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对点训练题组一酶在代谢中的作用1酶的作用原理是()a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增加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c降低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d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答案a解析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2下列实验所采取的措施,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a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d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答案d解析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出汁率的机理是果胶酶可催化植物细胞壁中的果胶水解,从而使果汁更易榨出;肝脏研磨液中含过氧化氢酶,可催化过氧化氢水解;fecl3可作为无机催化剂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a、b、c项错误,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是利用温度升高,以提供能量达到活化态的原理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d项正确。3下图表示某物质在酶、无机催化剂、无催化剂时由常态转变为活跃状态时所需的活化能(分别为a、b、c),此图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无机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无机催化剂降低的活化能为bad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答案c解析据图可看出,酶和无机催化剂均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降低的活化能为ca,无机催化剂降低的活化能为cb,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4如图,在适宜温度、ph条件下,实线表示没有酶时反应的进程。在t1时,将催化此反应的酶加入反应物中,则图中表示此反应进程的是()a曲线a b曲线bc曲线c d曲线d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曲线a、b、d均改变了此反应的平衡点;曲线c表示酶使反应达到平衡点的时间缩短(即反应速率提高),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题组二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5在实验中需要控制各种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是()a因变量 b自变量c无关变量 d控制变量答案b解析在实验中,需要控制相应的一些变量,以免影响实验结果。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一些可变因素称为无关变量。6在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比较实验中,把肝脏制成研磨液的目的是()a有利于过氧化氢酶的释放b保护过氧化氢酶c提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a解析研磨可破坏肝细胞,使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充分释放出来,以增大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7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实验中,滴入过氧化氢酶的试管内,气泡产生的情况和卫生香燃烧的情况分别是()a产生气泡的速率快、燃烧不猛烈b产生气泡的速率快、燃烧猛烈c产生气泡的速率慢、燃烧不猛烈d产生气泡的速率慢、燃烧猛烈答案b解析过氧化氢酶比fe3的催化效率高,滴入过氧化氢酶的试管内,产生气泡的速率快,卫生香燃烧猛烈。8下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相关分析合理的是()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c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d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答案c解析本实验的因变量是气泡的产生速率,即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对于1号和2号对照实验,温度是自变量,酶的用量是无关变量;1号与3号、1号与4号中只有一个实验变量不同,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2号在高温下出现气泡的原因是加热使过氧化氢分子得到能量,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题组三酶的本质9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所有酶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是由单体组成的生物大分子b有些酶和相应的化学试剂作用呈现紫色反应c活细胞产生酶的场所都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d催化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不变答案c解析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蛋白质和rna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分别是由氨基酸、核苷酸组成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类的酶和双缩脲试剂作用呈现紫色反应;活细胞产生蛋白质类酶的场所都是核糖体,但是rna类酶是在细胞核中产生的;酶是生物催化剂,催化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不变。10.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答案b解析分析题干及图可知,甲酶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有可能是具有催化作用的rna,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11酶的发现经过了许多科学家的研究,以下科学家及其成果不对应的是()a斯帕兰札尼发现胃存在化学性消化b毕希纳发现促使酒精发酵的是酵母菌中的某种物质,而不是细胞本身c李比希认为酒精发酵是酵母菌代谢活动的结果d萨姆纳提取脲酶结晶答案c解析认为酒精发酵是酵母菌代谢活动的结果的是巴斯德,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1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都在核糖体上合成b只有具有分泌功能的活细胞才能产生酶c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其催化作用d酶可被水解为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答案d解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所以其水解产物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项错误,d项正确;除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外,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b项错误;酶可以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发挥作用,c项错误。综合强化13活化能是指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如图为酶的作用模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没有酶催化时,发生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_;有酶催化时,发生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_;a指_。因此,酶催化作用的本质是_。(2)酶的化学本质是_,酶起作用的部位是_。答案(1)高低酶所降低的活化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2)蛋白质或rna细胞内或细胞外解析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率。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14下表是有关h2o2的系列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序号反应物加入物质条件现象x1h2o2无室温几乎无气泡x12h2o2氯化铁溶液室温x23h2o2土豆浸出液室温x3(1)序号3的实验现象是_。(2)序号3的土豆浸出液中含有的对此实验起作用的物质是_,土豆浸出液能否重复使用?_(填“能”或“不能”)。(3)若表中的x代表的是收集100 ml气体所需的时间,你预测x1、x2、x3的大小关系是_。答案(1)产生大量气泡(2)过氧化氢酶能(3)x1x2x3解析(1)序号3中加入的土豆浸出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会产生大量气泡。(2)土豆浸出液中起作用的物质为过氧化氢酶,由于酶在反应前后“质”和“量”都不发生改变,所以可以重复利用。15现提供双缩脲试剂a液、b液、蛋清液(含蛋白质)、唾液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试管和必需的实验用品,请设计一个实验以证明“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实验原理:_。实验步骤:取三支试管,分别编上1、2、3号,贴上标签;_;_。预期结果:盛有蛋清液和唾液淀粉酶溶液的两支试管中液体均出现紫色,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不出现紫色。实验结论:_。答案实验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若实验中唾液淀粉酶溶液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即可证明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实验步骤: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267-2025大型全喂入联合收割机
- 2025辽宁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公司拟聘用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湖北荆州市石首市第二批校园招聘教师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安全培训教师基本条件课件
- 2025年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公开招聘教师(第二批)(6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锂电池配套试剂项目建议书
- 广昌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2025江西赣南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招聘18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小学安全专项培训反思课件
- 2025年高通量试验反应堆及配套产品合作协议书
- 区块链技术在资产追踪中的应用
- 2025年通信安全员(ABC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ISO9001-2015基础知教学课件
- 鼠疫防治知识讲座课件
- 考务人员管理办法
- 乡村医生超声培训课件
- 急性喉炎护理课件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智能焊接技术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2025新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全册课文翻译
- 检验科室内质控培训课件
- 七一党课: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2025年建党104周年“七一”专题党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