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章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案.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章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案.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章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案.doc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章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案.doc_第4页
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章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 预习学案,初步了解掌握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2、 简述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二、预习内容(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19世纪末,欧文顿提出:膜是由_组成的。 2.20世纪初,科学家的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膜主要由_和_组成。 3.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提出: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_。 4.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都由三层 _结构构成。 5.1970年,荧光标记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在37下经过40min,发现两种颜色的荧 光_,结果表明:细胞膜具有_性。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生物膜的_模型(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7.膜是由_和_组成的。(还有少量多糖) 8.膜的基本支架:_双分子层(亲水头部朝外,疏水尾部朝内)。 9.蛋白质分子有的_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_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_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10.膜的结构特点:具有_性(磷脂和大部分的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_的)。 11.膜的功能特点:_。 12.特殊结构糖被(糖蛋白) (1)本质:在细胞膜外表面还有一层_与_结合形成的_。 (2)作用:与_有关,在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还有_ 和_作用。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教学难点1.简述生物膜的结构。 2.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过程。3.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说的基本内容。二、学习过程 探究问题: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探究问题:脂质是如何排列的呢? 探究问题:蛋白质和磷脂的位置关系又是如何的呢? 探究问题:细胞膜是静止的吗? 探究问题:什么是流动镶嵌模型呢?3、 反思与总结四、当堂检测 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生物膜是( ) 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 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的三层结构 静止的 流动的 a、 b、 c、 d、 2、在细胞膜上,和细胞与细胞之间或者细胞与其他大分子之间互相联系,有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 a、糖蛋白 b、磷脂 c、脂肪 d、核酸 3、最能代表生物膜基本化学成分的一组化学元素是( ) ac、h、o、n bc、h、o、n、p cc、h、o、s、p dc、h、o、mg、fe 4、维生素d能较水溶性维生素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 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基本支架 b、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 c、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5、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支架的是( ) 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 b、磷脂排布成双分子层 c、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 d、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课后练习与提高 1、对白血病病人进行治疗的有效方法是将正常人的骨髓造血细胞移植入病人体内,使病人能够产生正常的血细胞。移植之前需要捐献者和病人的血液进行组织配型,主要检测他们的 hla(人体白细胞抗原)是否相配。hla是指( ) a、rna b、dna c、磷脂 d、糖蛋白 2、细胞膜常常被脂质溶剂和蛋白酶处理后溶解,由此可以推断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 ) 磷脂 蛋白质 多糖 核酸 a、 b、 c、 d、 3、变形虫表面的任何部位都能伸为伪足,人体内的一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和异物。上述生理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 ) a、选择透过性 b、流动性 c、保护性 d、主动运输 4、关于细胞膜流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磷脂分子有头和尾,磷脂分子利用尾部摆动在细胞膜上运动,使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因为蛋白质分子无尾,不能运动,所以它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 c、细胞膜的流动性是指蛋白质载体的翻转运动,与磷脂分子无关 d、细胞膜流动性与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有关 5、下列是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模式图,正确的是() 6、生物膜的“蛋白质一脂质蛋白质”静态结构模型不能解释下列哪种现象( ) a、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 b、溶于脂质的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 c、变形虫的变形运动 d、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列在膜中间 7、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把人和鼠的细胞融合。融合后的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将融合后的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保持其活性,但融合后的杂种细胞仍为一半红,一半绿,发生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 ) a、人、鼠细胞发生了免疫反应 b、构成人细胞的磷脂分子和鼠细胞的磷脂分子不具亲合性 c、人细胞的蛋白质分子大,位于下方,鼠细胞的蛋白质分子小,位于上方 d、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发生变性,细胞膜失去了流动性 8、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 ) a只有磷脂分子可以运动 b只有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c磷脂和蛋白质分子都不可以运动 d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9、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分别与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的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结合,两类细胞则分别产生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将两类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其一半呈绿色,一半呈红色。在370c下保温40 min后,细胞上两种荧光点呈均匀分布(如图所示),试问: (1)人和鼠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属于构成 膜结构的起受体作用的 。 为使人、鼠细胞膜融合在一起,必须除去细胞膜表面起 作用的糖蛋白。 (2)融合细胞表面的两类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变 化,可以证实关于细胞膜结构“模 型”的 观点是成立的。 (3)融合细胞表面的两类荧光染料最终均匀分布,原因是 ,这表明膜的结构具有 。 (4)细胞融合实验若在20条件下进行,则两种表面抗原平均分布的时间大大延长,这说明 。 若在10c条件下,两种表面抗原便难以平均地分布,这又说明 。 10、下图为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m、n表示细胞膜的两侧。请据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是细胞膜的 模型。(2)图中3表示 ,它构成膜的 。(3)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主要与构成该膜的 有关。(4)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 的种类和数量越多。(5)人体器官移植时,植入的器官常常被排斥,引起这种反应与图中 具有 识别功能有关。(6)由于构成膜的 具有流动性,大多数 是可以运动的,所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参考答案 当堂检测:15cabab课后练习与提高15dcbda 68 ccd9、1)糖蛋白 识别2) 膜物质分子能够运动3) 构成膜结构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运动的 一定的流动性4) 膜上的蛋白质分子运动的速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慢 环境温度很低接近零度时,蛋白质分子运动速度也接近零10、1) 流动镶嵌模型2) 磷脂双分子层 基本支架3) 磷脂双分子4) 2 蛋白质5) 4 糖被6) 磷脂 蛋白质分子 流动性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参考答案 当堂检测:15cabab课后练习与提高15dcbda 68 ccd9、1)糖蛋白 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