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三湘教版: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六节 课件(49张).pptx_第1页
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三湘教版: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六节 课件(49张).pptx_第2页
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三湘教版: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六节 课件(49张).pptx_第3页
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三湘教版: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六节 课件(49张).pptx_第4页
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三湘教版: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六节 课件(49张).ppt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1 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优势区位条件 2 理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3 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互动探究 达标检测 答题模板9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分析 自主学习 一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1 珠江三角洲的位置与范围 1 位置 位于广东省中南部 下游 2 范围狭义的珠江三角洲 包括 深圳 珠海 佛山 江门 东莞 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 肇庆两市的部分县 市 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特别行政区 广州 珠江 香港和澳门 2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1 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化以发展为主导 工业企业发展迅速 形成城乡一体化地带 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广州和深圳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城市化由城乡一体化向由区域核心城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转变 3 城市化水平高的表现 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 城镇多 分布密度大 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 劳动力所占比重高 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比较完善 小城镇 城镇 外来 数量 思考 1 改革开放以来 珠江三角洲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 人民生活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试分析其区位优势 答案位于东南沿海 毗邻香港 澳门 靠近东南亚 地理位置优越 劳动力廉价 丰富 著名侨乡 地价低廉 地处改革开放前沿 政策优惠 科技文化发达 交通便利等 答案 二 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 劳动密集型 加工制造业 工业结构 2 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非农产业 人口 判断 1 区域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城市化反过来也会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2 珠江三角洲在1990年后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3 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基础 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优于长三角地区 4 珠江三角洲市场腹地优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 答案 三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1 综合整治的措施 过度密集 环境污染 基础设施 耕地 酸雨 山水城市 产业结构 思考 2 如何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 答案珠江三角洲地区应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 发展石化 钢铁 汽车 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 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 答案 知识归纳 互动探究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 珠三角 地区示意图 探究点一 珠三角 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是一个集路 桥 岛 隧为一体的工程 是在 一国两制 条件下 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 港珠澳大桥对促进香港 澳门和珠江三角洲两岸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在图中填出广州 深圳 珠海 香港 答案略 答案 2 简述 珠三角 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 答案位置优越 邻近港澳及东南亚地区 交通便利 劳动力资源丰富 技术先进 人才丰富 著名侨乡 改革开放的前沿 便于吸引外资 资金充足 国家给予优惠政策 答案 3 说明港珠澳大桥建设对促进 珠三角 工业化 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答案 缩短港珠澳之间的交通距离 提高运输效率 促进物流业发展 带动 珠三角 地区旅游业发展 加强内部联系 扩大交流 促进消费 扩大内需 加速区域开发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条件 2017 漳州期末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 珠江下游 毗邻港澳 与东南亚相邻 包括广州 深圳 珠海 佛山 江门 东莞 中山 惠州 肇庆等市 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据此回答1 2题 1 下列叙述中 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地理位置条件的是a 平原广阔 热量丰富 降水丰沛b 毗邻港澳 靠近东南亚c 有许多优惠的政策d 劳动力丰富 地价低廉 答案 解析 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的地理位置条件表现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 毗邻港澳 靠近东南亚 2 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a 良好的区位条件b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c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d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答案 解析 解析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将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 并给予许多优惠政策 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a项是有利的地理条件 b项是侨乡优势 c项是特定的国内背景 d项是特定的国际背景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守田的老家在皖北江淮平原上 20世纪80年代初李守田一家来到珠江三角洲从事一些蔗基鱼塘农业生产 几年后 附近的基塘农田被一家家工厂所取代 许多农田种起了蔬菜 花卉 1988年 李守田的儿子李向城与数百个来自中西部省份的外来务工人员一起进入了当地的一家外资箱包厂工作 20世纪90年代 随着当地几家电子厂的建设 李向城经过培训后进了一家电子厂工作 每月收入从800元提高到了2500元 由于当地规划建造生产电子产品的高新技术产业园 李守田的房子被拆迁 现在 李守田一家住在附近新建的公寓房中 房价为每平方米8000多元 是十年前的4倍 探究点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材料二广州不同年份的卫星遥感图及李守田的家乡位置图 1 李守田的儿子李向城1988年进了外资箱包厂 箱包厂属于什么性质的工业 外资箱包厂得以进入珠三角布局的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2 工业化之初 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什么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答案 答案劳动密集型 对外开放政策 答案珠江三角洲原有工业基础薄弱 矿产资源贫乏 缺乏资金 技术 管理经验 但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劳动力价格较低 3 根据材料一分析珠三角地区产业类型的变化 答案 答案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答案郊区农业结构调整 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 城市用地面积不断扩大 4 据材料一 二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表现 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拓展延伸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模式与我国主要城市化模式比较 读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图 回答3 4题 3 该地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密集且经济发达 下面不是其发展的区位因素是a 平坦的地形b 丰富的矿产资源c 优越的地理位置d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答案 解析 解析图示地区为我国珠三角地区 其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 邻近港澳 地形平坦 改革开 放的政策 大量廉价劳动力和便利的交通等条件 但因该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平原地区 故矿产资源不足 4 下列关于 一镇一品 模式的优越性的叙述 正确的是 充分利用当地的公共设施 节省投资 便于相互协作交流 开发新产品 专业化程度高 具有规模效应 有利于集中治污 改善生态环境a b c d 答案 解析 解析小城镇分布比较分散 因此 一镇一品 模式中的工业企业分布在众多的小城镇里 不利于集中治污 改善生态环境 阅读材料 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的 民工荒 问题近年来日渐突出 据估计该地区目前缺工30万人 并引发了恶性竞争 同类工厂之间 挖墙脚 现象流行 民工荒 敲响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警钟 探究点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材料二目前珠江三角洲面临发展空间不足和工业资源有限等问题 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整合资源 为此 专家们提出 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将会扩大其经济腹地 有利于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1 民工荒 的出现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面临什么问题 答案 答案劳动力短缺 2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发展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3 材料二中说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如何解决该问题 答案 答案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人地矛盾加剧 重复建设 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 答案问题 发展空间不足和工业资源有限等问题 措施 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扩大经济腹地等 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 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是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据此完成5 6题 5 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共同带来的问题的是a 大量占用耕地b 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c 环境污染严重d 产业结构层次高 答案 解析 解析材料中所述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相继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说明出现的问题是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6 珠江三角洲地区要想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重点发展 劳动密集型工业 资金密集型产业 技术密集型工业 由加工基地向制造服务基地的转变a b c d 答案 解析 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应建立高效合理的产业结构模式 一是提升加工制造业的层次 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是从加工基地向制造服务基地转变 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达标检测 深圳 中国改革开放的 试验田 在短短的30多年里 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 如图所示 人均gdp位居全国第一 创造了世界城市化 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 据此回答1 2题 1 深圳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a 地理位置b 交通条件c 著名侨乡d 国家政策 答案 1 2 4 3 5 解析 解析由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才使深圳得以迅速发展 1 2 4 3 5 2 深圳在 而立 之年又在经历着一场产业结构的变革 这种变革可能是a 发展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b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c 走以生态农业为主的道路d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解决就业问题 答案 解析 解析深圳在原有工业基础之上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变革 加大新能源 互联网 生态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力度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 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改革开放30年来 浙江建制镇由167个发展到1998年的1006个 2004年又减少到762个 城市化水平达到45 据此回答3 4题 3 下列对浙江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a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b 乡镇工业的发展导致污染加重c 小城镇数量过多 过密 造成资源浪费d 大 中城市数量不断减少 1 2 4 3 5 答案 解析 解析近年来浙江省撤并乡镇 小城镇向中心镇聚集 建制镇数量减少 大 中城市数量增加 城市化水平提高 4 下列关于协调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对策 正确的是a 进一步优化小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b 大力发展小城镇 增加小城镇数量c 大力发展小城市 突出小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辐射作用d 减慢工业化速度 使其与城市化相协调 答案 1 2 4 3 5 解析 解析根据合理 集中 有效的原则 撤并乡镇 向中心镇集中 城镇的人口 面积 服务功能增加 发展空间得以优化 5 读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2 4 3 5 1 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2 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答案 1 2 4 3 5 答案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 城市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珠江水质恶化 城市酸雨现象严重 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 工业化 3 广东为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 创新发展模式 提高发展质量 应加快哪些方面的发展 答案 1 2 4 3 5 答案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环境建设等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分析 答题模板9 读 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完成 1 2 题 1 图中甲省城市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最大优势在于a 能源和矿产b 市场和腹地c 人口和技术d 城市和交通 答案 解析 解析甲省为我国辽宁省 该省多为矿业城市 是在当地丰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