一练第2题。提问:这题分配的是什么?按什么要求来分配?学生回答后,小结:按三个班的人数来分配,就是按35:21:24来分配。接着学生独立完成。3.完成练习十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评析时让学生说说思考方法。4.完成练习十的第4题。提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和是多少?学生回答问题后,独立解答。四、全课小结经过这一节课你的学习收获是什么?板书设计:按比例分配已知总量 - 求各部分量。 方法一:归一求一份比 方法二:单位1X几分之几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练习十的第2、3题。2回家作业:补充习题P 44-45。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备课本 数学 学科 六 年级 上 册 第 3 单元 第 11 课时(主备:倪冬燕)教学内容按比例分配练习,书本P61-62练习十的第59题。上课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实际意义。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和意义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比的兴趣。教学重点正确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问题。教学难点正确分析、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问题。教学准备教学光盘。专项训练9.5-5=、0.8+0.52=、0.42-0.24=、3.4-2.8=、2.6-0.69=8.4-4=、0.6+0.94=、0.53-0.35=、1.2-0.8=、3.4-1.4=教学过程修改栏一、基本训练说说下面的这句话中告诉你什么信息。跟同学具体分析下?1.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4。2.男生是女生人数的3/4。学生交流讨论。二、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十的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评析时,请学生说说怎样思考速度比较快。2.完成练习十的第6题。引导学生口答,并请学生是怎样想的。多请几位学生说一说。3.完成练习十的第7题。提问:这里的比是什么意思?怎样思考问题解决比较方便?学生独立解答,完成后比较不同算式,分别让学生说说思考方法。4.完成练习十的第8题。先让学生读一读,说说题目的意思,独立完成第(1)(2)题。完成后集体校对。重点:第(3)题,请学生再读读,理解其意思。提问:三种材料都是18吨是什么意思?黄沙18吨,水泥和石子应该多少吨就可以了?黄沙用了18吨,水泥应该用去多少吨?实际有多少吨?还剩下多少吨?黄沙用了18吨,石子应该用去多少吨?实际有多少吨?还剩下多少吨应该增加多少吨?先让学生说说对这个题的意思,再独立完成,评析时,根据上面的问题进行提问。5.完成练习十的第9题。学生读一读,再让学生说说面积是24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可能长和宽是多少?再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思考,确定长和宽。第2小题,先让学生说说周长是16,长和宽的比是5:3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再操作。学生完成后,说说思考过程。6. (1)一种盐水是按盐和水1:10配制成的。5克盐是应该加水多少克?在90克水中要加盐多少克?在55克盐水中,含盐多少克?(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5:3。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7.教学思考题。先请学生说说,面积比是1:1是什么意思,再动手分一分,让学生明确,分成面积相等地的两个三角形,只要将这个三角形的底按1:1分割就可以了。三、全课小结经过这一节课你的学习收获是什么?板书设计:按比例分配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再求出部分量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补充补充习题P46。2回家作业:练习与测试P56-57。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备课本 数学 学科 六 年级 上 册 第 3 单元 第 12 课时(主备:倪冬燕)教学内容分数除法练习课上课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加深认识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提高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计算分数除法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整洁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教学重点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计算。教学难点提高正确率教学准备教学光盘专项训练100= = = = = 教学过程修改栏一、师生交流提问: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自由交流。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1、出示讨论题。小组讨论,汇报交流。2、整理归纳。第一部分:除法分数 整数整数 分数分数 分数甲数乙数甲数(乙数0)甲数是乙数的,甲数是60,乙数是多少?找出含有分数的数量关系:乙数甲数。将未知数的单位“1”的量设为x,列出方程:x60。独立完成解答。第二部分:比意义、求比值的方法、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二、复习分数除法的计算1.口答:怎样计算分数除法?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校对。教师明确:直接写得数就是要我们口算,约分的过程在心里想。2.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请部分学生板书。根据板书校对,发现问题,重点关注平时学生容易做错的地方,特别请学生注意。及时纠正。3.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3题。分析题意,你找到了哪些数量?对应的数值是多少?你找到了哪些比?提醒学生,急要找到直接告诉你的数量,还要想到没有直接告诉你,但是可以算出来的数量,例如2班的总人数等。鼓励学生找到对应的比,找的越多越好。学生独立完成,三位学生板演。评析时,重点关注解方程的过程。4.完成整理与复习第题请学生说完以后再校对,补上():()。.完成整理与练习第题说一说你写的方法是什么?三.复习应用题1.补充:找单位1,并说出数量关系。实际节约用电1/5.一条水渠已经修了2/7.六1班男生占3/5.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8.学生写在自备本上。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讨论。再全班校对。2.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请学生说说思路。3.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4/5.( )你补上一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编成一个分数应用题。总结:(1)单位1已知,用乘法算的题(2)单位1未知,用除法或方程算的题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整理与练习( )1/3=4,8/25( )=2/5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P63的2、6题。2回家作业:补充习题P47 练习与测试57页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备课本 数学 学科 六 年级 上 册 第 3 单元 第 13 课时(主备:倪冬燕)教学内容整理与练习2,书本P6667页的整理与练习中的实践与评价,补充练习。上课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加深认识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解题思路和钥解题方法,提高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2.使学生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灵活解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数学阅读能力。教学重点会正确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难点正确分析生活中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准备教学光盘专项训练81= = 98= = =教学过程修改栏一、基本练习 1. 整理与练习第9题校对,说说解方程式我们要注意什么?含有分数的方程,在解答时方法与原来的一样,计算按照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检验其中的第三题,说说说检验的方法是什么?二、对比练习1.完成整理与练习第1012题说一说计算的思路,再校对2. 完成整理与练习第13题学生独立完成在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两题区别。解决问题时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都能用分数解答,按比例分配与分数的关系是什么?个别学生改正错误。2.比较练习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湖北恩施州巴东县农业农村局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广东阳江阳西县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就业见习岗位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2025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贵阳贵安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77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贵州黔西南州望谟县消防救援大队招聘政府专职消防文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广西来宾宾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拟聘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春季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春季黑龙江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5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年威海职业学院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4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上半年浙江永康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合同制员工15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深圳市优才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招聘聘员(派遣至深圳市龙岗区审计局)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2G101三维彩色立体图集
- 人教版小学英语单词表(完整版)
- 自家停车位申请按照充电桩四方协议书
- 生产组织供应能力说明
- 足金点钻工艺培训
- JJG 162-2019饮用冷水水表
- 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空调负荷计算-空调负荷的计算(空调工程)
- 计算机视觉之图像分类课件
- 输电线路工程安全风险识别、评估、预控措施
- 大学英语三级词汇表(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