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 第2章 第1节(Ⅰ)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Ⅰ) 作业.docx_第1页
人教版必修3 第2章 第1节(Ⅰ)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Ⅰ) 作业.docx_第2页
人教版必修3 第2章 第1节(Ⅰ)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Ⅰ) 作业.docx_第3页
人教版必修3 第2章 第1节(Ⅰ)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Ⅰ) 作业.docx_第4页
人教版必修3 第2章 第1节(Ⅰ)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Ⅰ) 作业.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40分钟课时作业学考达标1下列关于反射弧的理解,错误的是()a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b感受器的作用是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c感受器由传入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组成d效应器由传出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组成答案d解析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2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a bc d答案a解析腰椎部位受伤,可能伤及反射弧五个环节中的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该病人有感觉,说明传入神经正常。3下列关于感受器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能将特定的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b感受器直接将感受到的刺激传入大脑皮层c各种感受器都有各自的适宜刺激d感受器可产生适应现象答案b解析感受器是由感觉神经末梢特化而成,其功能是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传导)。不同的感受器都有各自的适宜刺激,且感受器可产生适应现象。4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a对阴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氯离子大量流出膜外b对阳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钠离子大量流出膜外c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小,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d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小答案c解析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5图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置。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那么阻断的位置是()a bc d答案c解析图中所示的四个部位分别是脊髓上端、手臂的传入神经、手臂的传出神经、脊髓下端。感觉产生的部位是大脑皮层,能产生感觉,说明从到是完好的,但手不能动说明阻断的位置在处,如果在处阻断,对手臂的感觉和运动都不会产生影响。6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a bc d答案a解析静息时膜电位为内负外正,兴奋时变为内正外负。高考提能7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过程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受刺激后,电荷分布变为外负内正。8取出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电极a、b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强刺激c处,电位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a不发生偏转b发生一次偏转c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答案d解析电位计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的两个点上,刺激c点,a、b两点先后发生兴奋。9如下图表示一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相互转变过程中离子运输途径。该细胞受到刺激时,通过途径运输离子,形成动作电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途径属于主动运输b途径的发生使膜内离子浓度高于膜外c正常情况下,离子的细胞外浓度高于细胞内d静息时由于途径的作用,膜电位分布为内正外负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途径需要载体、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无论是静息电位还是动作电位时,膜外na(即图中)的浓度始终高于膜内,b错误;在静息电位时,“”离子的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代表k离子,而na的细胞外浓度高于细胞内,c错误;静息时,由于途径的作用,膜电位分布为外正内负,d错误。10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图1所示,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膜内的钾离子浓度高于膜外b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0 mvc图2中若在处给予适宜刺激(处未处理),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一次偏转d图2中若在处给予适宜刺激,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仍能测到电位变化答案c解析k的分布,不管在静息时还是兴奋时,都是内高外低,所以甲(膜内)处肯定比乙(膜外)处高,a正确;在静息时,膜外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都是0(膜内任两点之间也是0),b正确;刺激时,当兴奋传至左电极时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结合图1可知此时电压为负值,随着兴奋传至两电极之间,电压恢复为0,当电流传至右电极时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同样结合图1可知此时电压为正值,故图2中若在a处给予适宜刺激(处未处理),电流计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错误;给处刺激,右电极处电位呈负值,但是处电流被阻断,所以左电极处电位仍呈正值,结合图1,此时装置所测电压呈正值,d正确。11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左后肢趾部的_中,神经中枢位于_中。(2)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图),立即刺激a端_(填“能”或“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刺激b端_(填“能”或“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_(填“能”或“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_。答案(1)皮肤脊髓(2)能不能不能反射弧结构不完整解析(1)青蛙的大脑已被破坏,刺激后出现的后肢收缩活动属于脊髓反射,因此中枢位于脊髓;实验中后肢保留了皮肤,因此感受器应位于左后肢趾部的皮肤中。(2)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典型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引起反射的首要条件是反射弧必须保持完整性,反射弧任何一个环节的结构或生理完整性受到破坏,反射活动就无法实现。题中将传出神经切断,反射弧结构失去完整性,再刺激引起效应器反应,不能称为反射。12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该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它是由_、传入神经、_、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的。(2)1能够将感受的刺激转化成_并沿神经纤维传导。(3)缩手反射产生动作电位时,膜内外电势情况为_(填“内正外负”“内负外正”或者“内外相同”)。答案(1)反射弧感受器神经中枢(2)兴奋(3)内正外负解析(1)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的。(2)1是感受器,能够将感受到的刺激转化成兴奋(或神经冲动)并沿神经纤维传导。(3)缩手反射产生动作电位时,膜内外电位情况为内正外负。13如图甲所示为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乙所示为测得的膜电位变化。请回答:(1)图甲中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乙中的_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_电位。装置b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乙中的_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_电位。(2)当神经纤维受到适当刺激后,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的_性发生变化,钠离子大量流向膜_,引起电位逐步变化,此时相当于图乙中的_段。答案(1)a静息c动作(2)通透内b解析由图示可知,a装置测的是静息电位,b装置测的是动作电位。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急剧变化,钠离子的流入量增加,形成动作电位。真题体验14判断正误(1)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2015山东,4c)()(2)神经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2012海南,15c)()(3)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2013大纲,1a)()(4)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2013大纲,1d)()(5)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2016全国乙,5d)()答案(1)(2)(3)(4)(5)解析神经细胞内k外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15(2011浙江,3)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答案c解析ab段为去极化过程,na顺浓度梯度内流,方式为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a项错误;bc段na继续内流,b项错误;cd为复极化过程,k外流即由高浓度流向低浓度,该过程不消耗能量,c项正确;de段k继续外流,d项错误。16(2014安徽,6)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答案c解析a项,根据题意可知,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的过程是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条件反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